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家圩地主庄园 |
释义 | 李家圩地主庄园坐落在安徽霍邱县马店镇以西约3公里处,是全国闻名的地主庄园。清光绪年间,曾挂过“双千顷”牌(20万亩)。分布在今皖豫的霍邱、金寨、颍上、固始等地。李梦庚曾炫耀“马跑百里不吃人家草,人行百里不喝人家水”。并在上海、南京、天津、青岛、大连等地开设工厂、银行、当铺、学校、戏院45处。解放前,土地占有面积居全国地主庄园之首,其政治势力仅次于四川省大邑县大地主刘文彩。李氏家族从清咸丰初年(公元1851年)开始发迹,到民国38年(1949),历经四世,称霸一方,残酷地统治和剥削农民长达100年之久。 庄园建筑选址据民国17年(1928)《霍邱县志》记载:李家圩“咸丰中,首筑寨”。当时掌管李家财产的是李道南、李亚南、李图南弟兄三人,人们背后称他们“大老道”、“二老道”、“三老道”。他们十分迷信风水,在选择建圩地址时,遵循“靠山出人,近水出财,金银都归洼处来”的观念,将圩址定在青山环抱、绿水环绕的平畈中央。背靠银珠山,面对马鞍山,东傍长山,西倚煤山,且有泉水堰、煤山堰两溪,从东西两方汇流圩前,环李家祠堂,绕马鞍山东流入城西湖。风水先生称此处为“藏龙卧虎”之地。 圩址确定后,于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开工,动用数百名工匠,同时强迫4000多家佃户为其出工,烧砖瓦、挖濠沟、搬砖石、运木料,劳民耗资,历10年营造,方告竣工。占地70多亩,有房屋430多间。佃农在出工建圩时,被冻、饿、累、体罚致残致死的无计其数。农民王会友和赵大体弱多病,抬不动石头,被李图南用铜管旱烟袋活活打死。百姓说:李家圩是用农民的白骨堆砌起来的。 布局建国前,站在跑马岗上俯视李家圩、沟堑环寨,吊桥悬空,坐北朝南一片青堂瓦舍。仔细看,一寨分三宅、一宅分四院,头门至堂楼一线串珠,五排房一幢高过一幢,真是门庭似海深,一门一道关。 ——防御设施 每宅头门外,防卫濠宽两丈,深数尺。濠外边巨石护岸,濠内墙用丈余条石自水底垒砌,上接城砖高耸丈余。砖墙上有卧、跪、立三排射击孔。在圩墙的东、西、北三面竖立6个炮楼,突出在墙外。炮楼三面都有枪炮眼,可供射击。头门楼屋顶上五脊六兽,正中间铁打的雄鹰展翅俯冲,呈抓鸡之状。明间“吞金”,两扇黑漆大门,铆钉茶盏大,对联书“凡事但求过得去,此心必须放平来”,伪告世人是慈善世家。门两旁伸出黑洞洞两门土炮,谓之大小“白龙”。门两厢朝南开着石磨大两个圆窗口,加之提起的吊桥和风吹尖叫的栎树,给人黑沉阴森的感觉。头门旁,门朝北两列矮房。西边是饲料库、枪兵舍。东边有骡马厩、长工房。门内开阔地南北宽180尺,东西长140丈。平时在这里训练家丁,午秋二季就成为收租场。 ——景观设施 二门前圩濠修成荷花池,养有“寿龟”,种植荷花。门楣上描金篆书“天荷仙府”四个大字,显示其“大雅脱俗”。紧靠门前沟坝口立有上马石,在此,武人要下马,文人要落轿。门砧立有狮子卧鼓、张口狮子、盘球狮子三种款式石雕。 第二道门楼与第一道门楼的建筑形式基本相同。 二道门两边的厢房、耳房,分别用作碾屋、牢房和护圩亲兵以及族门远戚的住宅。三道门内别有洞天,按照封建等级制度设置不同功能特点的楼、堂、厅、阁和偏室、耳房、敞棚。三个院内都设有上下书房,供少爷、小姐读书习字和接待文人雅士,配有精美对联和字画,非常雅致。 以柜房为主的庭院,供管家和帐房先生居住、活动,在此存放契约帐册,以及作为接待商旅大贾,交谈经纪的密室。 东院三道门内建有戏台戏楼,常年供养一个戏班子(庆福班),为其一家一户演出。 还有接待佃户交租送课人的敞棚,以及存放粮食和其他食品的仓房。 ——主厅建筑 四道门内,中、东、西三个院,都在一条横线上,各院都建有大客楼或大客厅,庭院开阔,是宫殿式建筑:五脊挑角、重梁起架;24根立柱,每根直径40厘米;上有挂匾,柱有抱匾,黑漆金字,扯坊下面雕有龙、凤、狮、鹿、象撑拱,饰以彩绘。院内置有花台、花池,专门接待达官贵人和豪绅。 在西院四道门内,建有顶礼膜拜、供奉朝廷圣旨的“圣旨楼”,金碧辉煌,雕梁画栋,显得森严肃穆。 三个院子最后一进都建有正堂楼,是尊辈长者养尊处优的居室。正中一间供奉着李家祖宗牌位,宝鼎烛台是祭祀福禄寿三星及天地君亲师的地方。 每院正堂楼两侧建有东、西堂楼,是小姐们的闺阁绣房,并配有供丫环使女居住的厢房,另有妾婢居住的矮屋。 整个建筑布局对称协调,高楼矮屋檐牙交错。大小院内房屋都是出挑廊檐,通往院落的露天有路廊相连,或有腰门相通,廊腰缦回。此建筑形式夏避骄阳,即使滂沱大雨,漫地迳流,穿厅过院也不湿鞋。 天井小院严密紧凑,厅堂庭院大而不旷,布以花台、花池,雇用专职花匠栽培四季应景花卉。 圩内修有三口砖井,各有用途,东井供人饮用,西井饮马,院内井专供浇花。 建筑技艺整个房舍建筑,都是驮粱起架结构,重梁木椽,笆砖铺顶。靠墙立柱一半嵌入墙内,一半露在墙外,呈弧形,并有铁制墙钩穿墙而过,巴结墙身。立柱油漆黑亮。——地砖墙面 立柱下面有磉墩,既可承受压力,抬高建筑物,又可防潮,磉墩用青石琢成,有扁鼓形、长鼓形、方形、六角形,雕刻各种纹饰。 房内方砖铺地,砖的规格视厅堂大小,尺寸各异,或铺成斜纹形,线条直曲有序。院落用方石铺成。 各层廊檐下都有石阶,用坚硬青石琢成,宽50厘米,厚20厘米,长3—4米不等,从南到北2至7级逐幢增高。东院堂楼地势略高,台阶7级。西院堂楼地势较低,台阶9级。 在窗台以下为纯砖砌成的基础墙,石灰浆砌,横平竖直,做工精细,墙厚50厘米。窗台以上墙身是“金包银”砌法,俗称“里生外熟”。外墙只砌一条砖厚的墙面,白灰抹缝,内墙用土坯砌筑,坚固厚实,冬暖夏凉。 ——雕刻装饰 童墩(为木质柱头墩)置于立柱柱顶之上,横方和桁条之下,二榫之间穿连部位,雕刻莲花形、金瓜形、扁鼓形等各种精美花纹图案。 撑拱以房子出挑深浅而长短不同,长撑150厘米,分担横坊荷载。有圆柱形、扁坊形、四棱形,雕刻成龙、鹿、狮、鳌各种奇兽,造形逼真,刀工细腻,线条流畅,涂绘红、黄、蓝、白各种色彩,点缀衬托栩栩如生。刻“龙”寓意“青云直上”,刻“狮”意寓“祛邪”,刻“鹿”寓意“加官进爵”,刻“鳌鱼”寓意“连年有余”。 扯坊于两柱之间起到拉力作用,一般露于正屋檐下,或处于室内,有一间一扯的长坊,也有短坊。有长扁形、扇形、半金钱形,刻有人物、鸟兽、花卉、虫鱼,绘画雕刻,寓意甚深,刻“扇”为“行善积德”,刻“鱼”为“连年有余”,刻“水仙灵芝”寓为“佛人仙人”,雕“蝙蝠”寓为“福如东海”,雕“鸳鸯”寓意“恩爱”,刻“松柏”寓意“长生不老”,其他还刻有“和合二仙”、“八仙过海”、“二十四孝”等折子戏中人物,其雕刻技艺十分精细。 屋面为传统瓦房建筑工艺,木框架作成后,在桁条上直钉木瓦椽,满铺小巴砖。上底瓦以后再作瓦梗,加上盖瓦,一笼一笼直到檐口,作成各种眉毛形、扇形等瓦头子。两道瓦笼之间,加水淋子底瓦头,以利滴水。凡是厅堂出挑的檐口内,都有卷棚,棚面加彩绘。 楼、堂、厅、室、厢房、耳屋,不论班挑翅角,一律都做有屋脊。脊座用瓦片线砖砌成,脊身是空心面砖烧制的,脊的高矮不等。面砖浮雕各种花纹,脊帽出边走线,脊两端配有龙、鳌兽头。脊正中精塑多种狮、鹤等坐兽飞禽,十分壮美。 各道大门都是矩形,黑漆红堂,书刻“国恩家庆”、“人寿年丰”、“龙飞凤舞”等对联。厅堂多为六扇或八扇格子门,其他有月洞门、椭圆门、六方门、花瓶门”,门页制作精美,上为龟纹、破冰等各式花纹亮格,中下部抄角、起鼓、丢堂、木刻花卉,加以彩绘油漆。窗户有矩形、扇形、圆形、六角形、菱形,窗扇制作的花墙丰富多彩。 在中院三道门内,又对称地分东西两院,门楼上有砖雕。西院刻“行恒”,东院雕“履素”,字体苍劲有力。中院大客厅对面的照墙上,刻有斗大的“知命乐天”四个篆字。此院落尚保存,较为完好。 庄园之主该庄园建于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占地90亩,房屋430间,系清廷武显将军李培才之子、即掌管李氏家庭财产的李道南、李亚南、李图南三兄弟所建并首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