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济顺 |
释义 | 人物简介男,1963年5月出生,党员,博士后,河南省特聘教授,机械制造学科带头人,全国矿山机械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理事,河南省计量测试学会常务理事。 1982年8月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毕业获学士学位。1987年11月重庆大学矿山机械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1996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获博士学位。1996年1998年同济大学结构工程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修。1982年起机械部洛阳矿山机械研究所任助理工程师,国家矿山机械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任工程师。1997年1月调入洛阳工学院。曾任机电工程系系主任、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等职。现任河南省机械设计及传动系统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重型矿山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精密测量理论、反求工程、信号采集与处理、数控技术、CAE等。承担有学位课程2门,指导硕士研究生12名,博士研究生5名。主持、参加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科基金、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企业委托项目40余项。曾获机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机械工业科技二等奖1项。河南省青年科技专家,洛阳市优秀专家,河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河南省机械制造及自动化重点学科带头人,洛阳市优秀教师等。发表论文110余篇,专著2部。 参与完成的“复杂地层特大型竖井钻机及成井工艺关键技术”项目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解决了在松散含水冲积层中钻凿深、大竖井时安全通过大涌水流沙、膨胀性泥岩、破碎卵石等不稳定地层的技术难题。不但能实现复杂地层条件下大型矿井的建设,推动我国深层煤炭资源的开采利用,同时还能满足国防建设竖井建设的需要。该项成果的钻井工艺设计、钻机性能参数设计和结构设计,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国内外同类型钻机比较,整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关键技术性能国际领先。 提出了一套完善误差分离技术统一理论、一项实施误差分离技术的基本准则、一种基于圆柱体真实形貌重构基准的"提纯"方法, 从而使精密圆柱体的自律型测量成为可能,对测控技术及仪器、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产生重大影响。在全国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篇,SCI、EI收录2篇,ISTP收录1篇。出版专著1部。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题,4项通过省级鉴定。 近年来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精密表面形貌的反滤波重构技术”、国家“九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数控电主轴单元的工程化开发”中动态性能分析子项、国家863项目“基于虚拟设计制造技术的大型矿井提升装备开发”、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基于误差分离的圆柱体测量技术”等研究项目10余项。目前承担有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工程项目、河南省教育厅杰出人才创新项目、洛阳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发表论文90余篇,专著1部。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明专利5项。获机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获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及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青年科技专家、洛阳市百星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主要学术兼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项目评审专家,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理事,河南省计量测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量测试学会高级会员,《振动、测试与诊断》、《矿山机械》编委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