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营口火神庙旧址 |
释义 | 百科名片火神庙旧址位于营口市西市区渔市街,在呢绒服装厂院内。建于1840年,是营口近代较早的庙宇建筑之一。 1998年,营口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火神庙旧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火神庙旧址简介火神庙旧址位于营口市西市区渔市街,在呢绒服装厂院内。建于1840年,是营口近代较早的庙宇建筑之一。 在铁路等现代交通工具尚未使用之前,水路是重要的交通运输命脉,近代社会时期,辽河便是东北地区主要交通通道。作为东北经济的大动脉,辽河河口的营口(当时叫没沟营)于是成为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依靠十分便利的交通,吸引了外地的多家商号来营口经商。外地资本家来营口经商约开始在1820年左右,到了1839年,营口商业议事会建成三义庙,表明当时营口的商人势力已经很强大,随着商业集镇的不断发展壮大,人口逐步增加。至1840年,营口商业议事会建成火神庙。火神庙的建立,说明营口人烟已稠密,初具了城市形态。 该庙为道教场所,占地面积为100平方米,高7米。据《营口大事记》记载:“1900年,义和团以西大庙为中心,开展活动,后在老爷阁、火神庙等处设坛练拳。该庙多为义和团活动场所。”庙宇建筑独具特色,建筑材料完整无损,保护完好。 1998年,营口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火神庙旧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