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升 |
释义 | 李升为中国较为常见的人名。较为著名的有港商领袖李升,明代清官李升,隋唐画家李升,重庆讲师李升。港商李升是香港19世纪重要的华人领袖之一。明代李升,明代钧州(今河南省禹州市)人,字翔汉。为人洒脱,不受礼法拘束,素有大志。后辞官回家他务农为生,暇时写文吟诗,生活清苦,人称“清白吏”。隋唐画家李升工画蜀川山水,有《武陵溪》、《青城》、《峨嵋》、《二十四化》等图传于世。 一、“革命之父”李升李升,1867年出生在山东省德州屠桥街一个贫苦的搬运工家里,十多岁时,他爹让人家给解雇了,生活一下子没了着落,只得搬到乡下去。到了乡下,房无一间地无一垄,他和爹就一起给地主去扛活,后来盖了间小草房,就租种了大财主‘迟状元府’的几亩地。但收成还不够交租子,加上连年的水、旱、虫灾,生活极度困苦。他的父母和叔父,相继死去。他对吃人的财主恨之入骨,就决心去习武,想练就一身本领,去仗义行侠,杀尽财主贪官,报仇雪恨。经过几年的学艺和苦练,他学会了拳棒和枪术,还练就了两条快腿,行走如飞。 但学会武功仍斗不过财主官府,也解脱不了贫困,还是照样饿肚子。1894年他二十八岁时,运河水出槽,淹了房子和庄稼,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他就一个人肩扛着一条扁担下了关东。开始在吉林省天宝山金矿当工人,以后又到哈尔滨,卖了两年小工。1898年他到了方正县,正赶上放荒,于是就在方正落脚。开荒种地,一直干到他42岁时,才与当地一个姓顾的女人结了婚,并生了两个儿子。虽然有了家业,生活也还是很困苦。 1915年李升被人骗到俄国修了两年铁路,受尽了白俄监工和把头的欺压。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打倒了监工把头,索回了被克扣的工钱。他和中国工人受俄国革命斗争的影响,提高了觉悟,也参加了护路队,跟着红军与白匪军和帝国主义干涉军作战。1919年冬,在一次与日本武装干涉军战斗失利后,队伍走散,李升等中国工人跑回了封冻的黑龙江,又回到东北。 回国后,李升到了黑河,用挣来的工钱栓一挂车跑“邮政”。开始跑黑河到瑷珲,后来又跑哈尔滨到德都,哈尔滨到佳木斯等路线,他一直跑了十几年。 联合起来抗日1931年 “9.18”事变后,日本侵略军到处横行,李升非常气愤,他很想像在俄国时那样,拿起枪来打日本,但一直没有机会。 1932年秋的一天,李升赶邮车往佳木斯去,途中被大汉奸于琛溦的伪军截住,硬把邮件卸掉,装上一车武器弹药,派一个伪军押运。李升对伪军恨透了,当车走到江边时,他假意说车坏了,要修理一下。伪军大队继续往前走了,只留下那个押车的伪兵。李升趁这个家伙不注意,操起一根棒子对准他的后脑砸去,并迅速地把伪兵的尸体和车上的武器弹药都推到了江里。然后他跑到了一个就近的集市,把车马都卖了。李升因打死伪兵不敢回方正,就流落到鹤立河南岸的七号屯,这是个朝鲜族聚居的屯子,他在这里打短工,割水稻。 七号屯是中共汤原中心县委所在地,中共满洲省委驻松花江下游代表冯仲云同志,当时正在这里与县委的同志一起开展抗日工作。由于汤原地区农村朝鲜族群众较多,日本特务、汉奸和封建地主便极力进行破坏活动,挑拨离间两个民族关系,使汉、朝两族群众产生隔阂。冯仲云同志和县委领导动员许多同志去做汉、朝两族群众的团结工作,不向汉奸地主交租。县委领导和党员大多都是朝鲜族,所以朝鲜族农民很快就发动起来了,而汉族农民却没有起来。李升当时很着急,他亲身经历过俄国的革命斗争,深知只有穷苦人都联合起来,才能打败敌人取得胜利。于是他积极主动地向汉族农民作宣传工作,参加和支持抗租运动。经过深入的宣传教育,消除了民族隔阂,汉、朝两族农民集合起来,到鹤立镇举行抗租和抗日大示威,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军和汉奸的嚣张气焰。在此基础上,汤原中心县委在七号屯召开了群众大会,成立了汤原人民第一支抗日武装——汤原反日游击队,开展起轰轰烈烈的反日斗争。 做个共产党员李升在参加抗租斗争中认识了冯仲云和县委的同志,他更加靠近党组织,也参加了冯仲云组织的干部训练班。在训练班里学习了有关共产党的知识和革命道理,他的觉悟更高了,他向冯仲云同志提出要求加入共产党。他说:“我在东北乡村各地都跑过,没看见过像你这样一个大先生,刻苦地跑到这样穷苦的乡下,来告诉我们这许多抗日救国的大道理。我现在才认识了中国共产党,我一定要拼着我的老命为共产党做事,我要做一个共产党员!” 由于他思想坚定,积极参加抗日斗争,表现突出,1933年初,经冯仲云介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不久,日伪军攻占了方正县,烧了半条街,李升的房子被烧了,他的老伴和两个儿子也都被敌人杀害了。六十多岁的李升对敌人更加仇恨,抗日也更加坚决。他到处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发展了许多救国会员。 由于他生活经验丰富,机警沉着,腿脚又快,虽然年岁大了点,但更易于掩护,所以党组织安排他做了交通工作。他往返于各抗日联军部队与地方抗日救国会之间,传递情报,护送人员。南满的抗联一路军与北满抗联的三路军一度失掉联系,李升这个70多岁的老人,历尽难险,步行一千多里,从小兴安岭跋涉到长白山使这两支抗日劲旅恢复了联系。 一次李升上佳木斯送情报,被特务跟踪,他集中生智跳下火车,日本人一路追杀抓他,李升躲到悦来客栈,装作得了霍乱病,日本人不敢靠近他,使李升躲过一劫。根据这个故事而创作了《红灯记》,李玉和、李铁梅是创作人物,但跳车人的原型就是李升。 1950年李升是首届黑龙江省人民代表,毛主席得知李升事迹后,送给他一副手杖,并把“革命之父”四个字刻在手杖上,他还被称为“抗联之父”。罗北梧桐河农场的场史馆展有在歌剧《星星之火》中李升和抗联老战士李敏的剧照。李升去世时90多岁,李敏和抗联后代参加了他的追悼会。 二、“港商领袖”李升生卒:?—1900 籍贯:中国(广东省新会) 李升是香港19世纪重要的华人领袖之一。广东新会人,又名李璇。1854年与兄长李良来港创业。二人初时从事金钱兑换生意,1857年买入西环一地段,并创办一家贸易公司,业务包括土地买卖、船舶租赁以及供应船只物品等,渐成巨富。 要在香港做生意成功,必须与英国人保持良好关系,李氏兄弟在这一点上是十分成功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与英国人关系严重恶化,经常由李升出面排难解纷。1864年,李良去世,李升成为族中领袖,继续发展其庞大业务,财富大增,遂成香港首富,香港有街名李升街、皇后大道之高升大戏院等即由其斥资兴建,还有银号数座。因他乃为举足轻重的地方首领,其意见颇受香港政府重视。1869年,他是发起兴建东华医院的一群核心成员之一。1900年,又是成立华商公局的积极推动者之一。据《云步李氏宗谱》载,李升几个儿子在清代及民国皆任高官,而继承李升事业者却推李宝龙及李宝椿。1900年,李升去世,其子李宝椿继承家业后,捐出巨款办教育,西营盘及大坑之李升小学就是为纪念其父而兴建的。1922年,由李宝椿捐资兴建的香港李宝椿世界联合书院建成,是一所国际性的预科书院。 三、“明代清官”李升李升,明代钧州(今河南省禹州市)人,字翔汉。为人洒脱,不受礼法拘束,素有大志。少年时,家贫而刻苦读书。弘治十四年(1501),河南乡试,他考取第一。初任新安知县,到任后,根除河患,平息盗贼。当年大饥,他开仓赈济,但官仓空乏,他又设法赈灾,有千余户得以全活。李升后任东平府太守,造善、恶牌各一面,把最好和最坏的人的名字写上,以示标榜与劝诫。他以廉直再升左长史。辞官归里时,行囊如洗,其弟李晃将自己的地划出半公顷给他。从此,他务农为生,暇时写文吟诗,生活清苦,人称“清白吏”。 四、“隋唐画家”李升籍贯:四川成都 年代:隋唐时期 职业:将军(画家) 工画蜀川山水,始得唐张璪山水一轴,凝玩数日,云:未尽善也。后遂心师造化,意出前贤。成都圣寿寺有画壁,多写名山胜境。仁显云:尝于少监黄筌第见升《山水图》,乃知名实相称也。有《武陵溪》、《青城》、《峨嵋》、《二十四化》等图传于世。 蜀中多呼升为小李将军。李小将军乃是思训之子,思训乃林甫之伯,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子昭道为太子中舍,父子俱善画,因父故人呼昭道为小李将军也。 《益州名画录》载:李升者,成都人也,小字锦奴。年才弱冠,志攻山水,天纵生知,不从师学。初得张藻员外(唐时名士,善画山水)山水一轴,玩之数日,云:“未尽妙矣。”遂出意写蜀境山川平远,心思造化,意出先贤。数年之中,创成一家之能,俱尽山水之妙。每含毫就素,必有新奇。桃源洞图、武陵溪图、青城山图、峨眉山图、二十四化山图,好事得之,为箱箧珍;后学得之,为亡言师。明皇朝有李将军擅名山水,蜀人皆呼升为“小李将军”,盖其艺相匹尔。 悟达国师自京入蜀,重其高手,请于圣寿寺本院同居数年。因于厅壁画出峡图一堵,雾中山图一堵。既而又请于大圣慈寺真堂内画汉州三学山图一堵、彭州至德山图一堵。时称悟达国师真堂四绝:常粲写真、僧道盈书额、李商隐赞、李升画山水。今见存 七、“元代画家”李升元代画家。字子云,号紫筼生。濠梁(今安徽凤阳)人。晚年居青浦(今属上海)淀山湖畔,筑草堂,人称“谪仙”。擅墨竹,喜作窠石平远山水,颇有清趣。至正六年(1346)作有《淀湖送别图》卷(藏上海博物馆),画面清波荡漾,湖上有小桥、扁舟,远望峰峦高耸,树林参差,山间古寺隐约可见,景色清幽,一派送别离人的气氛。清代词人朱彝尊很推重此画,题跋云:“松林清疏,峰岚渲以焦墨,淡林赢青作遥山,信称逸品。” 八、“贵州大学”讲师李升,男,1982年1月出生于重庆市,汉族。讲师。现主要从事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动物基因工程研究室的日常管理工作。2007年7月于贵州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取得硕士学位。 曾参与动物微生物中有机磷降解酶基因的分离克隆及鉴定,猪链球菌毒力因子基因分离、克隆与鉴定,贵州地方猪种功能基因及遗传多样性研究三项科研项目的科研工作并发表过“The complete sequence of th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Nuogu pig and phylogenies”、“The immunogenicity of fusion protein linking the carboxyl terminus of the B subunit of Shiga toxin 2 to the B subunit of E. coli heat-labile enterotoxin”两篇论文。 九、“唐益王”李升益王李升,唐僖宗李儇次子。光启三年始王。亡薨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