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元龙 |
释义 | 山西左权人,烈士.1941年11月23日,因汉奸告密,被敌围困在霍家沟村。 牺牲后,辽西县政府将其牺牲地南岭山改为元龙山。 烈士刘元龙人物简介刘元龙(1916―1941)山西左权人。家境贫苦,仅读过3年私塾。 人物生平1937年7月,日军侵占辽县后,组织本村青年建立武装自卫队,与敌伪展开斗争。同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由村自卫队队长调任三区武装基干队政委。三区为榆(社)辽(县)线上要害地段,敌将此一带村庄强迫定为“联络村”,炮楼林立,斗争异常险峻艰苦。对此,毫无所惧,经常率队员抓汉奸、破公路、割电线,使敌夜间不敢外出。因战斗出色,多次受上级表彰。 1941年11月23日,因汉奸告密,被敌围困在霍家沟村。为掩护群众和其他干部,只身引开敌人,弹尽并负重伤后被俘。被俘后,敌以铁丝拴其锁骨,并用刺刀割残其双脚,逼其供出中共区委机关。面对酷刑,始终威武不屈,并将敌骗至空旷的大灰渠南岭山上,猛然挣脱敌手,滚下陡坡,以图脱险,但被敌弹击中,英勇牺牲。时年26岁。 牺牲后,辽西县政府将其牺牲地南岭山改为元龙山。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元龙人物简介刘元龙,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四川井研人,1933年生。东北地质学院物探系毕业。从事地球物理学及其应用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 成就及荣誉曾与彭琪瑞合作发现新矿物砷钍石及其矿床,发现“凤凰石——一种含铈稀土和钍的磷灰石类新矿物”。 在“宁芜甫段当年陡门重力异常的初步研究”中指出有铁矿,经钻探发现新矿床。 1976年与王谦身撰写的“海南石碌区重力异常特征”推测富铁矿位置及厚度,打钻证实,为增加储量做出了贡献。 他与王谦身创立了“用压缩质面法反演重力资料以估算地壳构造”,比日本的二维Sinx/x法精确,已为重力界公认,得到广泛应用。地震系统将此法编入《中国地壳上地幔地球物理探测成果》及《重力学引论》等书中,具有科学价值和社会效益。 创立的“反演三维密度界面的质面系数法”,比国外的精度高、收敛快,为国际上先进的三维重力反演方法。 1977年他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地区的地壳构造及其地质意义的探讨”中提出该区未达到地壳均衡,该山脉继续上升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结果。此新观。#被编入《板块构造学》一书,具有科学价值。 在“中新生代油田与地壳构造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大庆、大港等油田区存在地馒隆起、上地壳张裂、逐渐断陷形成巨厚沉积的油气盆地。被专家认为达到国际水平。他与王谦身主持的“应用重力场资料与反演方法研究地壳构造及油气田分布”项目获1988年中科院二等奖,并获科委的国家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第一完成人)。 1985年他在国际会议上宣读了“攀西地区重力异常特征及裂谷问题的研究”获1986年中科院一等奖。 1989年为28届国际地质大会撰写了“中国深部地壳构造及矿产分析”论文。他与张赛珍承担国家305项目的报告被评为优秀成果,并获1990年中科院二等奖及科委的国家科技成果证书。合著《地学基本数据手册》(海洋出版社)、《福建地热地球物理研究》、《地下水资源系统勘查技术与综合评价方法》等专著。 1986年起在中科院及科大研究生院兼课,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1992年获得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刘元龙 1954年出生,男,汉族,圣名若瑟,河北保定人。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1999年任北京市天主教爱国会秘书长。 2004年至2010年任中国天主教爱国会秘书长。 2010年12月任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