词条 | 李兴高 |
释义 | 沅江市明星麻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兴高,1959年出生于湖南安化,对知识有着执着追求的他在文革后的首届高考中,顺利考入了湖南商学院的纤维检验专业。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沅江市棉麻公司工作,并迅速成长为公司最年轻的副经理。从此,李兴高的命运便与苎麻紧紧连在了一起。1996年,他被调到调湖南省棉麻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任麻类分公司经理。 2003年,李兴高和沅江苎麻产业的命运都同时发生了重大转折。那年10月,他组织一班人收购了破产的沅江苎麻纺织厂。从此,便开始了自主创业的人生历程。沅江苎麻纺织厂,昔日沅江的第一大企业,因遭遇1996年的特大洪灾而受到重创,再加上当时纺织业的低迷,沅江苎麻纺织厂处境极为艰难。“收购国企,就可以直接跨过政策壁垒,由后来者变成先行者。”李兴高表示,“我们有幸赶上了最后一班车,走了一条发展的捷径,不必象新建工厂一样从头开始,手续齐备,有现成的厂房、设备、熟练工人,可以拿来就用。” 在沅江,苎麻在当地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沅江苎麻常年种植面积维持在25万亩以上,是湖南省优质苎麻标准化生产示范市,也是全国最大的优质苎麻生产基地,苎麻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沅江苎麻”已成为国家地理商标。沅江曾有人开玩笑说,“沅麻多麻烦,谁能搞好沅麻,谁就能当副市长。”在李兴高的明星麻业带动下,沅江市出现了各类麻类加工、购销企业100多家,形成了以明星麻业为龙头的麻纺产业集群,年加工苎麻能力达5万吨,年产纯麻标准纱8000吨、各类麻布6500万米,产品畅销全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创业之初,李兴高在企业推行修己安人、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工作从自己做起,从严要求自己,讲究自身修养,以理服人,以德服人。他在企业建立了一整套科学的用人机制,他既对管理人员要求严格,也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帮助管理人员提高水平。李兴高制定了管理人员培训制度,并亲自演讲授课,不仅提高了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也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 2009年,他进入了“湖南县域经济十大杰出贡献人物正式候选人”名单,主办单位对他给与了这样的评价,“湖南省私营企业100强。作为一名执着的苎麻产业人,李兴高同志带领沅江市明星麻业有限公司走上科技创新的崭新发展道路,以生态环保工序取代污染严重的化工工序,树立了新时期产业升级发展的典型样板;在他的带领下,沅江市明星麻业有限公司从濒临破产的国企破茧成蝶,发展成为‘中国麻业名城’益阳市的麻棉产业骨干和龙头企业,经济效益显著为拉动沅江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生物脱胶:掀起“麻业革命” 苎麻产业链中,“脱胶”是制约苎麻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苎麻原麻含有22-30%的非纤维素物质(俗称“胶质”),必须经过复杂的“脱胶”除去胶质才能获得纤维用于纺织。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以酸浸、碱煮(高温高压)的化学脱胶方法,存在着化工原料和能源消耗大、损伤纤维品质、影响制成率、严重污染环境、生产成本高等突出问题,特别是该工艺在除去非纤维素物质的同时,还破坏了苎麻纤维固有的形态和结构,影响人们对苎麻纺织品的亲睐。因此,纺织工业“十一五”规划中强调要“加强各类麻纤维可纺性能开发,促进低污染、低能耗脱胶技术的应用推广”。 2007年,国家发改委决定把“苎麻生物脱胶产业化技术及产品开发”项目交给明星麻业。所谓生物脱胶,就是利用对果胶有分解作用的细菌消耗、去除苎麻内的果胶成份,提取纯净的苎麻纤维。李兴高筹资1800多万元,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的“苎麻生物脱胶设备与工艺”发明专利,全力以赴地投入了这场科研成果转化战,反复摸索生物脱胶工艺,实现工业化生产。技术改造完成后,脱胶车间原来的高温高压蒸煮场面不见了,车间内空气清新了,再也没有哪股强酸、强碱浓烈刺鼻的味道了,排放的废水色度很轻,车间几只生物脱胶储藏罐一字排开。在设置的特定环境温度和湿度下,生物菌种正在进行发酵,“啃食”消耗果胶。 2007年12月20日,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对明星麻业“苎麻生物脱胶产业化技术及产品开发”项目进行了验收。专家评议后认为:项目通过原麻的高温灭杂菌、干态搓揉、温室发酵、水洗给油联合机等技术创新,取消了传统的浸酸、碱煮和漂酸洗工艺,减少了污水排放,实现了精干麻的生态加工,使生物脱胶技术实现了新技术流程的产业化,改善了可纺性能,提升了产品档次和水平,织物染色整理后客户反映良好,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相对化学脱胶而言,此项技术减少60%污染物的排放,节能、节水达50%。”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表示。 明星麻业的这项技术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评为科技进步二等奖和2008年中国纺织行业产品创新贡献奖。有专业人士评论道:这是我国苎麻纺行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场技术革命,它将开创我国苎麻纺织业清洁生产的新时代,对推进苎麻纺织工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技术创新:让企业快速成长 今年以来,在其他相关企业因节能减排而关停的情况下,沅江市明星麻业有限公司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新技术,突破瓶颈取得迅速发展。 一、实施人才工作,夯实企业技术进步基础。首先是从全国各地引进80多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中高级技术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其次是实行评聘工人技师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提高员工素质。最后是在工资待遇、奖金分配等方面给予科技人才倾斜,积极创造良好条件。二、加大投入,提高技术创新硬件建设水平。从2004年以来,公司投入6000万元用于技术改造、产品开发、项目开发。同时,还投资50多万元建起了以产品设计开发为主的技术中心,形成科技网络。 三、运用科技成果加速新产品开发。一方面挖掘专技人才潜能,搞好产品延伸开发,另一方面运用科技成果,开发高技术含量产品。四、积极应用推广节能减排科技成果。为改变以往成本高、污染重的化学脱胶方法,明星从中国麻科所引进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的苎麻生物脱胶技术,创新研究苎麻脱胶前的预处理工艺与设备,发明苎麻工业发酵室、取消氯漂、酸洗工艺,整个脱胶过程基本不用酸、碱、液氯等化工原料,生产生态苎麻本色精干麻,实现了苎麻脱胶技术的重大突破 明星麻业制定了公司今后的技术创新发展规划:1、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苎麻生物脱胶工艺和设备,在推广应用苎麻生物脱胶产业化技术上继续努力。建立生物脱胶菌种活化、培养试验中心,建立以机械剥麻,生物脱胶和污水处理等关键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技术服务平台。2、研制旋锤开纤机,全面取代噪声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国产拷麻机。生产苎麻带状精干麻,成条均匀,麻条内纤维平直整齐、松散柔软,含油均匀稳定,硬条少,为牵切创造条件。3、与东华大学合作,研究苎麻精干麻牵切纺工艺技术,设计制造苎麻牵切机,改革传统的梳理制条工艺,用牵切机代替开松机和梳麻机。4、完善污水治理设施与工艺。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建立废水净化回用系统,将废水进行进一步深化处理,努力将脱胶废水做到封闭循环,实现“零”排放,使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更上一层楼。5、加强产品开发,开拓国内市场,按照国内市场的特点,开发适合中国人自己喜欢的麻制品。 苎麻产业发展之策 2009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依存度高达90%的我国苎麻纺织工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创。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围绕苎麻生产的一系列问题也相继显露出来。 有人认为,对于苎麻产业的发展来说,加工环节的环保问题绝对是“命门”所在。“我国苎麻脱胶、梳纺生产线至上世纪70年代基本定型,几十年来没有根本的改变,工艺流程长,从前到后总计30道工序;用工多,万锭用工(包括脱胶)超过1000人,最高达2000人;机械设备落后,大部分为套用、仿造毛纺、绢纺、黄麻纺设备而来;产品质量差、成本高,同规格产品相比,苎麻纺织品的质量要比棉纺织品低1到2个档次,而价格大约是棉纺织品的2倍。”湖南苎麻技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金永禄认为,脱胶废水造成环境污染成为一个长期没有彻底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苎麻纺织工业的发展。 “只要工艺合理、设备配套、技术先进,实现苎麻生物脱胶技术的规模化、产业化是完全可行,并且提高了苎麻纤维的可纺性能。”湖南沅江明星麻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兴高表示。他认为,在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一是争取用户的理解和支持,共同转变观念,增强环保和质量意识;二是进一步加快苎麻生物脱胶配套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的研制,制定各工序的操作规程;三是在修订苎麻精干麻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时,充分考虑生物脱胶精干麻的加工工艺特点和本身的质量特性,对部分考核指标和检测方法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人物简介李兴高,男,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经兼任《都市快轨交通》杂志社副主编,现兼任《都市快轨交通》杂志社常务编委。 个人简历2005.3–至今: 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工作。 2003.3–2005.3: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 2000.4–2003.2: 北京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1997.9–2000.4 : 山东科技大学获硕士学位。 1995.8–1997.9 : 山东省邹城市横河煤矿工作(工程师)。 1991.9–1995.7: 山东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 研究领域地铁施工环境影响问题、盾构施工技术 科研项目完成项目: 1、 主持 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盾构施工下穿地铁1号线区间安全评价及东门南站两端叠线段两隧道之间相互影响专题研究 广州地下铁道设计研究院 2、分项主持 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 北京地铁工程施工对桥基、建筑和管线的影响及控制研究--管线-4 3、主持 基于区间分析理论的桩基沉降风险评价 CC705001 教育部博士后基金 4、主持 机场线东直门站施工监测的监管. 北京东直门机场快速轨道有限公司. 5、主持 邯郸厂区联络线三孔框架地道桥结构加固方案安全性评价计算.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6、主持 刚性挡墙是土压力不确定性的计算研究. 校基金 7、主持 邯长线K5+620邯钢厂区联络线三孔框架地道桥增行厂区铁路联络线可行性研究. 邯郸钢铁集团公司 在研项目: 1、主持 地铁施工中地下管线渗漏诱发工程灾变机理与控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 2、主持 深圳地铁2号线东延线盾构隧道穿越地铁1号线既有线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深圳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3、主持 地铁平行换乘站帮接建设对既有车站结构的影响分析.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委托. 4、参加 科技部“863”项目-复杂条件下隧道施工地质灾害预警。 5、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项目-泥水盾构软粘土地层泥水劈裂伸展机理及应用研究。 6、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项目-复杂地址环境下北京地下直径线施工综合技术研究。 7、参加 南京长江隧道泥水盾构小覆土长距离掘进技术研究。 8、参加 直线电机隧道盾构法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中铁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委托. 9、参加 北京轨道交通大兴线工程特、一级风险源现状安全评估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10、参加 隧道施工过程力学及安全施工技术研究(子课题-钻爆施工对围岩及支护稳定性及控制技术研究 铁道部科技司 11、参加 盾构管片衬砌设计研究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四工程处 12、参加 富水软弱粉细沙地层盾构施工及微扰动控制技术研究 苏州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 论文及著作[1] 李兴高, 王 霆. 柔性管线安全评价的简便方法. 岩土力学, 2008, 29(7), 1861-1864, 1876(EI, 083411474687) [2] 李兴高, 刘维宁. Coulomb土压力理论的两种解法. 岩土力学, 2006, 27(6), 981-985.(EI, 063110043417) [3] 李兴高, 刘维宁. 被动土压力作用的变分极限平衡法研究。工程力学,2007 年第24 卷第1 期 Vol.24 No.1,11-17. (EI, 071310516355) [4] 李兴高, 刘维宁. 挡墙上作用土压力和水土压力的测试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24(12), 2149-2154. (EI, 05299225633) [5] 李兴高, 刘维宁. 刚性挡墙上土压力不确定性的计算研究. 岩土工程学报, 2007年第29 卷 第3 期,353-359(EI, 071910593919) [6] 李兴高, 刘维宁, 张 弥. 关于库仑土压力理论的探讨. 岩土工程学报, 2005, 27(6), 677-681. (EI, 05289208788) [7] 李兴高. 基于区间分析理论的地表沉降风险评价. 岩土力学, 2007, 28卷(增刊), 821-827. (EI, 080311033053) [8] Li, X.G.. Liu, W.N. Study on limit earth pressure by variational limit equilibrium method . Geotechnical Special Publication, n 151, Advances in Earth Structures: Research to Practice - Proceedings of the GeoShanghai Conference, 2006, 356-363(EI, 065110311540) [9] 王霆, 刘维宁, 张成满, 何海健, 李兴高. 地铁车站浅埋暗挖法施工引起地表沉降规律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 26(9),1855-1861. (EI, 074210875725) [10] 李兴高, 张弥. 地铁车站结构内力计算中的问题.都市快轨交通. 2005, 18(5), 26-30. [11] 李兴高, 刘维宁. 关于“对‘刚性挡墙上土压力不确定性的计算研究’讨论”的回复, 岩土工程学报, 2008, (7),1106. [12] 李兴高.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反思和建议.综合运输,2007年8期,37-40 [13] 李兴高 刘维宁.浅析土体孔隙率对作用在地下结构上外水荷载的影响. 2004 年第23 卷 第1 期,149~152. [14] 李兴高. 土压力和水土压力作用的极限平衡变分法研究及应用探讨.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23(16), 2844. [15] 李兴高. 整体极限平衡变分法及其在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十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555-561. [16] 李兴高, 刘维宁, 张弥. 矿山法施工中邻近管线安全保护技术研究.现代隧道技术, 2004年增刊, 203-207. [17] 王霆, 刘维宁, 李兴高, 何海健. 地铁施工影响邻近管线的研究现状与展望.中国铁道科学, 2006, 27(6), 117-123. (EI, 070510400206) [18] 韩利民, 李兴高, 杨永平. 地铁运营安全及对策研究.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 0 0 4 年第1 4 卷第1 0 期,46-50. [19] 路美丽, 刘维宁, 李兴高. 风险管理在城市地铁工程中的应用初探.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5 , 1 5(5),96-100. [20] 李兴春, 王宏, 李兴高. 红外技术在开挖隧道岩溶探测和预报中的应用. 2008 , (2), 70-71. [21] 李兴春, 李兴高. 红外探测技术在煤巷突水预报中的应用. 红外技术, 2007 , 29(2), 118-120. [22] 李小和, 李兴高. 库仑土压力的变分法研究. 工程地质学报, 2006, 78-82。 [23 贺长俊, 李兴高, 刘维宁. 论管线受邻近地铁施工影响的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 现代隧道技术, 2004年增刊, 197-202. [24] 路美丽,刘维宁,罗富荣,李兴高. 隧道与地下工程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进展.工程地质学报, 2006 , 14 (4), 462-469 [25] 罗富荣, 张成满, 项彦勇, 李兴高, 刘维宁. 北京地铁10号线国贸站立交桥现状评估和沉降控制标准. 全国地铁与地下工程技术风险管理研讨会论文集, 2005, 85-93. 指导研究生情况现指导研究生三名,工程硕士二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