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明灏 |
释义 | 李明灏(1897-1980),新阳横田人,幼入私塾。民国3年(1914)入渌江中学。11年7月毕业于日本东京士官学校。归国后,相继任长沙陆军讲武堂少校队副、广州大本营军政部铨叙科科长。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次年。先后任广州陆军讲武学校教育长,攻鄂军司令部参谋、参谋处长,两次参加东征讨伐陈炯明的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湖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任。后任湖北省副省长、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个人简介李明灏(1897年-1980年)国民党第九十七军中将军长,全国政协委员,我党高级情报员。 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897年9月19日出生于醴陵县新阳乡横田村。1914年入醴陵渌江中学。翌年转入河北保定私立中学。后入日本东京士官学校,在此期间由国际共产主义组织秘密进行高级情报培训,直接受周恩来同志单线领导。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副省长等职。 生平大事记土地革命时期1922年7月归国后,奉命打入敌营内部,相继任长沙陆军讲武堂少校队副、广州大本营军政部铨叙科科长。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3年,任广州陆军讲武学校教育长,后任攻鄂军司令部参谋处长,两次参加东征讨伐军阀陈炯明的战斗。 1926年6月,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第十七师五十四团团长,随军参加了北伐战争,在江西修水、南昌等地与军阀孙传芳部队作战立下战功。 1927年4月升任第十七师少将师长。长沙马日事变发生后,受毛泽东的重托,他命第二团团长李隆光将在长沙的70多名共产党员和革命同志乔装成本师官兵,以军事学习为名,分别送出险境;还资助共产党员杨东莼去日本学习。 1928年4月任第六军军长,因未服从蒋介石调遣,不久即被解职。 1929年1月,任南京训练总监部监员。1932年12月,任武汉“剿匪”总司令部少将参议。 1933年,任南京中央军校教育处长兼庐山军训团和四川峨嵋山军训团兵器官,曾通过上海的中共党员曾希圣、黄龙等,先后给中共地下组织提供有关国民党进攻红军的重要情报、文件和地图,并要求去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共中央先后派聂荣臻、刘仁霖等劝其留在国民党内工作。 1935年9月,任国民党中央军校成都分校主任,为制止该校政训处长任觉伍准备密捕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400多人,他亲去浙江奉化找蒋介石辩护,设法保护了这批革命力量。 抗日战争时期七七事变后,任中央军校武汉分校主任(后迁湖南武冈,改为中央军校第二分校,现处于湖南武冈第二中学校内;校内保留中山堂等历史建筑,内有历届学生照片;可供历史研究参考),在5年多时间里,为抗日战争培训了大批中层军官,被誉为军事教育家。 1943年3月,任第九十七军中将军长兼重庆警备司令,与八路军办事处和周恩来等联系密切,因特务告密,被撤职。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7月,任中央训练团庐山分团主任,因不满时政于10月辞职,蒋介石批“永不录用”,遂闲居香港、上海、沈阳等地。 1947年,他秘密会见陈明仁,劝其早日弃暗投明。 1948年,毅然向白崇禧递交脱离国民党声明。同年11月只身秘密从天津进入华北解放区,在河北省西柏坡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的接见,参加了策动北平和平解放工作。后任东北军大第三总队队长,负责改造和培训起义军官工作。 建国后1949年6月,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谈代表团先遣代表身份到达长沙,会见程潜、陈明仁,商谈起义大计,努力促成湖南和平解放。其的到来打破了陈明仁与林彪两部在岳麓山前的军事对峙,促进了国家统一的进程,对历史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任职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湖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副主任。后任湖北省副省长、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等职,为湖北的政权建设、法制建设、民兵建设和统一战线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是国民党军政人员中少数没有购置产业的高级将领之一。建国后,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逝世1980年8月25日在武昌病逝,终年83岁。他是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合作共事的老朋友,毛泽东曾对他几十年如一日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历史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奇闻异事1927年5月21日深夜,长沙城里突然枪声大作,奉武汉国民政府之令赴长沙招兵的少将师长李明灏从梦中惊醒,他赶紧跑下楼去探个究竟。这时,有人向他报告说在国民党第三十五军军长何键的阴谋策划下,驻长沙的第三十三团团长许克祥等率领 1000多人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到处捕杀共产党和革命群众。 李明灏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正在这时,一个浑身是血的人匆匆跑到李明灏面前,从鞋子里抠出一个小纸条,交给他,然后消失在了夜幕中。李明灏赶紧进了屋,打开纸条,几行苍劲有力的草书映入眼帘:国共合作破裂,共产党人将遭到大肆捕杀,请设法营救。落款是“毛泽东”。 李明灏大吃一惊,他当机立断,命令手下李隆光:“你带领部队全副武装,马上赶到省工会、农会去抓共产党,抓得越多越好。” 黎明时分,李隆光带着部队果然抓回了 80多名男女工人和农民。李明灏对李隆光悄悄交代了一番后,命令紧闭大门。不一会儿,一阵急促的撞门声传来。原来是来搜共产党的。勤务兵们抵挡不住,那些人一窝蜂地冲了进来。 这时,李明灏一个箭步冲过去堵住了去路,大喝一声:“不知道我是招兵的吗?你们要是不相信就去看看,但是都给我规矩点!” 走到后院,那里果然有一群新兵在操练。来人立刻点头哈腰地说对不起,灰溜溜地走了。 原来,李明灏已经料到了许克祥要挨家挨户地搜共产党,就先准备了90人的饭菜,让抓来的共产党吃饱,然后再让他们穿上新军装,在李隆光的指挥下开始了操练,因此才混过了刚才那一关。 短短的几天之内,反革命政府杀害了革命工农群众 4000余人,长沙城里一片血雨腥风。李明灏开始想办法把那些共产党转移。三天后的早晨,李明灏给乔装成新兵的共产党人每人发一枝枪,说是要拉到野外搞军训。一路上惊险重重,但是总算顺利地过了关。李明灏把他们送到了安全的地点以后,才又想方设法返回。后来,这次被救出的80多名共产党人找到了毛泽东,成了秋收起义的骨干力量。 巧借地图井冈山初创时,毛泽东指挥红军战斗却没有一张像样的军用地图。在一次击败国民党的“围剿”后,毛泽东为没有军用地图而焦虑和发愁。 正在上海等候上山的李明灏得到毛泽东的请求,立即赶回武汉,利用过去的老关系,打进了设在武汉的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并担任少将参议,负责作战业务。面对一张张精致的军用地图,他心急手痒,恨不得一时将所有军用地图卷走送到井冈山上。当时,武汉“剿匪”总司令是蒋介石,副总司令是张学良,主持日常工作的是秘书长杨永泰。杨永泰此人奸诈,诡计多端。李明灏深知在这种情况下,“借图”是万分困难的。于是,他平下心来,借来十几张军用地图,趴在桌上不时用绘图尺,这里量量,那里比比,在地图上画着各种符号。他恨不得自己能背着画出图来。一天,正当他聚精会神描图时,一位长官模样的大人物,走到他跟前认真看了好一阵后说:“好极了,这里就需要这样精通作战业务的人才,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学校毕业的?”李明灏陡地站起,非常礼貌地一一作答。当此人知道他是日本士官学校早期毕业生时,更加满意地说:“你在这里搞作战业务正好对口,今后你负责整个总部作战业务的研究工作。”他还叫来机要室女秘书:“这位是李参议,今后作战室业务研究小组的军用地图均由他一人负责借用,要尽量提供方便。”这人就是蒋介石的心腹、主持日常工作的秘书长杨永泰。 一个月后,李明灏认为时机差不多了,便采取多借少登记等办法,开始一天搞几张,渐渐十几张、几十张,甚至一天搞到30张,他把这些没登记的军用地图锁在自己地图桌内,等到他值班再乘机装进皮箱里,日积月累,大皮箱装了一大半。他要给毛泽东多带点礼物,决心再多“借”一些。不料,这时机要室传出丢失两张军用地图的消息,杨永泰立即下令严查,李明灏好几天不敢动手。好在有女秘书担保:“李明灏是最规矩的”,李明灏才未卷进游涡之中。查来查去,原来是一中校参谋丢失的,才算是平息了这场风波。 机智的李明灏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将毛泽东所要的军用地图“借”齐了。他立即用暗号联系中共地下党负责人刘仁霖,不几天,刘就派来一位湖南妹子化装来到武汉与他接头。李明灏跟上司谎称是自己表妹,要到国外留学,出国前特来武汉买些东西,并请了假陪表妹转了一天。他为此又办了特别通行证。到晚上8时,又特地向杨永泰请了假,说是送表妹上船。李明灏回到总部后不久,就来到了南京。 这批军用地图很快由中共地下党转到了井冈山毛泽东和朱德的手中。在军用地图的帮助下,红军巧布神兵,出奇制胜,彻底粉碎了蒋介石的飞机、大炮掩护下的第四次“围剿”。 “取用地图”后,李明灏到了南京,开始从事军事教育工作。由于他卓越的胆识,蒋介石再次授予他中将军衔。在此期间,他曾以教坛作掩护,使400多名共产党和进步人士免遭暗杀。他还秘密为共产党收集了很多有价值的情报。1933年到1947年间,他又多次冒着极大的风险,为共产党做了大量的工作。 策划起义解放军百万雄狮即将飞渡长江前夕,蒋介石命令他的虎将陈明仁率军开赴长沙,并且给他调遣了大批军队,命他死守长沙。一切安排妥当后,蒋介石觉得胸有成竹了,他认为他的爱将陈明仁一定会拼尽全力为他阻击南下的人民解放军的。6月,毛泽东起草了《赞同程潜和平起义方针和部署》的密信,让李明灏送给了程潜。但是蒋介石早有觉察,先下手剥夺了程潜的兵权,而且还派人严密监视程潜。因此,湖南和平起义的大计能否实现,就看能不能争取陈明仁了。 渡江战役打响以后,蒋介石更加紧了对程潜的控制和对陈明仁的督促。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形势,毛泽东也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去做陈明仁的工作而着急。思来想去,只有李明灏可以胜任。因为李明灏是陈明仁的老师,私交也很好,而经过无数次的考验,李明灏也已经是共产党忠实的朋友了。 李明灏再次挑起了重担。当时长沙城内情况复杂,但是李明灏毫不畏惧,孤身一人前去劝说陈明仁。但是陈明仁非常傲慢,且对他非常冷漠。李明灏也不计较,一心想着自己身上的担子。在与陈明仁艰难的谈判期间,李明灏还差点被白崇禧派来的刺客伤了性命。经过李明灏的耐心说服,陈明仁终于被打动了,并且表示参加通电起义。李明灏高兴地握着他的双手,预祝他走向光明,并且关切地提醒他说:“要想顺利,必须先要掩人耳目。你的处境也非常艰难,千万要时时谨慎处事。”“请老师放心吧。”陈明仁激动地说。 但是后来,陈明仁情绪上出现了一些反复。李明灏只好再次独闯虎穴,再次说服了陈明仁。第二天两人一同来到了和谈代表的驻地,陈明仁郑重地向共产党递交了完全赞同“和平起义方针和部署”行动的起义协议书。8月4日上午,陈明仁与程潜率领38位国民党的高级将领联名发出起义通电,正式宣布即日起脱离国民党政府,加入共产党的人民政府,与人民为伍。 1948年李明灏来到解放区。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政法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副省长、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 1980年8月25日李明灏病逝于武昌。李明灏一直为了人民的事业忘我地工作,一直到1980年他病逝为止。党和人民给了他很高的评价,悼词里称他是“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合作共事的老朋友”。 《纪念李明灏将军》戎马倥偬1 9 9 7 年9 月1 9 日,是李明灏先生一百周年诞辰。在这香港回归祖国,党的十五大胜利闭幕之后举行李明灏将军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以表示党和人民对于那些为祖国统一民族振兴做出过有益贡献的人的深深敬意,是很有意义的。 李明灏是湖南省醴陵人,他早年留学日本,曾参加筹建黄埔军校,在北伐战争中,是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的少将师长。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革命处于低潮,他在上海、武汉为我党做过一些工作。聂荣臻元帅曾经有过这样的回忆:“我们通过曾希圣同志和他(指李明灏)接触,建立了联系。他的朋友很多,学生也多,有不少人是在国民党军队里担任要职的。通过这些关系,他向我们提供了不少情报,甚至有军用地图等等。”据说他还在长沙“马日事变”中救援了不少共产党员,建国后曾任国务院副秘书长的杨东莼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 抗日将领抗日战争时期,他曾先后担任国民党中央军校成都、武冈分校的中将主任,培养了一大批抗日将士。解放战争时期,他应周恩来的电邀,从香港秘密进入解放区,在西柏坡受到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周恩来副主席等领导人的热情欢迎,并随即参加革命军队的工作,任华北军大第三总队总队长,负责对起义或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进行教育工作。全国解放前夕,李明灏受党中央派遣随军南下,先在湖北为争取国民党军第十九兵团和平起义做了大量说服工作。随后,又作为我党湖南和平解放谈判代表团的成员,只身秘密潜入长沙,对程潜和陈明仁进行说服引导。对于湖南的和平解放,他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此他曾获得一级解放勋章,并作为毛泽东的特邀代表赴北京出席了开国大典。 李明灏先生是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并曾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建国初期,在中南军政委员会任职,后在湖北省任副省长,“文革”后任省政协副主席。于1 9 8 0 年去世。 我与李明灏先生交往的时间不长,但印象深刻。我觉得,他是我所接触到的民主人士中比较突出的一个,思想进步,作风朴实,有爱国热情,有学识,为人正直。他到华北军大来的时候,我在华北军大任副校长,校长是叶剑英。当时,我们正急需人才。因为华北军大既要为正在进行的全国解放战争输送人才,又要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培养国防建设和军队正规建设的高级人才。时间紧,任务重。朱老总和叶帅都让我们“搬师请贤”,就是从脱离敌人营垒的军官中吸收有真才实学的人任教。李明灏早年留学日本,长期在国民党军队中办教育,有军事知识,又有教学经验,又是主动来到解放区,他参加我们的军事教育工作,我们当然很高兴,一到校就让他当总队长,负责对那些起义和解放过来的旧军官做教育工作。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对那些旧军官晓以大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李明灏先生的胆识也是令人敬佩的。长沙起义前夕,我在第四野战军任参谋长,根据中央的指示,与他商议和平解放湖南问题。这时,湖南方面希望他先行去长沙与程、陈谈判。在当时的情况下,危险是很大的。我曾当面对他说,有危险。他回答:我不怕!进而他又说,我就不相信,他们能把我捆起来送到蒋介石那里去!他不相信会有这种可能,但我作为四野的参谋长,很为他的人身安全担心。在当时,他只身一人前往长沙,什么情况都会发生的,包括生命危险。但他义无反顾,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联想到他在“马日事变”中救助共产党人,他为困境中的红军送去地图等舍生忘死的行为,我们深深地感觉到,他一直是自觉地把自己的命运同人民的解放事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评价李明灏先生是一位与中国共产党长期风雨同舟的挚友。他一生清正廉洁,刚毅敦厚,奋斗不息,追求光明。直到晚年,他还时时关注祖国的统一,期待着台湾海峡两岸人民能够早日团聚,永远和平与安宁。他以民族大义为己任的爱国奉献精神,求索真理奋斗不息的坚强意志,清正廉洁、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操都是永远值得我们纪念的。 《人民日报》(1 9 9 7 1 1 1 4 十一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