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家山村 |
释义 | 1 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市紫溪镇李家山村李加山隶属于紫溪镇箐上行政村,属于坝区。位于紫溪镇东边,距离箐上村委会1.5公里,距离紫溪镇1公里。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5.3℃,年降水量833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56.755亩,人均耕地0.79亩;有林地5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9户,有乡村人口72人,其中农业人口72人,劳动力5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1人。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3.51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0.65万元,占总收入的31.78%;畜牧业收入21.3万元,占总收入的63.56%(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122头,肉牛13头);林业收入0.4万元,占总收入的1.19%;工资性收入1.16万元,占总收入的3.46%。农民人均纯收入3029元,农民收入以种养殖业和劳务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1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5人(占劳动力的25.9%),在省内务工15人。 ◎ 村情概况李家山村,属于坝区。距离村委会1.50公里,距离镇1.00公里, 国土面积0.38平方公里,海拔1800.00米,年平均气温15.30℃,年降水量833.0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作物等农作物。有耕地56.76亩,其中人均耕地0.79亩;有林地500.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9户,有乡村人口73人,其中农业人口71人,劳动力5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9人。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5.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34.00元。 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56.76亩(其中:田39.11亩,地17.65亩),人均耕地0.79亩,主要种植粮食作物等作物;拥有林地500.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9.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4亩,主要种植桃梨等经济林果; 其他面积0.00亩。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6年底,全村有19户通自来水,有0户饮用井水, 有19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9户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户。 该进村道路为其他 ;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1.0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积为39.18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9.18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60亩。 该村到2006年底,有0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5.8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0.32万元,畜牧业收入13.57万元(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24头,肉牛9头,肉羊0头); 林业收入0.51万元, 第二、三产业收入16.52万元, 工资性收入5.4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34.00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5.4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9人 ,在省内务工8人,到省外务工1人。 ◎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主要销售往。2006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0.00万元,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产业。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19户,共乡村人口73人,其中男性36人,女性35人。其中农业人口71人,劳动力56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58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乡(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1.5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1.50公里。 人畜混居的农户0户。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中学生就读到。该村距离小学校1.50公里,距离中学1.5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8人,中学生0人。 ◎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8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19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56.76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00亩。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8.00万元,有固定资产5.7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是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 基层组织该村设党小组1个,党员总数3人,党员中男党员3人,女党员0人。 团员0人。 ◎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基础设施、文化教育、人畜饮水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种植产业,种植面积57亩;发展养殖业,发展猪40头、牛10头;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转移劳动力5人)。 2 山西省侯马市上马乡李家山村李家山村位于市南紫金山上。东邻马家山村,北面山下是史店村,西、南分别与闻喜县杨家堡村、固赵村相邻。相传最早因有李姓人家在此开荒落户,故名李家山。后有山东、河南逃荒的人来此定居。现在村里以张、何、李、齐姓氏人家居多。 李家山村民李全科先生讲,李家山李姓人家最早是从史店村西堡迁上山的。李全科(1930年生)小时候在清明节时,还跟父辈在史店上坟扫墓。李家山蓄水池上现存有“例赠修职郎吏部侯选司训……暨元配例赠儒人李太君……”墓碑。碑的背面有清乾隆四十一年三月,所记载的“李氏世系图”。上书李氏“祖籍山西平阳府曲沃县民籍西南乡中史店人,后於时世嘉靖间(公元1522—1566年)迁囗囗李家山……”。 清光绪曲沃县志记载:李家山村属驿桥里;李家山12户,男19丁,女10口,小2口;民国十七年曲沃县志记载:李家山属史店村。八十年代李家山自成一行政村。2000年李家山45户,153口人,耕地46.57公顷,人均收入1713元。 光绪三年、二十六年两次大旱灾,李家山村民饿的吃柿树叶子。一些人饿死了,一些人逃荒去了河南。老辈人流传说:“光绪三年旱的宽,秋不收,麦不安”。 李家山历史上只有村西一砖城门。城门外面上书“凝爽”,城门里面上书“聚秀”。城门现仍保存完好。现村里建学校的地方,过去建有关帝庙。庙院内北有大殿,南有戏台。西城门外过去有三孔窑洞,内塑有菩萨、土地等神像。 李家山上,依山岭 地形,有东、西“莲花台”,“牛咀岭”、“老虎头”、“蝎子疙瘩”。在“老虎头”北面有“堡子城”,旧址尚有土墙存在。 李家山村西部半山上叫“塔坡”的地方,过去建有七层塔,即曲沃有名的“无影塔”。相传,塔内有镇塔之宝金锅、金鸡,后被南蛮子盗走。六十年代塔被拆毁,塔座下有石板、石盘。石盘呈长方形,太阳光下盘内显金色,石盘拉回村后丢失了。 1938年,李家山上住有国民党部队的伤兵和一个担架排。当年农历四月二十一日,日军从侯马牛村出发,过东阳呈,然后上了李家山。日军残暴地刺死了16个伤兵,并放火烧死了躲在窑洞里的全部担架排的人,枪杀了几十个村里和上山避难的人。日军在山上驻了三天,后被国民党部队击退。 1947年侯马二次解放后,于1948年各村派驻了土改工作队。李家山的工作队员是张少村的董霭民。 李家山村党支部、村委会,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在稳定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结合地多人少的实际,发挥山区优势,以种植为主,积极发展粮食生产,种菜、植树、养鸡、养羊,鼓励村民小枣接大枣,并整修道路,方便山上山下交通往来,使村民不断增加收入,生活逐年改善。 3 云南省鲁甸县火德红乡李家山村◎ 村情概况该行政村隶属鲁甸县火德红乡,地处本乡西边,距乡政府所在地11.4公里,距县城39.4公里。到乡道路为土路,交通不便;东邻银厂村,南邻巧家县,西邻龙头山镇,北邻鹊落村。辖王家坡、五里牌、马垭口等20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768户,有乡村人口3032人,其中农业人口3032人,劳动力2060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14人。 全村国土面积13.79平方公里,海拔2300米,年均温24℃,年降水量860毫米;。有耕地面积4217亩,人均耕地1.4亩,适合种植玉米等农作物,林地2009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9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28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4217亩(其中:田0亩,地4217亩),人均耕地 1.4 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2009亩,其中经济林果地491亩,人均经济林果地 0.16 亩,主要种植核桃、花椒 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0亩,其中养殖面积0亩;草地0亩;荒山荒地 0亩,其他面积14465亩。 ◎ 基础设施截止2006年底,该村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或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20户通自来水,有259户饮用井水,有387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50.4%)。有768户通电,有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3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0%和30.6%);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7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71户(分别占总数的35.8%和22.3%)。 该村到乡已通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1.4公里,无集贸市场。全村共拥有拖拉机6辆,摩托车8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650亩,有效灌溉率为15.4%,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75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6亩。 到2006年底,全村建有小水窖400口,无农户建有沼气池,装有太阳能;未有农户完成"一池三改"。全村已有5个自然村通自来水,6个自然村通电,1个自然村通路,6个自然村通电视,6个自然村通电话。还有6个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1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4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71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4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65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40万元,占总收入的51.6%;畜牧业收入120万元,占总收入的25.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000头,肉牛20头,肉羊0头);渔业收入0万元,占总收入的0%;林业收入15万元,占总收入的3.2%;第二、三产业收入20万元,占总收入的4.3%;工资性收入70万元,占总收入的15.1%。农民人均纯收入1128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70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00人(占劳动力的24.3%),在省内务工500人,到省外务工0人。 ◎ 特色产业该村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产品主要销售往省内。主产业销售总收入1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3.2%。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生姜等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种养业。本村无企业用专业合作组织。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768户,乡村人口3032人,其中男性1743人,女性1289人。有农业人口3032人,劳动力2060人。该村以汉族、布依族为主,其中汉族3017人,布依族8人,其他民族7人。 到2006年底,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362人,参合率77.9%;享受低保190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人,占人口总数的0%;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6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3人。该村距离乡卫生院11.4公里,建有公厕2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2个,村内无生活排水沟渠设施,已无人畜混居的农户。 ◎ 文化教育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650平方米,拥有教师9人,在校学生185人,距离乡镇中学11.4公里。目前整个行政村有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62人,其中小学生185人,中学生77人。 全村未建有文化活动室、图书室、业余文娱宣传队,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不够丰富。 ◎ 村务公开该村到2006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 646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11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280亩。已(无)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有固定资产10万元,年末无集体收入,农村财务管理实行 自行管理,村务公开定期开展,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是 ,公开方式主要有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形式。 ◎ 基层组织该村建有党支部6个,下设14个党小组,有党员64人,其中少数民族党员1人,男性党员63人、女性党员1人。 村委会由支书、主任、副支书、副主任组成,下设 等20个村民小组。该村建有团总支1个,团支部4个,共有团员30人。 ◎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缺水、交通状况差、经济文化水平低,多数劳动力外出。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思路及发展产业:急需政府投资,自筹劳动力改善水源和交通,重点发展蚕桑、核桃、花椒种植等。 4 山西省临县碛口镇李家山村◎ 概述山西临县啧口镇李家山村—著名画家吴冠中一生的三大发现之一。位于啧口古镇南3公里处,隐于大山深处,空灵幽雅。著名画家吴冠中1989年10月到李家山采风时惊呼这里像“汉墓”,他说: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侯马市上马乡李家山村,位于市南紫金山上。东邻马家山村,北面山下是史店村,西、南分别与闻喜县杨家堡村、固赵村相邻。 ◎ 历史渊源相传最早因有李姓人家在此开荒落户,故名李家山。后有山东、河南逃荒的人来此定居。现在村里以张、何、李、齐姓氏人家居多。 李家山村民李全科先生讲,李家山李姓人家最早是从史店村西堡迁上山的。李全科(1930年生)小时候在清明节时,还跟父辈在史店上坟扫墓。 李家山蓄水池上现存有“例赠修职郎吏部侯选司训……暨元配例赠儒人李太君……”墓碑。碑的背面有清乾隆四十一年三月,所记载的“李氏世系图”。上书李氏“祖籍山西平阳府曲沃县民籍西南乡中史店人,后於时世嘉靖间(公元1522—1566年)迁囗囗李家山……”。 清光绪曲沃县志记载:李家山村属驿桥里;李家山12户,男19丁,女10口,小2口;民国十七年曲沃县志记载:李家山属史店村。八十年代李家山自成一行政村。2000年李家山45户,153口人,耕地46.57公顷,人均收入1713元。 光绪三年、二十六年两次大旱灾,李家山村民饿的吃柿树叶子。一些人饿死了,一些人逃荒去了河南。老辈人流传说:“光绪三年旱的宽,秋不收,麦不安”。 李家山历史上只有村西一砖城门。城门外面上书“凝爽”,城门里面上书“聚秀”。城门现仍保存完好。现村里建学校的地方,过去建有关帝庙。庙院内北有大殿,南有戏台。西城门外过去有三孔窑洞,内塑有菩萨、土地等神像。 李家山上,依山岭 地形,有东、西“莲花台”,“牛咀岭”、“老虎头”、“蝎子疙瘩”。在“老虎头”北面有“堡子城”,旧址尚有土墙存在。 李家山村西部半山上叫“塔坡”的地方,过去建有七层塔,即曲沃有名的“无影塔”。相传,塔内有镇塔之宝金锅、金鸡,后被南蛮子盗走。六十年代塔被拆毁,塔座下有石板、石盘。石盘呈长方形,太阳光下盘内显金色,石盘拉回村后丢失了。 1938年,李家山上住有国民党部队的伤兵和一个担架排。当年农历四月二十一日,日军从侯马牛村出发,过东阳呈,然后上了李家山。日军残暴地刺死了16个伤兵,并放火烧死了躲在窑洞里的全部担架排的人,枪杀了几十个村里和上山避难的人。日军在山上驻了三天,后被国民党部队击退。 1947年侯马二次解放后,于1948年各村派驻了土改工作队。李家山的工作队员是张少村的董霭民。 李家山村党支部、村委会,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在稳定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结合地多人少的实际,发挥山区优势,以种植为主,积极发展粮食生产,种菜、植树、养鸡、养羊,鼓励村民小枣接大枣,并整修道路,方便山上山下交通往来,使村民不断增加收入,生活逐年改善。 ◎ 建筑风格《李氏宗谱簿》载:“始祖李端,明成化年间(1465—— 1487),由临县上西坡村迁往临县招贤都三甲李家山村。” 李家山村房屋 李氏家族经世代繁衍,到清中叶已成大户。时值碛口商阜繁荣,李家也插足于商业。据(宗谱)与口碑资料佐证,时李家山有东西两大财主,东财主李登祥,人称祥财主,在碛口开的“德合店”、“万盛永”;西财主李德峰,在碛口开的“三和厚”。此两家财路亨通、日进斗银,在碛口可以与西湾村陈氏比富。 有了钱,就逐渐开始大动土木。他们请来风水先生观看,见李家山村有两条向南流的小沟,在村南汇合,注入黄河,两沟之间的山峁,形似凤凰头,左右两山则是风翼了。这个四面环山的地形,风水先生连连说好:“此屯系艮龙庚向,东山月出中格穴也,毋逶迤者恐丑寅气入也,富而且贵龙之应……”(载宗谱) 东财主家在凤身上修建,西财主家在凤的右翼上修建,凤的左翼依然是旧村。东西财主好象在暗暗较量,在几百米约 40度的高山坡上,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依山就势,高下叠置,从沟到顶,多达九层,其造型不同,风格殊异。 李家山村的建筑均以水磨砖对缝砌筑,砖、木、石雕及精美匾额比比皆是。建筑形式多以砖拱顶(窑洞)明柱厦檐四合院为主,且依山坐楼。侧房、马棚多为一泼水和双泼水硬山顶瓦房。街道高高低低,用条石砌棱,用块石铺面。水路布局合理,沟心卷洞,送出村外。 现在李家山村大大小小有百十来院, 400多孔(间)住舍,居住着220多户人家, 760多口人。西面清代建筑群,多为李姓居住,虽有一些破破烂烂,却还基本保存完好。凤的左翼沟里,依然还称旧村或小村,住着陈、崔两姓人家,他们说在李姓迁来之前,这儿叫陈家湾。 小村和大村相比,建筑风格完全是两个天地。小村至今还有人住着“一柱香”独门独窗土窑洞,有人说他们还是过着原始穴居生活,那就住房而言,一点儿也不是夸张。另外村子里多以土窑接口子,石拱窑洞,砖瓦建筑是很少见的。 李家山村民居的形态在八种以上,这些无论豪华的清代建筑群,还是穴居生活的土窑洞,无不附着中华民族的灵魂,它确系民族的东西。正如专家们说,这儿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它蕴藏着黄土民情风俗和丰厚的黄河文化。 ◎ 各界关注李家山村 李家山在碛口镇南山,距碛口不足十华里。渡过湫水河,有两条通道,一条是从河南坪顺着简易公路往上爬,沿途可以远眺吼声如雷的黄河大同碛;一条是顺着黄河畔,从叫麒麟滩的河滩往下走,如有雅兴,还可亲临碛下,观赏那汹涌澎湃,咆哮如雷的二碛气魄,这才使你真正领略到黄河精神,也就是中华民族的顽强拼搏精神。 这些年来,有多少海内外知名人士,不避艰险,步履到李家山采风,一个个都留下美好的影响,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我国现代最著名的大画家吴冠中先生于1989年10月赴李家山后,写道:“我在山西有一个重要发现——临县碛口李家山村。这里从外面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很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庄,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再找到!”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全国著名国画家刘文西和西安美院副院长、全国著名山水画家戴希斌,于2000年5月,带领黄土派采风团到碛口采风。刘文西身体胖,肚子大,整整三个小时才爬上李家山村,当山村展现在眼前时,他惊叹不已地说:“太好了!我在陕北跑了三十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地方,独特的土地,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特别是那四合院窑洞,在全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戴希斌教授更是如获至宝,他对同行者说:“我们黄土派作画,就是要画出黄土高原的特色,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民居,才真正是我们要寻找的创作源泉。”清华大学教授、全国著名古建筑学家陈志华先生看了李家山后说:“你们真有运气,你们的祖先给你们留下这样宝贵的遗产,是无法用金钱估量的,是走遍全世界也再找不到的,是独有的一份。人们不看你们的高楼大厦,就是要看你们依山就势,风格殊异的窑洞式明柱厦檐高圪台。” 是的,开发这儿旅游资源的呼声,犹如二碛在咆哮。整个包括李家山村在内的碛口旅游风景区的开发,已引起省、地、县各级领导的重视,在为时不远的时候,李家山等景点,会以特有的风姿,展现在世人面前。 ◎ 黄土公园◎ 黄河大同碛没见黄河大同碛,就不知它汹涌膨湃的魂韵和咆哮如雷的气魄。没见黄土高原,就不知它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自然景观。碛口李家山、陈家塬等处,是一个天然的黄土公园,这里集聚了黄土高原所有的特色,瞧一斑可知全貌。 吴冠中在李家山等地看了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说那支离破碎的黄土山峁,酷似沉睡着的雄虎,后采他创作了《群虎图》,是他的得意之作,拍卖价应在数百万元以上。 “黄土公园”是省旅游局建议开创的碛口风景名胜区景点之一。从景点要集中的观点看,碛口南山真的是最佳的园地。 ◎ 风景区风景区先从“西石崖”说起。西石崖是湫水河冲刷的杰作,它高达几百米,悬崖绝壁,乱石飞空,在山巅上,顶着一层黄土帽,整个断层各种地质结构都裸露在外。我们顺着蛇形石坡往上爬,出现了一个小村庄,犹如天上人家,这就是陈家塬。当走到靠李家山的地方,在千沟万壑中突然出现约有百十多亩的一块平地,词典解释为“塬”,当地人也称为“塬”,是黄土公园的又一景观。 沟沟峁峁,山山梁梁,都纪录着岁月的苍桑。近些年来村民们在沟沟岔岔打坝堰,山山峁峁修梯田,做到土不下山,水不出沟。这一幅幅的雕塑作品,一幕幕的银屏画面,都是村民们辛勤劳动的杰作,汗水浇溉的果实。 ◎ 红枣林满山遍野红枣林,这又是黄土公园里的一大景观。盆口粗的枣树,苍劲浑雄,扭腰舞枝;新栽培的嫩苗,枝繁叶茂,竟相斗艳。笔者曾写过五绝一首:“枣园红艳艳,神女舞蹁跹,远客游其境,顿疑亦成仙。”确实,你在农历“白露”过后来这儿游览,满山红彤彤,遍野香喷喷,好客的枣农一定会引你到枣林里品尝各种品牌的鲜枣。他们会说:“这是新嫁接的梨枣,脆吗?”,“这是新引进的骏枣,甜吗?”还有赞皇大枣、黄河大姆枣、冠枣、虎枣、牛心垂,使你看得眼花,吃得嘴馋。 枣收季节是枣农最欢欣的日子,他们在入村处搭起彩门,上书醒目的楹联: 红枣圣地迎来四海游客 黄土公园结识五州宾朋 ◎ 文艺乡村◎ 传说李家山村人能演会唱懂五音,不知在什么时候起,就闻名遐迩。传说清朝未年,西财主家出了个活跃人物,名叫李建奎。他在碛口做生意觉得太没意思,就在一年冬天回村成立起一班戏,那时候初兴“坤角”(女演员),他就在东路请了一名女旦角,并请师傅,招娃娃,昼夜排戏。 古语云:“开窑领戏,先捉子弟。”经过一冬的排练,戏倒是演红了,出州过县倍受欢迎,就是没二年,一份家产踢踏了个精光。李建奎穷了,村里却培养了一大批文艺人才,大人小孩在劳动之余,都能唱几句山西梆子,“哪依呀哈哈……”响彻山谷。 ◎ 抗日战争远不追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李家山剧团演出的革命现代戏,真的闻名遐迩,他们的足迹走遍晋陕解放区,他们传播的革命火种,燃遍全中国。据说中阳县城解放后,战场还未打扫,李家山剧团就进去演出。群众看了新戏后,激动不已,不少青年小伙子自愿报名参军,形成了“妻送夫”,“父送子”的参军热潮。 ◎ 演出他们演出的现代戏有《王贵与李香香》、《赤叶河》、《万象楼》、《牛永贵挂花》、《刘巧儿告状》、《刘胡兰》、《二溜子偷鸡》等。 最著名的演员是李书效,他们演出的《赤叶河》,曾受晋绥边区的嘉奖。还有剧中人王贵与香香、崔二爷等,人们都忘却了他们的真实姓名,成为流传于世的艺名。 解放后,他们又排了几本晋剧。土师家一上台,人们按其职业,送了亲切的艺名,诸如辘辘旦、饼子红、马杓黑、绒毛红等。 “家有梧桐树,招得凤凰来”,李家山村的剧团,就是根深叶茂的梧桐树,它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它诱惑着少女的心灵。在那政府号召解放妇女的浪潮中,不知有多少芳龄妙女期望自己当一名演员,表现自我。李家山村的小伙子一个个都很精明,他们耍出浑身解数,择其身段苗条,脸蛋俊俏,嗓门甜亮的姑娘作偶,互帮互学同台演出。 古语云:“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婆惹亲女好看。”真的在碛口集会上,李家山的闺女就如鹤立鸡群,无怪乎人们说,“李家山的女子,白家山的汉,招贤镇的瓷器,南沟里的炭”。 如今,剧团解散了,鼓房又时兴起来,每逢婚丧嫁娶,李家山的鼓乐队都要请去凑凑热闹,他们吹拉弹唱,都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本地人喜闻乐见,百看不厌;外乡人处处新奇,拍手叫绝,有时他们即兴给你唱几段秧歌,更使你觉得妙趣横生,不亦乐乎! 5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胡底乡李家山村◎ 基本概况李家山村位于胡底乡南山上,海拔位置较高,距公路约1.7公里。周围与端氏镇野鹿村、板掌村,郑村镇候节村,胡底乡王圪罗村、胡底村、七坡村接壤,交通比较方便。全村共有农户136户,人口400多人,劳动力130人。有6个自然庄,7个村民小组,有耕地1382亩,其中:退耕还林480亩。村民收入以第一产业为主。目前村里有党员21人,各种村级组织机构基本健全。 ◎ 农业经济我村是纯农业村,村民主要以种地为生,村里土地质量较差,由于其它农田配套设备缺乏和科技水平低,农作物产量比较低。村里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谷子为主。其中谷子品质好,李家山小米远近闻名,色黄味香,很受市场欢迎。村里有桑园200余亩,养蚕120余张,收入20余万元。村中还有村级卫生室1个,连锁超市1个,羊300多头,猪40余头,牛20多头,有70多村民在外打工。 ◎ 硬件建设近年来,村两委在乡党委带领下,从解决束缚本村发展的最紧迫的问题着手,投资60余万元,修建支部室一座、舞台一座。今年,投资100余万元,硬化村级自然庄道路三条,4.5公里。使李家山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村支部建起了党支部活动室,并为全村每人交纳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款,解决了村民看病的后顾之忧;每年补贴农村养老保险2万余元,村中安装了一批健身器材,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 民间艺术我村民间艺术--跑竹马,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数年来,以马腰村民为骨干的李家山竹马,每年都应邀赴县城演出,获得县政府和各界人士的普遍赞扬。在每条街道的演出场点上,场场喝彩,好评如潮,年年得奖。凡是看过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夸赞:“这个竹马跑得带劲有味功底深。”这项民间艺术与时俱进,艺苑争辉,越跑越红火,越跑越精彩,成为一项全县全市乃至全省的传统文化精品,成为一朵绚丽多姿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艺术奇葩,成为一种营养丰富的促进和谐小康的精神食粮。2007年,被县、市文化部门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6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盘江镇李家山村◎ 村情概况李家山村隶属于盘江镇谭家营行政村,属于半山区。位于盘江镇西面,距离村委会2公里,距离镇政府3公里,海拔1973米,年平均气温14.1℃,年降水量953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玉米、蚕桑等农作物。有耕地200亩,其中人均耕地0.88亩;有林地1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80户,有乡村人口340人,其中农业人口340人,劳动力25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57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59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养植业为主。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00.00亩(其中:田134.00亩,地166.00亩),人均耕地0.88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蚕桑等作物;拥有林地10.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0.0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03亩,主要种植苹果等经济林果; 其他面积0.00亩。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10年底,已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70户通自来水,有10户饮用井水。有80户通电,有74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74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92.5%和92.5%);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69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69户(分别占总数的86.3%和86.3%)。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辆,农用运输车3辆,拖拉机7辆,摩托车38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的农户32户,装有太阳能的农户12户,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32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80亩,有效灌溉率为6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2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6亩。 该村到2010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7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农村经济该村201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1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32万元,占总收入的60.3%;畜牧业收入42万元,占总收入的19.2%;渔业收入6万元,占总收入的2.7%;第二、三产业收入26万元,占总收入的11.9%;工资性收入11万元,占总收入的5.0%。农民人均纯收入3659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1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26人(占劳动力的11.9%),在省内务工23人,到省外务工3人。 ◎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11年 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99.00万元, 该村目前正在发展蚕桑产业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产业。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80户,共乡村人口340人,其中男性169人,女性171人。其中农业人口340人,劳动力256人。 到2011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参加农村合作医疗320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3.0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3.00公里。 人畜混居的农户26户。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谭家营小学,中学生就读到盘江一中。该村距离小学校2.00公里,距离中学3.00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中,小学生45人,中学生20人。 ◎ 村务公开该村到2011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8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00.00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0.00亩。是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一事一议筹资额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议筹劳0个(劳均0个)。年末集体总收入0.00万元,有固定资产0.00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0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否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贴公告、黑板报、会议等方式公开。 ◎ 基层组织该村设党小组0个,党员总数7人,党员中男党员6人,女党员1人。 团员8人。 ◎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农田水利化程度不高,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村基础设施薄弱,有待进一步改善,村内道路没有硬化,休闲、娱乐等公共设施缺乏,养殖业品种结构老化,农民文化知识低,科技意识差,村内环境差。。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蚕桑经济支柱产业,引进优良品种,优化养殖业品种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资金扶持,尽快解决村庄道路硬化的问题,加大村容村貌整治力度,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加大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科学种田能力。 7 云南省宣威市倘塘镇李家山村◎ 村情概况李家山村隶属于倘塘镇启龙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倘塘镇东南边,距离启龙村委会2公里,距离倘塘4公里。国土面积.58平方公里,海拔1930米,年平均气温13.5 ℃,年降水量98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马铃薯、水稻等农作物。有耕地343.36亩,其中人均耕地2.1亩;有林地338亩。全村有农户26户,有乡村人口165人,其中农业人口165人,劳动力9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0人。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4.7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326.79元。该村属于,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植、劳务为主。 ◎ 农村经济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59.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6万元,占总收入的16.32%;畜牧业收入28.7万元,占总收入的18.0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269头,肉牛7头,肉羊19只);林业收入0.64万元,占总收入的0.40%;第二、三产业收入99.5万元,占总收入的62.46%;工资性收入4.4万元,占总收入的2.76%。农民人均纯收入4272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植、劳务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人(占劳动力的1.03%),在省内务工1人。 ◎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话电视,无路灯。全村有24户饮用井水,有1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38.46%)。有24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2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2.31%、和76.92%);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15户(分别占总数的76.92%和57.69%)。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4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4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辆,,摩托车12辆。 全村无沼气池、太阳能、小水窖;耕地有效灌溉率为 29.17 %,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3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43.36亩(其中:田12亩,地331.36亩),人均耕地2.1亩,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水稻等作物;拥有林地338亩,水面面积9亩;草地2亩;荒山荒地63亩,其他面积113亩。有煤炭等资源。 ◎ 特色产业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是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的传统产业,无特色产业发展。 ◎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26户,共乡村人口165人,其中男性88人,女性77人。其中农业人口165人,劳动力97人。该村以汉族为主。 到2010年底,全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0人,占人口总数的0.00%(人员名单附后);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35人(人员名单附后),参合率81.33%;享受低保0人(人员名单附后)。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2公里,距离镇卫生院4公里。该村无公厕,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 村内无生活排水沟渠设施,无人畜混居的农户。 ◎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成安完小,中学生就读到镇一二中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1.5公里,距离中学4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5,其中小学生15人,中学生10人。 ◎ 村务公开该村到2010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2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43.36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计划生育,救济救灾,村务财务等。 ◎ 基层组织该村没设党小组,无党员总数,该村没设有团支部,团员5人。 ◎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1、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较差,人畜饮水困难面较大,道路通行能力差,学校有80平方米危房需改善。 2、不通公路,饮水困难,农田水利设施十分欠缺,经济单一,以烤烟为经济作物。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 1、发展种养殖业,种植反季节蔬菜50亩,解决剩余141户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筹集资金8万元,铺垫通村公路5公里,改善办学环境积极争取上级危房改造资金。 2、筹集资金10万元,修通通村公路3公里,路面宽达3米;发展种植业,种魔芋10亩,建水浇烟地50亩。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