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雨王汉德森》
释义

《雨王汉德森》《雨王汉德森》是索尔•贝娄的代表作之一,于1959年出版,在书中贝娄对于现代社会的异化现象和现代人的精神危机更是进行了深刻的洞察。作品讲的是一个寻找精神家园的故事。作品富于象征意义,主人公汉德森为了寻找精神危机的出路而深入非洲腹地,经过一系列的历险最终完成了精神转变。现代人对于死亡和生存危机的焦虑,通过汉德森内心所受到的折磨和他的非洲之行清晰地表现出来。贝娄独特的人物刻画以及对于神话原型中的追寻主题的运用为小说带来了成功。

§ 作品简介

《雨王汉德森》《雨王汉德森》是贝娄的代表作之一。作品讲的是一个寻找精神家园的故事。主人公汉德森是个百万富翁,衣食无忧,妻儿和睦,似乎一切都很顺当,但他的耳边老是有一个声音在回响:“我要!我要……”他渴望找到人生的意义,翻遍了家中的藏书,希望找到曾感动过他的格言,结果只找到父亲当年当书签用的一张又一张百元大钞。无聊之余,他甚至在豪宅里养了一群猪,弄得肮脏不堪,家人抱怨。于是,他离开了文明社会,到非洲腹地去寻找人生的出路。他一心一意想帮助部落人驱除蛙害,结果炸药炸死青蛙的同时把池塘也毁了,使当地部落失去了唯一的水源。他又来到另一部落,因在祈雨仪式中独自一人搬起了雨神神像,众人推举他当了雨王。后来又和从海外学成归来的年轻酋长结成了好朋友。他向酋长学习部落人的生存方式,试图通过摹仿狮子的吼叫把自然的力量引进自己的灵魂。不料,酋长被代表保守势力的巫师所迫,与象征其父“丛林灵魂”的狮子同穴生活,为狮子所伤而死。汉德森见势不妙,仓惶逃回美国。年过半百的汉德森遵循从非洲得来的“你要生活”的格言,决心重回大学学医,希望能办个大医院造福于社会。

汉德森寻找真理的故事显然深受欧洲启蒙小说和教育小说传统的影响。但与那类小说不同的是,主人公未能找到“黄金国”式的世外桃源,连在非洲的部落中阶级分化也已经开始,争权夺利的阴谋和暴力同样骇人听闻。在作家看来,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地球上很难再找到一方“净土”。所以,向外探求是无济于事的。唯一的可能是改造人性,像汉德森那样由利已变为利他,人人都想到造福他人,那么,世界才有变好的可能,人生才有意义。尽管作家对年过半百的汉德森从头学医这件事不无嘲讽之意,但根据他一贯的思路,此举包含的人道主义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

§ 作者简介

索尔•贝娄索尔•贝娄(1915-)出身于犹太移民家庭,父母亲来自俄国,他的童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度过,1924年随全家迁往美国芝加哥,这个工业城市从此成了他长久居住地。1937年,他毕业于西北大学,获人类学和社会学学士学位,次年又获威斯康星大学硕士学位。随后,除了短期担任政府部门工作和在国家海运局服役外,基本上一直在大学教书。他不像德莱塞、海明威和福克纳等前辈作家那样具有丰富复杂的人生经历,而属于那种学识渊博、喜欢对社会问题进行哲学思考、讲究文体风格的高级知识分子类型的作家,他的作品中时会出现出自经典的名言警句。

索尔•贝娄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童年在加拿大度过,9岁时随全家迁居到美国芝加哥,从此以芝加哥为第二故乡。他先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和威斯康辛大学,后来则在芝大、普林斯顿大学等高校长期任教。

美国小说家菲利普•罗思盛赞贝娄是美国现代小说历史上的两名巨人之一,他说:“20世纪美国文学的主干是由威廉•福克纳和索尔•贝娄这两位小说家建立起来的。”

§ 作品主题

《雨王汉德森》重现了索尔•贝娄的索求主题,小说的主人公汉德森是个表面妄自尊大,实则脆弱敏感的人,不堪于内心焦虑,他离开文明发达的美国到心中的净地非洲索求生存的动力,缓解对死亡的恐惧,终于得以新生。本文将基于存在主义理论,结合汉德森的人生经历,探讨该小说的索求主题。小说以倒叙的形式把汉德森的索求经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完美的空间结构,下文将用探讨小说的主题在空间结构中的展现。

§ 内容分析

《雨王汉德森》《雨王汉德森》(1959)是贝娄的主要小说之一,是他创作成熟时期的作品。汉德森的非洲之旅实际上是一次精神之旅,小说寓意深刻。从人物、主题、意象方面分析《雨王汉德森》中原型的运用。这些原型的运用暗示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共分五章:第一章前言介绍了索尔•贝娄的生平以及文学成就,概括了国内外贝娄及《雨王汉德森》的研究现状,解释了荣格和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以及理论在《雨王汉德森》中应用的可行性,最后介绍了论文的结构。

第二章讨论了《雨王汉德森》中的原型人物。汉德森的负罪和自我放逐非洲的经历暗示了他和亚当的关联。另外,他离家去原始非洲部落追寻精神救赎,在两个部落的首领帮助下得到答案最终回家的过程说明他是现代的奥德赛。在非洲,他的精神救赎跟两个部落的首领分不开,第一个是威拉塔莉女王,她像大地母亲一般充满智慧,告诉汉德森“人要活下去”的人生真谛。而第二个部落的达孚国王更是通过狮子疗法和自己的牺牲教会了汉德森学会面对死亡,面对现实。达孚既是智慧老人,又是部落和汉德森的替罪羊。

第三章分析了小说中的原型追寻主题。在人们眼里美国是天堂,但是在汉德森的眼里,现代人己经变得彼此冷漠,人们的天堂己经不复存在,就像亚当失去了伊甸园。汉德森也在社会的异化、对死亡的恐惧和内心世界的精神折磨中迷失了自我,这些因素使得汉德森决定自我放逐,去古老的非洲寻求生存的真谛,寻求面对死亡的勇气,寻求精神的救赎。他在阿内维和瓦利利部落汉德森寻到了答案,实现了精神的救赎,最终坐上了回美国的飞机,完成了离家—追寻—回家的身体、精神双重圆形之旅。这个旅途既是汉德森寻找自我的旅途,也是人类寻找精神天堂的旅途。

第四章探索了小说中的原型意象。《雨王汉德森》是一部充满了象征和意象的小说。小说中出现多种动物,汉德森的找寻自我的历程同各种动物联系在一起,赋予了动物深刻的含义。汉德森作为“雨王”,水的意象在小说中也多次出现,水作为文学主题上常出现的一个意象,同洪水神话和洗礼紧密联系,既代表了死亡,也代表了再生,汉德森最后在求雨仪式的大雨中得到了精神重生。非洲,作为小说的背景,承载着汉德森寻找精神天堂的希望,带上了远古伊甸园的色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非洲”,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天堂。索尔•贝娄运用原型手法描绘出了众生之路。汉德森是现代社会普通人的化身,他有时难以面对残酷的现实。但是无论他遇到什么困难或灾难,最终都可以克服并最终对人生抱着积极的态度,这也是贝娄对现代人的乐观的态度。

§ 作品评价

《雨王汉德森》1959年出版的《雨王汉德森》是贝娄这一时期又一部有影响的作品。小说主人公尤金•汉德森,是贝娄作品中唯一不属于犹太人的主角。他是个五十多岁的百万富翁,因不满足于富裕的物质生活,离开家园到遥远的非洲去寻找精神出路和生活意义。他在非洲经历了火烧丛林、炸坍水库等一系列疯狂的行动之后,领悟到了生活的真谛是对人类有所贡献,于是回美国学医,以便治病救人。这部小说用乌托邦式的理想对人生和个人持肯定态度,这在当代美国文学中是罕见的。

在《雨王汉德森》中,索尔•贝娄塑造了一位精神失落但努力拯救自己的美国富翁形象。小说充分展现了主人公的精神危机以及他为寻求自我救赎的历程.在这个心灵之旅中,贝娄通过对主人公的分析隐性地体现了作品存在的犹太性以及这种特性在主人公身上的呈现。

作品富于象征意义。汉德森养猪解闷的情节象征着所谓“丰裕社会”普遍的精神空虚状态。汉德森找“格言”却只找到美金的情节同样是对金钱至上的西方价值观的讽喻。

作品显示了贝娄丰富的人类学知识,祈雨仪式的描绘和寻找“丛林灵魂”的故事,绘声绘色,栩栩如生,为作品增添了浓郁的传奇色彩和生动的人文气息。作品充溢着现代喜剧的反讽意味。汉德森曾自以为比部落人来得聪明,想用炸药这种“文明人”的科技手段,一劳永逸地解决部落人的难题,结果却适得其反,给他们带来更严重的灾难。作者用夸张戏谑的笔调描写汉德森这个“优秀品质的荒谬探索者”的荒唐行径,意在表明:仅仅依靠科技进步是不可能解决西方社会积重难返的异化问题的。好心而常犯错的汉德森在作家的调侃之下也就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现代“堂•吉诃德”。

《雨王汉德森》小说主人公汉德森的非洲之行实质上是一个关于追寻精神救赎的隐喻。之前对这部小说的研究均止于这点,即认为汉德森的旅行具有精神朝圣的性质。但是关于汉德森为什么要去非洲旅行,他这次旅行的真正目的到底是什么,他是如何完成他的使命的(也有可能没有真正完成),等等的问题,仍未得到合理的解答。而本文就是要通过回到故事的细节来探讨以上这些问题,并试图得出一些答案。本文的基本思想是:汉德森的故事较为生动地反映了贝娄“走出荒原”的思想。现代派文学普遍流行的“荒原”观念始于艾略特的长诗《荒原》以及与他同时期的一些作家的作品。持此观念的人通常对现代社会抱悲观态度,因为他们认为人的精神世界已随着宗教信仰和道德准则的丧失而堕落为一个精神的荒原。而贝娄与他同时代的作家不同,他更倾向于去积极地探索一条精神荒原的出路,而不是一味地批判现实。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论述: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讨论精神荒原的问题,通过分析汉德森的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来得出一个荒原的总体样貌。根据卡伦•霍尼的理论,作者认为汉德森具有类似神经症。

《雨王汉德森》是知识分子或者说有知识的人在困惑中的经验。这里的人物与写实主义的英雄不同,他们没有受到来自社会的强烈挤压,他们也没有反抗的意图,他们的追求显得微不足道,甚至有些可笑,不过是要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些人都是以反英雄式的面目出现的,所以说这是一群十足的小人物、平常人。

§ 相关词条

《安娜·卡列宁娜》《八十天环游地球》《百万英镑》《嘉莉妹妹》《金银岛》

§ 参考资料

1、http://baike.baidu.com/view/896924.html

2、http://www.douban.com/subject/1916121/?i=0

3、http://auction.kongfz.com/auction/detail.php?itemId=809014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