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大超 |
释义 | 简介性 别:男 民 族:汉族 出生日期:1954年04月22日 研究方向:组合数学、图论 学习工作简历1971.07-1978.01 在海口市第四小学任教; 1978.02-1982.01在华南师范学院数学专业学习并毕业; 1982.01-1987.02在海南师范学院任助教; 1987.03-1987.07在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所运筹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 1987.08-1993.05在海南师范学院任讲师; 1993.06-1999.09在海南师范学院任副教授; 1994.09-1994.11在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习; 1994.06-2007.03任海南师范学院数学系副主任; 1999年10月被评为教授;2006年被确定为硕士生导师; 2007年3月至今任中共海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党总支书记。 获奖情况2011年荣获海南省第七届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06年所负责的海南师范学院第三批重点课程建设项目:高等代数课程,顺利通过验收 2005年被海南省教育工委评为04-05年度优秀共产党员; 2005年被评为03-05年度海南师范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2004年"图拓扑结构与互联网络的研究"获得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二完成人); 2001年被海南省科协评为“科协二大以来先进工作者”; 2001年“有限子集系的Sperner系”获海南师院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1999年 “图的标号的研究”获海南师院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1995年被评为94-95年度海南师范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1994年被评为93-94年度海南师范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教学与科研情况工作以来,一直从事高等代数、高等代数选讲、线性代数、近世代数、组合数学、离散数学、图论等课程的本科生教学工作。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0余篇,曾参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5项。 国民党将领李大超(1904—1968) 生于1904年2月27日(清光绪三十年正月十二)。辽宁辽中人,原名李树万,字上林。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队第二十期步兵科肄业。 1928年5月因抗议日军在济南的暴行而被士官学校开除。7月出任福建省防军教导团(团长萧叔萱)第二期第2队少校队长。11月调任教导团特务连少校连长。 1929年3月辞职赋闲,旋出任国民革命军天津警备司令部(兼司令傅作义)参谋处(处长苗玉田)中校参谋。 1930年4月所部并入第3方面军(总司令阎锡山)第10军(兼军长傅作义),升任参谋处(兼处长张濯清)上校参谋。 1931年1月改任东北边防军第7军(军长傅作义)参谋处(处长张濯清)上校参谋。6月所部改称第35军(军长傅作义),仍任参谋处(处长张濯清)上校参谋兼军事教育班教育长。 1935年5月28日叙任陆军步兵中校。 1936年9月兼任绥远省防共常备队(主任金中和)副主任。 1937年1月调兼绥远省国民兵(司令袁庆曾)副司令。10月升任绥远省国民兵(辖三旅)少将司令。12月所部改编为绥远省游击军(辖三旅),仍任少将司令兼第35军军政干部训练所(所长苏开元)教育长。 1938年3月调任第2战区北路军总司令部(总司令傅作义)少将附员。 1939年1月调任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部(副司令长官傅作义)少将附员。 1945年6月15日晋任陆军步兵上校。8月升任第12战区司令长官部(司令长官傅作义)中将高级参谋。 1946年6月调任国防部(部长白崇禧)中将部员。7月9日获颁四等云麾勋章。 1947年8月调任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中将高级参谋兼沈阳市民众自卫总队总队长。 1948年1月调任华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傅作义)中将高级参谋。 1949年1月22日在北平随部接受人民解放军和平改编。4月因案被捕。 1953年3月获释后定居北京。 1968年9月在北京病逝。 民国将领李大超(1900~1984年),广东五华县锡坑镇湖塘村人。梅州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北京大学。民国11年(1922)毕业后,在北平从事国民党秘密宣传工作。民国13年(1924),国民党改组后成为北京国民党党部委员。孙中山北上时,他负责护卫和接待工作。两年后返南方,在汕头国民革命军东路军总指挥部第一军担任政治工作。他奉命赴闽西策动曹万顺、杜起云部起义。起义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李大超任该军第二师党代表及政治部主任。后任新编第一军顾问、福建兵工厂少将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不久,调任国民党福建省党部委员兼宣传部长、福建《民国日报》社社长。民国17年(1928),李大超北调胶东,出任四十九军政治部主任。后改任烟台警备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后来,又被国民党中央派为北宁铁路特别党部特派员。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李大超长期从事国民党党务,奔走南北诸省,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北伐以后,他调任国民政府上海市教育局督学科长、市政府秘书兼第一科长和市建设委员,先后协助市长张群、吴铁城处理国民党内外政务及社会各方事务。 民国26年(1937)春,吴铁城调粤主政,李大超亦随同南来,任广东省府参议兼科长、民食调节委员会秘书、救济总会总干事、广州特别市党部常务委员兼宣传处长,协调各方,为吴铁城的得力助手。当时正遇广东发生粮荒,他协助市长商洽疏通,请准财政部免税进口洋米,以济民食。次年秋,调任广东交通电政管理局局长,任期7年。时值抗日战事紧张,广州失陷后他随省府迁韶关,曾率部排除困难,保持电讯、交通多年畅通。 日本投降后,任国民党港澳总支部主任委员并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1949年,随蒋介石去台,任台湾“行政院”设计委员,致力于台湾华侨总会和国民外交协会等事务工作。 李大超在大陆任职期间,曾数次返乡,热心公益,力倡禁赌禁毒,关心乡村教育事业。他与夫人王孝英捐款倡建端本学校宿舍,为锡坑4间小学捐赠图书、教具。抗日期间,曾在乡创办幼稚园,又办难童所,共收容难童100多人入所教养。同时,他还倡议制订锡坑乡村建设计划,开展兴办水利,造林种竹,发展农业。他捐资在该村前筑起50多米长的防洪堤,使100多亩农田避免洪涝为害等有利社会的工作。 李大超于1984年5月在台湾病逝,终年85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