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义海
释义

义海:北宋琴师,慧日大师夷中的入门弟子,朱文济的再传弟子。义海在掌握夷中的全部技艺之后,又到越州(浙江绍兴)法华山闭关习琴。“积十年不下山,昼夜手不释弦,遂究其妙。”北宋义海。他在京师向老师学完后,回老家苦练,在绍兴法华山练琴,“积十年不下山,昼夜手不释弦,遂穷其妙”。后来向义海学琴的人很多,没有一个比得上他,“天下从海学琴者辐辏,无有臻其奥”。

§ 简介

北宋琴家(僧人)。夷中的入门弟子。在越州法华山学琴,"积十年不下山,昼夜手不释弦,遂穷其妙。"著有《则全和尚节奏指法》。 义海出名之后,有很多人跟他学琴,但无一人能赶得上他,“天下从海学者辐辏,无有臻其奥。”对于他的琴技,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道:“海之艺不在于声,其音韵萧然,得于声外,此众人所不及也。”他弹琴有自已独到的意韵,正如他自已所说:“若浮云之在太虚,因风舒卷,万态千秋,不失自然之趣。”他主张演奏速度的变化应是:“急若繁星不乱,缓若流水不绝。”

则全和尚是义海的学生,他著有《则全和尚节奏指法》,收于《琴苑要录》之中,文中阐述了义海的“急若繁星不乱,缓如流水不绝”的演奏理论,又提出了“高以下应,轻以重应,长以短应,迟以速应的”处理手法,还分析了不同体裁琴曲作品的演奏方法。

§ 习琴

兴国中,琴待诏朱文济鼓琴为天下第一。京师僧慧日大师夷中尽得其法,以授越僧义海。海尽夷中之艺,乃入越州法华山习之,谢绝过从①,积十年不下山,昼夜手不释弦,遂穷其妙。天下从海学琴者辐辏②,无有臻其奥。海今老矣,指法于此遂绝。海读书,能为文,士大夫多与之游,然独以能琴知名。海之艺不在于声,其意韵萧然,得于声外,此众人所不及也。

琴乐的境界是“无尽”、“无限”、“深微”、“不竭”的,以最少 的声音物质来表现最丰富的精神内涵,所以琴声音淡、声稀,琴意得之于 弦外,正是言有尽而意无穷。陶渊明之“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正 是将琴乐之重意、重弦外之音的思想推至穷极的哲学思维。沈括评北宋琴 僧义海为:“海之艺不在于声,其意韵萧然,得于声外”。古琴是偏向静 态之美的艺术,因此弹琴要讲求幽静的外在环境于闲适内在心境的配合, 方可追求琴曲中心物相合、主客和一的艺术境界。

§ 师父

朱文济:北宋宫廷琴师,太宗太平兴国年间(976-983)“鼓琴为天下第一。”据《琴史》载,朱文济“性冲淡,不好荣利”。宋太宗好琴,把七弦古琴加二弦而变为九弦琴,朱文济作为宋太宗的琴待诏,对此坚决反对。由于朱文济在琴界的声望,他的反对使宋太宗极为扫兴,因而受到冷落。

北宋的琴家多为僧人,他们的琴技多出自朱文济,慧日大师夷中就得到他的真传,夷中后又将琴技传授给知白、义海,他们都是北宋颇具声望的琴僧。

朱文济著有《琴杂调谱》十二卷,已佚。

§ 思想

佛教音乐对我国民间音乐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古琴领域也曾出现过许多知名琴僧,尤其是隋唐以后,琴僧的数量更有所增加,宋代还出现了僧人琴派。他们的演奏活动在各种文献中多有反映,如李白著名的琴诗《听蜀僧濬弹琴》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作:“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此外,白居易、孟郊、韩愈、欧阳修、苏轼等文人的诗文中都有涉及琴僧的内容,也有僧人创作的琴诗流传于世。宋僧人琴派中的著名琴家夷中、知白、义海、则全和尚等人的事迹在文献中也多有记载,则全和尚还著有《则全和尚节奏指法》一书。可见,现实生活中琴僧的艺术活动非常频繁,演奏技巧也十分高超。欧阳修就曾写诗夸赞知白“岂知山高水深意,久已写此朱丝弦”,沈括也在《梦溪笔谈》中赞美义海的演奏,说“海之艺不在于声,其意韵萧然,得于声外,此众人所不及也”。

§ 参考资料

[1] 价值中国网 http://www.chinavalue.net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0: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