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李国平
释义

李国平,1962年9月生,现任大连市人民检察院反贪局侦查一处处长,原任大连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检察员。曾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被评为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等。另有同名中科院院士、数学家李国平;济源市政协副主席李国平;西安交大教授李国平;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教授李国平;泸州医学院教授李国平;北京大学教授李国平;中科院博士生导师李国平;广东潮剧院二级编剧李国平等

中文名:李国平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性别:男

中科院院士、数学家

简介

李国平(1910—1996),著名数学家性别:男

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首批院士)后成为院长.

幼名海清,字慕陶。1910年11月15日生于广东省丰顺县沙田黄花村。

其父擅长裁缝手艺。李国平原配夫人朱耳端不幸早故,继室郑若川女士。生有五子二女。李国平先生的长儿子李德华毕业于武汉大学数学系,现为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博导;二子李汉鑫退休前是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计财处处长;三子李行健是武大电子信息学院工程师兼湖北爱乐乐团团长;三儿子李工真,现为武汉大学历史系二级教授、博导,被誉为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主攻德国历史;五子李工宝是华师大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导。家中老大老幺是女儿,大姐李小川是华科大英文教师,多年从事科技英语的翻译工作,副译审;小妹李工勤在美国获得数学博士学位后,去了麻省理工学院(MIT)工作。

李先生的弟子:丁夏圭,王梓坤,陈希儒,沈绪榜等都成为了中科院院士

个人履历

李国平10岁前读私塾,启蒙老师为丰顺著名学者李福田先生。11岁时由伯父李介承带往广州,进当时的南海第一高小学习,后又考入中山大学附中的前身广东省高等师范附中。入学时成绩优异,唯数学仅15分而甚苦。初中二年级开始,得刘君罴先生授以自学之法,并赠《温德华氏小代数》书,勉其自励,精心指点,有所领悟,自此酷爱数学,逐步奠定了他毕生学业的基础。从17岁进高一到大学毕业的7年时间,他又为生计所迫,半工半读。

李国平193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大学期间受到赵进义、刘俊贤两位著名教授的栽培。毕业后即受聘于广西大学数学系任讲师。

1934年至1936年东渡日本,在东京帝国大学读研究生,得到系主任竹内端三及辻正次教授的指导。在此期间,因文会友而与我国数学界的前辈熊庆来结为忘年交。

1937年经熊庆来提名推荐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研究员,派赴法国巴黎大学庞加莱(Poincaré)研究所工作。

1939年抗日战争初期,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他毅然回国。其后他历任四川大学数学系教授,武汉大学数学系教授、系主任、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数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数学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武汉计算机培训中心主任,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顾问,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数学学科组成员,中国数学会理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数学会名誉理事,湖北省暨武汉市数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数学物理学报》主编,《数学年刊》副主编,《数学杂志》及《系统工程与决策》名誉主编。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被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是第四、第五、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研究成果

李国平早在青年时期,就以函数论为其研究方向,自1935年起陆续发表了一批关于半(亚)纯函数方面的研究成果,受到著名函数论专家G.瓦利隆(Valiron)的注意,并逐篇加以评介,发表在德国《数学及其边缘学科文摘》上,前后有6篇之多。在整函数与半纯函数理论中,除R.H.奈望林纳(Nevanlinna)的示性函数外,级与型是关键性的概念。1936年,他剖析了L.O.布卢门塔尔(Blumenthal)关于函数型的理论,在奈望林纳、瓦利隆、H.米洛(Milloux)、劳赫(Rauch)等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半纯函数(有限级与无限级)的波莱尔(Borel)方向与填充圆的统一理论,其中特别包括了他在1935年与熊庆来用不同方法同时建立的无限级半纯函数理论。熊庆来在《亚纯函数的几个方面的近代研究》一文中就曾经指出:“关于奈氏的学理……在我国方面亦先后有我自己及李国平、庄圻泰等的一些工作,其中关于无穷级的函数者尤较具体而显著。”瓦利隆在其《半纯函数的波莱尔方向》一书中也肯定了这一点。熊庆来在上文中还对李国平关于半纯函数理论研究中的另一贡献——辐角分布理论作了充分肯定。这一工作已收入李国平的专著中。他关于奈望林纳第二基本不等式中的重级指量N1(r)的进一步探讨也是重要的。熊庆来在《十年来的中国科学(数学部分),1949—1959》的《亚纯函数论与解析函数正规族论》一文中就指出,李国平凭借他对上述奈望林纳基本不等式的强化,就填充圆与波莱尔方向,得出了较瓦利隆与米洛的定理更为精密的结果。在这篇关于中国数学发展历史的文献中,对李国平在唯一性问题、有理函数表示问题、整函数论在函数序列的封闭性问题上的应用、伴随外尔斯特拉斯(Weier-strass)函数及强伴随外尔斯特拉斯函数等方面的研究作了评述。

李国平还研究了解析函数逼近等问题。例如他利用布特鲁-嘉当(Boutroux-Cartan)定理获得了整函数的拉格朗日(La-grange)插值收敛性的一些结果、关于解析函数用费伯(Faber)多项式逼近的一些结果等。这些工作在《十年来的中国科学(数学部分),1949-1959》一书中均有介绍。

在准解析函数类的研究方面,他在40年前即有两篇与此有紧密联系的论文由P.蒙泰尔(Montel)推荐发表在巴黎科学院院报上。由于战争环境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被迫中断;直至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才得以回到这一领域继续其研究工作,并在武汉大学理科季刊上发表了一批关于概周期函数的准解析性的判定准则,其中典型的结果在美国《数学评论》(1959年第10期,701页)上有所介绍。

由于他早期专攻复变函数论并希望探索一条数学理论联系实际的道路,因此,他一直关心微分方程的解析理论以及这门学科的广泛应用背景。在这方面,他从40年代起即影响了一些学生,让他们注意这一领域的研究及进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国平着意建立一支微分方程的研究队伍。为此,1954年他受教育部委托,与申又枨、吴新谋等合作,在北京举办了微分方程讨论班。他与申又枨主讲常微分方程的理论部分,为在我国建立微分方程的研究队伍做出了贡献。这一时期,他研究了与此有联系的自守函数、闵可夫斯基-当儒瓦(Minkowski-Denjoy)函数的问题,着重研究了复变量的闵可夫斯基-当儒瓦函数问题,所得结果已收集在专著中。

文学评论家

李国平,1960年生,河北深泽人。1982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评论家协会副主席。1982年至1985年在陕西作协《延河》编辑部供职;1985年参与《小说评论》创办,后一直在《小说评论》供职,1993年任副主编,2006年起任主编。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评论《遥远的印记》、《路遥评传》。曾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陕西省人民政府优秀编辑奖等。曾多次担任过茅盾文学奖等重要文学奖项的评委。现任《小说评论》主编,西北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导师。

济源市政协副主席

简介

李国平,男,汉族,1952年6月生,济源市轵城镇人,在职大专文化程度(1984年7月,河南轻工干校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经济师,1966年12月参加工作,1975年5月入党,现任政协济源市第七届副主席。

主要工作经历

1966年12月至1972年12月,济源县印刷厂工人。1972年12月至1976年5月,武汉军区后勤部战士。1976年5月至1987年10月,济源县轻工厂办公室主任、厂长、党支部书记(其间:1982年7月至1984年7月,河南省轻工干校企业管理专业学习)。1987年10月至1990年6月,济源市(县)经委科员。1990年6月1992年10月,济源市二轻公司副经理、党组成员。1992年10月至1993年4月,济源市克井镇党委副书记、代镇长。1993年4月至1996年5月,济源市克井镇党委副书记、镇长。1996年5月至1997年8月,济源市克井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副县级)。1997年8月至1998年11月,济源市克井镇党委书记。1998年11月至2001年8月,济源市经委主任、党组书记,市工业党委书记。2001年8月至2002年1月,济源市经贸委主任、党组书记。2002年1月至2002年10月,济源市总工会主席(正县级),市经贸委主任、党组书记。2002年10月至2003年4月,济源市总工会主席。2003年4月至2008年7月任济源市政协副主席。2008年7月至今任政协济源市第七届副主席(副市厅级)。 协助任传国主席,负责市政协日常工作,分管市政协党风廉政建设、政协机关工作、经济委员会和提案委员会工作,参加市工业合力团,负责与市委联系工作。

西安交大教授

简介

西南财经大学(77级入学)经济学硕士研究生。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MBA导师,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研究员;全国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陕西省科委软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领域或方向

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区域与城市产业分布及可持续发展

主讲课程

区域经济学、区域创新与网络、区域可持续发展

工作简历

1985.3—1994.1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社科系任教

1994.1—1999.12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国际经济系主任

1999.12 至今 西安交大金禾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经金学院教授、博导、MBA导师

主要作品

区域经济结构转变的相图分析 《中国社会科学》 2001年2期。

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经济研究》,2003年第11期,总第426期

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专业化产业集聚、空间成本与区域工业化,《经济学(季刊)》,2007年第4期

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梯度推移粘性研究,《经济地理》,2005年第1期

中国省区经济增长空间分布动态,《地理学报》,2007年第10期

梯度理论创新与西部开发的战略选择,《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4期

产业结构特征的定量分析方法《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2年第9期。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收敛性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论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效率特征,《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区域经济研究的进展及其启示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8年第4期。

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9年第1期。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经济学家》 1999年第6期。

梯度理论的发展及其意义 《经济学家》 2002年第4期。

梯度理论综述,《人文地理》,2008第1期

分工演进与城市群形成的机理研究,《商业研究》,2009年第3期

基于企业网络的经济和区域发展理论(上),《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年第23卷第3期

基于企业网络的经济和区域发展理论(下),《外国经济与管理》,2001年第23卷第4期

技术创新扩散对区域生产率差异的影响,《科学学研究》,2004年第5期

我国区域竞争力区位差异的实证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分布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当代经济科学》2007第3期

我国产业集聚原因的探讨——基于区域效应、集聚效应、空间成本的新视角,《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第6期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模型及政策分析:Harris-Todaro与新经济地理模型的综合,《世界经济》2009年第3期

陕北地区非再生能源资源开发的环境破坏损失价值评估,《统计研究》,2006年第3期

基于EKC框架的社会资本水平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1995-2007年面板数据,《统计研究》,2009年第5期

我国采矿行业税收负担水平研究,《税务研究》,2010年第7期

Nic Groenewold, Guoping Lee and Anping Chen, “Output Spillovers between Chinese Regions: Distinguishing Regional from National Shocks”,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as a chapter in ACESA Conference book (ECONOMIC TRANSITION, GROWTH AND GLOBALIZATION IN CHINA edited by Yanrui Wu,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Cheltenham, England, 2006.)

Nic Groenewold, Guoping Lee and Anping Chen, “The Cyclical Behavior of Regional Growth Rates in China”, forthcoming in Australian Journal of Regional Studies.

Measurement on Industry Contribution to Employment——The Case of Shanxi, China-USA Business Review,May 2004,Volume 3, No 5, Anping Chen Guoping Li.

Min Wei, Guoping Li,Analysis on the Stickiness of Grades Process in China[J].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Volume3, No.2, 2004,

Min Wei, Guoping Li,Technical Protection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hina’s Countermeasures in China[J].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Volume2, No.3, 2003,

Technology Protection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hina’s Countermeasures in WTO,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Oct.2003.Vol.2

主要著作

中国区域工业差异与经济增长空间分布动态研究,2010,高等教育出版社

我国非再生能源资源开发中的价值损失及补偿,2009年,经济科学出版社

产业集群演进机理与区域发展研究,(2排2)2009年,中国经济出版社

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小城镇发展,西安地图出版社,2003年9月

经济学原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2000年再版。

西安产业协调发展与结构调整研究, 排名第一。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

主要科研课题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及其应用”,(项目批准号97BJL037), 主持 1997—1999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大开发的理论支持系统”,(项目批准号00BJL046),主持2000-2002年。

西安市科委软科学基金项目,“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风险投资研究”, 主持 2000-2002年。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陕西不可再生资源成本效益空间异置及利总人口补偿机制研究”主持2003-2004年。

曲江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主持,2004年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广义梯度理论研究” 主持 2002-20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陕北非再生性资源开发环境补偿机制研究” 主持 2003-2006

教育部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区域工业差异与经济增长空间分布动态研究” 主持 2008

教育部哲社重大攻关项目,“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研究”,首席经济学家,2010-至今

荣誉与奖励

1993年获国家教育部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四。

1995年获全国高校首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一。

1998年获陕西省政府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1999年获西安市政府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1999年获西安交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1999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经济理论工作者奖。

2000年获陕西省政府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

大连市检察官

简介

李国平同志在公诉处办案过程中,严谨认真,一丝不苟。2002-2006年,他所承办的公诉案件共117件180人,法院全部做出有罪判决,实现了案件准确率百分之百的纪录。他所办结的一系列重大疑难案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办案中他注重策略,在使罪犯得到处罚的同时,善于化解被害人心中疑虑,树立了检察机关在百姓心中的良好形象。

获奖

李国平同志为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简介

学历:博士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工作学习经历

1979.09----1983.07,成都气象学院气象系天气动力学专业本科学习,获理学学士

1983.07----1985.07,成都气象学院气象系任教,助教

1985.09----1986.07,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

1986.07----1988.07,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作硕士论文,获理学硕士

1988.09----1991.05,成都气象学院气象系任教,助教

1991.06----1993.11,成都气象学院气象系任教,讲师

1993.11----2000.11,成都气象学院气象系任教,副教授(破格晋升)

2000.12----今,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任教,教授

1996.11----1996.12,日本气象厅气象研究所(MRI)短期高级访问学者

2002.09----今,西南交通大学在职博士研究生

2003.02----2003.03 ,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短期访问学者

2004.04----2004.10 ,日本国立筑波大学访问教授

1993.06----1998.05 ,任成都气象学院气象系党总支副书记

1998.06----2001.07 ,任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地球环境科学系(原成都气象学院气象系)党总支书记

2003.04----2004.12 ,任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地球环境科学系系主任

2005.01----今,任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系主任

教学情况

研究生课程

《高等大气动力学》

《现代大气科学前沿与展望》

本科课程

《地球流体力学》

《动力气象学》

《动力气象提高》

研究方向

灾害性天气系统动力学

陆面物理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GPS气象学

教学和科研获奖情况

重庆市区雾害的成因及潜势预报警报服务系统,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要完成人

大尺度降雨异常对地面过程的影响,四川省气象学会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陆地大气相互作用及其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主要完成人

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四川赛区电子服务系统,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主要完成人

Some possible solutions of nonlinear internal inertial gravity wave equations in the atmosphere,四川省优秀学术论文奖,第一完成人

四川省跨世纪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入选者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四川省具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基于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的青藏高原地面加热作用的研究,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杰出贡献奖

"大气科学专业动力学类课程教学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科研情况 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

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专题主持人)

热带气旋类青藏高原低涡结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作用参数化计算方法及其应用(四川省科技厅项目,主持人)

可激发暴雨的一类青藏高原低涡系统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主持人)

地基GPS遥感区域大气水汽总量的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科研项目,主持人)

完成的重大科研项目:

重庆市区雾害的成因及潜势预报警报服务系统(国家科委项目,主研)

长江上游四川地区未来气候与水文情势变化及对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研)

中间天空模式仿真和采光节能计算机辅助设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研)

青藏高原热量和水份平衡的观测研究(国家科委、日本科技厅合作项目,主研)

青藏高原低涡的非线性特征及应用方法的研究(中国气象局项目,主持)

第二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TIPEX)的理论研究(国家攀登计划项目,主研)

青藏高原灾害性天气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项目,主持)

四川低涡型暴雨非线性预报方法的研究(四川省科委项目,主持)

我国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形成的机理和预测理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主研)

青藏高原热源和热力过程对ENSO形成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

发表论文

Li Guoping,Fu Congbin,Ye Duzheng.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large-scale persistent rainfall anomalies on land surface processes.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1991,15(1): 62-71

卢敬华,李国平. 层结稳定度和波速对孤立波解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1994,37(增刊第2辑):46-56

Li Guoping ,Lu Jinghua . Some possible solutions of nonlinear internal inertial gravity wave equations in the atmosphere.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1996,13(2): 244-252

Li Guoping ,Duan Tingyang ,Wan Jun ,Gong Yuanfa .Determination of the drag coefficient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1996,13(4):511-518

李国平,杨小怡.热源强迫对非线性重力内波影响的初步分析.大气科学,1998,22(5):791-797

Li Guoping ,Duan Tingyang ,Gong Yuanfa.The bulk transfer coefficients and surface fluxes on the western Tibetan Platea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0,45(13): 1221-1226

李国平,蒋静.一类奇异孤波解及其在高原低涡结构分析中的应用.气象学报,2000,58(4):447-456

Li Guoping ,Duan Tingyang ,Shigenori Haginoya,Chen Longxun. Estimates of the bulk coefficients and surface fluxe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using AWS data. Journal of the Meteor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 2001,79(2): 625-635

Li Guoping,Lu Jinghua,Jin Bingling,Bu Nima.The effects of anomalous snow cover of the Tibetan Plateau on the surface heating.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1,18(6): 1206-1214

李国平,赵邦杰,卢敬华.青藏高原地面总体输送系数的研究.气象学报,2002,60(1):60 -67

李国平, 段廷扬,巩远发,卢会国. 青藏高原近地层通量特征的合成分析.气象学报,2002,60(4):453-460

李国平,赵邦杰,杨锦青.地面感热对青藏高原低涡流场结构及发展的作用.大气科学,2002,26(4):519-525

李国平, 青藏高原动力气象学(专著),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年4月

泸州医学院教授

简介

男,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泸州医学院科研处处长助理,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2005年被评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个人履历

1992年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担任住院医生、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等工作,2002年毕业于泸州医学院,获得医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广州医学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教育部重点学科,广东省重点实验室),获得医学博士学位。近几年来先后参与了国家八六三计划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华医学会和四川省科研课题项目多项。2002年在中山大学分子医学中心进修分子生物学技术,2002年-2005年在广州呼吸病研究所,深圳大学微生物与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从事基因工程技术与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与变应原研究。目前作为项目负责人已经完成中华医学会-迈特兴华茶碱科研基金课题《茶碱对类固醇低敏感型哮喘类固醇受体及呼吸阻抗的影响》、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课题《哮喘JAK/STAT信号传导途径》及其他学院附属医院课题的哮喘研究工作。到目前为止,发表的文章约20余篇,SCI收录4篇,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第一完成人)。

北京大学教授

简介

男,1961年12月生,黑龙江省拜泉县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

个人履历

1982年2月,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系毕业,获理学学士; 1984年12月,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硕士;1986年10月,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96年 3月,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理学系研究科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博士;1996年 4月,日本东京大学教养学部外国人特别研究员;1997年 4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博士后,1999年7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副教授,2001年12月起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与区域管理系主任,同时兼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秘书长、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经济学部访问研究员。

教研工作

主要从事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1999年以来,在教学与教学研究领域内获取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大学优秀教学奖等在内的各项奖励6项。编著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经济地理学。主持北京大学主干基础课《经济地理学概论》,被评为北大优秀主干基础课。1999年以来主要在以下三个经济地理学领域(北京高科技产业发展与首都圈建设领域、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等国际经济地理领域、以东北地区为主的区域发展与规划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科学研究工作。主持国际合作项目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各一项,北京市软科学研究项目以及国家教委项目十余项,参与国家重大研究项目多项。在《地理学报》、《地理科学》、《地理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等刊物上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

社会兼职

·学会--中国地理学会副秘书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秘书长兼资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政府--北京市政府顾问,北京市软科学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校外--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经济研究中心客座教授;

·校内--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海外--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JSPS-PFFR),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经济学部访问研究员。

学术活动

1.1999年10月10-15日:"地区发展:工业结构、劳动力市场和竞争力"国际学术研讨会(华东师范大学、艾伯特基金会上海协调办公室主办),大会报告:"九十年代里以来中国城市竞争格局及其变动研究"(上海:千鹤宾馆)。

2.1999年12月18-19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整体形象战略研讨会"(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主办),大会报告:"面向奥运申办的北京都市营销战略"(北京国宜宾馆3楼会议室)。

3.2000年7月8-11日,"内蒙古、北京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研讨会"(北京市政府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共同主办),会议报告(包头市)。

4.2001年5月25-27日,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员代表会议(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主办),会议报告:"中国首都圈区域结构研究"(天津:南开大学)。

5.2002年3月31日,日本地理学会2002年春季学术大会(日本地理学会主办),大会报告:北京高科技产业的集聚与区域分工(北京におけるハイテク产业の集积と地域的分业)(日本东京:日本大学文理学院)。

教学工作

·近年来主要教学工作

--主要开设本科课程--经济地理学,以及研究生课程--企业行为与空间组织;

--讲授"区位理论"、"国土研究"以及"区域经济分析"等研究生课程班课程;

--现指导硕士研究生4名,协助指导多名博士研究生。

科研项目

(一)目前正在主持的主要研究课题

(1)国际项目:

--日资企业对华投资动机、区位选择及其实施效果的地理学研究(日本平成13年度科学研究费补助金-特别研究员奖励费)(中方主持人);

--首都圈的地域结构与首都机能的日中比较研究(日本(财)住友财団,2000年度「アジア诸国における日本関连研究助成」课题);

(2)国家基金项目:

--夕阳产业地域的形成、演变与持续发展研究--以东北为例(4007104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首都空间发展新战略--关于营建首都圈的理论与规划实践研究(Z00029)(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

(3)北京市软科学研究项目:

--首都空间发展战略--关于营建首都圈的战略规划工研究(RK00-56);

--北京市高科技产业价值链分工研究(RK00-57);

--北京市第二次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重组研究(H010610100112);

--北京高科技产业竞争优势形成与区域创新环境建设研究(H021120050220);

--北京若干高新技术重点领域产业链研究(总体组)(RK01-65);

(二)目前正在参加的重大研究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港澳-珠江三角洲及其外围地区协调发展研究

(2)国家社科九五重大项目: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综合研究

主要论文

近年来主要学术论文

1 李国平,俞文华(1999):产业国际转移中我国产业结构重组基本策略探讨,中国软科学,第2期,PP.17-20。

2 李国平,窦文章(1999):对外直接投资对全球经济空间重组的影响分析,世界地理研究,第8卷,第1期,PP.1-8。

3 李国平(1999):日本钢铁工业发展与空间格局演化的机制研究,地理研究,第18卷,第3期,PP.282-288。

4 李国平(1999):面向世界城市的北京经济功能强化方向研究,中国软科学,第11期,PP.73-76。

5 窦文章,李国平,王立明(1999):中国城市竞争格局变动的进一步研究,世界地理研究,第8卷,第4期,PP.103-110。

6 李国平(2000):世界城市格局演化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基本定位,城市发展研究,1期,PP.12-16。

7 李国平(2000):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与基本分析框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PP.52-60。

8 李国平,郭思琪(2000):面向21世纪的日本国土开发与国土结构,东北亚研究,1期,PP.47-52。

9 李国平(2000):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动机的区域差异研究,第2期,世界经济,PP.50-56。

10 李国平、杨开忠(2000):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产业与空间转移特征及其机制研究,第2期,地理科学,PP.102-109。

11 李国平(2000):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动机的空间选择及其特征的初步研究,第2期,现代日本经济,PP.20-24。

12 孟庆民,李国平(2000):新国际劳动分工研究动态,世界地理研究,第9卷,第2期,PP.31-37。

13 孟庆民,李国平(2000):新国际分工的动态,国土开发与整治,第10卷,第2期,PP.17-20。

14 孟庆民,李国平,杨开忠(2000):新国际分工的动态:概念与机制,中国软科学,第9期,PP.112-116。

15 孟庆民,李国平,王建平(2000):剩余权理论及其对我国高校企业的启示,中国科技论坛,第4期,PP.51-56。

16 Dou Wen-zhang,Li Guo-ping, Gan Yin-jin, Wang Li-ming, Yang Kai-zhong(2000), Urban Competitive Pattern and Its Changes in 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Vol.10,No.2 PP.105-112。

17 谭成文,周异决,谭遂,李国平(2000):知识经济条件下的北京农村工业发展对策分析,世界地理研究,第9卷,第3期,PP.61-66。

18 窦文章、杨开忠、李国平(2000):"密云现象"的经济学分析及其政策含义,经济地理,第6期,PP39-43。

19 课题组(2000),阜新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窦文章、李国平执笔),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3期,PP71-75。

20、李国平(2001):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的测度及分析,经济地理,第1期,PP33-37。

21、李国平、孙铁山(2001):关于我国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基本定位与战略研究,中国科技论坛,第2期,PP18-21。

22 谭成文、李国平、杨开忠(2001):中国首都圈发展的三大战略,第1期,地理科学,PP.12-18。

23 Li Guo-ping, Yang Kai-zhong, HE Qi-chun, SUN Tie-shan(2001), A STUDY ON THE MECHANISM AND CHARACTER OF THE INDUSTRIAL AND SPATIAL TRANSFERENCE OF FDI IN CHINA,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Vol.11,No.1 PP.1-10。

24 李国平(2001):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与结构变化研究,第3期,现代日本经济,PP.7-11,21。

25 孟庆民、韦文英、林承格、李国平(2001):可持续发展类型与测度的理论探讨,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第15卷,第1期,pp42-50。

26 李国平、杨开忠、方森(2001):水源保护区可持续产业发展方向研究,北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PP.70-76。

27 孟庆民、李国平、杨开忠(2001):学习型区域--面向全球化的区域发展,第3期,地理科学,PP.205-209。

28 李国平(2001):日本国土结构及其方向的初步研究,人文地理,第5期,PP66-71。

29 MENG Qing-min LI Guo-ping(2001), A THEORETICAL DISCUSSION ON TYPES AND MEASURE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MENT,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Vol.11,No.3 PP.201-210。

30 李国平、张洋(2001):抚顺煤田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形态及结构演化研究,第6期,地理科学,PP.511-518。

31 李国平(2002):关于经济地理学教学及其改革的初步探讨,第1期,经济地理,PP.124-128。

32 李国平、卢明华(2002):北京高科技产业价值链区域分工研究,第2期,地理研究,PP.228-238。

33 李国平、卢明华(2002):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模式与政策导向的初步研究 ,第3期,地理科学,PP.263-269。

34 李国平、玄兆辉、李方(2002):中国夕阳产业地域划分及其类型,地理学报,第4期,469-478。

主要著作

近年来主要学术著作

1.李小建,李国平,曾刚,覃成文,林炳耀,张文忠(1999):《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杨开忠,李国平(2000):《持续首都--北京新世纪发展战略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

3.北京科学技术委员会编(2001):《2001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年度报告》,科学出版社(编委会副主任,第一执笔人)。

4.李国平、杨柏林等编著(2002):区域科技发展规划的理论与实践--面向新世纪的青岛科技发展规划,海洋出版社。

获奖情况

1、经济地理学概论课程教学组(1999):经济地理学概论课程被评为优秀主干基础课,北京大学,1999年9月10日(课程主持人)。

2、李国平(2000):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五)。

3、李国平(2000):荣誉证书(会徽及申办口号征集评选工作),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2000/5。

4、李国平(2000):2000年度北京大学正大奖教金优秀奖(北京大学,2000/12)。

5、胡兆量,韩茂莉,李国平(2001):《中国经济地理》课程建设,北京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三)。

6、胡兆量,韩茂莉,李国平(2001):《中国经济地理》课程建设,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教委,排名第三)。

7、胡兆量,韩茂莉,李国平(2001):《中国经济地理》课程建设,2001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教委,排名第三)。

8、杨开忠、李国平等(2001):持续首都--新世纪首都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9、李国平(2001):2000-2001学年教学优秀奖,北京大学,2001年9月。

中国科学博士生导师

简介

李国平 天文仪器及精密机械专家,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望远镜新技术研究室主任。研究领域:精密机械与仪器。主要学术成就:曾先后参加了我国首台球载红外望远镜等多台天文仪器的研制。与他人一起提出了不对称四翼梁副镜支撑新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望远镜上。现参加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简称LAMOST)的研制,参与完成了LAMOST项目可行性报告、初步设计报告并分别在1997年至1999年期间通过国家计委评审,2000年国务院批准项目开工报告。

主要学术论著

1.《Structur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the special mounting and tracking system of the LAMOST》2.《Preliminary structur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future giant telescope》3.《Design of a novel high precision opto-electronic levelmeter》

广东潮剧院二级编剧

简介

李国平(1932~)曾用名李平、楚川。广东省三顺县人。广东潮剧院戏剧研究工作者,二级编剧。中国戏曲学会理事,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现担任学术期刊《戏剧之家》顾问。。

个人履历

1949年参加工作,在解放军部队当方言翻译、文化教员及参加与土地改革工作。1955年至1959年在中山大学中文系就读,有文艺评论在《作品》等报刊发表。1959年至1966年在广东潮剧院、汕头专区戏曲研究会担任戏剧评论及潮、汉、正字、西秦、白字、山歌、采茶、花朝等剧种研究,有《山歌剧发展方向》等多篇文章发表。曾参与《中国戏曲通史》初稿部份章编撰,写有《粤东地方戏曲初探》书稿。“文革”中下放“五七”干校、赤凤水泥厂。1978年调回广东潮剧院。有多篇潮剧史研究文章《潮剧春秋》等在国内外报刊发表。《南戏与潮剧——兼与新版<辞海>[正字戏[弋阳腔]释文商榷》提出“潮泉腔”系南戏第五声腔,在戏曲理论界、戏剧史界引起热烈反响。参与《广东省戏曲与曲艺》、《潮剧研究资料选》、《明本潮州戏文五种》撰稿编辑。为《中国百科全书.戏曲卷》、《中国戏曲曲艺词典》、《潮汕百科全书》等书撰条目释文多条,参与主持编纂《潮剧志》。任艺术科学国家重点研究项目文艺集成志书,评为先进工作者并作为该书编纂先进集体成员,获得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表彰 。

济南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

1971年出生,实验中心主任,副教授,博士。 200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得博士学位。目前主要讲授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电传动控制,数控技术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为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检测与控制,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承担省部级、企业委托、教学研究项目10余项,公开发表文20余篇。

科研成果及奖励

1铝塑型材柔性锯铣加工中心 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4.11

2基于灰度与彩色变调投影光技术的三维视觉检测方法的研究 2006.7

3高速数控加工中心连杆加工工艺及装备开发 2008.12

4立轴冲击破碎机关键部件的研制 2008.12

目前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1:山东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基于三维传感技术的标牌信息图像获取与识别研究,研究起止时间:2007.9-2009.12

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机器视觉的物料袋的自动识别研究,研究起止时间:2007.9-2010.12

3:济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基于莫尔技术的标牌字符图像获取与识别研究,研究起止时间:2009.1-2010.12

4:泉城学者建设项目,高效环保型小浴比溢流染色机的研制,研究起止时间:2009.1-2009.12

5:企业委托项目,轴承用钢球质量在线检测系统研制,研究起止时间:2008.1-2009.12

发表论文

(1)李国平, 路长厚, 李健美等. 阴影莫尔法中光栅传感器的研究. 传感技术学报. 2007,20(3):550-553

(2) 李国平, 路长厚, 卢存伟. 基于灰度变调投影光技术的视觉检测方法研究. 济南大学学报. 2005, 19(3):252-254

(3) 李国平, 路长厚, 李健美.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压印字符识别方法. 上海大学学报. 2007,13(2):125-129

(4) 李国平, 路长厚, 李健美. 基于Canny算子字符边缘检测与分割方法研究. 机床与液压,2007,(12):42-44

宁波大学教授

宁波大学工学院副教授,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研究方向为机电一体化装备设计及制造,机电测控技术。1990年本科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1993年于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到宁波大学工学院任教,长期从事机械设计制造专业及其自动化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负责完成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项(编号:20010253)、宁波市青年基金项目1项(编号:02J20102-07),在《制造技术与机床》、《兵工学报》等核心期刊和IEEE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主持参加微型轴承刚度仪的研制、小型注塑机控制系统的开发、物流设备电子手柄控制器的研制等横向科研题目,开发出半自动豆腐胚生产线、数控多工位点焊机、微型轴承刚度仪以及齿轮蜗杆复合减速器传动效率动态测试实验台等仪器设备,成功申报国家专利3项。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教授

博士,博士生导师,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教授,1963年1月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四川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中国气象学会动力气象学委员会委员、高原气象学委员会委员,《大气科学》编委会编委、《气象科学》理事会理事。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短期访问学者,日本筑波大学访问教授、日本气象厅气象研究所访问学者。

主要研究领域:(1)天气动力学 (2)高原气象学(3)GPS气象学。已参加科研项目近50项,主持、主研国际合作、国家级、部省级项目30多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专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财政部、科技部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子项目1项、四川省跨世纪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基金项目2项,中国气象局西南区域气象中心区域重大科研业务项目2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和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已出版学术专著2部、本科教材1部,发表研究论文1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国外著名专业期刊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和Journal of the Meteor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各发表1篇,被SCI(E)收录5篇,EI收录7篇。被评为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十佳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

主要论著(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

李国平.青藏高原动力气象学.气象出版社,2002;青藏高原动力气象学(第二版).气象出版社,2007

李国平.新编动力气象学.气象出版社,2006

李国平,蒋静.一类奇异孤波解及其在高原低涡结构分析中的应用.气象学报,2000,58(4):447-456

李国平,赵邦杰,卢敬华.青藏高原地面总体输送系数的研究.气象学报,2002,60(1): 60-67

李国平,段廷扬,巩远发,卢会国. 青藏高原近地层通量特征的合成分析.气象学报,2002,

李国平,赵邦杰,杨锦青.地面感热对青藏高原低涡流场结构及发展的作用.大气科学,2002,26(4):519-525

李国平,徐琪. 边界层动力“抽吸泵”对青藏高原低涡的作用.大气科学,2005,29(6): 965-972

李国平,黄丁发,刘碧全. 地基GPS遥感的成都地区夏季可降水量的日循环合成分析.水科学进展,2006,17(2):160-163

李国平,黄丁发,刘碧全.成都地区地基GPS观测网遥感大气可降水量的初步试验.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31(12):1086-1089

李国平,陈娇娜,黄丁发,郭洁. 地基GPS水汽实时监测系统及其气象业务应用.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34(11):1328-1331

青川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

李国平,男,1977.09-1978.08 在苍溪县石灶乡完小读高中。

1978.08-1992.12 在部队服役。历任滑翔员、飞行员、参谋、指导员、机要股长(其间:1982年9月至1985年7月在石家庄陆军学校学习并毕业;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专业学习并毕业)。

1992.12-2006.11 在广元市人民检察院工作。历任正科级助理检察员,正科级检察员,反贪污贿赂局侦查二处副处长,起诉处副处长,政治部干部处处长,副县级检察员。(其间:1994年9月至1996年12月参加四川省委党校法律本科学习并毕业;参加中共广元市委党校2006年春秋第十七期县级干部培训班学习)。

2006.11至今 任青川县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其间:2007年1月任检察长)。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副教授

李国平,男,1964年生,副教授,专业带头人,食品检验工高级考评员,食品科学教研室主任。1987年毕业于上海水产大学(现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品加工工艺专业,于2008年在华中师范大学获得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化学基础》、《食品生物化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具有较丰富的教学和实践工作经验。参加院级教研项目多项,公开发表论文多篇,编写教材多本。

海南海事局局长、党组副书记

李国平,男,汉族,山东曹县人,196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大连海事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专业毕业,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

先后在营口港务监督、营口海上安全监督局,天津海事局,湛江海事局工作。

现任海南海事局局长、党组副书记。主持局行政业务工作,主管办公室和财务会计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4: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