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双成
释义
1 宁夏优秀党员

1953年3月,他出生在银川郊区八里桥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当村支书的父亲就教育他要行端走正。作为家中长子,他边上学边劳动,锻造了勤劳朴实的品性。他天性聪颖,好学上进,三好生、班长总少不了他。1972年他光荣入伍,参军第一年就入了党,第二年立三等功,第三年提干,成为400名银川新兵里第一个提干的人。

事迹

谁能料到,美丽善良的前妻在产下儿子后不久就患上了不治之症——皮肤癌。从此,一场爱心与苦难的较量长久地展开。当时医生告诉他们,这种病最多活10年。而他却用极大的毅力和无限的深情支撑着妻子生命的翅膀,一直到20年后的2001年,妻子在爱人的怀中静静地离去,带着无限感激和眷恋。

这20年,贫穷一直紧紧咬住他的衣襟。妻子每年一次去北京看病,带去东拼西凑的钱,拿回整整一年的贵重药品。年复一年,举债累累。因为穷,他让学习很好的儿子放弃了上大学的念头;因为穷,他曾经整整4年没买过一件衣服;因为穷,他的家里几乎到了长年不沾油荤的地步。为了不让他再为不治之症花冤枉钱,为了给丈夫和儿子增加一点营养费,为了不让病体再拖累丈夫的前途,贤惠的妻子自杀过,闹过离婚,甚至砸烂了门窗上的玻璃。

一次,他背着妻子再一次从北京买回一大包药物,一进门被正在端着茶碗喝水的妻子知道了。她又急又气,飞手将茶碗砸到李双成头上,鲜血立即从李双成的头上流了下来。李双成没有对妻子发火,他理解她的心情,他收拾好地上的碎瓷碗,仍旧一如既往地照顾着妻子。而门窗上破碎的玻璃由于暂时无钱去换,李双成只能用报纸细心地糊上。

逆境中开放的花朵最美丽。

如果一个人,面对苦难只是被动承受,他还不算一个真英雄。惟有灾难压顶不弯腰,不仅能够乐观生活,而且主动承担责任,给世界带来美好和温暖,他才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

家庭困境没有阻碍他向人间奉献至爱真情,反而使他更加理解和体贴他人。心细如发,柔情似水,他在人生的旅途上,撒下一路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甘露。

李双成的兜里装不得钱。在永宁县纪检委时,一位上访妇女哭诉由于没有城市低保,被关在看护所的儿子穿不上棉袄,李双成立即拿出200元钱递过去。

去年3月,开学刚两周的时候,闽宁镇一个姓姚的妇女找到李书记说两个娃娃上不起学。这时,李书记刚到闽宁镇两天。镇里百废待兴,民政上没有可救济的钱。李书记从兜里掏出120元钱塞到她的手里。

闽宁镇一位纯朴的农民因为感谢李书记帮他贷款发展养殖,趁他不在家,将借来的1000元钱扔下就跑。李书记知道后又添了200元将钱还给他,还责怪他,你哪儿来的1000元啊!

走在大街上,看到乞丐他总要给钱。有时当着大伙儿的面不好意思给,他会等同路人走远了,再快快折回去。永宁街头有个擦皮鞋的残疾人,李双成路过时不管皮鞋脏不脏都要花一元钱请他擦。有同行的人等得不耐烦说,你给他一元钱别擦了!他说这是对残疾人的尊重。

他来自人民,又回归人民。他当官不忘本,与群众息息相通,满腔忠诚,将不竭的爱倾注在对事业的追求中,在鲜红的履历上写满了激情的奉献。

在部队当司务长,他为部队买粮路过家门从来就没有停过匆匆的脚步;干信访科长,他常常为上访群众买返家的车票;当纪检干部,他从不吃人一顿饭,不说一句违心话;当永宁县委副书记,他的专车永远充当的是群众的“班车”;在闽宁镇工作期间,全家人的衣物有时会不翼而飞,那一定是被他送给了困难群众。

由于心中装了太多太多的别人,他顾了大家就忘了小家。他像一只越飞越远的雄鹰,眷恋天空难以回头。

李双成现在的妻子杨惠琴哭着讲述了双成在家过的最后一个星期六。那是12月5日,多日没有回家的双成一大早起来,匆匆地又要赶往闽宁。贤惠的小杨再也忍耐不住了,她站在门口用身体挡住双成:今天就不放你走!

既然走不了,李双成就对妻子说,今天你歇着,家务我全包。这天,他陪妻子上街买了菜,中午亲自下厨做饭,还独自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是李双成到闽宁镇兼职以来,他们全家最高兴最温馨的一天。

1997年12月4日,李双成和银川市纪检委几个参加扶贫的同事乘车从西吉往银川赶。当5人乘坐的汽车驶到距西吉不远的一个山坡上时,一减速,汽车立刻顺着下过雪的山坡往下滑,怎么刹也刹不住。突如其来的危险让几人不知所措。就在这时,李双成拉开车门纵身跳下车,一个箭步冲到车头前,用身体挡住了下滑的车体。在李双成的带动下,其他几人也纷纷跳下车来,一起用力阻挡汽车下滑。危险解除后,众人朝山坡下一望:好险啊!坡底下可就是一条几百米的深沟。可以想见,如果没有李双成舍身忘己的断然之举,必定是车毁人亡!

关键的时候挺身而出,甚至全然忘记了个人的安危,这在李双成身上发生过不止一次。李双成担任永宁县纪委书记期间,经常要处理群众的上访事件。多少次,他被激动的群众包围得难以脱身,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躲避和推脱,而是对所反映的问题件件重视,一经核实立即查处,毫不手软。2001年8月,永宁县杨和乡纳家户村村民集体上访,反映村干部财务不清的问题。李双成带领干部亲自到村里调查、核实,最终查出该村虚列的工程款,撤销了村党支部书记职务,为纳家户村挽回经济损失40余万元。

忘了自己,使他“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充满了共产党人顶天立地的豪迈气概。2004年6月的一天,永宁县杨和镇红星村300多村民因对拆迁补偿不满意,来找县委讨公道。李双成得知后,拔腿就往楼下跑。有人好心提醒他,今天阵势不一般,小心被围攻。李双成淡然一笑,说:“共产党的干部怎能怕群众呢?”大踏步向群众走去。

忘了自己,他舍小家顾大家。在他的天平上,党和人民的利益,党员干部的责任永远最重。他为素不相识的百姓办事,为任职地方谋利,却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家人办事。妻子杨惠琴跟他结婚后,为了团聚从银川调到永宁,工作却还在条件更艰苦的基层;他去世以后,人们才知道,他25岁的儿子至今还只是个每月工资400元的临时工。

忘了自己,他工作不分份内份外,职位不计尊卑高低,党叫干啥就干好啥。在别人眼里,一个县委副书记,永宁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里的“老大哥”,任职“老大难”闽宁镇是“高职低就”,自讨苦吃。然而他说:“吃苦也是一种乐趣。”

2004年11月,由于他在闽宁镇的突出表现,他被提拔到银川市任扶贫办主任。他却不愿意立即离开这个又苦又累的工作岗位。闽宁镇自交到永宁县以来,历届党委、政府换届工作都出现了问题。此时换届时间已近,万一他走了,选举出现问题,将会前功尽弃。他向组织要求再兼任一个月的闽宁镇书记,等他把人代会开完。选举前夕,一连4天,他吃住在镇上,挨家挨户做工作。12月10日,在他的主持下,闽宁镇成功进行了换届选举,人代会顺利闭幕。他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他敢于承担政治责任的勇气给闽宁镇广大党员干部上了“最后的一课”。

就在这最后的短短一个月,他还跑遍了银川市的10个吊庄,拿出了10个吊庄的普初计划、扶贫计划。

忘了自己,他把血肉之躯彻底交给人民,人民却牢牢记住了他。

2005年2月27日,宁夏自治区党委作出《关于追授李双成同志为优秀共产党员的决定》,并号召全区各级党组织要在广大共产党员、干部和群众中深入开展向李双成学习的活动。

2 武汉体育学院教授

男,1945年10月出生,湖北省浠水人,汉族,1968年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系本科毕业。

1989年参加国家教委公派出国进修外语水平考试(俄语)合格,1990年到国家教委出国培训中心培训,派往保加利亚国的首都索非亚体育学院学习田径运动理论及运动训练学,为进一步深造,再转派到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在俄罗斯国立中央体育学院(莫斯科体院)继续学习田径运动理论和运动训练学。1992年10月完成学业回国。

回国后,先后担任竞技体校综合教研室主任,田径教研室主任,现任体育系党总支委员,田径教研室党支部书记。

主要社会兼职有:国家体育总局教材委员会田径教材组成员,全国田径理论研究会常务委员,湖北省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专业委员会田径分会会长,武汉体育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武汉体育学院学报》编委。

参与完成了3项国家体育总局的课题,如原国家体委科教司的课题“跑步速度牵引机的应用方法研究”,“悬吊式跑步练习器的研制与应用”等,获国家体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持完成了院管课题“摄像反馈教学法在田径技术课上的应用”,此项成果,对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教学,起到了推动作用。

近年来共完成合著3部,合译著6部,译文50多万字,参与编写全国体育院校田径通用教材2部,发表论文20余篇,入选亚太地区国际心理学大会论文一篇,入选第七届国际科学大会口头报告论文一篇。

多年来,主要从事田径短、跨、跳的训练工作,先后培养运动健将4名,一级运动员12名,所培养的运动员获得全国第八届运动会第8名和全国田径冠军赛总决赛第8名。

全国田径少年田径锦标赛冠军,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的第二、第三和第四名。

曾给本院任教的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的专家当过翻译。现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科研成果:

1.《短跑的战术剖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李双成(独撰),2001年第6期

2.《单腿支撑力量练习的实验研究》,中国体育科技,李双成,2001年第8期

3.《摄像反馈教学法在田径技术课上的应用》,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李双成(第一作者),2001年第2期

4.《短跑的助力训练和阻力训练》,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李双成(独撰)2003年第1期

5.《1998与2003俄罗斯田径教科书的对比研究》,全国田径理论研究会论文报告三等奖,2005

3 四川农业大学研究人员

李双成,29岁,农学博士。1997.9-2001.7就读于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2001.9-2007.1于四川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学习,获得博士学位;2007.1-至今在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水稻生殖生物学、基因克隆以及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目前发现了数个水稻生殖发育相关突变体并实现基因精细定位,部分基因正开展基因功能试验,进展良好。同时,在水稻基因工程和转基因应用检测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目前正致力于农杆菌介导的水稻快速转化和多基因装载技术的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工作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第一作者)收录3篇,中文核心以上16篇。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30800084),主研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2008ZX08001-001)、863(2006AA10A103)和973(2006CB101700)子项目各1项。

代表性论文:

1. Phenotypic Characterization of a Female Sterile Mutant in Rice, Shuang-Cheng Li, Li Yang, Qi-Ming Deng, Shi-Quan Wang, Fa-Qiang Wu, and Ping Li Journal of Integrate Plant Biology, 2006, 48(3), 308—314 .

2. Introduction of the PPF1 Gene into Rice (Oryza sativa L.) Results in Leaf-Senescence Delay, LI Shuangcheng, YIN Desuo, ZHOU Huaqiang, WANG Shiquan, DENG Qiming, TANG Youhua, WU Faqiang& LI Ping Euphytica, 2007, 153, 257—265.

3. Phenotypic characterization, genetic analysis and molecular mapping of a new mutant gene for male sterility in rice, ZUO Ling, LI Shuangcheng, CHU Mingguang, WANG Shiquan, DENG Qiming, DING Lei ZHANG Jing, WEN Yong, ZHENG Aiping & LI Ping GENOME,2008,51:303-308.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5: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