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国农业 |
释义 | § 中国农业 § 正文 中国农业发生于新石器时代。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在长达八九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农业曾经有过许多领先于世界的发明创造,但也经历过漫长的停滞时期。近代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农业日益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只是到了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的废除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农业才结束了停滞的历史,进入了发展较快的新时期。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显著改善,产量水平迅速提高。尽管近30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也有过挫折,中国以仅仅相当于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几乎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说明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9年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中国农业经过经济体制的改革,又取得了新的成就,其发展变化举世瞩目。 自然条件 见农业自然资源。 经济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全国12亿人口的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物和纺织用纤维等,除少数年份为调剂品种而有进口外,都来自本国农业。轻工业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也占很大比重。同时,农村和农业生产部门还是中国工业产品的重要市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农村商品零售额的比重已由1952年的54.6%增至1985年的58.5%;其中农业生产资料的比重已由5.1%增至11.7%。在对外贸易的出口商品构成上,1953年农产品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55.7%,1985年降至17.5%;但轻工业出口产品中,农产品加工品仍占一定比重,农业仍是中国获得外汇收入的重要手段(表1)。 中国农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1952年的农业产值(461亿元)比重为 45.4%,工业为34.4%,其他(包括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为20.2%;到1985年工业比重已升至59.6%,农业(3619亿元)则降为22.2%,其他为18.2%。如从农业和工业的产值构成看,1949年农业产值与工业产值之比约为7:3;1985年已颠倒过来,约为3:7。但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占全国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仍达 60.9%。 这个比例不仅大大高于发达国家,而且高于不少发展中国家,如埃及和巴西等。 19世纪以前,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田赋。清代乾隆时田赋约占财政收入的80%。民国时期田赋仍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如1916年的田赋总额约占财政收入的49%。1949年以后,农业税虽是国家财政收入来源之一,但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已显著下降,1952年尚占14.7%,1980年以后连续5年均不过2.5%左右。 社会主义改造和体制改革 1949年以前的中国农业,由于几千年封建制度和百余年帝国主义的压榨,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生产规模狭小的小农经济,常常连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首先以3年时间完成了土地改革。紧接着,又于1956年基本完成了农业合作化,使广大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但由于合作化后期工作上的缺点和偏差,加以1958年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见农村人民公社,1966年又发生了灾难性的“文化大革命”,以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遭受了严重挫折。从1979年起,根据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的精神,对原来的农村经济体制开始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革,已经采取的改革措施包括对原人民公社经营体制和政社合一体制的改革,以及农产品收购制度的改革等。特别是通过经营体制的改革,以家庭承包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基本普及,农业中集体经营与承包农户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形成,大大提高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自主权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增长。按可比价格计算,1979~1985年农业总产值平均年递增率达10.1%,而1953~1978年间仅为3.2%;每一农民的年平均纯收入1978年为134元,1985年为398元,增加了197%。 1979年以后,中国国营农场的经营体制已逐步地进行了改革(见国营农场)。 中国除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包括壮、蒙古、回、藏、满、维吾尔、苗、侗、彝、土家、朝鲜、布依、高山等55个民族,1985年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5.6%,但所拥有的草原和森林资源分别约占全国的90%和40%,对于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个农业的发展关系重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少数民族农业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水平很不一致。许多民族以封建制的生产方式为主;有的还存在着农奴制或牧奴制;甚至还保留有原始公社制的残余。从农业生产的结构和发展水平看,有的停留在渔猎经济阶段,有的以从事畜牧业为主,有的主要务农,但仍沿用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原始耕作方式。他们的某些独特的传统生产技艺,如朝鲜族的农艺、维吾尔族的园艺、蒙古族的畜牧、兽医等是较为精湛的,但由于落后的生产关系的束缚,农牧业生产总的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和80年代以来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以1985年与1952年相比,农业总产值从46.5亿元增至368.3亿元;粮食从1582万吨增至4006万吨,大牲畜(年底头数)从2439万头增至4749万头。 技术改造 为了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中国于50年代中期提出农业技术改造任务。当时,计划用5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完成农业机械化。以后这一进程因工作的失误发生曲折。1979年以后,中共中央确定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的方针,又使农业技术改造工作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30余年来,农业技术改造所取得的成就,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田基本建设 兴修农田水利和兴修山地水平梯田一直是30余年来全国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的重点项目。由于排灌动力机械的大量增加和渠道等设施的大规模建设,1984年农田的有效灌溉面积达66338.7万亩,居世界第一位,其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约为44.5%,也高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在有效灌溉面积中,机电灌溉的面积约占56.6%,而1952年仅为1.6%。此外,在水土保持、改造低产田、治理盐碱地和改良土壤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农田基本建设的巨大成就,提高了抗御水旱灾害的能力,为中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 肥料施用和病虫害防治 肥料施用坚持了有机肥同无机肥相结合的原则。但在继续广泛施用人畜粪和绿肥等有机肥料的同时,化肥施用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按有效成分计算,1986年化肥用量(折纯量)1930.6万吨,为1952年的240余倍,每亩耕地平均施用量13千克,居世界中等水平。但化肥构成上磷肥、钾肥的比重偏低。植物病虫害防治也取得重大成就。1982年化学防治面积近12.8亿亩,占耕地面积的86%。历史上常常造成颗粒无收的蝗灾已告消灭,许多植物病害如小麦锈病等已得到有效控制。 在家畜疫病的防治方面,由于建立了兽医生物药品工业体系,兽用药物迅速推广,50年代就在全国范围内消灭了牛瘟。以后,气肿疽、牛肺疫、羊痘等传染病和一些寄生虫病也得到有效控制。中国研制的猪瘟、牛痘、羊痘等疫苗,居世界领先地位。 育种和良种推广 30余年来育种工作的巨大成就,是农业增产的又一重要原因。1949~1979年间,全国开展了水稻、小麦、棉花等25种主要农作物的育种工作,育成并用于生产的品种达2700余个,其中推广面积在100万亩以上的265个,对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增加抵抗病虫害的能力等都起了重要作用。1975~1984年间杂交水稻的推广,对粮食的增产作用尤为显著。现稻、麦等主要农作物的良种种植面积均已超过播种面积的90%。 在家畜育种方面,除了对传统品种进行改良外,还先后从国外引进良种,并通过纯种繁殖和杂交,育成了不少优良的牛、羊、猪和家禽品种。冷冻精液和人工授精繁殖体系也已形成。 机械和电力装备 由于工业发展水平的限制和农村存在十分庞大的劳动力资源,中国农业机械化的程度仍较低,人力操作和手工工具尚占主导地位。但30余年来农业机械和农村用电量的变化也是很大的。50年代初期,拖拉机的拥有量还微不足道; 1986年已有大中型拖拉机86.65万台,小型拖拉机452万台(其中手扶拖拉机有相当数量用于农村运输);联合收割机的拥有量为3.09万台,农用载重汽车的拥有量为49.92万辆。1986年的机耕面积达54641.7万亩,超过全国耕地总面积的1/3。与此相应,电力在农村中的应用也有很大发展,1986年农村用电量为586.7亿千瓦小时。 农业教育和农业科学研究 见农业教育、农业科学研究。 生产结构和产量变化 中国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但数千年来一直以种植业为主。由于人口多,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粮食生产尤占主要地位。在传统观念中,种植五谷,几乎就是农业生产的同义语。50年代以后,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等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增长,但它们在农业总产值构成中的比重,总的变化不大。1979年以后由于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并确定了“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农村经济从较为单一的经营向多种经营的商品经济转化,情况才开始出现引人注目的变化(表2)。 种植业 即狭义农业。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的生产。其具体项目,通常用“十二个字”即粮、棉、油、麻、丝(桑)、茶、糖、菜、烟、果、药、杂来代表。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50年代为80%以上;60年代为75%以上;70年代前期为75%左右,后期为66%左右;80年代中期已降到60%上下。 在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的比重,从50~70年代始终高达80%左右,其中有9年超过85%;1979年以后适当调整了作物布局。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由1978年的18亿亩减少到1986年的16.6亿亩,比重下降到76.9%。但由于亩产量增加,总产量反由30475万吨增至 39151.2万吨。1986年粮食总产量的大致构成为:稻谷44%,小麦23%,玉米18%,薯类6.5%,其他8.5%。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在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中一直偏小,但总的趋势是上升的,从50年代至1978年大体为8~9%;进入80年代后,连续上升至14%左右。从经济作物的不同种类看,1952~1986年间棉花的播种面积在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中的比重由3.9%减少到3.0%左右,产量则由130.35万吨增加到354万吨,30余年中虽有起伏或停滞,但总的说还是增长较快的。油料包括花生、油菜子和芝麻等的产量起伏很大。1952年的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4%,产量为419.3万吨;此后有升有降。1978年以后又发展很快。1986年的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7.9%;产量1473.8万吨,约为1952年的3.5倍。 其他经济作物的发展情况,以1986年的产量与1952年比较,其增长幅度约为:烤烟6倍,糖料(甘蔗、甜菜)7倍,茶叶6倍,黄红麻5倍,水果18倍。 林业 40年代末期,林业产值在全国农业总产值中仅占0.7%的微小比重。50年代以后,林业建设有了发展。1986年林业的产值比重增加到 5%。但林业生产起伏较大,总的发展速度不快。30余年来,全国累计造林面积18多亿亩,因抚育管理跟不上,实际保存面积不足三分之一;加以采伐多于更新,1985年的森林面积仅为17.3亿亩,每人平均1.7亩,森林覆盖率为12%,且分布很不平衡,多集中在东北、西南和浙江、福建等地区。为了改变林业生产与国家和人民需要严重不适应的状况,1978年以来已采取措施加强林业建设,从而使抚育管理不断改进,造林面积和木材产量有所增加,用材林、经济林和防护林的构成也日趋合理。 畜牧业 在农业总产值构成中,畜牧业产值在50~60年代初期所占比重总的呈下降趋势。以后逐渐回升。1952年的畜牧业比重为11.5%,1986年增至21.8%。种植业和畜牧业之间的产值比例,则因种植业所占的比重逐步减少,二者的差距有所缩小。大体上50年代初为7:1,80年代中期为3:1。 家畜头数有较大幅度的增加。1986年末的存栏数大牲畜(包括牛、马、驴、骡、骆驼)为 11896.1万头(其中役畜约占58%),猪为33719.1万头,羊为16622.9万头,分别比1952年增加了55.6%、2.75倍和1.69倍。其中猪的数量增加最快。在全世界猪的存栏总数中,中国约占40%。大牲畜则因部分役畜为农业机械所取代,比重有所降低。此外,家兔和野生动物的饲养利用,近年来也有较大发展。但和社会需求相比,畜牧业的发展不快,特别是出栏率较低。1986年肉猪的出栏率为77.6%,羊为31.5%,牛仅6.1%。其原因在于饲养方法落后和饲料工业不发达。牛羊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草原建设不相适应。因此中国肉类产量虽由50年代的 300多万吨增加到1986年的2112万吨,牛奶产量由1978年的88万吨增加到1986年的289.9万吨,但按人平均占有量低于一般经济发达的国家。由于肉类产量中猪肉占90%以上,而猪的饲养又集中在农区,因而95%的肉类产自农区,无论农区或牧区畜牧业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除家畜、家禽饲养业以外,以桑蚕和蜜蜂等昆虫为对象的动物生产也有很大发展。特别是养蚕业,不仅历史上一贯占有重要地位,至今仍有较高的经济价值。1986年蚕茧产量36.9万吨(其中桑蚕茧产量为33.6万吨),比1952年增加近2倍。 水产业 即渔业。1952年的产值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3%,1986年的比重已增至4.1%,30余年有了较大的发展。水产品总产量1952年为166.6万吨,1986年增至823.6万吨,提高了近4倍。从水产品的产量构成看,1986年,海水产品约占57.7%,淡水产品约占42.3%。海水产品中绝大部分来自捕捞,主要是近海捕捞,海水养殖和远洋捕捞尚未得到应有的发展。近年来淡水产品的养殖业则有一定发展。 副业 中国农业中的副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性质和内容(见农村副业)。60年代以前的副业,是指农民利用业余时间或家庭中的辅助劳力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包括采集、渔猎以及家庭手工业如编织、刺绣等,大多属于自给、半自给性质。其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约为 4%强。至于后来由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举办的企业,它们虽在一个时期仍被当作副业,实质上已是相对独立于农业之外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突破了副业的范围;到80年代,又进一步演变成为乡镇企业。 台湾省农业 台湾省位于中国大陆的东南,与福建省隔海相望。全省包括大小岛屿近80个。土地总面积35981平方公里,2/3为山地,平地不足1/3。耕地面积1337万亩(1982),其中水田约占56%,旱地约占44%。全省地处热带与温带之间,年平均温度24℃,年平均降水量2400毫米,四季无霜。农业人口1982年为488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26.4%,而40年代时这个比例高达50%以上。人均耕地也由50年代的1.5亩左右,降至80年代初的0.7亩左右。该省原有的耕作制度和生产工具,与福建、广东省类似,复种指数较高,是中国富饶的农业产区。历史上常以稻米和蔗糖等产品,与大陆东南沿海各省交流。 台湾省在50年代,进行了土地制度的改革(见土地改革),农业中自耕农已占绝大比重。经营方法也逐渐改变为节约劳力与资金的集约经营,而更多地应用农业机械和现代栽培技术。60年代以后,为适应市场需要,逐渐形成了某些农产品的专业化生产区,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1984年水稻产量为224.42万吨,甘蔗为654.53万吨,香蕉为20.33万吨,菠萝为12.36万吨,分别比1952年增加43%、12倍、90%和 80%。其他农产品有烟叶、茶叶、柑橘、花生等。大豆、小麦和玉米则种植稀少,被列为经济作物。森林面积原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以上。50年代初年产木材45万立方米左右,70年代初增至110万立方米,但经多年采伐,日见减退,1982年的产量已不足50万立方米。畜牧业在生猪生产上对品种改良、推广配合饲料及改进饲养技术等方面,颇为重视,从而缩短了饲养期,提高了屠宰重量,而且大部分为“瘦肉型”猪。 台湾省的出口农产品主要有糖、米、香蕉、菠萝、蘑菇、芦笋(罐头)、茶叶和水产品等。50年代以来,这些产品的出口量增长较快,但30余年在出口总值中所占比重,则逐步下降;进口农产品以至米、大豆、小麦和面粉、原棉、烟草、牛乳和乳制品、橡胶及其制品、木材等为主。其在进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 配图 § 相关连接 www.agri.gov.cn 测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