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 |
释义 | 红十军是由方志敏、周建屏、邵式平等创建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主力红军。 § 一、建军计划与建军基础 1929年下半年,为了实行所谓的“武装保卫苏联”,中共中央提出了“极力扩大红军”的策略,产生了集中农民武装、扩大红军向中心城市发展的超越“六大”以来党的总路线的“左”倾指导思想。1930年4月,中央军委制定了《军事工作计划大纲》,提出了包括建立红十军在内的扩军计划及向中心城市发展的工作方针,并打算在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期间,召集全国红军代表联席会,“决定一切扩大发展的策略与路线,与争取全国政权的实际问题,以及一切编制组织问题”。 1930年5月,中共江西信江特委书记唐在刚代表赣东北游击战争区域在上海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和红军代表联席会,向中央汇报了赣东北游击区及信江苏区的革命斗争情况,并接受了中央对赣东北大指示。根据中央指示,中央军委长江办事处也于6月20日决定:“弋阳、湖口、鄱阳一带红军应立即集中,正式成立红十军,猛烈扩大,以切断长江为主要目的”。6月25日,中央给江西省委并转给信江特委党一封指示信(其实这时江西省委已不存在,当时中央不知道),这个指示信全面反映了中央对赣东北的要求,尽管原件没有转到信江特委,但其精神要点已由唐在刚带到了赣东北。中央对赣东北的要求的要点是:1、建立统一的党的领导机构。即“信江特委与赣东北特委合并,组织一新的东北特委”以加强赣东北的工作。2、猛烈扩大红军。集中赣东北各地现有武装,并武装景德镇工人,“建立两至三万的红军,亦非难事”。3、组织地方暴动,夺取九江。“地方暴动的总方向是长江”,“信江的红军应大规模发展向乐平、鄱阳、景德镇进攻”,“夺取鄱阳则可震动南浔,占领湖口则可截断长江”。 赣东北最初曾是在统一的赣东北特委(1928年2月在鄱阳县成立)领导下的一块斗争区域,自1929年2月成立信江特委后,则分割为两块既相联系有独立发展的斗争区域:信江区域(以弋阳、横峰为中心的信江流域各地)和东北区域(以景德镇为中心,包括都昌、湖口、鄱阳、乐平等地)。显然,中央现在的目的在于使赣东北重新统一为一整体,包括军队与党组织的统一,来推动革命在一省数省乃至全国的胜利。中央规定的建立红十军的计划,是以江西红军独立一团(弋阳)和赣东北第一游击大队(湖口)、赣东北第二游击大队(鄱阳)等为基础,以向景德镇及长江边为发展方向,以切断长江为主要任务,实现与红三、四军配合进攻南昌,取得九江,以保障夺取武汉的胜利。 上述几支红军都是在艰难困苦的斗争中建立、发展起来的,活跃在赣东北一带开辟和保卫红色根据地。 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这是信江革命根据地的主力军。1927年弋(阳)横(峰)大暴动的时候,暴动农民手中有12支枪(其中5支是方志敏在暴动前到鄱阳拿来的——当时弋阳区委属鄱阳县委领导,另有5支是驻河口的同情革命的某军阀部队83团指导员刘渗所赠)。暴动被敌人镇压了以后,1928年4月,江西省委特派员饶漱石、冯任等人到达弋横地区,帮助建立隶属于赣东北特委的弋阳、横峰两个县委。同时,挑选暴动骨干组建了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十四团第一连,邹奇任营长兼连长,以后由邱金辉、胡德珍先后接任。到7月,虽未接到上级明确指示,但已听说工农革命军改为红军了,便也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第二师第十四团,并由一连增至两连,设团长一职。先后由黄岗荣、童旭、邹奇、李上达、郑孝胥任团长。1929年8月,又改名为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兵力相继增至三连、四连、六连。团长一职先后由颜文清、孙志清、匡龙海、周建屏充任。1930年初,将全团编为三个营(每营三个连)及特务连、机枪队、驳壳枪队、担架队各一,共有步枪六七百支。 赣东北第一游击大队:这是赣东北特委领导的一支红军游击武装,主要活动在赣东北地区的湖口、都昌一带,并建立了一小块苏区。1929年2月底信江特委成立后,江西省委于3月间撤销赣东北特委,将赣东北地区除信江流域外的地方划归省委直接领导(其中湖口曾划归九江县委领导)。同年10月,赣东北特委在景德镇重新成立,领导除信江流域外的赣东北各地的斗争。在九江(中心)县委和原赣东北特委工作人员的共同领导下,湖口革命者进行了建立革命武装的尝试,曾筹集了8支枪。1929年8月,省委特派员周建屏到达都昌、湖口一带(他于1930年初到达信江苏区,担任独立团团长)。9月,在周建屏指导下,赣东北第一游击大队在湖口成立。起初仅有枪20余支,设三个分队,共50余人,由周赓年担任大队长,黄澄任政治指导员。到1930年5月间,“苏维埃区域相当的扩大了,红军的发展到三百余支枪”。大队长一职先后由黄澄、英豪担任。 赣东北第二游击大队:赣东北特委原计划在乐平建立赣东北第二游击大队,结果1930年初英豪先在鄱阳建立了一支革命武装,取番号为赣东北第二游击大队。不久该队受挫,由英豪率领到湖口汇入赣东北第一游击大队,英豪担任副大队长,后又接任大队长。 § 二、建军 1930年6月底,唐在刚从上海回到景德镇后,即与赣东北特委研究红军打景德镇的计划,旋派交通员马步英赴信江苏区告知方志敏等人。 信江特委其他成员得知中央指示精神后,深感惊异,认为这是丢弃信江苏区而去发展东北的做法。因无中央书面指示到达,他们便于7月6日在省委巡视员胡庭铨指导下,召开特委执委会(特委书记唐在刚因在景德镇而缺席),决定:“再行派代表随带详细书面报告,去中央切实报告信江革命真象,希图中央对我们有更正确的指示。在中央未回示以前,信江特委还是暂时不取消”。随后,邵式平携带信江特委给中央的报告《信江党和红军以及最近之局势》去了中央。 红军独立团则按计划向景德镇行动,于7月7日(一说6日)进入景德镇。唐在刚遂在镇召集赣东北特委成员和随军来的信江特委成员联席会,讨论执行中央指示问题。一部分人认为打下景德镇,开创了整个赣东北总暴动的局面,应当立即将红军独立团开赴鄱阳去消灭赣东北的反动中心,联合湖口的革命武装进攻九江,实现与赣西南配合完成全省的首先胜利。因此,决定一面通知赣东北游击大队及鄱阳等地武装配合行动,一面作编制红十军、进军鄱阳的准备。但方志敏等人不赞成这种做法,率红军独立团撤离景德镇向乐平方向开拔。 赣东北第一游击大队正面临都(昌)湖(口)彭(泽)三县反动武装的联合“会剿”,当接到赣东北特委的指示后,放弃原定转入彭泽、都昌山区进行游击战争的计划,由湖口开赴鄱阳境内。7月12日,在鄱阳响水滩遭到敌鄱阳警察队的袭击。由于孤军奋战,后方又有三县之敌,终遭重挫,大队长英豪牺牲。 7月中旬,经过唐在刚反复做工作,信江、赣东北两特委终于合并成立新的赣东北特委,并在乐平着手编制红十军。红十军以独立团为主要基础,编入赣东北部分地方赤卫队及赣东北第一游击队(包括原鄱阳、都昌等地游击队)余部。7月21日编制完毕,22日在乐平众埠街举行建军典礼。全军辖一、十、十九3个步兵团和一特务英、机枪连,总人数2000余人、枪支1000余支。红十军直属中央军委指挥,设立前敌委员会(十军军委),有胡庭铨、周建屏、宣大统、李文滔、李杰三、方志敏、李上达七位常委,胡庭铨任前委书记、吴先民代政委、周建屏任军长。 § 三、扩军 红十军成立后,即决定首先消灭驻赣东敌江西警备第一团(曾振翔团),待红三、四军进攻南昌时,即向长江边发展,攻取九江。 7月25日,红十军攻克上饶县城,8月5日又克弋阳县城。此时,敌江西“清剿匪共总指挥”鲁涤平已调遣保安处处长路孝忱由临川赶来指挥曾团“进剿”苏区和红军,随之而来的还有江西警备第二团(张超团)。8月13日,张超团进入余江。红十军趁敌立足未稳,于15日攻下余江,16日又退回弋阳芳家墩。 这时,红十军接到赣东北特委来信,得知红三、四军(红一军团)已准备攻打南昌。8月17日,红十军前委正式决定开始进军都湖鄱彭并夺取九江。18日全军抵达乐平众埠街,21日拂晓攻占乐平县城,并迅即挥师直逼鄱阳。敌张超团乃以大部取捷径向鄱阳扑去。25日红十军已攻克鄱阳县城,敌追赶不及,复又令缉私队(宋子文的缉私第二团第一营)从九江方面开去,与张超团呼应,企图阻红军于长江边。红十军意在挺进长江边,很快就撤出鄱阳县城,于31日进入都昌境内,9月3日晚分散宿营于湖口内地滨临鄱阳湖的江桥镇和临近都昌边境的村庄。 9月4日,敌张超团、缉私队及湖口保安队由南北东三面包抄到江桥附近。红十军凭借有利地势,采取分割夹击队办法,经过近一天的激战,击败了优势敌人:进退湖口保安队、歼缉私队全部并击毙其营长、歼警备二团大部并生擒团长张超,缴获大量武器装备。敌人大为震惊,次日令第五十师一四九旅朱刚卫团开至湖口附近防卫。红十军亦有伤亡,若越湖攻打九江是毫无把握的。因红三、四军并未打南昌,红八军也未到赣北星子一带呼应,红十军便拟回兵赣东继续打击曾振翔团(其实曾团在红军离开赣东时就已哗变,被浙赣两省之敌联合剿灭),遂撤出都湖都湖鄱一带,于8日到达景德镇。 当红十军正在都湖鄱一带时,8月下旬,去中央汇报工作的邵式平从上海回到赣东北,带来了中央新的指示。这时的中央仍要求赣东北“猛烈的组织湖口暴动、彭泽暴动,占领马当,切断长江交通”。9月9日至15日,赣东北特委在万年富林召开扩大会议,传达8月初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中央特派员邱泮林从闽北来到赣东北,也参加了会议。会议把以前抵制中央冒险主义指示的意见说成是右倾错误,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并将党团组织合并为行动委员会。同时,红十军在乐平众埠街扩编,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加上赣东北地方赤卫队、干部连,扩充为一、四、七3个旅和一特务团、一机枪营。全军总编人数增加到6000余人,各种枪支为600余件,军长仍为周建屏,前委书记由邵式平担任(兼政委)。 四、缩编 为了实现中央指示的夺取湖口、马当,进逼九江大任务,扩编后的红十军又于9月中旬从乐平出发,开始第二次出击都湖鄱彭的行动。红十军刚一离开乐平,脱逃后的张超就纠集残部开抵了乐平,敌人还调出了飞机沿途轰炸、派来巡弋舰往鄱阳古县渡堵截。红十军冲破敌人封锁,于10月6日再次占领鄱阳县城,继而挺进都昌、湖口,并在这些地方帮助恢复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10月中旬红十军又分成两股:周建屏率四、七旅进攻彭泽,邵式平率一旅和特务团暂驻都昌、湖口边境,准备相机完成进逼马当和九江的任务。 10月16日傍晚,红四、七旅攻下彭泽县城。由于长江上有敌人在频繁运动,红十军审时度势,没有沿江东下去占领马当,而是回到彭泽边界休整,并于10月下旬进入皖南边界活动。10月底,在湖口活动的一旅与特务团也开至石门街与四、七旅等部汇合。11月5日晚,红十军在邵式平、周建屏率领下,突袭秋浦。6日晨,红军克秋浦县城,当日下午即退出,拟分兵出击东流。 但此时江西“剿总”鲁涤平已实施了他的“进剿计划”:以胡祖玉率新编五师主力进攻彭泽(10月2日已至该县)、湖口、徐家埠一线,联合安徽敌五十五师(阮肇昌师)向蔡家岭及景德镇一线追赶红军。同时,信江流域也有敌人在骚扰。红十军当机立断,决定放弃攻打九江大行动。11月6日,当安徽敌两个团赶到秋浦时,红十军已退至石门街,继而经景德镇回师信江苏区。但红军已处被动地位,退到万年珠山桥,与敌五师接触,未获胜利。 11月中旬,中央派涂振农到赣东北贯彻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涂振农到达后,即在乐平湾头李家召集赣东北行动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立即停止执行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指示,取消赣东北行动委员会,恢复党、团特委组织。随后,红十军即开始向敌人反攻,于12月18日攻克上饶县城;22日又克河口镇,全歼敌新编十三师李坤团和沿山靖卫团,俘虏三百余人。1931年1月,红十军又诱敌深入,在弋阳七星尖给敌五师以沉重的打击。 红十军取得了自都湖鄱彭退师后的三次胜利战役后,即着手精简缩编。本来在富林会议上,曾拟定了第二次扩编计划,准备将红十军扩为三个师三万人。现根据斗争形势及中央规定的编制方案,重新编制红十军。缩编后的红十军保留四千余人,实行人手一枪,改一、四、七旅为八十一、八十二、八十三3个团。周建屏任军长,涂振农任政委。精简下来的人员回到各地恢复群众武装。 此后,红十军活跃在闽浙皖赣四省边界,为开辟和保卫闽浙赣革命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33年1月,红十军改为红十一军,在根据地又另建一支红十军。1月25日红十一军南渡信江与中央红军会师,7月编入红七军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