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花旋复花 |
释义 | 中文名: 大花旋复花 拉丁名: Inula britanica L. 科名: 菊科 Compositae 中文药材名: 旋复花、金沸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20–70厘米。茎直立,上部分枝,有白色柔毛。下部叶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渐窄下延成柄,全缘或有稀疏的齿;中上部叶披针形无柄,基部心形或有耳,半抱茎;叶上面光滑或有疏伏毛,下面有密的糙伏毛。头状花序1–8个,生茎、枝顶端,排列呈阳伞状,直径2.5–5厘米;头状花序直径1–2厘米;总苞片4–5层,苞片线状披针形,外面的草质,有毛和腺点,里面的膜质,长与外面的相等;舌状花黄色,长10–20毫米,舌片线形,3脉,顶端3齿裂;中间为管状花,顶端5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长与冠毛相等;雄蕊5;雌蕊1。瘦果线状长圆形,长1–1.2毫米,有沟棱,有向上的硬毛,冠行白色。花期6–8月,果期7–10月。 生境: 生长在河岸林边、水渠旁,盐化草甸、荒地、田边等湿润处。 药用部位: 花序,全草,根 药用成份: 地上部分含大花旋复花素(Britanin)和旋复花素(Inulicin),花含槲皮素(Quercetin)、异槲皮素(Isoquercetin)、咖啡酸(Caffeic acid)、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菊糖及多种甾醇等。 功能与主治: 花能消痰,下气,行水;治风寒咳嗽,积年上气,小便不行,宿水等。地上部分能散风寒,止咳化痰,消肿,拨毒;治风寒咳嗽,肋下胀痛,疔疮肿毒等。根治刀伤、疔疮,煎服平喘镇咳。在苏联大花旋复花的根和土木香?Inula?helenium?L.根的作用一样,作为祛痰药,用于急性和慢性的呼吸道疾病上。在中亚民间用叶的煎剂治胃病;在白俄罗斯用全草的煎剂驱虫和解酒精中毒,外用冲洗伤口,治妇女病。花泡茶喝,治内出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