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七佛寺
释义

§ 南京七佛寺

基本信息

南京七佛寺

南京七佛寺位于南京市浦口区老山林场。始建于明正统九年(1444年),1995年重建于今址。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寺院按左右排列,分别呈四合院和三合院形状。现有七佛宝殿5间、三圣殿3间、念佛堂2间以及僧房12间。

秀丽风景

七佛寺与老山森林公园相连,背倚帽子山,前临椅子山,左近老鹰山,右眺香山,群山环绕,风景秀丽。山花绿树葱茏其上,佛语梵音微闻其间,堪称庄严乐土,人间仙境。

历史沿袭

七佛寺因供奉佝偻孙如来、毗舍婆如来、尸弃如来、毗婆尸如来、枸那含如来、迦叶如来、释迦如来等七佛而得名。据《江浦县志》记载:“七佛寺在治北十里,正统九年僧普春建。”《江浦俾乘》则盛赞七佛寺“众山环绕,极称幽僻”。

据有关资料反映,解放前,七佛寺尚有僧房100余间,僧众300余人,到解放初期均无存。1995年。在江浦县人民政府、南京市农垦农工商总公司的主持、协调下,于老山林场辟地重建,颇复旧观。

现任住持

现任住持觉方师太,法号乘莲,现[1]年58岁,南京市浦口区汤泉镇人。她自幼随父母信佛,1973年为居士,1989年正式出家。此后她常赴峨眉、普陀、五台、九华等佛门胜地参学,1991年人住七佛寺担任住持。寺内现有比丘尼5人,其中3人在广州闽南佛学院修业。

§ 山西七佛寺

简介

山西七佛寺

五台山七佛寺,坐落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东庄村东面的山坡上,背山面水,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寺创於北宋,明成化二年(一四六六年)修葺,清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年),由菩萨顶大喇嘛重建,改为黄庙。以寺内供奉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留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故名。

寺内建设

现在寺内有佛殿院、寮房和禅堂院。佛殿院内西为佛殿,内供七尊缅甸玉佛,造型优美,法相庄严。东为三圣殿,三开间,单檐硬山顶,内供脱纱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华严三圣」。南为祖师殿,三开间;北为客堂,三开间;西北耳房为文殊殿。

寺内原有明代大铁钟一口,在寺院外山坡上,有宋元丰年间所建经幢三座。禅堂院在该寺西面,正在修建,准备供奉已经请来的十几尊汉白玉佛菩萨像。

寺内南面高高矗立著一座汉白玉砌筑的六角七层密檐式塔,石质塔基,束腰须弥座,上下雕刻仰覆莲瓣,束腰饰花草图案。塔身正面每层有拱洞一孔,从下而上置石雕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留孙佛、拘那含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故名七佛塔。塔身侧面每层都雕有窗口,并雕有塔檐椽飞。该塔设计新颖,造型优美,通身高二十二米,高高耸立在山坡上,是当今五台山最高的汉白玉塔。五台山七佛寺,坐落於山西省

建寺传说

据明万历年间的碑文记载,七佛寺创建于唐代。  七佛寺的建造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初僧人在山脚建造了七尊大佛。佛像建好之后,有一天早上,村民发现,七佛 忽然由山脚移到了山顶。原来,山脚下有五个山洞,洞中有五条神龙。龙是佛教的护法,它们看到佛像建造在山脚,觉得自己不能和佛像并列,于是合力将佛像抬到了山顶。从此之后,这座山因佛而得名,叫作"七佛山"。围绕这七尊大佛建造的寺院,就叫作"七佛寺"。

§ 佛教文化

山西七佛寺文化

在禅宗丛林里,茶的重要性尤其显著。在很多仪式之中,都必须举行茶礼,在《敕修百丈清规》中,即有多处述及茶礼之应行时间及作法。禅刹中的饮茶方式,与礼仪相配合。这种"礼法之茶"不仅象征寺院之仪规,而且也是内心的一种修行。这种"礼法之茶",随着中国禅的东渡而传入日本,后来广行于民间,形成日本的"茶道"。水境精舍力图恢复唐代寺院的茶文化,使之成为与我们现代生活相结合的净化心灵的一种方式。七佛寺以弘扬佛教文化为己任,设三个佛教文化研究中心--山西省佛教文化研究中心晋东南研究基地、山西晋城佛教文化研究会、山西高平佛教文化研究会。山西省也是中国佛教文化研究的重镇,而晋东南地区的佛教文化在山西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七佛寺三个佛教文化研究中心的建立,山西佛教文化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入。2006年8月12日,七佛寺举行了方丈升座庆典以及佛像开光大法会。北京广化寺方丈怡学法师荣膺七佛寺方丈。为怡学法师送座的有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根通法师、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传印法师。随后举行了大型水陆法会,由根通法师、传印法师、怡学法师共同主法。千百年岁月沧桑,炼就了留传世代的山西佛教文化。如今,七佛寺的重光,可以说为佛教文化在新世纪的传承与发展写下了生动的乐章。 七佛寺

历史人文

由山脚沿"七佛门"而上,绿树森森,鸟语花香。七道门由当代著名大德一诚法师、圣辉法师、永信法师、根通法师、戒忍法师、胡雪峰大喇嘛等题写匾额,拾级而上,心为之清;寺门外,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题撰的"重建七佛寺碑";寺名由著名书法家启功题写,还有著名作家金庸先生题写的"七佛圣境"匾额。七佛寺内有七佛殿,塑有七尊佛像。所谓七佛,是指释迦牟尼佛及在其以前出现的六位佛陀。即过去庄严劫末的毗婆尸、尸弃、毗舍浮等三佛,与现在贤劫初的拘留孙、俱那含牟尼、迦叶、释迦牟尼等四佛。这七佛皆已入灭,故又称"过去七佛"。依据佛经记载,过去、现在、未来三劫之中,皆有千佛出现。其中,以上列七佛与此间因缘较深,所以诸经中经常论及。《长阿含经?大本经》中详细述及了过去七佛出现的因缘,并列举与七佛有关的劫名、种姓、菩提树等。院内还建有25米高的汉白玉七佛塔,为晋东南最高的佛塔,有净空法师题写的"七佛宝塔"塔铭。七佛寺内建有太虚大师舍利塔,供奉着太虚大师真身舍利,堪为镇寺之宝,由太虚大师的弟子惟贤法师题撰塔铭。太虚大师是近代中国佛教革新运动--"人间佛教"的主要倡导者,中国佛学的集大成者,长于融贯统摄,不拘于台贤禅净,卓然成家。其一生主要致力于改革中国传统佛教之积弊,希望使中国佛教上符佛陀的精神,下符现代中国的环境,其影响极其深远。七佛寺建立太虚大师舍利塔,目的在于弘扬太虚大师 "建设人间净土"的精神,发挥佛教引导社会、净化社会的力量。"水境精舍"幽雅超俗,飞云、揽月二楼阁,飞檐入云,更是占尽形胜!所谓"精舍",是智德精练者的舍宅。《释迦谱》卷三中说:"息心所栖,是曰精舍。"水境精舍的一大特点是,将茶道与禅道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参禅净心的妙所。唐代时,由于陆羽等人的倡导,品茶之风大盛于世。此后,饮茶之风逐渐传入佛教界,乃有"茶禅一味"的说法,谓茶道之精神与禅之精神相互一致。禅之所以与茶道相通,在于它们都是致力于使事物单纯化。禅是通过直觉地把握终极存在来完成,而茶道则是通过把在茶室中品茶所典型化了的意识移植到超生活的观念中来实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5: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