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恒镇
释义

恒镇地处江苏省沭阳东部27公里处,东靠灌南县汤沟镇,西与沭阳县汤涧镇毗邻,东南与沭阳县沂涛镇、西南与沭阳县马厂镇接壤,北与沭阳县吴集镇接界。镇域面积67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居)委会,人口42117人。

简介

李恒镇地理位置

历史文化

李恒是用一位乐善好施的艄公的名字命名的革命老区,当年钱天秦领导的抗日民先队曾在这块土地上与

日寇浴血奋战,著名革命烈士汤曙红曾在这块土地上与敌人周旋,早年的灌云县政府曾这在里坚持斗争一年多,李恒柴南村还是沭阳县第一个党支部诞生的地方,徐家庙祠堂是抗日中学、沭阳中学的前身,李一氓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战斗的足迹。90年代末,李恒镇先后被省授予“科技推广先进乡”、“体育先进乡”、“双拥模范镇”等称号。

经济发展

李恒镇是农业大镇,黄粘土地及其气候条件适宜粮、棉、油、菜作物生长,盛产大豆、玉米、山芋、水稻、小麦、棉花、油菜、大白菜、瓜果、豆角等。并建有徐庙反季节蔬菜大棚76个、西河村反季节西瓜大棚240个,以庄台隙地为场地农户自建的平菇大棚1200多个,强力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上

台阶。新植杨树32.7万株,家禽保持在180万羽左右,多种经营及农业产值分别为9000万元和1亿元。李恒镇的江圩村、孙洪村和西河村等村,以盛产旱烟闻名。当地居民素有种植旱烟的习惯,早期利用房前屋后的拾边田,以自有的独特工艺加工出来的旱烟,不仅占据当地市场,外省市商贩也慕名前来,产品远销上海、安徽、山东等省。李恒镇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通过提供小额无息贷款、技术支持以及货源销售渠道,鼓励该地居民放弃原有的零星散户化种植模式,调整种植格局和品种,大胆扩大旱烟种植面积,走规模化道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李恒镇的旱烟也因此得到腾飞猛进。李恒镇范围内的种植面积已达3000多亩,不久的将来,这里将会产生一系列围绕旱烟制作的生产链,通过此举不仅是发挥了原有的优势,更能提升增加价,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财富。 工业先后创办了装具厂、水泥制品厂、银花集团、养殖场等,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工业小区。光荣路、利民路、府前路等形成了三纵一横商业街,张洪村在当地兴办了商贸一条街,曙红村兴办了王庄商贸一条街,刘山村在政府的支持下沿沭李路柴米河岸兴办了东山市场,李恒镇政府所在街道通过扩容,形成了农副产品加工销售、日用品经营集散地。小城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通讯等社会事业发展迅猛。小城镇由1997年的0.4平方公里,现以扩大到1.7平方公里。文化、广播全部采用调频发射,各村自主接收,有线电视到户率80%。教育,中小学已经建成五幢教学楼和与之配套的电化教育仪器和设备,以及封闭式教育所需的生活设施。医疗,新型合作医疗覆盖全镇3.8万农业人口。卫生事业蒸蒸日上,医院已经建成医务楼两幢1万平方米,医务人员可在本镇施行各类凝难杂症。通讯事业迅猛发展,电话接通率80%,手机持有量5000部。

工业区建设

在李恒镇工业集中区,由东方粮食有限公司老板韦泽周扩大投资规模新上的占地10亩的精米加工生产线,建成投入运营,日产25吨“绿丰”牌大米,批量供应北京粮油贸易商行。由沭城镇青年孙文革投资的禽畜屠宰储运公司,亦在李恒镇柴米河南码头紧张筹建。这是李恒镇党委、政府努力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产业,吸纳能人投资兴业的一个部分。

李恒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值、农产品增效、农民增收,采取广开思路、广集信息、广纳人才等措施,努力寻找符合本镇农产品加工增值路子,切实拉长生产、储藏、运输、营销等各个环节的产业链。该镇还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能人办厂,小厂扩容做大,大厂做强做精等步骤,不仅使当地丰富的木材、棉花、稻谷、小麦和秸杆资源等就地加工生产增值,还吸引一批贩运农产品的商户将外地农产品运到李恒境内加工成品后外销。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给农民发展高效、标准化农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禽畜生态养殖,种庄稼实行良种良法,在李恒镇渐成气候。2008年沿河放养的2600万只生态鹅,成为南方市场“呱呱叫”的抢手贷。“恒润”牌面粉、“绿丰”牌大米全部外销。围绕农产品企业的发展,也有效拉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转化,如今在全镇企业务工、搞对外营销和中转运输的人员,已达2700多人。

工作计划

沭阳县李恒镇党委政府把贯彻市、县委扩大会议精神,变为大干当前的实际行动,立足镇情,扎实抓好六项工作。一是突出招商引资。瞄准引进1亿元骨干企业和2个规模企业,充分利用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和在外工作人员回乡过春节之机,通过镇、村干部登门拜访和召开座谈会,广泛捕捉招商信息。现以梳理出有价值的项目7个,其中投资2000万元的耀江家俬有限公司签约后已在沭阳园区内破土动工。二是为县工业园区输送技术工种。李恒镇在返乡人员中挑选身体好、思想素质高、技术精湛、县园区急需的工种,优先介绍,并对园区签定1年以上用工合同的人员,每人奖励200元。三是立足增收兴水利。发动民力1.2万余人、挖掘机8台套,对平北大沟、东山大沟、柴南大沟以及2.3万亩农田配套沟渠进行集中整治,确保旱涝保收。四是信访快车进村入户解民忧。针对农村中经常发生的宅基地界址矛盾、赡养纠纷、树木权属纠纷等进行集中会办,切实将矛盾化解在初始阶段。五是发动机关干部职工捐款8900多元,节前慰问弱势群体,向837名病、残特困人员献上一份爱心。六是明春生产早规划。各涉农部门协调联动,发放信息和新技术资料8400份,指导农户掌握市场供求,提前做好明春农业生产的各项准备工作,农业合作银行还采取提前预约的方法,储备养殖信贷4700多万元,确保投放。全镇上下呈现紧张快干,政通人和的和谐发展环境。

秸秆处理

沭阳县李恒镇党委政府,认真总结夏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取得的成功经验,从四个方面,切实加强对秋季秸秆禁烧工作的组织领导。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镇长担任组长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领导小组,同时成立柴米河南片和柴米河北片两个督查组,12个行政村在成立禁烧工作班子的同时,搭建28个禁烧观测点,切实加大区域内异常情况的监控。镇里还与各村责任人签订了禁烧和综合利用责任状,层层明确责任。二是强化宣传。组织种田大户,养殖户和私企业主,观看综合利用秸秆增收专题片,积极引导他们开展秸秆利用以实现增收。镇里组织两台宣传车巡回进村宣传,在街道、路头、村口计悬挂16条横幅,张贴宣传标语780多条,发放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宣传资料8000多份。三是加大综合利用力度。本镇东山草场开足马力生产草粉外销,拉动当地村民主动将秸秆售给草场增加收入。平北、刘山等村还雇请灌云购草大户,将脱谷后秸秆打包销往外地。李恒镇通过动员养牛、养羊、种茹大户,主动储积秸秆备用,各村协调7-10个临时存放点,为大户提供储备场地。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切实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安居环境。

党建工作

2008年来,李恒镇党委政府在抓好党员干部特别是班子成员的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结合的过程中,把增强党员干部“三个意识”作为宣教主题,努力提升党员干部的公仆意识、忧患意识和节俭意识,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体体现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和工作上为了群众方面上来。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现场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写出中长期发展调研报告6篇,“百日维稳”行动中,镇、村两级干部主动接访,解决问题36件次。1-7月,新铺水泥路4.9公里,兴修水利及其配套工程,开挖中沟渠3条,小沟渠27条,累计出土方26.5万立方米,新增泵站一座,维修两座,春季绿化拓植苗木37万株,近期改厕760多户,推广沼气178户,新增改水438户,一件件实事和为民之举较好地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民间工艺简介

李恒镇民间工艺品,是由李恒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靠日积月累,自然形成的,工艺品种类有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老虎鞋、老虎枕、老虎帽、坎肩、围裙等布制品,剪类有窗花、挂廊、跑灶等,编织类有筐、篮、蓑衣、柴席,木器类有橱、柜、床、桌、凳子、门、窗等,铁器类有刀、锄、勺、锅铲、火剪等,石器类有碾子、石臼、磨刀石、小磨等,泥制品有烧制砖等。在上述工艺品中,有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远离现代生活,有的从传统手工制作中,转为机械制作,如砖、服装、家俱等,有的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缀,成为陶冶生活情趣的收藏品,或节日期间的时令性消费品,如剪纸类。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多艺人不再从事工艺品制作,仅在业余时间,做一些自己喜爱的作品,自己把玩,或赠送亲朋好友,如李恒居委会的泥塑工艺品制作爱好者陈德彦,他制作的泥塑人物、动物等栩栩如生,件件作品都充满个性,有的不仅神形兼备,还有动感,令人称赞不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2: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