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广射石 |
释义 | 汉代故事,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反映了李广的勇武,后世多有为此事所作诗词 原文养由基射先,中石,矢乃饮羽,诚乎先也。——《吕氏春秋·精通》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史记-李将军列传》 李广与兄弟共猎于冥山之北。见卧虎焉。射之。一矢即毙断其①髑髅以为枕。示服猛也。铸铜②象其形为③溲器。示厌辱之也。他日复猎于冥山之阳。又见卧虎。射之。没④矢饮⑤羽。进而视之。乃石也。其形类虎。退而更射。镞破簳折而石不伤。余尝以问⑥杨子云。子云曰。至诚则金石为开。余应之曰。昔人有游东海者。既而风恶船漂不能制。船随风浪。莫知所之。一日一夜得至一孤洲。其侣欢然。下石植缆。登洲煮食食未熟而洲没。在船者斫断其缆。船复漂荡。向者孤洲。乃大鱼。怒掉扬鬣吸波吐浪而去。疾如风云。在洲死者十余人。又余所知陈缟。质木人也。入终南山采薪还。晚趋舍。未至。见张丞相墓前石马。谓为鹿也。即以斧挝之斧缺柯折。石马不伤。此二者亦至诚也。卒有沈溺缺斧之事。何金石之所感偏乎。子云无以应余。 ——《西京杂记卷五》 译文《吕氏春秋·精通》 译文养由基是春秋时期楚国的神射手,“百步穿杨”的缔造者也。根据注释,这段话里的“先”为“兕”的误字,也就是“老虎”。翻译过来就是: 养由基看到一块大石,以为是老虎所以一箭射去,结果整个箭杆都射进石头里,只剩下箭羽露在外面。 《塞下曲》译文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史记-李将军列传》译文李广打猎时看见草丛中的一块大石,以为是老虎所以一箭射去,结果整个箭杆都射进石头里,只剩下箭镞露在外面。李广觉得当时自己的表现之出色,超出以往,在原地多次重复,但是箭没再能射进石头里。李广以前住过的郡里曾经有老虎,他亲自射杀了它。在右北平住时李广射过老虎,老虎跳起来伤到了李广,李广也射杀了它。 《西京杂记卷五》译文李广和子弟们有一次在冥山的北面打猎,发现一只老虎爬在草丛里,李广拉弓射虎,一箭就将老虎射死。李广用老虎的头骨做枕头,用来显示他的武勇。并将自己的便器用铜铸造成老虎的形状,用来表示老虎不过如此(被自己一箭射死)。后来,李广他们再次在冥山南面打猎,又发现一只老虎负在地上,李广再次拉弓射虎,箭矢的尾羽都射进去了。他们大着胆走进去细看,发现原先以为的卧虎竟是石头,李广见箭射入石头,于是乎试射了几箭,箭头都射钝了,石头也没有射入。 点评本意解释是,当人在遇到危急情况的时候,能作出超出以往的表现; 同时也借以形容人或者团体,能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就能避免出现死于安乐的情况发生。 与"至诚则金石为开"这句话相关的成语是什么?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词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注音】:jīng chéng suǒ zhì,jīn shí wéi kāi 【释义】: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出处】:《庄子·渔父》:“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汉·王充《论衡·感虚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事例】: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九卷:“~,贞心不寐,死后重谐。” 字译①髑髅:头骨 ②象:模仿 ③溲:排泻小便 ④矢:指箭头 ⑤饮羽:指箭竿上的羽毛正好露在外面 ⑥及:等到 ⑦更:重复 ⑧尝:曾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