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河象
释义

§ 基本简介

黄河象

在300万年前,甘肃地区不像现在这样干燥,到处有河流和湖泊。有一天,一只剑齿象在河边饮水时,失足陷入泥潭之中,逐渐被泥沙掩埋,随着时间的推移,泥沙堆积的越来越厚,因而它的的骨骼得以完整地保存。而经过复杂的地质演变,这一地区被抬升为高原,黄河象得以重见天日。

黄河象化石是人们了解甘肃地区的古地理、古气候的珍贵资料,是中国古生物发掘的重要成果之一。它在中国十分有名,中国小学语文教材中,就专门有一篇课文讲述了黄河象的故事。黄河象化石目前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中。这具化石被命名“黄河象”。

它身高4米,体长8米,象牙长达3米多,好像两把长剑,所以又叫剑齿象。剑齿象在几百万年前分布很广,在外国也发现过它的化石。黄河象的骨骼化石,是全世界已经发现的剑齿象骨骼中最完整的一具。黄河象化石是人们了解甘肃地区的古地理、古气候的珍贵资料,是中国古生物发掘的重要成果之一。

因为这具化石是在黄河区域被发现的,经过几百万年后,它变成了化石,并被人们发现,经过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学家发掘、整理和研究,科学家根据它的形态特征和发现地点给它取名为“黄河剑齿象”,因发现于黄河流域被人们俗称为“黄河象”。[1]

§ 体形特征

黄河象

黄河象是世界上保存化石最完整的大象,也是亚洲所发现的大象化石中最大的,它的身高3.81米,骨架总长(门齿基部至尾的下垂部)4.52米。它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象化石中保存最完整的,它全身的骨骼只有垂下来的尾巴没有找到。科学家分析可能它在陷进泥沙时尾巴露在外边,因此腐烂掉了,没有保存为化石。

那么为什么黄河象的其它骨骼在经历了250万年后还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呢?科学家们分析,黄河象被泥沙埋没后,这一地区没有发生过较大的地壳变动,没有经过流水的搬动,而且保持着不站不卧的姿势,这就证明黄河象埋藏在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里。今天它高高地屹立在中国古动物馆特意为它设计的展厅内,让人们一睹它的雄姿。

在遥远的250万年前的甘肃省合水县,有一头大约有60岁左右年迈的大象到河边喝水,不小心滑到了河里被泥沙掩埋,经过几百万年后,它变成了化石,并被人们发现,经过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学家发掘、整理和研究,科学家根据它的形态特征和发现地点给它取名为“黄河剑齿象”,因发现于黄河流域被人们俗称为“黄河象”。

黄河象是世界上保存化石最完整的大象,也是亚洲所发现的大象化石中最大的,它的身高3.81米,骨架总长(门齿基部至尾的下垂部)4.52米。它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象化石中保存最完整的,它全身的骨骼只有垂下来的尾巴没有找到。科学家分析可能它在陷进泥沙时尾巴露在外边,因此腐烂掉了,没有保存为化石。

那么为什么黄河象的其它骨骼在经历了250万年后还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呢?科学家们分析,黄河象被泥沙埋没后,这一地区没有发生过较大的地壳变动,没有经过流水的搬动,而且保持着不站不卧的姿势,这就证明黄河象埋藏在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里。今天它高高地屹立在中国古动物馆特意为它设计的展厅内,让人们一睹它的雄姿。

§ 化石来历

黄河象骨架

黄河象的骨骼化石,是全世界已经发现的剑齿象骨骼中最完整的一具。 黄河象属长鼻真象科剑齿象属,是地球上早已绝灭的一种大象。门齿粗大,平行排列,弯曲度小。头骨正方形,额面平缓,鼻上有一“八”字形槽状韧带窝。枕骨过度缓慢。有7个颈椎,20个胸椎、5个腰椎。背脊单峰,最高点在肩部。四肢粗壮,脚为五趾。臼齿齿冠较低,釉质层较厚。它的各个部位骨胳的骨缝、骨骺均和相邻的骨体完全愈合。它的躯体庞大,门齿粗长,髋臼支前后弯曲明显,闭孔狭长,盆腔面不够光滑,呈梨形。

据推测,在300万年前,甘肃地区不像现在这样干燥,到处有河流和湖泊。有一天,一只剑齿象在河边饮水时,失足陷入泥潭之中,逐渐被泥沙掩埋,随着时间的推移,泥沙堆积的越来越厚,因而它的的骨骼得以完整地保存。而经过复杂的地质演变,这一地区被抬升为高原,黄河象得以重见天日。

黄河象化石是人们了解甘肃地区的古地理、古气候的珍贵资料,是中国古生物发掘的重要成果之一。它在中国十分有名,中国小学语文教材中,就专门有一篇课文讲述了黄河象的故事。黄河象化石目前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2: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