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阳观 |
释义 | § 简介 三阳观是道教建筑,建于泰山凌汉峰阳,和大山里的民用建筑一样就地取材,基本用石片石块堆砌而成,殿堂依山就势,分为三层,下供玉皇大帝和天、地、水诸位元君,中间一层供奉道教祖师太上老君(老子),由50余级陡峭石梯连接第三层,坡度近70度,供奉碧霞元君、送子娘娘、眼光奶奶。石碑记载重修于明代。 三阳观 三阳观位于山东泰山五贤祠北凌汉峰山腰。这里松柏葱茂,麻栎蓊蔚,泉石铿然,幽奥静 僻。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东平道士王三阳携徒隐此凿石以居而名。明于慎行为之 记:“入门三重,得蹬道而上,有殿有阁。又左为客寮四楹,以待游镳。” 观以门阁、三观殿、真武殿、混元阁、天仙圣母大殿为中轴,两侧配以道房、客 室,1976年拆除,今剩山门、混元阁及圣母殿天梯石阶。殿址前石崖壁立,上书“全 真崖”。观内外残碑断碣,荒草蔽掩。今存明万历年间萧大亨撰、王应星正书《三阳 庵新建门阁记》,于慎行撰、王应星书《重修三阳观记》,于慎行撰书《登岱六首》 ,三阳弟子昝复明立《钦差太监樊腾遵奉大明皇贵妃郑淑旨皇醮记文》及冯玉祥《赞 满大炼师碑》。 观内有双泉,清冽旺盛。山门外道西有道士林,王三阳及其道徒墓和墓碑尚存。 三阳观东北是凌汉峰,峻拔陡峭,三峰并峙,松林茂密,栎树间杂。南宋建炎元 年(1127年)石匠姜博士及道人孙上座在此结寨抗金,题刻、房基、石臼等尚存。 [1] § 历史 三阳观 五贤祠北去约1.5公里,山坳之中即全真教派道观“三阳观”了。三阳观创建于明代嘉靖时,东平道士王阳辉(号三阳)携徒昝复明来此凿石以居,道士德藩助资草创,万历初又行扩建,成为著名道观。明文学家于慎行《重修三阳观记》碑称这里“入门三里”,“有殿有阁”,“仙圣之秘境,寰宇之大观”,“几与岳帝之宫比雄而埒胜焉,可谓非常之创述矣。”三阳观曾毁于文革,现已按原样修复。其实,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三阳观与“岳帝之宫”的岱庙全然无法相提并论,三阳观并非“敕修”,也不是“地方”出资创建。民间道士三阳和他的徒弟,并没有指望官府甚至皇家的银两。纯粹是信仰的力量,使师徒俩先是“伐木薙草”、“凿石为窟以居”,继而又沥血创业,生生不息达30年,即使后来师傅去世了,工程也没有停止。就像谷山寺的和尚善宁、法郎同样30年不缀开荒种树建寺一样,30年中,他们早出晚归漫山遍野拣拾着能够搬动的石块,然后用民间干打垒的形式,先后建起了门阁、三观殿、真武殿、混元阁、天仙圣母殿以及道房、客室和长长的一圈院墙。后来三阳观倒塌了,这些散碎石料堆得就像山,不知有几百万块,以至在修复的时候,为了保持文物原样,工程竟整整耗时三年。师徒的苦行最终感动了众人,四方香火逐渐兴盛起来;万历年间,兵刑两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箫大亨闻讯来了,也深受感动了。这下好了,捐资,凿岩,开石,请工匠,大力拓展,三阳观终于有了可观规模。现在,三阳观内外尚存有碑碣40余块,记录了建观过程,其中明代万历年间礼部尚书于慎行撰《重修三阳观记》碑、箫大亨撰《钦差太监樊腾尊奉大明皇贵妃旨皇醮记文》碑,以及民国年间冯玉祥撰书的《赞满大炼师》碑等,都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 修复后的三阳观 修复后的三阳观东西宽60米,南北长90米,南北高差22.5米,占地面积5470平方米,二进院落。山门之内天井甚阔,数株古柏银杏点缀其间;迎面石阶之上即为混元阁。阁为两层,下层是借助近5米高的山体陡崖砌筑而成的券洞,洞口宽3.5米,深8米多。洞北端是凿山体而形成的神台,而洞两侧则对称凿有4个小的隐身洞,小洞口宽约1米,高1.9米,深近2米。二层阁室建于券洞之上的台基上,为三开间全石结构庑殿顶建筑,后檐墙建在山体上,有石阶可以登上。阁面阔8.9米,进深6米,室内有东西相的券洞,由石块发券而成,明间门券洞上方有石刻门额一方,曰“混元阁”,两次间南立面有拱券窗。 混元阁两侧偏南有东西配殿及东西厢房各三间;偏北又有体量较小的配殿各三间。阁后有陡峭石阶踏步数十级,登上石阶即是真武殿的月台。月台东西长17米,南北宽5.6米,台上有古柏一株,胸径约1.2米,树形苍古优美。真武殿面阔三面,硬山前带檐廊建筑,面阔13米,进深8米;殿左前方有石崖,上刻“全真崖”三字。 三阳观山门外有石坪,上刻“救苦台”三个大字,南侧有三阳及其弟子墓,北面凌汉峰风光亦佳,峰巅有南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石匠姜博士及道士孙上座起寨进行抗金活动的遗址,现还存有题刻、房基、石臼等。 [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