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吕辉 |
释义 | 李吕辉,物理化学家、教育家。长期从事物理化学的教学与研究,并参与制定高校工科物理化学《教学大纲》及《教学基本要求》。 简介李吕辉主编的《物理化学》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60年代初研究溶剂萃取的物理化学规律,应用正规溶液理论及静电作用理论得出萃取分配比与溶剂性质的定量关系。在80年代后,在杂多酸特性及其催化作用、负载型硫酸镍对低级烯烃齐聚催化作用等研究中都取得了国内外同行关注的成果。 李吕辉在教育战线上艰苦奋斗,辛勤耕耘近50年,为中国的教育事业、科技工作作出李吕辉 了多方面的贡献。大连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创办的大学。化工系的第一任主任为张大煜教授。在张大煜的领导和支持下,李吕辉率先承担起筹建分析化学实验室的任务,使分析化学实验室初具规模,开出了实验,满足了教学需要。此后,他负责准备物理化学课程,在苏联专家帮助下,拟定物理化学教学大纲,编写讲义,开出了物理化学课程。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李吕辉相继为本科生、研究生及青年教师讲授结构化学、统计热力学、高分子溶液理论等课程。他的讲授严谨,概念准确,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个人履历1924年9月17日出生于广东省东莞市。 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 1946 年,转入北京大学任助教。 1949年,到大连大学工学院(大连工学院的前身,现为大连理工大学)任讲师。 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提为副教授。 1950年至“文化大革命”先后任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 1956年至“文化大革命”又先后任化工系副主任和物理化学工程系主任。 1962-1968年 担任高教部工科化学课程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 1979-1989年 先后担任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工科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兼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小组组长 “文化大革命”后又继续担任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1980年提升为教授。 1982~1984年期间任大连工学院副院长。 1989年离休。 教学结合李吕辉在“文化大革命”前后担任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20余年,辛勤操劳,为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与课程改革及科学研究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学生上物理化学实验课时可做到独自一人使用一套仪器设备。他培养的中青年教师,有的已成为课程教学的骨干或 学术带头人,其中有国家教委或机工委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委员、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在他指导和帮助下,教研室教师编写的3套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多学时及少学时的物理化学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或上海科技出版社推出第二版。此外,在他指导和帮助下还编写或翻译各类教学参考书20余部。他主编的《物理化学》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 李吕辉积极参与高校工科物理化学的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教材审定,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工作。在他担任高教部工科化学课程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期间,参加了由张江树教授主持的工科“物理化学教学大纲”的制定工作。1984年以后,在他主持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工科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指导小组期间,主持完成“高等工业学校物理化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这一文件于1987年由国家教委颁布试行,是国家教委对高等工业学校物理化学课程教学进行宏观管理的指导性文件,各高等工业学校制定物理化学教学大纲、编写教材、研制试题库等的依据。李吕辉还通过课程教学指导小组每年的活动,组织教学研究报告会、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用以推动工科院校物理化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工作。他还受国家教委委托举办了两次工科高校物理化学教师暑期讲习班。此外,他还审阅了由天津大学宋世谟主编的《物理化学》(该书曾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和由魏兆琼主编的职工高等专科学校用的教材《物理化学》。 李吕辉把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进行了涉及多个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建国初,于大连大学附属研究所,在张大煜副所长领导下和楼南泉、宋满云一起总负责苞米发酵制丙酮、丁醇的工作,由实验室研究到实验工厂生产获得成功,为沈阳丙酮、丁醇的生产作出了贡献。60年代初,为了配合中国核原料化学工业的发展,李吕辉和赵国良、蔡天锡等进行溶剂萃取分离铀、钍的研究,合成了一系列萃取剂,考察了其对铀、钍等的分离机理。当时正是溶剂萃取化学理论发展形成的时期。 理论贡献李吕辉等在以下两个方面作出了理论贡献。 (1)他提出了惰性溶剂对萃取影响的较全面的理论。为了寻求溶剂萃取中适当的稀释剂,某些研究者以其极性、介电常数等为指标提出一些经验规律,但对不同的萃取体系,这些规律往往互有矛盾。李吕辉等首先提出稀释剂的影响规律性与萃取机理有关的理论观 点;并将萃合物分为以共价键结合和以离子键结合两类,分别进行考察。他认为前者可用正规溶液理论处理,并建立了萃取分配比与稀释剂、萃取剂及萃合物的溶解度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而后者主要取决于静电相互作用,得出萃取系数的对数与稀释剂介电常数的倒数间有近似的线性关系,预测了在一定条件下惰性稀释剂与萃取剂可能有协同作用,并用实验证明了这一见解; (2)他提出了溶剂萃取中的线性自由能关系。研究萃取剂的结构与萃取能力的关系是溶剂萃取化学中的重要问题。许多研究者试图把萃取剂的某种物理性质与萃取性能相关联。但由于萃取过程的复杂性,单参数关联往往难以得到好的结果。他参照有机反应和络合反应中的线性自由能关系,首先提出在溶剂萃取中亦存在线性自由能关系的观点,从理论上分析了其可能存在的范围,并用文献数据和实验作了验证。李吕辉将以上研究成果在1963年全国萃取化学会议上作了报告,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 科学研究80年代初,李吕辉、蔡天锡等从事“杂多酸化合物的特性和催化作用”的研究工作。研究中,对杂多酸的酸碱性、体相特性及甲醇转化为烯烃以及丙烯、丁烯同醋酸的直接酯化等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模型得到同行的关注。对Keggin型杂多酸的表面和体相的活性和选择性的差异以及12-钨磷酸质子迁移性的研究结果深化了对杂多酸体相的假液相特性的认识。基于杂多酸对碳四馏分中的异丁烯选择齐聚作用的研究、开发出ZnHPW12O40/SiO2型催化剂,在一定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液空速条件下可使异丁烯去除97.7%,同时1-丁烯保留率(防止异构化为2-丁烯)达99.9%,为从碳四馏分中制取高纯度1-丁烯开发出新方法,取得了中国专利局的发明专利(85-1-02831.4)。 80年代后期开始,李吕辉、蔡天锡等在以NiSO4/γ-Al2O3为催化剂的低级烯烃齐聚的研究上取得了有价值的成果。该催化剂具有非常高的低温活性和二聚选择性。 基础研究成果基础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有以下两点: (1)揭示了酸性对催化活性的重要作用,确定了与乙烯、丙烯和丁烯的齐聚反应活性有关的是催化剂的酸中心。一定担载量的NiSO4/γ-Al2O3催化剂在一定灼烧温度时呈现最大酸性和活性; (2)催化剂的活性中心为由Ni+和酸中心构成的复合中心。通过ESR、IR、CO中毒等方法证明,乙烯的二聚反应是在Ni+上以配位催化机理进行,丙烯是在Ni+上的配位催化和酸催化两种途径进行,而1-丁烯是通过酸的催化机理进行。 影响上述论点在第10 届国际催化会议(1992年)和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后引起同行们很大的兴趣。以NiSO4/γ-Al2O3为主要组成的PC-1催化剂已完成生产规模为每年1000吨丙烯的中试,连续运转3100小时,丙烯转化率保持94%和目的产物C9、C12烯烃选择性保持60%以上,得到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的很高评价。此外,李吕辉还对嵌段共聚物微观分相条件、对体积立方型状态方程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有意义的研究成果。 评价李吕辉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创造精神体现在他的科研成果中以及他主编的《物理化学》一书中,这是该书的众多读者来信中给予的评价。李吕辉几十年来培养的学生数以千计,可谓桃李满天下。他以他的学识、成就、身心、作风、精神、情操和品德,教诲、陶冶、感染了每个学生和与他共事的每位同事。1994年在他70大寿时,教研室全体教师献给他的条幅上写着“翠柏苍松寿者相,浑金璞玉古人风”,以表达对他的祝贺和敬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