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南岩村
释义

1、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南岩村

南岩村隶属安溪县西坪镇,位于安溪县南部,在南岩峰(海拔1002米)山间,与上尧村、尧阳村相邻,距西坪镇区6公里左右。

【村落与村民】

全村总人口2668人,有王、李两姓,其中王姓2653人,李姓15人,辖有16个村民小组,分为3个自然角落,中心点为5、6、7、8、9、16组,锡美点为1、2、3、4、12、15组,寨顶点为10、11、13、14组,有不少村民迁移外地。

【历史人文】

南岩王氏为王审知派王继成支系,属芦田王氏外洋派,明正德二年(1507年)王毅庵由芦田外洋迁入西坪尧阳,传衍至今二十多世,后裔衍播南岩、上尧、尧山等村。李姓居住南岩李厝埔,渊源待考。

王士让,字尚卿,清康熙廿六年(1687年)生于安溪县崇信里尧阳乡(今西坪镇南岩村),童年读私塾,安贫励志,致力经学,雍正十年(1732年)以五经应试中副车,据传乾隆元年(1736年)春,士让奉调入京时随带家乡岩岩名茶,馈赠侍郎方苞,方苞转进内廷,乾隆召见士让询问之后,以茶之色泽乌润,沉重似铁,遂赐名为“南岩铁观音”,乾隆六年(1741年),士让奉调入内阁,在三礼馆分修《仪礼》,告成评定成绩列一等,授博学鸿词。十年,士让任湖广黄州府蕲州通判,惜文到时士让已殁三日矣。著有《六经训解》。

王新整,西坪南岩,1918年出生,暨南大学毕业,曾任安溪县县长,中共福建师大历史系总支书记,中共福建省委落实地下党政策办公室副主任。

王瑛,西坪南岩,曾任福建省化工局2组负责人。

【自然和建筑景观】

南岩峰,海拔1002米,位于安溪县南部,南岩村境内,与菡淡峰相邻,山峭石多,曲径通幽,前有滚滚不息的蓝溪上游,后有羊肠小道可溯山巅,土地除适合种茶外,不宜水田生产,茶园依山开垦,有2660多亩,占耕地2875亩的92%以上,在南峰山腰处有一打猎将军殿遗址(又称打猎尚书),据传打猎将军名良,因他生得黑黑的,由此得名黑良,因闽南方言同音的缘故,这就是乌龙茶名称的由来(详情简略)。

【物产经济】

南岩村以茶业为主,村民主要从事茶叶生产、加工、销售,茶树品种丰富,在本地最著名的是铁观音、其次有本山、黄金桂、奇兰、肉桂种、佛手种、梅占、乌良等等。

2、云南师宗县五龙壮族乡南岩村

基本概况

该行政村隶属师宗县五龙壮族乡,地处五龙乡东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到乡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县62公里。东邻高良,南邻花桂,西邻狗街,北邻鲁克。辖南岩、圭车、弄台等9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550户,有乡村人口2687人,其中农业人口2687人,劳动力 146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434人。

全村国土面积47.3平方公里,海拔800米,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23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生姜、花生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586亩,人均耕地1.33亩,林地4830亩。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587亩(其中:水田417亩,旱地3170 亩),人均耕地1.34亩,主要种植生姜、玉米、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212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53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2亩,主要种植柑桔、桃子、芒果等经济林果。

基础设施

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4520户通自来水,有586户还存在饮水困难(占农户总数的10%)。有586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6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79.4%);安装固定电话的农户数183户,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94户(分别占总数的31%和84%)。

该村到乡道路为柏油路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码头4 公里,距离集贸市场1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1辆,摩托车173辆。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16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户;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20户。全村有9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9 个自然村已通电;有9个自然村已通路;有9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9个自然村已通电话。有2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该村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5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67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6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6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20万元,占总收入的39%;畜牧业收入131万元,占总收入的25%(其中,年内出栏肉猪390头,肉牛36头);渔业收入9万元,占总收入的2%;林业收入 23万元,占总收入的4%;第二、三产业收入74万元,占总收入的14%;工资性收入42.5万元,占总收入的8%。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3人(占劳动力的1%),在省内务工8人,到省外务工15人。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586户,共乡村人口2671人,其中男性1420人,女性1251人。其中农业人口2671人,劳动力1943人。该村以壮族为主(是壮苗、族混居地),其中壮族2287人。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502人,参合率94%;享受低保218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6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10公里。该村建有公厕10个。

文化教育

该村建有小学6所,校舍建筑面积900平方米,拥有教师17人,在校学生359人,距离乡中学16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59人,其中小学生327人,中学生32人。

人文地理

"南岩"原名"纳昂",壮语。"纳"为田,"昂"为羊叉,意为村子边上有块羊叉田。

1978年,南岩属五龙公社所辖的11个大队之一。1984年,五龙撤公社,恢复区、乡制,南岩属五龙所辖的11个乡之一。1987年12月,撤区设五龙壮族乡,南岩属五龙所辖的13个村公所之一。2000年改南岩村公所为南岩村委会,属全乡5个壮族村委会之一。

南岩完小是全村文化教育的主阵地,位于五龙壮族乡东南部,座落在南岩村委会南岩村,距中心学校10公里,校园占地约1.2亩。于民国十一年(1942年)秋开办私塾。1949年8月停办,1952年9月恢复南岩小学。1964年9月增办高小班,更名为"南岩完全小学"。 办学至今,为全村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优秀人才。

村内壮族喜欢依山傍水而居。屋内的生活以火塘为中心,每日三餐都在火塘边进行。?

发展重点

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1、水资源严重缺乏,人畜饮水困难,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缺乏,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不高;2、耕地面积宽广,农作物品种种植太杂,经济价值不高;3、林地面积宽广,但林种单一化,没有针对土壤特地进行多元化发展;4、荒山荒坡资源丰富但没有有效利用。 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加强水利建设,实行耕地农作物的特色化种植和林地的多元化发展。1、争取扶贫资金,在村边的山头上修建一个中型抽水站和一个容积为2000立方米的蓄水池,将南盘江水引入蓄水池,再用自来水管将水引到村中的净化池、经净化后供村民饮用,另外从蓄水池开始,环绕农田修建5条引水沟解决灌溉问题;2、现有650亩耕地中,划出100亩继续种植水稻、包谷,其余550亩全部种上经济价值较高的陆米;3、针对1230亩林地的不同土壤特点,一部分继续栽种板栗树,另一部分大力发展小粒咖啡的种植,并力争2012年前面在该村建成一个小型的咖啡加工厂;4、利用荒山荒坡上发展芒果、胶桃、碰柑、大树杨梅、大树枇杷的种植。

3、福建省福安市潭头镇南岩村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

南岩村系潭头镇第九大村,位于福安东北部,东与柘荣县黄柏乡软岭村界接壤,西与金菊园、大岗村交界,北连财洪档头岭,南邻千诗亭、枢洋村,距离福安城20公里。

村落与居民

南岩村在山清水秀的东山东北方的山脚下,村落面积2平方公里,现全村人口1298人,331户,下辖2个自然村,即外洋、洋山村。10个村民小组。

村风村貌

有村落以来,村中祖辈都以勤劳创业为根,自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和人民政府重视教育,我村以教育为村,为学早,我村50年代原属上白石管辖,当时全学区仅有四所完小校,其中南岩占一所,所以早在58年至59年二届本村小学六年制毕业生达21人,考入当时的福安第三中学、柘荣。这在当时整个潭头镇是前所未有的。因此解放近六十年来,我村在抢劫、行凶、杀人的刑事犯罪案件上是从来没有的。

历史人文

南岩始祖王少招公于元朝大德元年(1295年),由上白石镇佳浆村入南岩定居,至今已有712年,南岩自村史以来,在清朝嘉庆在位时期曾出其不意任过知县一人,有龙伞掌扇为据,后被人行刺。建国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培养下,现有博士1人,在职的处级干部2人,科级5人,本科大学生及大专生8人。

建筑景观南岩村现留有清代古民居建筑大房屋9座,其中6座雕刻景观独特,值得观赏,特别是牌匾、围联、联板相配套的大房屋,在当今乡村是少见的。村落中有王氏宗祠、古井、千年古树。

物产经济:南岩村自古以来经济来源主要靠茶叶、榛树,这几年茶叶上规模,榛树几乎断种。粮食过去靠地瓜,现在主粮是大米。整个耕地面积包括荒山8216亩,在整个镇里耕地面积算是相当多的一个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2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