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苏祠
释义

§ 简介

三苏祠

三苏祠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城西,是中国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原为约五亩的庭院,元代改宅为祠,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四年(1665)在原址模拟重建。现成为占地100亩的古典园林。庭院红墙环抱,绿水萦绕,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形成三分水二分竹的岛居特色。楼台亭榭,古朴典雅;匾额对联,词意隽永。

祠内有苏洵、苏轼、苏辙和程夫人、任采莲、苏八娘(苏小妹)、王弗、王闰之、王朝云、史夫人及苏家六公子等十余人的塑像;有木假山堂、古井、洗砚池等苏家遗迹;珍藏和陈列着五千余件有关三苏的文献和文物,是蜀中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1]

§ 历史沿革

宋代,三苏祠为三苏父子故居。宋真宗大宗祥符二年(1009年),苏洵出生于眉山城西南隅之纱縠行私第。苏洵之子苏轼、苏辙也生于此。元代延祐三年(1316年)以前,三苏故居改建为祠堂。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重修三苏祠。明嘉靖九年(1530年),侍御邱道隆命眉州太守莫钝维修扩建三苏祠,并割九寺庙田产为苏祠祀田。

清康熙四年(1665年),眉州知州赵惠芽摹拟重建三苏祠主体建筑——飨殿、启贤堂、木假山堂、瑞莲亭。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眉州知州黄元煐重修三苏祠并置买祀田,“田分二沟:其近宅者归苏祠,以赡僧”。

嘉庆十一年(1806年),三苏祠增修祠堂的东西厢房和方墙门道。复置三苏父子像龛三座。

嘉庆十八年(1813年),知州赵来震对三苏祠进行大维修,三苏祠“池之两岸,叠石成壁”,建来凤轩(原济美堂)等。

咸丰三年(1853年),增修快雨亭。何绍基任四川学政使时,来眉监考举子。因到三苏祠拜谒三苏父子,至此亭避大雨,遂命此亭为快雨亭,并手书匾额。

同治九年(1870年),增修三苏祠大门(现为前厅)、耳房。

光绪元年(1875年),四川督学使张之洞来眉倡导修建云屿楼(原名东坡楼)、抱月亭、绿洲亭。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眉山人将披风榭重建于三苏祠。此楼始建于南宋,因陆游登临此楼拜苏东坡遗像并赋诗赞誉眉山:“孕奇蓄秀当此地,郁然千载诗书城”。此楼有前国防部长张爱萍1983年题匾。

民国八年(1919年),眉山驻军旅长陈国栋进驻三苏祠,将其作为司令部。在此期间,陈筹资对三苏祠进行了大维修。至今,祠堂个别方墙等存有民国建筑风格的一些痕迹。

民国十七年(1928年),眉山地方官绅集议拓建三苏祠,相继增修了南大门、百坡亭、式苏轩、半潭秋水一房山、船坞、彩画舫等,并修甬道、小桥,将三苏祠改名为“三苏公园”,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曾为“三苏公园”题匾。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六月,四川省善后督办刘为立“保护三苏祠布告碑”。七月,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立“保护三苏祠布告碑”。八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签署的“保护三苏祠布告碑”又立于三苏祠。蒋中正在碑文中赞:“(三苏祠)较之武乡遗庙、工部草堂有过之而无不及”。

1949年解放后,三苏祠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0年初,县文化馆成立,兼管三苏祠事务。

1954年10月,文化馆向上级申报《眉山县文化馆培修三苏祠内部计划》,省文化事业管理局批转“暂不培修”。

1956年8月,眉山县成立了三苏公园修建委员会。9月开始培修。

1959年,成立三苏纪念馆,上级调赠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大学图书馆、省图书馆、省博物馆一批古籍善本于三苏祠。国庆期间陈列正式对外展出,并接待首批原苏联专家。

1979年,三苏纪念馆更名为眉山县三苏文物保管所。

1980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三苏祠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月,全国苏轼研究学会在三苏祠成立,并召开了第一届学术研讨会。

1984年,由四川省编制委员会、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财政局批准,将眉山县三苏文管所更名为四川省眉山三苏博物馆。

1997年,眉山重新设立地委、行署。2000年,眉山撤地建市,成为地级单列市。6月,三苏祠被省文物局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名单。2001年7月,三苏博物馆上划市级管理,隶属于眉山市文体局。2003年11月,更名为“三苏祠博物馆”。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三苏祠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建筑结构

三苏祠三苏祠总建筑面积有115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正门、前厅、公殿、启贤堂、来凤轩、厢房、云屿楼、披风榭、瑞莲亭、百坡亭、碑亭、抱月亭、快雨亭、式苏轩、景苏楼、绿洲亭、半潭秋水一房山、采花舫、南堂、疏竹轩、绿筠轩、西门等。正殿、启贤堂、瑞莲亭为清康熙年间所建,近现代所建和修葺都以清代康熙四年的建筑为模式,使之成为一组典型的完整的四川清代古建筑群。正殿有苏洵、苏轼、苏辙的塑像,东侧由池水将绿洲亭、抱月亭、云屿楼连成一组园林。亭小水阔,树密楼奇。西侧一泓池水为“百坡亭”廊桥横断,向北望,透过“披风榭”可见隐于竹林中的东坡卧塑像。殿堂部分由三进四合院组成,虽按轴线处理,但两边却运用了均衡而不严整对称而有自由变化的手法,有收有放,灵活多致。

§ 景观集萃

三苏祠三苏祠是中国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澈父子的故居。原是一所面积约五亩的中式庭院,经过历年不断添修扩建,现已占地六十二亩。

挡眼即是南大门,门楣上悬挂黑底金字横匾,上镌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所书“三苏祠”三字。门柱对联“北宋高文名父子,南州胜迹古祠堂。”走进三苏祠,只见祠内红墙环抱,绿水萦绕,古木扶疏,翠竹掩映。屋宇典雅,堂廊相接,匾额对联,缤纷耀彩。

远古的中式庭院,已截截枯槁,苏宅古井,绿苔丛生,黄荆树盘曲出枝,枯木逢春。现存的三苏祠建筑,大多数是清朝修建的。前厅为悬山式屋顶,抬梁式梁架,三楹四柱二室。前厅之后是一四合小庭院,穿庭院正中石权路,上三级垂带式台阶进入正殿。正殿又名飨殿,大殿内塑有三苏父子像,正中悬挂一匾“养气”。正殿前廊两侧,置放有铁铸钟一口,大鼓一架;殿两侧各有一方墙门道,西为“文渊”,东为“学薮”。

饶正殿后房廊,下三级踏道,顺石板路前行十余步即到启贤堂,启贤堂原是苏家供奉祖先,神位的祭堂,堂前有正殿,东厢房和快雨亭三间构成不规则的四合庭院,正值八月中秋时节,园内,金银月桂争艳吐蕊,香溢满园。启贤堂后为木假山堂,据说,苏询偶得木假三峰,购置于家中,并撰写《木假山记》,叹其:“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漂沉汨没于湍沙之间,拖泥沙而远斧斤”之幸者。赞其“中峰魁岸踞肆,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着,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中峰,而岿然决无阿附意。”木假山峰昭示着不朽的道德精神和高风亮节。三苏祠整个祠堂并不大,而建筑颇不少,如抱月亭、木假山房、百坡亭、启贤堂等,但给人的感觉并无壅塞。因为已被古木竹石间隔包围,反倒显得古意盎然。

看过木假山堂、来凤轩,转向披风榭,此处有东坡石像。只见溪畔石上,苏东坡斜倚散坐,头带学士帽,胸前蓬蓬然长髯自然飘逸,神情悠远而略带沉思。

§ 三苏父子

三苏祠苏洵,字明允,号老泉,胸怀炽热的报国热忱,不仅精通六经百家之说,而且下笔能写出几千字的好文章,官至秘书省校书郎,与姚辟同修宋代礼书《太常国年礼》一百卷,著有《嘉佑集》,《易传》三卷。

苏澈,苏轼之弟,曾做翰林学士,尚书右丞,门下侍郎,但后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又为其兄所累,仕途崎岖曲折,晚年隐居,不与人相见。著有《栾城集》等。

三苏中苏轼成就卓著,造诣最高。他自幼聪慧,七岁知书,十岁能文。嘉佑二年,苏轼兄弟二人同榜考中进士,名震京师。诗人梅尧臣写诗《题老人泉寄苏明允》,诗云:“日月不知老,家有雏凤凰,百鸟戢羽翼,不敢呈文章。”他热情称赞苏轼,苏澈年少博学,进士及第,声震天下,犹如两只神奇的雏凤凰。

苏轼的一生,道路坎坷。他官职至翰林学士,端命殿侍读学士,还做过兵部和礼部尚书,后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受到打击,又因为“乌台诗案”被捕入狱,一贬再贬,官是越做越小,但他胸怀宽大,爱国爱民,倔强豪放。

苏轼的诗清新自然,逢源自始,似信手拈来,亦庄亦谐,大巧若拙,题材广阔,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化,是宋诗走向成熟的标志。其代表作品:《饮湖上初晴后雨》、《海棠》、《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赠刘景文》、《春夜》、《荔枝叹》等。苏轼的词对题材、意境、风格、语言、技巧都进行了大胆开拓与创新,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为“苏辛”词派,开了一代豪放词风。其代表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卜算子》等。苏轼的散文文结构谨严,明白条畅,如《石钟山记》、《放鹤亭记》等与《赤壁赋》、《后赤壁赋》同为传诵名篇。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三苏祠苏轼是宋代著名画家,湖州墨竹派创史人之一,苏轼善画枯木丝竹,兼擅人物花鸟,尤善画佛。他画的墨竹,运笔清拔,英风劲色,使人应接不暇,枯槎寿木,丝竹断山,放笔直取如入风烟无人之境。苏轼的书法颇得家学真传,卓有成就。罗池神庙碑,醉翁亭记碑,丰乐亭记碑,表忠观碑,为三苏祠馆藏四大名碑,碑文为楷书,右高左低,扁阔中肥,俊秀而端庄淳朴。他的行书碑帖,楚颂帖,书风凝重厚实,豪迈雄逸,姿态横生,黄庭坚有文评东坡,文云:“......笔圆而韵胜,兼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明,本朝善书,自当推公为第一。”

苏东坡少年即怀着致君尧舜的大志,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普天下百姓能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可因为与王安石、司马光政见不合,同时也因为朝廷一班小人的嫉恨,他被贬到杭州、黄州、惠州、密州、徐州……最后差点死在海南。期间他矛盾过,痛苦过。然而当他的目光投注到芸芸庶民的时候,这一切的苦难都化成一声浩吟———“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他所呆过的地方,留下了苏堤,留下了变卖首饰救灾赈荒,留下了采煤冶铁,请免税役的佳话。这些在当政者眼中不足一提,但却实实在在地被老百姓记住了,于是苏东坡虽死却终于不朽。三苏祠也成了人们祭祀的圣地。

苏辙与他哥哥几乎齐名的文豪,他的一生经常受到兄长的牵连,但他无怨无悔,因为他知道哥哥所做的一切,所说的一切都没有错。他用他沉默的性情坚定支持着哥哥。苏东坡因乌台诗案,皇帝准备杀他的头,苏辙听到消息,甘愿不要自己的官职以证明兄长的清白。东坡死后,苏辙也不再为官,从此隐居乡里,伴着自己的哥哥。“但愿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

§ 文化传承

三苏祠三苏祠内楹联众多,后代的文人带着崇敬和赞叹来仰望着三苏祠内的三苏父子。“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清代进士张鹏,高度评价了三苏父子的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历史上的地位,立意深远,简约严明,有强烈的感染力。“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当代著名学者郭绍虞从文学史的角度肯定了苏洵父子一家占据了“唐宋散文八大家”中三个大家的地位,其中,苏轼又具有各方面的才能,诗词和散文在前人的优良传统下“变化纵横”,取得很高的成就,堪称“千古一人,罕见其匹。”

走出三苏词,回望门楣上的“三苏祠”,三苏父子,让我深深感受着中国古老文化的内蕴。三苏父子居功至伟,贡献卓著,尤其是苏轼,才华横溢,雄视古今,可谓空前绝后。“宦迹渺难寻,只博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天心原有属,任凭他千磨万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这是古人的赞誉,也是历史的评价。

祠内收藏有“丰乐亭记”、“醉翁亭记”、“表忠观碑”和“罗池庙碑”四大名碑的金石碑文或碑拓本;陈列有数以千计的匾联书画等文物。迄今馆藏文物共有5188件,其中历代刻印的三苏文集及有关古籍书3256件(册),字贴拓片578件,明清及近现代书画1002件,陶瓷及其它类352件,碑亭收藏68种145通碑刻,是三苏研究、陈列展览的珍贵资料。

南宋词人范成大当年由成都回江苏后写了《吴船录》,其中讲到眉山“城中荷花特盛,处处有池塘,他郡种荷者皆买种于眉。遍城悉是石街,最为雅洁。”可见当时眉山的荷花石街给石湖先生留下了深深印象。到现在,小桥流水、石条铺地的景致已不可见,但池塘之荷却仍能欣赏。漫步祠中,随处可见莲叶田田,波光摇动。绿州亭、瑞莲亭、百坡亭……无处不在荷塘掩映中。

§ 馆藏文物

清童二树画梅花中堂:清童二树画梅花中堂

清童二树画梅花中堂。童二树(1721—1782)名钰,字璞岩,又字二如,号二树,又号札岩、借庵子。山阴(今绍兴市)布衣。纸本。水墨画。长181厘米,宽105厘米。所画墨梅苍老古朴,墨气雄厚,图右自题:“连日关门避朔风,相思正在阁之东。忽忆笔底花争发,春在先生杖履中。乐天二丈过斋索画,时值仲冬,笔砚尘封久也。偶忆坡公‘春在先生’之句,乘兴作此,并续成一诗以索笑”。款署“二树”。钤“童钰私印”、“日臣山长”、“不知是我是梅花”、“万幅梅花万首诗”、“天然去雕饰”篆印。二级文物。

清版《三苏全集》清版《三苏全集》

清版《三苏全集》,宋苏洵、苏轼、苏辙、苏过撰。清道光十二年(1832)眉州三苏祠刻本,八十册。该刻本以苏家三代四人所撰集别辑而成,书的每页钤有“德字玉阶”、“仪陇朱氏藏书之印”为朱德元帅旧藏,实为珍贵的革命文物。

清端溪东坡砚清端溪东坡砚

清端溪东坡砚,长20.57厘米,宽12.5厘米,高9厘米。左侧篆书东坡在海南访农家遇雨借笠屐回家的故事,右侧刻东坡笠屐图。二级文物。

§ 扩建

三苏祠三苏祠扩建是眉山市委、市政府在打造中国诗书城这一宏伟工程中的一个具有深远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重要决定。

三苏祠扩建工程占地面积6700㎡,位于三苏祠东面。按照市委、市政府将扩建部分打造为精品园区的精神,扩建将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恢复清代考棚(试院),依托试院清代大门及清代维修试院遗碑,把试院打造为国内唯一的试院景区,以两宋眉山考中进士886人,宋仁宗赞誉“天下读书人皆在眉州”为背景,以苏氏家教和苏氏对眉山的影响及历代科举介绍为主线作展示;二是建东坡碑林,展示苏东坡书法精品碑刻以及历史名人墨迹;三是恢复始建于唐代,号称藏书万卷的私人藏书楼“孙氏书楼”。

苏氏父子是北宋人,但他们家在眉山定居,却还要早上二三百年。据说唐代有名的诗人苏味道做眉州地方官时曾遗下子孙,传到苏氏父子时,已是眉山城里的世家了。不过三苏故居建成祠堂,则是直到明开国洪武年间才得以完成的。

§ 交通指南

眉山三苏祠线路

交通发达,成昆铁路、成乐公路、成乐高速公路、成雅高速公路(经彭山)、国道213线、岷江水道由北而南纵贯全境,省道106线横跨东西,北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40余公里,南距乐山大件码头70公里。

§ 住宿指南

有银鹏酒店、眉山宾馆、仁寿华生宾馆、彭山东方大酒店、洪雅万宏大酒店、彭山兴铁宾馆等宾馆。

§ 饮食指南

芝麻糕在三苏祠附近的传统名店中,点上一份“东坡肘子”、“东坡鱼”,再来上一瓶“东坡御液”,跨越历史的苍穹,把酒相问,共叙千古趣事。

眉山市传统美食特产众多。著名的有:仁寿黑龙滩全鱼席、芝麻糕和干巴牛肉;东坡区的东坡肘子、东坡鱼。龙眼稣和国优三苏酒;彭山的彭祖酒、甜皮鸭;洪雅的雅鱼、雅茶和各种野餐;青神的江团。

§ 文物保护

三苏祠于1980年7月7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4月成立“眉山三苏博物馆”。2006年5月,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重点保护范围:三苏祠四周围墙内。

一般保护区:三苏祠四周围墙向外25米,东从苏祠中学东南角向南至东坡城西面;南从眉山癫痫病医院向北经眉山市东坡区交通局至眉山第二汽车运输公司售票厅;西从西苑宾馆门厅向东经眉山蔬菜公司宿舍、下西街综合商场至眉山机关幼儿园折南向东经眉山市东坡区档案馆、眉山市东坡区老干局至眉山宾馆、以及苏祠中学的范围内。

建设控制地带:一般保护区再向外延伸50米为建设控制地带,在控制地带范围内,以三苏祠四周围墙墙根向外以30°的角度为控制线,此范此范围内的建筑高度不得超过控制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4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