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广辉 |
释义 | 李广辉:(公元1966~今),汉族;河北廊坊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著名中共地方党务工作者、公务员。现任中共永清县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水利局副局长。 李广辉政治上坚定,党性强,大局意识强,视野开阔,思想敏锐,勤于钻研,勇于创新,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经历过多岗位锻炼,工作经验和领导经验比较丰富;工作思路清楚,事业心和责任感强;作风扎实,公道正派,团结同志;为人朴实谦逊,廉洁自律,有超强的人格魅力。 ——记永清县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水务局副局长李广辉 干练的“小伙子”记得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中等身材,浅灰色西服略显肥硕,蓝色花格子衬衣,亮蓝色斜纹领带,没有刻意擦亮的黑色皮鞋,根根桀骜不驯的头发油黑发亮,清瘦的面庞上架着一幅近视镜,镜片后边的目光总是那么犀利;超快的说话速度,而且总跟你抢着说话,还偶尔爆粗口,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和不羁的性格,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小伙子浑身透着那么一种干练劲儿。 严谨的作风工作中脾气真大,但都是缘于“总是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 要是找他汇报工作,首先必须自己先考虑周全了,资料弄得没什么纰漏了,回答问题要坦诚直率,用数据说明问题,而且必须保证正确、精确,要是出现可能、也许、差不多就得挨顿说。他要你弄什么东西,得赶紧办,慢了不行,否则就得皱着眉头嚷你几句,如果让他满意了,他会明显的显得很高兴。在翻看资料的时候,还总是圈圈点点,什么句子结构、语法结构的问题统统给你修改出来,甚至包括“的、地、得”的用法和标点符号,更像是批改学生的作业。记得一次是五干渠改造工程的资料都封装了,他翻看了一下,只发现了一个错别字,非得拆开不行。 务实的态度工作中,没有小事。 李主任到石家庄开会去了,今天是最后一天,明天返程。半夜,电话响起来了,李主任:明天四点半下乡,拿上笔、本、盒尺,具体明天再说,赶紧睡觉。 他不是在石家庄么?四点半天刚刚亮,出什么事了?第二天,李主任敲我房门,路上他才说,四道堼桥(水利局建设的闸桥)桥面板昨天傍晚被一个拉着一百多吨沙子的汽车压折了,连夜赶回来的,过去赶紧量一下尺寸,回来计算一下画张图,做一块桥面板搁上。 到了现场,居然看见桥两端已堆起了高高的土岗,用以阻断交通,四道堼扬水站的一名职工正裹着一件破大衣在桥上遒巡。问起李主任,他说,昨天连夜弄得,要是半夜过来一个人掉下去摔死了算谁的,人命关天呐,这事马虎不得。 灵活的思路高屋建瓴是他的过人之处,事前多动脑,省时省力把事儿干好。 以前,永清县水务局曾经多次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河道堤防进行绿化植树工作,先后投资170多万元,植树20余万棵。但是由于附近村民的利益之争,人为故意破坏,防不胜防,树木成活率很低。李主任针对绿化工程出现的问题,结合现状,作了深入研究,得出结论,在操作上因势利导,改变了以往的国家投资、单位出人进行植树绿化的传统做法。进而实行河道堤防绿化工程承包责任制,把靠近村落的河道堤防进行分段,靠近每村的每段承包给当地村民进行绿化,由水务局圈定绿化范围和提供绿化指标、技术参数,参与方必须严格执行,参与绿化的村民跟水务局签订绿化工程协议书,协议书规定:河道堤防归水务局所有,水务局保留对河道堤防的一切权力;承包方必须保证所植树木的成活率;承包方只对河道堤防圈定范围内的自植树木拥有经营权和收益权,同时必须服从水务局对该段堤防河道的总体规划,规划与承包方发生冲突时,承包方必须无条件让步于总体规划,规划涉及范围内的合同终止,水务局不进行赔偿和补贴;水务局适当收取承包费,但不参与绿化投资。 通过以上措施,达了双赢目的:水务局达到了绿化目的,减少了经营运行费用,村民达到了收益目的,彻底改变了连年绿化连年不绿的现状。有效地改善了堤防及河道的生态景观,实现了以树养堤、以树护堤,促进了堤防工程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效益的有效统一,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平原的永清,土壤是一种资源,取土坑里没有土了,河道成了人们的取土场所,虽然河道每年都要投资清淤,但是盗土行为肆挖乱掘,局里曾加大力度进行查处,但是由于河道、渠道众多,人力有限,临村河道渐渐惨不忍睹,执法队人员压力很大。李主任经过缜密思考,把住了问题的脉门,把河道清淤和村民取土问题统一了起来,决定订立清淤许可制度,如有村民需从河道用土,须到水利局签订协议认可,协议规定取土范围、取土时要求的如清淤深度、边坡坡度及渠底纵坡等技术参数,并按土方量适当收取费用,水利局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监督。同时加大对盗土行为的查处力度和处罚力度,造成盗土不如购土的形势。 通过以上优化组合,水利局节省了大量每年都要投入的清淤投资,河道得到了可控性的管理,增加了额外收益,村民用土有了保证,缓和了干群矛盾,这次是一举五得。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不胜枚举。 模范的作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喊破嗓子不如做个样子,人人平等的理念贯穿始终。 基本上每次组织劳动都是他带队,从最初筹划准备到现场劳动,总是组织的有条不紊。记得我第一次要去参加劳动的时候,以为也就是做做样子,应付差事,可谁知道,每次李主任都是冲锋在前,干活比谁都利落,比谁都快,比谁都认真,弄得没有多少劳动经验的我每次劳动都是赚几个血泡回来,浑身的肌肉酸疼好几天。 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是周末李主任组织全员到永金渠参加劳动,上午大家干劲十足,争先恐后干了半天,到了下午四点多,活还有百十米的时候,明显大家都干不动了,除了李主任外,个个都显得有气无力,当时大家幻想:李主任发一句话,大家都累得不行了,今天到此为止吧,大家回去休息,下周末再来。恰巧,一声闷雷,老天给大家创造机会了,雨下起来了,庆幸中……!但是,李主任没有言语,风雨中的他,依然埋着头挥舞着铁锹,皮鞋和西裤脚沾满了泥。人们一看领导的劲头,估计是没什么希望了,就又纷纷得鼓足了干劲,不大会儿就完工了。活干完了,平时劳动只有右手磨泡,这次我两只手上都出了血泡,令人不解的是心情还挺愉悦。 后来听李主任说,他也挺累了,剩这么点了,没必要再来一趟了。 忙碌的身影繁忙但是事必亲躬。可西服总是笔挺的、头发总是黑亮的、手机总是开着的。 作为防汛抗旱办公室主任,防汛抗旱一手抓,包括涉及县域的四个泛区乡镇、永定河右堤管理所、河道管理处和四个扬水站的各项工作;作为水务局副局长,日常工作更是常抓不懈,县管河道渠道、闸、桥、涵洞加上水管股、南水北调办公室、执法队的日常工作。大小事情都得过问,大小事情都得安排,大部分时间见到他都是步履如风,或同时打着电话,他的办公室总是有人在等他回来汇报工作或是请示问题,事必亲躬的 “毛病”总是让他大事小情牵挂于心,施工的时候他多忙也得每天到工地转一圈,但是几乎从来不在外边吃饭,无论多晚都要回来,要想跟着他弄个脑满肠肥不太容易。 记得纪庄子桥因年久失修,桩基出现问题需要替换,从一开始他就提出好多方案并不时的跟有关人员讨论怎么弄,施工的时候也是每天都要到现场看看,总是感觉不放心(不知道哪里不放心),到最后桩基础浇筑的时候,半天他都守在现场,一直到天黑都挥舞着铁锹忙个不停,还总是问这么弄行么?最后打着手电筒超桩基的顶高程,他密切的站在水准仪旁边,急切地问差多少。过几天之后,桥墩台和桥面板吊装完成,回来的路上,他长出了一口气说:这回总算松心了。可是回来以后,到了半夜,他办公室的灯还在亮着。 虽然累得不行,但是总是听见他说,有事随时找我,我24小时不关机;虽然过度操劳,头发白了很多,但是只是限于发根;虽然忙忙活活,但是西服领带总是标准装束,即使是参加劳动,永远像三十左右的小伙子,精神焕发。 如果不嫌累赘,还可以加上过年总是留守的、放假总是加班的、周末总是不休的…… 渊博的学识百川东来,尽纳彀中,博闻强识也是为了工作。 他是学法律的,练就了他缜密的思维模式和强劲的记忆能力,说上知八百年下知八百载那是胡扯,但是绝对知识渊博。包括社会、经济、汽车、房地产、体育……说什么他都知道,而且总有自己的见解。 土建工程本来是绝对的工科,隔行如隔山,但是说什么他都懂。一次道路施工,我跟着他到现场,他一边走一边给我讲施工工艺、工法及场地布置,讲得头头是道。回来时我问:这些您又不是学这个的,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啊。他的回答出乎我意料之外:学的呗,当领导,狗屁不懂,光穷横行啊。 雄辩的口才嘴是两张皮,翻正都是理。没事了总爱抬杠。 偶尔闲暇的时候,总是喜欢跟人天南海北侃大山,还特别爱抬杠,但是都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说的还挺有道理,每个话题都是一篇很好的反面论证的议论文。 有一次,大家谈论亲情、友情关系,大家都说兄弟情、战友情、同窗情血浓于水,李主任一语惊人:嗨——!可不能那么说。然后就开了:孙膑和庞涓,你们都认识吧,标准的同班同学,还不是互相斗的不可开交,都想把对方置于死地而后快……这是同学;我再给你们说说亲情啊,武则天知道吧,她的三个儿子都是什么下场啊,她怎么摆弄李娘娘了啊,我给你们讲讲啊……。没到劲上,到劲上同学算怎么回事儿啊,亲儿子都能弄死。说完自己嘿嘿乐,还一个劲的问:是不是啊,是不是啊。有一种成就感。他说的也是事实,但绝对是特例,连他自己都不认同,他只为了抬杠。 让人信赖的朋友无微不至的关怀总是让你的心跟他贴的很紧。 生活中,别人的事情就等于是他自己的事情,千方百计,事无巨细的帮助,他独到的见解总是让人感觉他的意见不可忽视,所以有什么事情总是想跟他说说,只要不是他忙得不可开交,他总是注视着你,微笑着听你叙述,还不时地眨眨眼、迅速点点头,同时短促的“嗯”一声,眼镜后面没有了犀利的目光,他也不跟你抢着说话,显得和蔼而亲切,你的问题到他那里总能够迎刃而解,他总能够给你铺一条康庄大道。 不容易塑造的形象人格爆发出来的魅力需要沾染的人才能真正体会。 我不想塑造高大全,也不想歌功颂德,只想忠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所以上边说的都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因为他表现出来的侧面太多了,而且都很鲜明,故事也太多了,互相之间又不无联系,真正要说清,我是没有这个本事,要想真正了解他,只能跟他打打交道,自己亲自体会他的人格魅力, 那才是具体的丰满的形象。我这里只是眉毛胡子抓了一把,供大家餐飨。 同仁堂经理 李广辉李广辉 主管中药师。男,1956年2月生,河北人。中共党员。中共北京市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大专学历。现任中国北京同仁堂药店经理。几年来,以开拓进取,锐意改革的精神带领全店干部职工团结奋斗,努力拼搏,使同仁堂药店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率领干部、职工克服重重困难,对企业进行改革,新营业大楼营业面积由原来的999平方米扩大到4800平方米;经营品种从四千多种发展到近万种;增添了中央空调系统、自动监控系统、滚动扶梯和计算机收款等现代化设施,使同仁堂药店发展成为现代化商场。始终坚持“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经营宗旨,继承传统的便民措施,如:问药咨询、代客邮寄、电话咨询、外配加工、夜间售药等,又增设了外币兑换业务、磁卡电话等服务项目,又提出创办同仁堂医馆,引进了名医就诊,使药店走出了一条名店、名药、名医、名人相结合发展的道路,在立足本店的基础上,提出“同仁堂要发展,不能固守大栅栏”的经营方针,通过广泛缜密的市场调研工作,探索连锁发展之路,目前,位于宣武门庄胜广场的一分店已开业,还有几家分店也在筹备之中。在其带领下,药店销售额由1993年的5677万元发展到如今的1.5亿元,增长2.6倍,利税从593万元扩大至980万元,增长1.7倍。由于药店产品质量一流,服务一流,管理先进,1997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文明示范药店”,同年又顺利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 GSP验收,成为我国中药行业的“排头兵”。由于成绩突出,连续三年被评为集团公司先进工作者,1996年又被评为北京市工业系统双十佳厂长(经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