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黎族音乐
释义 黎族音乐

§ 内容

当人们喜庆、聚会或农闲时节,在黎族村寨,不论是村边、田野或家中,到处都可以听到那悠扬的歌声和清越的乐器声。这当中有优美抒情的,有激昂高亢的,有窃窃私语似的,有委婉动听的。这些歌声和乐器声,反映了黎族人民淳朴、乐观、耿直、刚毅的性格,也体现了黎族人民热爱生活、向往未来的真实感受。众多的黎族民间音乐可分为两个部分:民间乐曲和民间乐器。

吹鼻萧

1.民间乐曲

黎族民间乐曲可分为五种宗教仪式曲、贺喜曲、娱乐和口技曲、生活劳动曲等。祭祀仪式曲主要用在宗教仪式上,如祭祖求神的锣鼓曲、丧礼曲等;贺喜曲主要用于喜事方面,如清音曲、婚礼曲、闹酒曲等;娱乐曲多为吹奏乐,如鼻箫曲、哩咧曲、口弓曲等;生活劳动曲有摇篮曲、叮咚曲、舂米曲等;口技曲有口哨曲、吹树叶曲等。

民间乐曲多由民歌的曲调发展而来。黎族有5个方言,各方言因居住的地域不同又形成不同的土语,而每个土语的民歌所唱出来的曲调和唱腔风格也有些差异。黎族到底有多少种曲调,目前仍没有准确的数字,大约有10多种,一般是汉词黎调或黎谣正调:缓慢流畅类的有——琼中的“世亲调”,白沙的“沙中哇”、“歪歪调”、“娃呀娃”,保亭的“罗尼调”,昌江的“哩哩调”,陵水的“长桌调”、“短调”、“古调”等;节奏鲜明快速类的有——东方的“滚龙调”;高亢豪放类的有——乐东的“千家调”;柔和动听类的有——东方的“欧欧调” ;另有水满调、红毛调、番阳调、什运古调、毛阳古调、牙叉通呃、元门通呃、南开通呃等等。因此,尽管歌的内容可能相同,但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调子。以“砍山歌”为例,民歌中就有五指山的砍山调,保亭的砍山调,白沙的砍山调,昌江王下的砍山调,白沙南开的砍山调等。一种曲调又可细分,如保亭的砍山调可分为保城砍山调、什玲砍山调、八村砍山调、毛感砍山调、六弓砍山调、加茂砍山调、毛岸砍山调、南林砍山调等。可见,黎族民歌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是多姿多彩的,它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乐器

黎族俗语:歌声不停,笛音不止。这个俗语反映了黎族的民间乐器与民歌一样历史悠久。

据不完全统计,黎族乐器不少于40种。竹制吹管乐器有:哩咧(亦称“口哨”)、改良哩咧、毕达(亦称“排箫”)、水箫(亦称“旬夏”)、毕箫、改良毕箫、筒芍(也称“箫”)、拜、哩罗、鼻箫、篓、改良篓、芍扒、芍、芍姑琴、哒唠、涛雅芍、伦、笛利;吹管乐器有:牛角号、叶笛、牛角哒(“噢最哒”)、椰乌等。拉弦乐器有:椰胡、朗多依、牛角胡伴胡(亦称“套歌”)等;弹拨乐器有:竹制口弓(亦称“改”)、舍属口号(亦称“改东”)、令东等;打击乐器有:叮咚(亦称“朗贡”)、蛙锣、铜锣、钹、根龙(大鼓)、牛皮鼓、鹿皮鼓、黄猄皮鼓、榔勺(亦称“牛柃”)、木鼓(亦称“灾榔”)、牛角郎(亦称“奥最郎”)、梦咚(亦称“椰梦”)等。黎族乐器种类较多,有原始的,有改良的,也有后来制作的,均广泛流行于黎族地区。

唢呐的演奏

2.1吹管乐器

哩咧。“哩咧”为黎语音译,由于黎族语言差异,又称“遭咧”、“罗咧”、“口哨”等。它是黎族最喜爱的一种竹制直吹的竹管乐器之一。在保亭、五指山、琼中、乐东等市县最为流行。哩咧用山竹制成,竹管唢呐状,以小管套大管,共九节,节节相套,每节开有一个按音孔,头尖尾大,长约七市寸不等。它上端为吹嘴节(音节),留有簧片,哩咧原先只有3个按音孔,后几经改革开有9个按音孔(前八后一),方臻完善。在改革过程中力求音阶准确,音律优美,音质纯正等效果,把原来窄小的音域扩大,一般音阶为:3 5 1 2 3 5 6,如全靠运气,上下嘴唇控制可憋到712最高音,音色透亮,委婉而悦耳,清脆而甜美。因此,每当器乐合奏或舞蹈伴奏中,如果哩咧的音乐旋律出现,听众总是称赞“黎家姑娘在歌唱”。

每当人们开荒种地、上山打猎、守“山栏”园或收割成熟的“山栏”稻时,在休息之余便喜欢吹起心爱的哩咧,给那单调寂寞的劳动场面增添欢乐,消除疲劳,表达劳动的欢乐。青年男女在谈情说爱时,优美的哩咧声更是他们相约的暗号,他们吹起它来相互倾吐真挚的感情。

1956年广东省民族歌舞团作曲家陈元甫先生,创作了第一首哩咧独奏曲《回忆》,于1964年参加北京全国音乐周,登台表演,并灌制成唱片,轰动了音乐界,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草笠舞》曾在第八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民间舞蹈比赛中荣获金质奖,《草笠舞》的成功,应该说是与哩咧为其音乐伴奏分不开的。

筒芍。黎族民间的一种竹制竖吹管乐器,在黎族地区甚为流行。筒芍有两种制作办法和两种吹奏方法:一种是用山藤竹制成的,箫身长短不一,有的长达4市尺不等,箫的头尾两端都挖通,首端的吹孔处,开有一个吹音孔,上方开有3个按音孔,下方开有一个按音孔(前三后一),由这4个按音孔控制着发音。吹奏时,用露蔸叶套着“勺”头,控制着吹气孔以调节音,即音量的大小。另一种是用一根约l.5厘米粗的、33厘米左右长的细管插进吹孔,并用露蔸叶套着,吹奏者口含着细管吹奏。用这种方法吹奏,低音为:6,高音为:2,音阶为:1 2 3 4 5 6 7。如果运用超技法,就可以吹奏出许多泛音来,使音域可以达到3个八度:e–e3,而低音区的音色则显得低沉。弱奏时,音量小,发音也较困难;中音区的音色宽厚、圆润、优美,非常适合奏连音、顿音和琶音。在夜深人静时吹奏起筒芍,其音则更加娓娓动听。

筒芍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因而造成的吹奏姿势也各异。人们在吹奏时,大而长的筒芍往往因最下端的按音孔由于管身过长,只好用脚趾按音。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吹奏者,喜爱正坐着吹奏,但亦有站着吹奏,甚至还有躺着吹奏的。

筒芍的音色柔,因而男女青年谈情说爱时,无不以吹起筒芍来表达爱慕之情。另一方面筒芍又善于表达低沉的音域,因此每当遭受不幸内心悲痛之时,或者村寨里遇上凶灾之年,或者中年丧妻子、老年失子女等,人们在那黯然忧伤之际,也喜欢吹起筒芍来抒怀。

20世纪50年代以后,广东省民族歌舞团曾将筒芍改革用于民族乐队,并由该团作曲家李超然创作了筒芍合奏曲《椰林夜曲》,灌成唱片,深受音乐界人士的欢迎。

鼻箫。黎族极具特色的气鸣乐器,因用鼻孔吹奏而得名。黎语称“虽劳”、“屯卡”、“圆哈”等。

箫管用石竹制作,其长短、粗细规格不一,民间多使用一根无节的细竹管,管长60~70厘米,管径1.6厘米左右,在距两端管口8厘米处,各开一个圆形按音孔,按音孔既可开在管身一侧,也可开成前后各一。如果使用两端带竹节的竹管,需在节隔中心开一圆形通孔,多节竹管制作就要打通竹节,吹孔在竹管的细端。在黎族民间,偶尔也能见到管身很长的鼻箫,其中最长者竟达160厘米,需要躺着吹奏,用脚趾来按下面的音孔。长鼻箫现在只有极少数的老人能吹奏,因此长鼻箫面临失传的危险。

鼻箫演奏时,管身竖置,左手拇指按上孔,右手拇指、食指分别按下孔和底孔,将上端吹孔斜放右侧鼻孔,靠着鼻孔呼气振动管内空气柱而发音,有时也可用手堵住左侧鼻孔吹奏。吹孔及管底3个孔,可吹出:g、a、c1、e1、g16个音,音量较小,音色清幽低沉,娓娓动听,低音犹如洞箫,但更柔和,高音微弱,运用丰富的泛音,能吹出3个八度音域,并能奏出颤音、滑音。有时由于气流较难控制,乐声时有时无,从而给人一种若有若无、断续飘渺的意境,听来颇有仙乐韵味。鼻箫有许多固定的曲调,它们大都是无标题的抒情短曲,每曲都有一定的含义。在夜深人静时吹起鼻箫,整个村寨隐约可闻。

清代张庆长《黎岐纪闻》载:“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之交齐集旷野间,男弹嘴琴,女弄鼻箫,交唱黎歌,为情投意合者,男女各渐凑一处,即订偶配,其不合者,不敢强也”。可见鼻箫是黎族青年表达爱情时常用的乐器。每当夜幕降临,寂静的黎寨里,不时传来阵阵的纤细而清幽的箫声,这是黎家小伙子在吹箫召唤女友,或是姑娘以箫声回答男友,或是一对情侣相依偎在槟榔树下轮流吹着鼻箫互诉钟情。黎家青年男女都会吹奏鼻箫,而所吹的鼻箫,一般多为即兴吹奏,其曲调也因人而异。难怪黎族姑娘可以根据乐曲和音色的不同,能够在很多的箫声中辩认出自己恋人那独特的箫声来。“抛个石头探水深,吹曲鼻箫试侬心”。从这句黎族情歌中可看出,鼻箫与黎族青年的恋爱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鼻箫常用于独奏、对奏,并登上舞台,成为舞蹈伴奏乐器。1980年8月,广东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时,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乐东县文艺队演出了新创作的舞蹈《鼻箫恋》,演出时舞台上出现的五指山夜晚,月色如银,身着盛装的黎族青年男女,一边吹响柔和的鼻箫,一边翩翩起舞??舞蹈界的好评。

毕达。竹制吹管乐器。海南省各市县均流行,尤以黎族地区更甚。传统毕达为单管四孔簧管乐器,20世纪50年代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歌舞团陈文仲先生将其改良发展为8个按音孔(前七后一),把两支长短、大小、音高相同的毕达并排捆绑组成,故又名排箫。管身长22厘米,内径0.3厘米,外径0.5厘米;顶端留节,节下正面或背面削薄2.8厘米,刻一长2厘米、宽0.3厘米的簧片,簧舌朝上;根部与管体相连,或将管身头部剜去0.2厘米,使竹节下露出管道,再嵌以竹质簧片,下端用铜丝捆绑紧;背孔距顶端4.2厘米,第七孔距顶端约5.7厘米,第一孔距尾端2.5厘米。演奏时,右手拇指同时按两管背孔,食指、中指、无名指按两管下四孔,口含簧片,吹气鼓簧片发音,音色清脆明亮,可用于独奏、合奏。

牛角哒。牛角制成的吹管乐器。选好牛角材料,最好选口径大的牛角,在牛角尖(尾端)锯一小节出现一个吹孔,接着在吹孔插入l至2个竹篓管,用于缠绑树叶为吹片,从吹孔下方开8个按音孔(前6后2,也有前5后3),可用运气流控制音量作为音阶。牛角哒在改革开放后,经保亭县的黄照安先生精心改良发展,现已成为黎族八音队不可缺少的乐器。牛角哒可以合奏、齐奏,还可以独奏。现主要流行于保亭、陵水、五指山等市县一带。

椰乌。用椰壳制作。选比较老熟的椰子,然后在壳上挖开一小孔,把里面的椰水倒掉,取出椰肉洗净,接着在椰壳的首端挖开一个1.2~1.5厘米当成吹音孔,装上一个吹竹管粘固后,再在椰壳前方开6个按音孔,后方开3个按音孔,音阶一般为:1 2 3 4 5 6 7 1 等自然音阶。椰乌不是黎族传统的乐器,它是由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新政工商所所长、海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黄照安先生发明的,取名为“椰乌”。椰乌曾参加各种文艺活动演出,在参加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举办的“七仙温泉嬉水节”的演出中,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各界专家的认可,并受到日本大阪大学教授西冈信雄的赞扬。椰乌可以参加乐队各种合奏、伴奏、独奏。现流行于海南省民族地区。

2.2拉弦乐器

朗多依。拉弦乐器,外形与汉族地区流行的二胡相似,但琴筒、琴杆均采用当地生长的竹材料自制,其规格尺寸很不统一,全长60~80厘米,琴筒长10~12厘米,直径8厘米左右。筒的前口蒙以用竹笋壳制成的板面或蛇皮,筒后端敞口,琴杆为竹制,由竹杆较粗的一端为琴头,平顶无饰;上端设二轴,弦轴为木制,圆锥形,轴长10厘米;琴杆中部没有系弦,下端插入琴筒并外露系琴弦;琴面中央置竹制的空心琴码,张开两条琴弦,弓杆用细竹制作,弓毛和琴弦均采用海南特有的一种称作“鸡螺丝”的棕色细藤来制作。一般坐着演奏,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执弓于两弦间拉奏,五度定弦,音量较小。由于是用细藤弓摩擦细藤弦,发音较粗糙,音色不及二胡圆润、丰满,表现力也较黎族的其他气鸣乐器逊色。在黎族民间,人们常用于独奏自娱,其形制古朴粗糙。现主要流行于海南省民族地区。

1962年5月,广东省民族歌舞团将黎族的民间乐器朗多依一支,赠予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这支朗多依的琴筒、琴杆、弓杆均为竹制,弦轴为木制,琴体全长59.5厘米,琴筒长10厘米,直径7.9厘米,蒙以竹笋壳为面,后面敞口。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仍藏有该乐器。

椰壳胡。以椰子壳为胡筒,椰壳以大的和老的椰子为最佳。选好后把椰壳锯成两半,取出椰肉,把椰壳晒干后即可制作胡筒。制作时,先在胡头杆上方安装两个胡轴用于缠绑胡线,后用古木或榕树木板制作胡板(胡板决定椰胡的音色与音量),再用牛皮胶粘紧固定形成胡筒;椰壳胡弦用丝弦一粗一细(即外粗内细),弓长为80厘米左右,以花剑麻制作弓毛。椰壳胡多用在黎族民间八音队,主要流行于保亭、五指山等地区。

牛角胡。牛角胡制作时,先把牛角锯平留牛角尾端,再把牛角挖5个小洞口宽约2厘米用于音量的振动共鸣,牛角胡杆用荔枝木或黑格木制作,胡杆长70厘米,胡杆头与牛角胡使用板胡线或高胡线连接,弓毛多以花剑麻制作,胡弓多用厚皮竹为杆。牛角胡多用于黎族民间八音队,主要流行于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2.3弹拨乐器

令东。黎族弹拨乐器,形似月琴,琴杆、音箱用桐木制作,音箱呈圆形,琴颈设6~7个品位,琴头设4个弦轴,左右各2,弓4根丝弦,每2弦定同音高,五度定弦。演奏时,左手持琴柄,置琴于身前,右手拇指、食指挑拨弹奏。此乐器音色圆润优美,用于合奏或独奏,后由广东省民族歌舞团改良制作,成为现在的形状,流行于海南省黎族地区。

竹质口簧。亦称“口弦”、“口弓”,黎语称“改”、“太波”。《世本》有载:“女娲作簧”;东汉的《释名·释乐器》亦载:“簧,……以竹铁作,于口横鼓之”。宋代的《乐书》载:“传称王遥有五舌竹簧,今民间有铁叶之簧”。可见,竹质口簧应源于古代的簧。

竹质口簧以竹制作,长3·3分,宽l分(一作“宽3分,厚l分”),奏法的方法,以手指弹击,可分为:食指弹,拇指弹,拇指食指交替弹,食指、中指交替弹,食指、中指、无名指交替弹等多种。竹质口簧发音微弱,需应用的口腔共鸣加大音量,并通过唇、舌动作变化和嘘气、吸气加以调节才能奏出动听的音乐,能发出八度、九度或更宽广音域。竹质口簧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流行于海南省各市县,尤其以黎族地区为甚。

2.4打击乐器

榔棹柃。黎语称“榔勺”或“牛柃”,长20~30厘米不等,宽15~20厘米,中间空心,空心口内安装两个小木柚吊绑,摇动起小木柚撞击两边空口发出“咯咯”响声。大的榔棹柃发出的声音低沉,小的发出声音高亢响亮。音阶为6 1 5 2 4 6 i,敲击时双音连音不断,常用于黎族民间八音队婚礼演奏与文艺晚会演出。

大皮鼓。黎语称“根龙”,黎族传统打击乐器。用一段粗大的圆木挖空为鼓身,两端蒙牛皮或鹿皮,鼓高约100厘米,鼓面直径约35厘米,中间大两头稍小。有的大皮鼓的鼓身和鼓面还绘有动物纹和人形纹。大皮鼓常用于娱乐、传信、祭祀等活动。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亲故聚会,椎鼓歌舞”。这说明至少自宋代起,大皮鼓就一直在黎族地区流行。

蛙锣。黎族打击乐器,黎语称“va:o11”。由铜铸成,为圆形,形似盘子,一般直径30厘米左右、厚度为5厘米左右。有两种类型,因在锣体的外面边缘处一侧铸上青蛙(铸蛙2只或3只,3只较珍贵)而得名。多在举行宗教仪式中使用,平时将蛙锣收藏在家中或埋在地下。1949年前,蛙锣在黎族社会中是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哪家拥有的蛙锣越多,哪家的财富就越多、身份地位就越高。20世纪50年代在乐东三平头塘村发现一大型蛙锣,直径40.7厘米,锣面铸有阳纹的两龙含珠图案和八卦符号。蛙锣现仍在黎族地区流行。

叮咚。黎族特有的打击乐器,黎语称“朗贡”。叮咚由木杆和木架组成,木杆是发音体,多采用红木或其它质地坚硬的木材制成,杠长200~240厘米、直径10~20厘米,用绳索吊在刻有花纹图案的三脚木架上。在黎族民间,常用黎语叫“柴即慎”(海南话叫作“红麻树”)木材制作。叮咚制成后,每根木杆能发出五度关系的两个音,上一根为c1、g1,下一根为a、e1,上下两根为小三度的谐和音程。音调不准时,除可用刀子修正木杆外,也能通过移动吊挂在木杆两端的绳索来调节。叮咚有两根木杆、三根木杆、四根木杆、五根木杆等形式。

演奏时,演奏者站立在叮咚架前,两手各执一根长30厘米、直径3厘米的圆木棍敲击。两根以上木杆的叮咚,便能奏出更多的音符,发音可构成七声音阶,但技巧较难掌握。叮咚敲击节奏很丰富,多用二拍子或四拍子,很少用到三拍子。节奏组织常为对称的手法,通常用左手以急速的节奏敲同音返复,作为衬托音,右手以稍慢的速度奏出曲调,并以不同的音型越敲越快,运用变奏的形式造成高潮。它和演奏木琴相似,不同的是,木琴是由长短不一的小木块按一定音序编排连接而成,而叮咚则是敲击木杆的不同部位发出高低有别的声响。叮咚的特点是简单易学,人人能打,声音清脆嘹亮、淳朴动听。在农业生产上,叮咚还能起到驱赶鸟兽、保护农作物的作用。

叮咚是黎族古老的民间乐器。在刀耕火种的年代,人们拿起钩刀,到山上砍除荆棘和莽丛,清出一小片一小片的土地来种植“山栏”稻和玉米。可是,山里森林密布,野兽成群,人们辛辛苦苦种上的庄稼,经常被野兽破坏,特别是当“山栏”稻成熟时节,野猪便来偷食,往往一夜功夫能把大片的“山栏”稻啃个精光。为了保护劳动果实,黎家人便在山中搭起茅棚看守庄稼,还砍下两根近两米的木杆吊在棚前,再用两根短木棍不停地敲打起来,以恐吓野兽。这就是叮咚的由来。

打叮咚的原始形式,是与劳动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先将叮咚木杆吊在守”山栏”园的守棚上,另在离叮咚较远的地方立着两根劈开的竹子,用一根绳子系住竹子,再将绳子的另一端绑在守棚里,人们打叮咚时,中间穿插着拉绳,而绳子便拉动两根竹子发出响声,可将较远处的鸟兽吓跑。叮咚对驱赶猴子最有效,人的吆喝声??走。打叮咚成了黎家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娱乐形式。

在黎族群众中,不论男女老少都爱打叮咚,还编了许多叮咚民歌。每逢过年过节或集会,就一边演奏,一边歌唱。有一首叮咚歌这样唱道:“山栏稻米软又香,过去全被地主尝,贫农深夜守山栏,打起叮咚赶野兽。今天黎家得解放,山栏稻米人人尝,叮咚越打越响亮,声声感谢共产党。”直到今天,每逢佳节,黎家人用叮咚演奏歌曲,欢庆丰收。

1956年4月,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歌舞团下乡和黎族人民联欢时,发现了叮咚演奏形式,后经过整理、提炼,取消了竹子部分,突出了音乐部分,使原始的叮咚变成了今天人们在舞台上所见到的叮咚。叮咚可以独奏、合奏,也可为歌舞伴奏。原广东省民族歌舞团陈元甫先生,曾创作《叮咚舞曲》。现在叮咚仍流行于黎族地区。

§ 配图

§ 所属分类

音乐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2: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