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雀麦 |
释义 | § 正文 雀麦 (《唐本草》) § 异名 蘥(《尔雅》),爵麦(《说文》),蒸麦(《尔雅》郭璞注),杜姥草(《千金方》),牡姓草(《广济方》),牛星草(《纲目》),野麦、野小麦、野大麦(《湖南药物志》)。 §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雀麦的茎叶。 § 植物形态 雀麦 雀麦 一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叶鞘包茎,被白色柔毛;叶舌透明膜质,顶端具裂齿;叶片长5~30厘米,宽2~8毫米,两面皆生白色柔毛,有时下面无毛。圆锥花序,下垂,长达20厘米,每节具3~7分枝;每枝近上部着生1~4个小穗;小穗含7~14个小花,上部小花通常不发育,颖披针形,具膜质边缘,第一颖3~5脉,第二颖7~9脉,外稃椭圆形,边缘膜质,具7~9脉,先端具2微裂齿,其下约2毫米处生芒;第一外稃较长;内稃短于外稃,脊上疏生刺毛;雄蕊3;子房顶端有毛。颖果线状长圆形,压扁,腹面具沟槽,成熟后紧贴于内外稃。5~7月抽穗。 生长于山坡、荒野、道旁。分布长江、黄河流域。 本植物的种子(雀麦米)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1] § 性味 《唐本草》:"味甘,平,无毒。" § 功用主治 ①《唐本草》:"主女人产不出。煮汁饮之。" ②《品汇精要》:"去虫。" § 选方 治汗出不止:燕麦全草一两,水煎服,或加米糠五钱。(《湖南药物志》) § 形态特征 幼苗 幼苗细弱。胚芽鞘淡绿色或淡红紫色,叶片狭线形,常扭曲,被白色长柔毛。叶鞘闭合,有毛。叶舌透明膜质,顶端具不规则裂齿。 成株 须根细而稠密。秆直立、丛生,高30~100厘米。叶鞘紧密包茎,被白色柔毛。叶片长5~30厘米,两面均被白色柔毛。 花和子实 圆锥花序开展,向下弯曲,长30厘米,分枝细弱,长10厘米。小穗幼时圆筒状,成熟后压扁。外稃椭圆形,边缘膜质,芒长5~10毫米。内稃较狭,短于外稃,脊上疏生刺毛。颖果背腹压扁,呈线状,暗红褐色。 [1] § 综合治理策略 农田杂草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人工防治、化学防治、机械防治、替代控制和生态防治等方法。 (一)人工防治 1.控制杂草种子入田人工防除首先是 尽量勿使杂草种子或繁殖器官进入作物田, 清除地边、路旁的杂草,严格杂草检疫制度, 精选播种材料,特别注意国内没有或尚末 广为传播的杂草必须严格禁止输入或严加控制, 防止扩散,以减少田间杂草来源。 用杂草沤制农家肥时,应将农家含有杂草种子 的肥料经过用薄膜覆盖,高温堆沤2-4周, 腐熟成有机肥料,杀死其发芽力后再用。 2.人工除草结合农事活动, 如在杂草萌发后或生长时期直接进行人工拔除或铲除, 或结合中耕施肥等农耕措施剔除杂草。 (二)机械防治 结合农事活动, 利用农机具或大天型农业机械进行各种耕翻、耙、 中耕松土等措施进行播种前、 出苗前及各生育期等到不同时期除草, 直接杀死、刈割或铲除杂草, (三)化学防除 主要特点是高效、省工, 免去繁重的田间除草劳动。 国内外已有300多种化学除草剂,并加工不同剂型的制剂, 可用于几乎所有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地的除草。 (四)替代控制 利用覆盖、遮光等原理, 用塑料薄膜覆盖或播种其它作物(或草种) 等方法进行除草。 [1] § 地理分布 长江、黄河流域各地均有发生。 § 相关文献 郭书普.旱田杂草识别与防治原色图鉴.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张朝贤,张跃进,倪汉文编著.农田杂草防除手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