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广利 |
释义 | 1 西汉贰师将军李广利,生年不详,中山人,汉武帝宠姬李夫人和宠臣李延年的长兄。李夫人得宠时,李延年为协律都尉,而李广利则为贰师将军征大宛,后封海西侯。李广利数次出征大宛及匈奴等地,战绩平庸。征和三年,李广利出征匈奴前与丞相刘屈氂密谋推立李夫人之子刘髆为太子,后事发,刘屈氂被杀,李广利投降匈奴。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李广利投降匈奴一年后,被杀。 ◎ 简介李广利(?~公元前89年),中山(今河北定州市)人,中国西汉时期将领。汉武帝宠妃李夫人和协律都尉李延年的兄长,昌邑哀王刘髆的舅舅,另有一弟名李季。 汉武帝闻西域大宛产良马,名为汗血马,遗使前往购买,使者被杀,钱物被抢。因李夫人的关系,太初元年(前104年),汉武帝封李广利为“贰师将军”,率兵数万攻贰师城取汗血马。但路途遥远,又多高山大漠,所过诸城皆闭不给食,攻之不下。士卒逃、死者十之六七。广利被迫撤兵,回到敦煌,途中来去2年。武帝闻之震怒,下令退入玉门关者立斩。李广利无法,只得率军退回敦煌塞。太初三年,武帝命复攻大宛,派精兵6万,牛10万头,马3万匹,驴、骆驼万余运粮草军资,又增调甲卒18万以为后援,始得攻入大宛外城。李广利大军,围攻大宛城四十余日,杀死大宛兵将无数。大宛贵族们害怕了,以汉退兵为条件,斩了国王的头投降,献出3000余匹宝马。汉军返至玉门关人仅万余,马剩千匹。李广利凯旋归国,封海西侯,军官各有封赏。征和三年(前90年),李广利受命出兵五原伐匈奴的前夕,丞相刘屈氂与李广利合谋立昌邑王刘髆为太子。史载:“征和三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将兵出击匈奴。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与广利辞决。广利曰:‘愿君侯早请昌邑王为太子。如立为帝,君侯尚(长)何忧乎?’”后刘屈氂被腰斩,李广利妻被下狱。此时李广利正在乘胜追击,听到消息,恐遭祸,欲再击匈奴,取得胜利,以期汉武帝饶其不死。但之后兵败,李广利只得投降匈奴。开始单于将女儿嫁给他,地位在卫律之上。消息传到汉廷,武帝诛灭广利全族。后单于母亲得病,卫律趁机唆使胡巫杀死李广利以祭神。 ◎ 进身之阶在对匈奴采取的保卫战争中,出现了许多名将,如李广、卫青、霍去病等,在我国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但是也出现了李广利这样的庸才,在战史上留下了黯淡的一页。李广利本是个庸劣之辈,为什么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会任命他为统率十万雄师的将军进行征伐呢?这得从李广利的进身之阶,他的妹妹、汉武帝宠爱的李夫人说起。 李夫人出身于倡家,即从事音乐歌舞的乐人,李延年是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的弟弟,因犯法而被处腐刑,在宫中做养狗的宦官。后因善歌受到皇帝喜爱。元封年间,李延年在武帝酒宴前献歌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汉武帝听了后叹息说:“好歌!但世上真有这样的绝色佳人吗?”平阳公主告诉他说,李延年的妹妹就是这样一位佳人。于是武帝便召见延年的妹妹,果真“妙丽善舞”,李氏被武帝立为夫人。因李夫人受宠,李延年被封做协律都尉。 汉朝处于封建社会早期,选拔人才的制度并不完善,大多为赀选、举孝廉、外戚等等,当时赫赫有名的卫青、霍去病二人都是外戚,二人都以战功封侯,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和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在李夫人入宫、李家得宠之时早已亡故,而李夫人正是元封年间入宫,元封五年(前106年)卫青去世后,武帝感觉朝中无可用之才,同年下诏求贤。 太初元年(前104年),汉武帝命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出征大腕,同年其兄弟李延年因坐奸被宗族,李广利因出征在外免受牵连。(《史记》“李夫人蚤卒,其兄李延年以音幸,号协律。协律者,故倡也。兄弟皆坐奸,族。是时其长兄广利为贰师将军,伐大宛)。李广利和卫青、霍去病情况不同,卫霍得以命为将军,率师远征,并不全因武帝宠爱卫子夫的原因。卫青在被任命为车骑将军、出征匈奴之前,有在宫廷为官九年的经历,而霍去病更是受卫青等人耳濡目染,可谓亲受过圣明者的教导,出头之时卫子夫也已失宠;所以即使卫皇后失宠,二人凭自身能力在朝廷的地位未受影响。而李广利则纯由武帝对李夫人的宠爱,不见有军政经历而被启用。 ◎ 远征大宛大宛国(现在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境内),有人口三十万,军队六万,自认为距离大汉帝国很远,中间又隔着一个广大的沙漠,其间草木不生,河流绝少,渺无人烟,行旅尚且困难,大军更无法通过,所以独不派使者朝汉。而且汉武帝又听出使大宛的使者回来报告,说大宛出产天下最名贵的骏马汗血宝马,在大宛的贰师城,被国王收藏起来,拒不让汉的使者观看。 似乎是帝王都爱马,周穆王有八骏,唐太宗有六骏,汉武帝也最喜欢马,因此便派壮士车令及其随从带着千金及用纯金铸的一匹马去大宛,换取汗血宝马。 车令及其随从出玉门,穿沙碛,翻天山,越葱岭,一路上餐风宿露,日晒雨淋,艰辛跋涉,好不容易才到达大宛。车令拜见大宛国王毋寡,说明汉朝愿用干金及纯金所铸金马换取大宛贰师城的名马的来意。 毋寡自恃距汉遥远,汉朝不能对他用兵,奈何不了他,而且他又已经罗致了很多汉朝的金银丝绸等物,不以千金及金马为奇,对车令则极不礼貌,傲慢地说:“你那千金与金马有什么了不起,敝国多的是。贰师城的马是我大宛的宝马,岂能换与贵国,休得妄想。” 车令以大汉天朝使者自居,又想千里迢迢,手足胼胝,历尽艰险,而遭此无礼对待,甚为气愤,也出言不逊,努目怒斥,并褪破金马,以示轻蔑。大宛国认为汉朝使者轻漫无礼,强迫离境,并暗中唆使邻近的郁成王在途中将车令及其随从杀掉,夺去所携带的金银及其他财物。 ◎ 初征大宛消息传至长安,武帝大怒,正好想让李夫人兄弟尊贵,便命李广利为将军,率兵远征大宛,以便立功封侯。此次远征,主要在夺取大宛贰师城的宝马,故号李广利为贰师将军,表示志在必得。 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李广利率领骑兵六千,步卒数万,远征大宛。出了玉门关,进入西域地区,所路经的一些小国,见汉兵到来,都紧闭城门,不给汉军食物。汉军缺乏粮草,便沿途攻打城池。攻下了,就能取得粮草,供士卒马匹食用;攻不下,略盘桓数日,继续前进。一路之上,战死的饿死的很多,到达大宛的郁成时,士卒仅剩下数千人,而且都饥饿之极,疲劳不堪,一个个面黄肌瘦,精疲力尽。李广利指挥军队攻打郁成城。经一再调遣士卒强攻猛打,对方防守严密,均不得手,伤亡甚众。李广利考虑到郁成城尚且攻不下来,又怎么能攻破大宛的王都呢?而且士卒越来越少,既无兵员的补充,又无粮草的接济,便决定撤军。部队回到敦煌,往来时间共两年,所剩下的士卒才及出发时数万的十分之一二,损失极为惨重。 李广利驻军敦煌,向武帝上书说:“道路遥远,缺乏粮草,士卒不忧虑战斗而忧虑饥饿。所剩下的士卒不多,难以攻下大宛的王都。请求暂且修整.等待补充兵力后再去攻打。” 汉武帝接到李广利所上之书,极为愤怒,派出使者把守在玉门关,传令道:“军队有敢进人关的,斩首。”李广利闻令恐惧,不敢入玉门关,只得驻扎在敦煌。第一次远征大宛,就这样因轻率出师及指挥不力以惨败告终。 ◎ 再征大宛太初三年,李广利再奉命率大军远征大宛。武帝鉴于上次征大宛的惨败,这次则作了周密的部署。随李广利远征的大军有六万人,还有许多私自跟随大军一道.出征的不在六万之数,又有牛十万头,马三万匹,驴和骆驼以万数。粮草充实,戈矛齐备,弓弩甚设,能满足部队军需上的一切需要。另外征调十八万士卒,布防在酒泉和张掖以北,新设置居延和休屠两个军事据点,一方面防匈奴的入侵,切断大军的补给钱,一方面作为远征的后援部队,便于接应。又征调了许多民夫,为大军运送粮草。整个河西走廊都沸腾起来了,真个是悬旌千里,云辎万乘,天下震动。李广利率大军从敦煌出发,挥师西进。士卒前进的虎步,令戈壁抖颤;铁骑蹴起的尘沙,使天山雪暗。刀光闪射,与日色相辉映;鼓声轰呜,如雷霆震碧空。赫赫烈烈,地动山摇。大军所过之处,西域各国城门大开,隆重迎接,为士卒供给酒食,为牛马调拨草料。汉兵也不侵扰百姓,士民安居,鸡犬不惊,而且街市比过去更热闹,商肆比往日更兴隆。 ◎ 两国订盟大军除在轮台遇到抵御外,很顺利地到达大宛。到达大宛的士卒有三万人。李广利率师绕过郁成城,直抵大宛都城、先断决城内水源,再围困攻打。攻打了四十余日。大宛的一些贵族暗中商议说:“国王毋寡将宝马收藏,不给汉朝,又杀害汉朝的使者,因此得罪汉朝,招致汉军的攻打。假如我们杀掉国王,献出宝马,汉军一定解围而去。不然城被攻破,我们的生命财产都将同日化为灰烬。”于是便联合起来,杀掉毋寡。正好此时外城被汉军攻破,俘虏了大宛最骁勇的战将煎靡。城中的贵族更为惊恐,赶快将毋寡的头割下,用木盒装着,献给汉军统帅李广利,并说:“我们将所有的宝马都牵来,任随你们挑选,并且供给你们军队的酒食,只要求你们不再攻打我们的内城。”李广利考虑到内城坚固,粮食蓄存又很丰富,利于长期坚守,而汉军又劳师远征,战斗四十余日,已经疲乏,同时大宛邻国康居,正对汉军虎视眈眈,有乘机袭击之势。既然首恶毋寡已经伏诛,又愿献出宝马,出师的目的已经达到,不如就此收军。李广利将自己的意见告诉众将,众将也都同意。李广利答应了大宛方面提出的要求,停止攻打内城。大宛的贵族们十分高兴,便将所有的宝马牵出来,让汉军自行选择,又送给汉军许多牛羊及葡萄酒,慰劳汉军。汉军挑选了最好的宝马数十匹,中等以下的雌雄三千余匹,并立大宛贵族中过去与汉朝最亲善友好的昧蔡为大宛国王。两国订盟,相约结为友好国家。 ◎ 凯旋班师李广利凯旋班师,回到京城长安,向武帝献上宝马。武帝特别高兴,大宴群臣,祝贺胜利,封李广利为海西侯,以表彰其功勋。大宛在西域各国中,有精兵六万,算是一个比较强大的国家,又远在葱岭之外,而汉朝居然能出师征讨,而且破其都城,杀掉国王,因此使西域各国更慑于汉朝的威力,更加归附汉朝,这样就加深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关系。来往更为密切,相互间更为亲善和睦,为后来汉朝在西域设都护府,管辖西域事务,奠定了强周的基础,从此西域便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就是这次李广利远征大宛的功劳,我们应当充分地肯定。班固在《汉书》中将张骞与李广利并入一个列传中,是有史学家的卓识的。这是就伐大宛的客观效果而言。 但是就汉武帝的主观而言,是在夺取宝马。为了几匹汗血马,兴师动众,劳师远征,是完全不必要的,根本不值得的。汉代学术大师刘向说:“贰师将军捐五万之师,靡亿万之费,经四年之劳,而仅获骏马三十匹,虽斩宛王毋鼓(寡)之首,犹不足以复费,……”认为损失太大,得不偿失。武帝为伐大宛,几乎倾全国之力,卫青、霍去病远征匈奴也未如此,而李广利终未攻破宛都内城,说明李广利缺乏智谋,指挥才能平庸。更有甚者,虐待士卒,贪占军用资财,侵吞士卒粮饱,使许多士卒不是英勇战死,豪迈地醉卧沙场,而是因将吏贪暴致死者甚众。 ◎ 刘向说李广利从敦煌出军时,士卒六万人(不包括私自随军出征的)、战马三万匹,人玉门关时,士卒仅万余人,战马仅干匹,使许多优秀的汉家儿郎枉死沟壑,暴骨异域。刘向说李广利在伐宛过程中“其私罪恶甚多。孝武以为万里征伐,不录其过”。于此可见李广利品质的卑下低劣。 ◎ 李家第一次被族《史记·外戚世家》:“李夫人蚤卒……兄弟皆坐奸,族。是时其长兄广利为贰师将军,伐大宛,不及诛。” 《史记·大宛列传》:“而欲侯宠姬李氏,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是岁太初元年也”,李广利两次攻伐大宛国为太初元年至太初四年。 由此推断李夫人李夫人在李广利出征前尚在人世,李广利回汉封侯之前,已经逝世。即李夫人是在太初年间(前104年—前101年)去世的。当时李广利出征大宛未归,就大汉而言是个非常糟糕的局面,但是对李广利而言,则是幸运地躲过了一劫。李夫人去世不久,李广利的弟弟李季“奸乱后宫”导致李季、李延年二人族灭。李广利因为尚在外征伐,未受牵连,并且因为最终攻下大宛得以封侯。 ◎ 会战匈奴◎ 首战匈奴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广利受命领三万骑兵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得首虏万余级而还。期间李广利军队被匈奴大军围困,差点无法逃脱,汉军伤亡很大,死亡率高达十之六七。 同时出征的因杅将军公孙敖领军出西河,与强弩都尉路博德在涿邪山会合,无所得而返。骑都尉李陵自请领五千步兵击匈奴,后遇且鞮侯单于主力,兵败投降。 ◎ 再击匈奴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李广利率六万骑兵,七万步兵,出朔方;强弩都尉路博德领军万余,与李广利会合;游击将军韩说率步兵三万人,出五原;因杅将军公孙敖率一万骑兵,三万步兵,出雁门。匈奴得知,将妇孺家眷和资产迁徙至余吾水(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土拉河)北,且鞮侯单于率十万匈奴军队在余吾水南岸与李广利接战。李广利与单于连斗十余日突围而归。韩说无所得。公孙敖与左贤王战,见战局于己不利,收兵而回。 ◎ 祸起立储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匈奴入侵五原、酒泉,掠杀边民。两地守军出战,均不利,领兵的都尉(一郡的军事长官)都战死。三月,武帝命李广利率七万人出五原击匈奴,御史大夫商丘成率三万余人出西河,重合侯莽通(马通)率四万骑出酒泉千余里。 李广利离开京城时,丞相刘屈氂为李广利饯行。李广利的女儿是刘屈氂的儿媳,两人是儿女亲家。一年前爆发的巫蛊之祸时,太子刘据被人诬陷而自杀,而又未立新太子。于是李广利便想乘机让他妹妹李夫人所生的儿子昌邑王刘髆立为太子,自己就将是国舅爷,地位将更尊贵,权势也更大。而刘屈氂不仅身为丞相,又是武帝的侄儿,颇得武帝的信任。李广利于饯行告别时,对刘屈氂说:“希望你在今上面前建议,立昌邑王为太子。昌邑王能够被立为太子,将来做皇帝,你的相位也就可长保无忧了。”在这个问题上,二人利益完全一致,刘屈氂自然满口应承,答应寻找机会,向武帝建言。 ◎ 三击匈奴当时匈奴在位的是狐鹿姑单于,单于听闻汉军重兵压进,于是将匈奴的辎重尽数徙往赵信城北面的郅居水(今色楞格河)。左贤王将人们迁徙至余吾水六七百里外的兜衔山下。单于本人则率精兵在姑且水(乌兰巴托西南)列阵以待。 御史大夫商丘成走疾道,未见匈奴军队而返。匈奴使大将与李陵率三万余骑追击商丘成军,至浚稽山(今蒙古国境内戈壁阿尔泰山脉中段),与商丘成转战九日,汉兵攻破敌人的阵地,杀伤匈奴军队很多。战至蒲奴水,匈奴军队见战局于己不利,收兵而回。 重合侯莽通带兵至天山,匈奴使大将偃渠与左右呼知王率二万余骑对阵汉兵,但是见汉军兵强马壮,收兵避战。莽通无所得失。此时,汉军担心车师国军队阻碍到莽通军,于是派闓陵侯带兵包围车师国,俘虏了车师国国王和大量民众而回。 李广利率大军出塞,匈奴派右大都尉与卫律率五千骑兵在夫羊句山狭备战汉军。李广利派遣属国胡骑二千与匈奴军接战,匈奴败退,死伤者数百人。汉军乘胜追击至范夫人城,匈奴四散奔逃,不敢与汉军对抗。 ◎ 后院起火这一年六月,内者令郭穰密告丞相刘屈氂的妻子因为刘屈氂曾多次遭武帝责备,便对武帝不满,因而请巫祈祷神灵,祝诅武帝早死。同时密告刘屈氂与李广利共同向神祝祷,希望昌邑哀王刘髆将来作皇帝。武帝便下令主管司法的廷尉查办.认为刘屈氂大逆不道,处以腰斩,并用车装着尸体在街上游行示众。将刘屈髦的妻儿在长安华阳街斩首。李广利的妻儿也遭逮捕囚禁。 正在指挥大军对匈奴作战的李广利听到家中妻儿因巫蛊被捕收监的消息,如五雷轰顶,既忧虑,又害怕,不知所措,如何是好。掾吏胡亚夫劝他投降匈奴。李广利心想若投降匈奴,将加速妻儿老小的死亡,情况会更惨,不如立功赎罪,也许有一线希望。便不根据实际情况,不了解双方军事形势,不计及战略战术,以数万汉家儿郎的生命为赌注,盲目进军,以求侥幸,遂挥师北进,深入匈奴,直至郅居水。此时匈奴军队已离去,李广利又派负责主管军中监察的护军率领二万骑兵,渡过郅居水,继续向北挺进。与匈奴左贤王的军队相遇,两军接战。汉军大胜,杀死匈奴左大将及众多的士卒。 ◎ 兵败投降长史和决眭都尉煇渠侯商议,李广利不惜全军安危以求立功赎罪,恐怕必然招致失败,便暗中策划将李广利扣押起来,以阻止其盲目冒险。李广利觉察了长史的策划,将他斩首。恐怕军心不稳,发生骚乱,便率军由郅居水向南撤至燕然山(现在蒙古共和国杭爱山)。单于知汉军往返行军近千里,已很疲劳,便亲自率领五万骑兵袭击汉军,汉军死亡甚众。 李广利原想冒进,立功赎罪,却遭此大败,心情自然更沉重,又忧虑着家中老少的生命安全,而且本来指挥才能就平庸,因此完全失去了两军对垒中最必要的警觉。匈奴趁汉军不备,于夜间在汉军营前悄悄挖掘了一条濠沟,有几尺深,而后于清晨从后面对汉军发起突然的袭击。汉军遭匈奴军袭击,想出营列阵抵敌,却发现军营前有一条深沟,进退不得,军心大乱,丧失斗志,再加疲劳,完全失去了抵抗力,遭到惨败。七万汉家儿郎就这样全部丧送在李广利手中,给国家民族造成极大的损失。这是李广利对汉家父老犯下的最大的罪。 李广利兵败后投降匈奴,狐鹿姑单于知道他在大汉身居高位,便将女儿嫁给他,对他的尊宠超过了卫律。按汉律,李广利在大汉被囚禁的妻儿家人,在李广利投降后,悉数被杀,族灭。 ◎ 遭妒被杀李广利投降匈奴虽换来一时的富贵,也好景不长。 卫律本是匈奴人,生长在汉朝,并在朝廷作官与李广利兄弟交情颇好,因此李延年曾在汉武帝面前举荐卫律,出使匈奴。李延年因李季之事伏法,卫律怕被株连,便投降匈奴。卫律见李广利投降在自己之后,而受到的尊宠却在自己之上,心生嫉妒,欲加害李广利。 李广利投降一年多后,卫律趁单于母亲生病,遂买通巫师,让巫师谎称病因是由于去世的单于在发怒。因去世的单于过去出兵攻伐汉时,曾发誓一定要捉住贰师将军李广利用来祭神,现在李广利已在匈奴,为何不杀了祭神?先单于正发怒责问此事。单于对巫师的话信以为真,便将李广利杀掉,用以祭神。 李广利原以为用屈膝投降可以换一条命,屈辱偷生,苟安于世。结果却遭到如此可悲可耻的下场。李广利临被杀时,怒骂道“我死必灭匈奴!”李广利死后,匈奴接连数月雨雪不断,家畜死亡,百姓疫病不断,种植的黍穄也无法丰收,单于害怕了,于是为李广利立了祭祀用的祠堂以慰亡灵。 ◎ 相关史料◎ 史记·外戚世家李夫人蚤卒,(【索隐】:李延年之女弟。汉书云“帝悼之,李少翁致其形,帝为作赋”。此史记以为王夫人最宠,武帝悼惜。新论亦同史记为王夫人。)其兄李延年以音幸,号协律。协律者,故倡也。兄弟皆坐奸,族。是时其长兄广利为贰师将军,伐大宛,不及诛,还,而上既夷李氏,後怜其家,乃封为海西侯。(【正义】:汉武帝令李广利征大宛,国近西海,故号海西侯也。) ◎ 史记·大宛列传而欲侯宠姬李氏,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伐宛。期至贰师城取善马,故号“贰师将军”。赵始成为军正,故浩侯王恢使导军,而李哆为校尉,制军事。是岁太初元年也。而关东蝗大起,蜚西至敦煌。【注:太初元年,李夫人已死,李延年被族】 贰师将军军既西过盐水,当道小国恐,各坚城守,不肯给食。攻之不能下。下者得食,不下者数日则去。比至郁成,士至者不过数千,皆饥罢。攻郁成,郁成大破之,所杀伤甚众。贰师将军与哆、始成等计:“至郁成尚不能举,况至其王都乎?”引兵而还。往来二岁。还至敦煌,士不过什一二。使使上书言:“道远多乏食;且士卒不患战,患饥。人少,不足以拔宛。原且罢兵,益发而复往。”天子闻之,大怒,而使使遮玉门,曰军有敢入者辄斩之!贰师恐,因留敦煌。 其夏,汉亡浞野之兵二万馀於匈奴。公卿及议者皆原罢击宛军,专力攻胡。天子已业诛宛,宛小国而不能下,则大夏之属轻汉,而宛善马绝不来,乌孙、仑头易苦汉使矣,为外国笑。乃案言伐宛尤不便者邓光等,赦囚徒材官,益发恶少年及边骑,岁馀而出敦煌者六万人,负私从者不与。牛十万,马三万馀匹,驴骡橐它以万数。多赍粮,兵弩甚设,天下骚动,传相奉伐宛,凡五十馀校尉。宛王城中无井,皆汲城外流水,於是乃遣水工徙其城下水空以空其城。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及载糒给贰师。转车人徒相连属至敦煌。而拜习马者二人为执驱校尉,备破宛择取其善马云。 於是贰师後复行,兵多,而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至仑头,仑头不下,攻数日,屠之。自此而西,平行至宛城,汉兵到者三万人。宛兵迎击汉兵,汉兵射败之,宛走入葆乘其城。贰师兵欲行攻郁成,恐留行而令宛益生诈,乃先至宛,决其水源,移之,则宛固已忧困。围其城,攻之四十馀日,其外城坏,虏宛贵人勇将煎靡。宛大恐,走入中城。宛贵人相与谋曰:“汉所为攻宛,以王毋寡匿善马而杀汉使。今杀王毋寡而出善马,汉兵宜解;即不解,乃力战而死,未晚也。”宛贵人皆以为然,共杀其王毋寡,持其头遣贵人使贰师,约曰:“汉毋攻我。我尽出善马,恣所取,而给汉军食。即不听,我尽杀善马,而康居之救且至。至,我居内,康居居外,与汉军战。汉军熟计之,何从?”是时康居候视汉兵,汉兵尚盛,不敢进。贰师与赵始成、李哆等计:“闻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所为来,诛首恶者毋寡。毋寡头已至,如此而不许解兵,则坚守,而康居候汉罢而来救宛,破汉军必矣。”军吏皆以为然,许宛之约。宛乃出其善马,令汉自择之,而多出食食给汉军。汉军取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牡牝三千馀匹,而立宛贵人之故待遇汉使善者名昧蔡以为宛王,与盟而罢兵。终不得入中城。乃罢而引归。 初,贰师起敦煌西,以为人多,道上国不能食,乃分为数军,从南北道。校尉王申生、故鸿胪壶充国等千馀人,别到郁成。郁成城守,不肯给食其军。王申生去大军二百里,而轻之,责郁成。郁成食不肯出,窥知申生军日少,晨用三千人攻,戮杀申生等,军破,数人脱亡,走贰师。贰师令搜粟都尉上官桀往攻破郁成。郁成王亡走康居,桀追至康居。康居闻汉已破宛,乃出郁成王予桀,桀令四骑士缚守诣大将军。四人相谓曰:“郁成王汉国所毒,今生将去,卒失大事。”欲杀,莫敢先击。上邽骑士赵弟最少,拔剑击之,斩郁成王,赍头。弟、桀等逐及大将军。 初,贰师後行,天子使使告乌孙,大发兵并力击宛。乌孙发二千骑往,持两端,不肯前。贰师将军之东,诸所过小国闻宛破,皆使其子弟从军入献,见天子,因以为质焉。贰师之伐宛也,而军正赵始成力战,功最多;及上官桀敢深入,李哆为谋计,军入玉门者万馀人,军马千馀匹。贰师後行,军非乏食,战死不能多,而将吏贪,多不爱士卒,侵牟之,以此物故众。天子为万里而伐宛,不录过,封广利为海西侯。又封身斩郁成王者骑士赵弟为新畤侯。军正赵始成为光禄大夫,上官桀为少府,李哆为上党太守。军官吏为九卿者三人,诸侯相、郡守、二千石者百馀人,千石以下千馀人。奋行者官过其望,以适过行者皆绌其劳。士卒赐直四万金。伐宛再反,凡四岁而得罢焉。 ◎ 汉书·张骞李广利传李广利,女弟李夫人有宠于上,产昌邑哀王。太初元年,以广利为贰师将军,发属国六千骑及郡国恶少年数万人以往,期至贰师城取善马,故号「贰师将军」。故浩侯王恢使道军。既西过盐水,当道小国各坚城守,不肯给食,攻之不能下。下者得食,不下者数日则去。比至郁成,士财有数千,皆饥罢攻郁成城,郁成距之,所杀伤甚众。贰师将军与左右计:「至郁成尚不能举,况至其王都乎?」引而还。往来二岁,至敦煌,士不过什一二。使使上书言:「道远,多乏食,且士卒不患战而患饥。人少,不足以拔宛。愿且罢兵,益发而复往。」天子闻之,大怒,使使遮玉门关,曰:「军有敢入,斩之。」贰师恐,因留屯敦煌。 其夏,汉亡浞野之兵二万余于匈奴,公卿议者皆愿罢宛军,专力攻胡。天子业出兵诛宛,宛小国而不能下,则大夏之属渐轻汉,而宛善马绝不来,乌孙、轮台易苦汉使,为外国笑。乃案言伐宛尤不便者邓光等。赦囚徒扞寇盗,发恶少年及边骑,岁余而出敦煌六万人,负私从者不与。牛十万,马三万匹,驴橐驼以万数齎粮,兵弩甚设。天下骚动,转相奉伐宛,五十余校尉。宛城中无井,汲城外流水,于是遣水工徙其城下水空以穴其城。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而发天下七科适,及载糒给贰师,转车人徒相连属至敦煌。而拜习马者二人为执驱马校尉,备破宛择取其善马云。 于是贰师后复行,兵多,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至轮台,轮台不下,攻数日,屠之。自此而西,平行至宛城,兵到者三万。宛兵迎击汉兵,汉兵射败之,宛兵走入保其城。贰师欲攻郁成城,恐留行而令宛益生诈,乃先至宛,决其水原,移之,则宛固已忧困。围其城,攻之四十余日。宛贵人谋曰:「王毋寡匿善马,杀汉使。今杀王而出善马,汉兵宜解;即不,乃力战而死,未晚也。」宛贵人皆以为然,共杀王。其外城坏,虏宛贵人勇将煎靡。宛大怨,走入中城,相与谋曰:「汉所为攻宛,以王毋寡。」持其头,遣人使贰师,约曰:「汉无攻我,我尽出善马,恣所取,而给汉军食。即不听我,我尽杀善马,康居之救又且至。至,我居内,康居居外,与汉军战。孰计之,何从?」是时,康居候视汉兵尚盛,不敢进。贰师闻宛城中新得汉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计以为来诛首恶者毋寡,毋寡头已至,如此不许,则坚守,而康居候汉兵罢来救宛,破汉军必矣。军吏皆以为然,许宛之约。宛乃出其马,令汉自择之,而多出食食汉军。汉军取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牝牡三千余匹,而立宛贵人之故时遇汉善者名昧蔡为宛王,与盟而罢兵。终不得入中城,罢而引归。 初,贰师起敦煌西,为人多,道上国不能食,分为数军,从南北道。校尉王申生、故鸿胪壶充国等千余人别至郁成,城守不肯给食。申生去大军二百里,负而轻之,攻郁成急。郁成窥知申生军少,晨用三千人攻杀申生等,数人脱亡,走贰师。贰师令搜粟都尉上官桀往攻破郁成,郁成降。其王亡走康居,桀追至康居。康居闻汉已破宛,出郁成王与桀。桀令四骑士缚守诣大将军。四人相谓:「郁成,汉所毒,今生将,卒失大事。」欲杀,莫适先击。上邽骑士赵弟拔剑击斩郁成王。桀等遂追及大将军。 初,贰师后行,天子使使告乌孙大发兵击宛。乌孙发二千骑往,持两端,不肯前。贰师将军之东,诸所过小国闻宛破,皆使其子弟从入贡献,见天子,因为质焉。军还,入玉门者万余人,马千余匹。后行,非乏食,战死不甚多,而将吏贪,不爱卒,侵牟之,以此物故者众。天子为万里而伐,不录其过,乃下诏曰:「匈奴为害久矣,今虽徙幕北,与帝国谋共要绝大月氏使,遮杀中郎将江、故雁门守攘。危须以西及大宛皆合约杀期门车令、中郎将朝及身毒国使,隔东西道。贰师将军广利征讨厥罪,伐胜大宛。赖天之灵,从泝河山,涉流沙,通西海,山雪不积,士大夫径度,获王首虏,珍怪之物毕陈于阙。其封广利为海西侯,食邑八千户。」又封斩郁成王者赵弟为新畤侯;军正赵始成功最多,为光禄大夫;上官桀敢深入,为少府;李哆有计谋,为上党太守。军官吏为九卿者三人,诸侯相、郡守、二千石百余人,千石以下千余人。奋行者官过其望,以适过行者皆黜其劳。士卒赐直四万钱。伐宛再反,凡四岁而得罢焉。 后十一岁,征和三年,贰师复将七万骑出五原,击匈奴,度郅居水。兵败,降匈奴,为单于所杀。语在匈奴传。 ◎ 汉书·匈奴传其明年,汉使贰师将军将三万骑出酒泉,击右贤王于天山,得首虏万余级而还。匈奴大围贰师,几不得脱。汉兵物故什六七。汉又使因杅将军出西河,与强弩都尉会涿邪山,亡所得。使骑都尉李陵将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千余里,与单于会,合战,陵所杀伤万余人,兵食尽,欲归,单于围陵,陵降匈奴,其兵得脱归汉者四百人。单于乃贵陵,以其女妻之。 后二岁,汉使贰师将军六万骑,步兵七万,出朔方;强弩都尉路博德将万余人,与贰师会;游击将军说步兵三万人,出五原;因杅将军敖将骑万,步兵三万人,出雁门。匈奴闻,悉远其累重于余吾水北,而单于以十万待水南,与贰师接战。贰师解而引归,与单于连斗十余日。游击亡所得。因杅与左贤王战,不利,引归。 (中略) 单于既立六年,而匈奴入上谷、五原,杀略吏民。其年,匈奴复入五原、酒泉,杀两部都尉。于是汉遣贰师将军七万人出五原,御史大夫商丘成将三万余人出西河,重合侯莽通将四万骑出酒泉千余里。单于闻汉兵大出,悉遣其辎重,徙赵信城北邸郅居水。左贤王驱其人民度余吾水六七百里,居兜衔山。单于自将精兵左安侯度姑且水。 御史大夫军至追(斜)〔邪〕径,无所见,还。匈奴使大将与李陵将三万余骑追汉军,至浚稽山合,转战九日,汉兵陷陈却敌,杀伤虏甚众。至蒲奴水,虏不利,还去。 重合侯军至天山,匈奴使大将偃渠与左右呼知王将二万余骑要汉兵,见汉兵强,引去。重合侯无所得失。是时,汉恐车师兵遮重合侯,乃遣闓陵侯将兵别围车师,尽得其王民众而还。 贰师将军将出塞,匈奴使右大都尉与卫律将五千骑要击汉军于夫羊句山狭。贰师遣属国胡骑二千与战,虏兵坏散,死伤者数百人。汉军乘胜追北,至范夫人城,匈奴奔走,莫敢距敌。会贰师妻子坐巫蛊收,闻之忧惧。其掾胡亚夫亦避罪从军,说贰师曰:「夫人室家皆在吏,若还不称意,适与狱会,郅居以北可复得见乎?」贰师由是狐疑,欲深入要功,遂北至郅居水上。虏已去,贰师遣护军将二万骑度郅居之水。一日,逢左贤王左大将,将二万骑与汉军合战一日,汉军杀左大将,虏死伤甚众。军长史与决眭都尉辉渠侯谋曰:「将军怀异心,欲危众求功,恐必败。」谋共执贰师。贰师闻之,斩长史,引兵还至速邪乌燕然山。单于知汉军劳倦,自将五万骑遮击贰师,相杀伤甚众。夜堑汉军前,深数尺,从后急击之,军大乱败,贰师降。单于素知其汉大将贵臣,以女妻之,尊宠在卫律上。 (中略) 贰师在匈奴岁余,卫律害其宠,会母阏氏病,律饬胡巫言先单于怒,曰:「胡攻时祠兵,常言得贰师以社,今何故不用?」于是收贰师,贰师(怒)〔骂〕曰:「我死必灭匈奴!」遂屠贰师以祠。会连雨雪数月,畜产死,人民疫病,谷稼不孰,单于恐,为贰师立祠室。 ◎ 汉书·刘屈氂传(即《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 其明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将兵出击匈奴,丞相为祖道,送至渭桥,与广利辞决。广利曰:“愿君侯早请昌邑王为太子。如立为帝,君侯长何忧乎?”屈氂许诺。昌邑王者,贰师将军女弟李夫人子也。贰师女为屈氂子妻,故共欲立焉。是时,治巫蛊狱急,内者令郭穰告丞相夫人以丞相数有谴,使巫祠社,祝诅主上,有恶言,及与贰师共祷祠,欲令昌邑王为帝。有司奏请案验,罪至大逆不道。有诏载屈氂厨车以徇,要斩东市,妻子枭首华阳街。贰师将军妻子亦收。贰师闻之,降匈奴,宗族遂灭。 ◎ 资治通鉴·汉纪十四征和四年壬辰,公元前八九年 卫律害贰师之宠,会匈奴单于母阏氏病,律饬胡巫言:“先单于怒曰:‘胡故时祠兵,常言得贰师以社,何故不用?’”于是收贰师。贰师骂曰:“我死必灭匈奴!”遂屠贰师以祠。 2 当代画家◎ 简介(1942— ),男,1942年出生,北京人,回族,当代知名画家。1960年参加北京中国画研究会进修中国画。 现为北京市海淀区政协委员。中国书画家联谊会会员全国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 ◎ 书画成就李广利自幼学画,16岁拜画虎名家胡爽安先生为师。1960年参加北京中国画研究会进修中国画师从吴光宇、叶浅予、蒋兆和、黄鲁等先生学习人物画;师从著名山水画家关松房先生学习山水画。其后拜著名画家刘继占先生学习动物画法。 18岁开始作品参加各种展览多次入选市、全国画展。 1987年作品在日本参加当代中国名人书画展,1993年参加国际美术展。作品先后被收入《当代中国名人宝鉴》、《艺术家欣赏微型文选》并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中国新闻社、人民画报社等多家单位收藏。 ◎ 媒体报道1993年北京市政府代表团出访韩国他的作品被作为礼品赠送给韩国总统金泳三;1999年朱镕基总理欣然接受了他的一幅名为“大展雄风图”的猛虎作品。1997年应中南海西苑出版社之邀出版虎题树挂历《寅虎雄风》,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广播部分别于1987年和1998年两次对他的创作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1986年、1998年两次以特邀嘉宾身份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在直播现场当堂作画虎年献虎。1992年在市民委的组织下代表少数民族画家会见来华访问的伊朗共和国总统拉夫桑贾尼。1999年7月在京会见澳门特区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先生赠送虎作品一幅。 1993年获国际美术展“世界银奖艺术家”荣誉称号同时被收入《国际现代书画家大辞典》。1999年被收入《人民日报》编辑出版的中国科学人才丛书《中国专家人才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