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V.S.奈保尔 |
释义 | § 概述 Sir 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 (1932-)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印度裔英国作家V.S.奈保尔日前在接受印度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即将出版的新作《魔种》(MagicSeeds)将成为他的最后一部小说,他已经失去了写作下一部作品的精力。 这位72岁的老人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告诉当地一家报纸的记者:“我已经老了,而写作需要巨大的精力,《魔种》将成为我的最后一本书。”奈保尔出生于1个世纪前由北印度移民到特立尼达的一个劳工家庭。他称自己的新作将联结起自己曾生活过的不同的世界。将于下月出版的《魔种》是他早前的小说《半生》的续作,讲述一个男子为了改变印度贫穷的状况而参加游击队,但却发现这样的抗争只是一种虚假的姿态,最终他因为杀死了三个警察而被投入监狱。 这位以《比斯瓦斯先生的房子》、《在自由的国度》等作品享誉文坛的作家于20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现实与虚构之间模糊的界限是他的作品的显著特点。 奈保尔曾宣称自己没有一个敌人,但近年来却因为自己的宗教观而结怨日广。 今年初,他发表文章声援1992年狂热的印度教徒破坏清真寺的事件,该事件曾引发印度全国范围的骚乱。 而数年前他曾言辞激烈地抨击伊斯兰教控制教徒并排斥其他信仰,惹来不少事端。 § 评述 奈保尔:漂泊的“世界作家” 印度裔英国作家奈保尔(VidiadharSurajprasadNaipaul),1932年生于靠近特立尼达西班牙港的chagua鄄nas,祖父供职于一家甘蔗种植园,父亲是一名记者。 1950年,18岁的奈保尔获政府奖学金,来到英国牛津大学专攻文学。大学期间,他的小说屡屡遭到退稿。父亲的帮助和鼓励使得他矢志不渝的坚持创作。1953年,他的第一部小说出版了。这年,他的父亲去世。奈保尔出版的《父子之间》收入了两人的往来书信。1953年成为自由撰稿人。1954年-1956年,担任BBC“加勒比之声”的栏目主持人。 1990年,他得到英国皇室的封爵,1993年,成为英国戴维-柯翰文学奖的首位获奖者,20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奈保尔的作品主要由长篇小说和短篇故事构成,也包括一些纪实性作品。他是一位世界主义作家,他认为这源于自己无根的状态。他对于特立尼达文化和精神的贫乏感到悲哀,他感到与印度的疏离,也不能认同英格兰这个前殖民势力的传统价值。 另外,他还批评印度尼西亚、伊朗、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非阿拉伯国家中的穆斯林原教旨主义……阴郁、苦涩、辛酸、对社会黑暗毫不妥协,就是奈保尔的风格。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