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沧区 |
释义 | 李沧区是青岛市内四区之一,2014青岛世园会主办地,东枕崂山山脉,西临胶州湾,南接四方区,北连城阳区,是进出青岛市的咽喉之地。面积98平方公里,人口51万。 中文名称:李沧区 行政区类别:区 所属地区:青岛市 下辖地区:虎山路、浮山路、湘潭路、九水路 电话区号:0532 面积:98平方公里 人口:51万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青岛世园会,青岛梅园,玄阳观 机场:青岛流亭国际机场 火车站:青岛北站 车牌代码:鲁B、鲁U 城区概况李沧区地处青岛市区北端,位于东经120度26分,北纬36度10分。东依崂山山脉与崂山区接壤,西临胶州湾,南邻四方区,北靠城阳区与流亭国际机场相连,是进出青岛的咽喉之地。东西长约14公里,南北长约11公里。区境总面积为97.98平方公里。 基本简介李沧区东部为青岛CLD(中央生活区),是2014青岛世园会的主办地,东部自然环境优越,生态宜居,有百果山、李村河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青岛市最宜居的区域之一。 李沧区中部商业发达,以李沧万达广场、伟东乐客城、银座广场、宝龙广场、苏宁半岛总部、北方国贸、崂山百货、利客来为核心,形成了多流通渠道、多经济成分并存的大商贸格局,面向青岛、辐射半岛的“一站式购物天堂”,成为与市南区相媲美的青岛两大购物中心之一。 李沧区西部工业基础雄厚,集中了青岛市近百家大中型骨干企业,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现有26个工业门类,50余种产品,逐步形成了以化工、建材、机械、针织服装、食品加工等行业为支柱的综合性加工工业体系。 李沧区辖11个街道:李村、虎山路、浮山路、永清路、振华路、永安路、兴华路、兴城路、楼山、湘潭路、九水路。 自然条件李沧区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良。东部低山丘陵,中部地势平坦,西部沿海,海岸线长约13公里,主要出产鱼类和贝类等海产品。境内有百果山、卧狼齿、老虎山、北平岚、烟墩山、楼山、凤山等12座山丘,均系崂山余脉。其中卧狼齿海拔428公尺,是李沧区最高点。李村河、王埠河等9条季节性河流,均发源于崂山山脉,流经区内。 历史沿革1899年,德在胶澳租界划李村区。 1932年,西部沧口和东部李村一同分设乡区建设办事处。 1935年9月,四方与沧口合并为四沧区,后称第五区。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后,成立四沧区人民政府。 1951年6月,成立沧口区人民政府。李村为崂山办事处和原崂山区政府所在地。 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原沧口区李村河以北的8个街道办事处和楼山乡与原崂山区李村张村河以北区域合并,设立新的李沧区,同年6月成立李沧区人民政府。 行政区划李沧区 面积:98平方公里 人口:51万 区号:0532 邮编:266021 李沧区辖11个街道(李村、虎山路、浮山路、永清路、振华路、永安路、兴华路、兴城路、楼山、湘潭路、九水路)。 经济概况综合经济2011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24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2%,增速市内四区第一,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5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28.5亿元,同比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118.8亿元,同比增长19.3%,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十二区市第一,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全区产业结构显著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2010年末上升了3.3个百分点,升幅位于十二区市第一,快于全市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全区二、三产业结构由2010年末的55.3:44.7调整为52:48。 工业经济2011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848.5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8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22.2亿元,同比增长0.8%,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6.9%;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6.3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1%。四大工业集团(青钢集团、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青岛石化、青岛碱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67.5亿元,同比基本持平,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1.2%,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8.7%。 2011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76.9亿元,实现利税56.9亿元,实现利润7.2亿元。其中,四大工业集团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67.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78.6%;实现利税36.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利税的64%。 固定资产投资2011年,全区在建项目87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4.2亿元,同比增长33.8%,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总量居市内四区第一位,增速居十二区市第一位。 第三产业投资是我区投资的主要方面。全区共有三产投资项目75个,占全区在建项目总数的86.2%,完成投资175.6亿元,占全区投资总额的90.4%,高于全市三产投资比重33.6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8.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较快,共有项目12个,占全区在建项目总数的13.8%,完成投资18.6亿元,占全区投资总额的9.6%,同比增长1.1倍。 2011年,全区在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68个,当年累计完成投资192.2亿元,占全区投资总额的99%。 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11年,全区在建房地产开发项目43个(计划投资亿元以上项目41个),完成投资115.3亿元,同比增长34.2%,投资总量占全区三产投资额的65.7%,占全区投资总额的59.4%。 消费经济2011年,全区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4.3亿元,同比增长17.3%。其中,103家限额以上贸易企业累计完成社消额85.6亿元,同比增长39.1%,占全区社消额的44%;限额以下贸易企业及个体户累计完成社消额108.8亿元,同比增长4.4%,占全区社消额的56%。三大商贸集团(维客集团、北方国贸、利客来集团)累计完成社消额59.9亿元,同比增长22.1%,占全区社消额的30.8%。 旅游景点青岛世园会2014青岛世园会是继第29届奥运会后在青岛举办的又一次世界性展会。青岛世园会以“多彩园艺、和谐城市”为主题,园区选址位于青岛市李沧区东部的百果山森林公园。这是首次在中国临海城市举办的具有山地型特色的世界性园艺展会,园区总规划面积约5.3平方公里,会期为2014年4月至10月,展期184天,接待国内外游客约1100万人次。 青岛世园会结合水库、河流、山地、林地等自然空间要素,形成“一轴七片”的总体空间格局。总体规划布局突出“天女散花”“天水地池”和“七彩飘带”三大特点。“天女散花”创意源于浪漫的中国古典神话故事“七仙女下凡”。自山顶贯穿整个园区至主入口两千多米长的玫瑰大道,寓意天与地的通道,是历届世园会最长的花带。 十梅庵梅园青岛梅园位于李沧区北部十梅庵社区,距流亭机场仅5公里。梅园始建于1995年,占地近800亩,现有各种梅花品种130多种,世界稀有品种26种,梅树15000余株,梅花盆景5000多盆,是国内较大的梅园之一,园内还建有暗香亭、摩崖石刻、碑林、梅台、水榭香溪等景点,融绿化、花卉、文化于一园。梅园东侧的禽鸣苑,占地120亩,是少有的鸟类自然放养观赏区,现有各种鸟类100余种,5700余只,包括国家珍贵的一、二类保护鸟类及多种候鸟。另外还建有松鹤瀑、天鹅湖、潜龙池、鸟类表演场等景点。两园之间的两片湖泊是许多钓鱼协会的垂钓基地,也是垂钓爱好者的理想去处。青岛梅园景区集花卉观赏、鸟类观赏、登山健身、休闲垂钓于一体,是都市假日休闲的理想去处。 每年三月到四月,一年一度的青岛梅花节都要在青岛梅园如期举行,向海内外宾朋展示梅园。梅花节的主要内容有梅花、蜡梅大、中、小型盆景、露地景地(梅树)、梅花、蜡梅写意盆景、插花艺术、摄影展、诗书画展 ,以弘扬博大精深的梅花文化以梅会友,使 十梅庵和青岛市通过梅花节而名扬四海。 每年的梅花节,青岛梅园还要邀请无锡园林局、苏州园林局、武汉磨山管理局、山东腾蛟园艺场等兄弟单位共同参展,盛况空前,游客超过十万人。 玄阳观玄阳观又称竹子庵,位于李沧区戴家社区北山,始建年代待考,清·乾隆年间重修。2006年10月区政府向社会募集资金重修玄阳观,并于2007年6月竣工。玄阳观为道教建筑,分东殿和西殿,依山而建,气势非凡。东殿为正殿,面阔三间,背倚峭壁,南临深壑。殿内供奉王母娘娘塑像。两旁建有东西配房,为道人居住之所。在正殿西侧有一高台地 ,西殿就建在此处,两殿相距约三十米。西殿面阔也是三间,建筑年代晚于东殿,内供观音菩萨和十八罗汉。 道观西侧有五级石塔。文革期间,道观及石塔均被毁。 玄阳观遗存多处摩崖石刻和碑刻,主要有“金丹早成”、“紫竹埜林”、“重师玄风”、“道义千古”、“灵隐玄阳”等。玄阳观周围翠竹茂密,山奇林秀。原址尚余银杏树一株,粗须三人合抱,应有千余岁。每逢正月十五是竹子庵的山会,每到这个日子,观前人山人海,许多人前来进香还愿,祈求神灵保佑家人平安幸福。 仙姑塔仙姑塔位于青岛市李沧区于家下河社区,距离李沧区中心约5公里,308国道由其西侧穿过。仙姑塔始建于民国十二年(1923),为纪念该村贞节奇女于姑娘由当地乡绅及村民捐资修建而成。文革期间遭到一定的破坏,2002年李沧区政府启动文物保护工程对仙姑塔进行了修复。该塔塔高21.8米,是一座八级八角的密檐式建筑。斗拱承檐,叠涩挑出,乃仿木构形之砖塔。塔之轮廓清秀匀妥,微有卷杀。塔基为石质,并嵌有阴刻铭文,铭文记述了于仙姑的生平事迹,民间传说及修塔缘由、经过。底层神龛内供奉于仙姑塑像,神态逼真,栩栩如生。二层塔身镌刻由清末法部右侍郎王序撰写的“贞闺仙迹”四字,檐角饰兽头并悬有铃铛。塔周院墙环绕,内置花草树木,更显高塔之秀美耸杰。 明真观明真观位于青岛市李沧区振华路141号,距离青岛市市中心约15公里,由胶州湾高速、308国道、重庆路皆可到达。明真观俗称“沧口大庙”,儒、释、道三教兼容。始建于1925年,原址位于达翁村,1943年日军扩建机场时被拆除,同年在现址开始重修。文革期间明真观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塑像被毁,道人被逐。2003年开始抢救性的修复和保护,2004年12月修复竣工。修复后的明真观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分为山门殿、前殿和后殿共三层大殿。山门殿供奉韦驮和王灵官;前殿主殿为灵母殿,供奉灵山老母、眼光娘娘和月光娘娘,东西配殿分别为送生殿和纯阳殿,供奉着送生娘娘、吕祖、关公等;后殿主殿为玉皇殿,供奉玉皇大帝和四大天王,配殿为三教殿供奉释迦牟尼、孔子和老子。 大枣园牌坊大枣园牌坊位于青岛市李沧区北部大枣园社区内,距离青岛流亭机场约5公里。大枣园牌坊是目前青岛地区唯一幸存的功德石牌坊。该牌坊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是清廷为表彰三次升迁并教子有方的王柱今及其子孙而立,顶层牌楼文革期间被毁,2002年李沧区政府按原貌对大枣园牌坊进行了全面修缮维护。大枣园牌坊为一处两座,两座牌坊间距约80米。形制及大小基本相同,皆为四柱三间,全石雕筑,顶部牌楼为斗拱承檐之仿木构型,精雕细刻,气势不凡。东牌坊坊额两面均横刻“龙章三锡”四个楷书大字,下层横额竖刻王柱今的履历。西牌坊坊额两面均横刻“义方式训”四个楷书大字,下层横额竖刻王柱今的三个儿子及孙子王懿科举应考的名次,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当代名人郝建秀,历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书记处书记,1935年11月生,山东青岛人,华东纺织工学院毕业。 王宁,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持人,1981年毕业于青岛31中,1986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 王仙坡,著名国画家,名知昌,字仙坡,号依山园主、白衣舍人,李沧区大枣园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