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头清真寺 |
释义 | § 简介 马头清真寺是苏北鲁南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所民族寺院,位于马头镇驻地北部,总面积13亩,其中大殿24间,有南讲堂、北讲寺内一瞥 堂、东对厅、水房、古井亭、门楼、望月楼等建筑,另有“金公施田铭”1幢,大殿北有石碑3幢,其中为乾隆三年“重修清真寺碑记。”马头清真寺始建于明永乐三年,乾隆三年重修,同治元年建讲堂1座,并建浴池3间。1937年建南讲堂及套房各两间并购置锅炉1台。1983年政府拨款15000元,新建望月楼1座,北讲堂4间,水房4,修古井亭、门楼,使清真寺更加壮观。 § 清真寺布局 清真寺坐南朝北,整座建筑群体布局合理,规模雄伟壮观,装饰古朴典雅,幽静肃穆,颇具中国宫殿式建筑风格和伊斯兰教民族建筑特色。 该寺平面呈长方形,占地总面积13亩,建筑面积870平方米。正门面北,红漆大门,两尊雕刻精美的石鼓分踞左右,门额高悬三个金光闪烁的楷书大字“清真寺”。 紧接门厅的是一座宽6米,深8米,高3米的花墙围成的小天井。这座小天井是整座寺院的枢纽。以墙为界将寺院分成东庭院、西庭院、南庭院三部分。这样既划定了各殿室的宗教事务活动范围,又有月门甬道直接贯穿,界而不隔。整体布局恰当严谨,俨然一体。其南面影壁墙中间是一个带灯箱的阿文嘟阿,其意思是伊斯兰的基本信仰清真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东月门上刻阴文“澄源”二字,古朴圆润。进东门便是井亭及沐浴室。井为方形,深十余米,早期为穆斯林做礼拜沐浴用井,后在井上建亭,四柱支撑,高4米,长3米。单檐歇 山顶,四面九脊,金黄色琉璃瓦覆顶,鸱吻走兽,飞檐殿翼,斗拱双重,亭内藻井枋檀,雕刻精美。亭下周围绕以彩绘围栏。井台四角各有一石鼓。 西月门上题“范化”二字,出门便是西庭院,包括北讲堂、厨房、碑林等。 沿甬道往南拾级而上,便是由大殿与南讲堂、东对厅围成的宽20米,深22米的月台(即南庭院)。 大殿为清真寺的主体建筑,始建于雍正年间,系单檐五脊六兽硬山式,是穆斯林每日参拜及聚礼、会礼活动场所。长宽各15米的正方形大殿,气势雄伟,庄严肃穆。大殿正面,四根廊柱拔地而起,高高矗立,将大殿分成三个开间,中间棂门宽6米,左右棂门各4米,是按照中国古典建筑中间宽、两边略窄的结构特点而设计的,殿顶是传统的双层瓦,前檐由四根廊木支撑雕花过梁支托,微微翘起。左右两条山墙边檐前遄都镶嵌着雕塑龙头,在云朵雕塑的衬托下,使得整个殿堂仿佛腾越而起。殿脊中部是传统的伊斯兰箭塔造型。箭戟直指云宵,既给大殿增添了雄浑的气魄,又起到了传导静电以避雷击的作用。殿内赤红壁面,四根圆柱把整个殿堂分成中间大、周围小的立体空间。每逢伊斯兰教节日,红烛高悬,张灯结彩,全镇男妇老幼都来观赏。 1983年在大殿后新建“望月楼”一座,为穆民斋戒、望月之建筑。1997年对东对厅与南讲堂进行了维修,其廊檐设计、门棂装饰与大殿的建筑风格协调一致、浑然一体,使得这座举行教门活动的寺院更为庄重、优雅。 寺院内,百年槐树、椿树、白果树参天挺拔,常青花木点缀其间。最南部为百卉园和师冢区,是历代阿訇之墓地。区内有一楸、一槐、一银杏,为明代所植。 马头清真寺在建筑设施营造上采用明清建筑艺术风格。大殿、南讲堂、古井亭均为木构件,尤其是大殿的木构架采用抬梁式和穿斗式,使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这就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而大殿南北两山出厦,厦下留有便门,既方便人员出入,又具有通风、透光、防潮、防火功能,设计颇为科学合理。 从另一角度审视,马头清真寺展示了中国古代传统民族建筑和伊斯兰教民族建筑寓意象征的艺术手法。以大门楼、门厅、月台和南讲堂等建筑中心为一中轴线,两边对称排列的其它建筑。四合院式院落、歇山式井亭以及枋檩斗拱、鸱尾走兽、雕梁、画栋等建筑和装饰艺术形式,结合伊斯兰教箭塔等造型,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与伊斯兰民族建筑风格的珠联璧合。 § 历史渊源 清真寺始建于明永乐三年,初建时仅草房数间。清雍正、乾隆年间,陵县人回芝桂掌教,目睹寺院狭小,房舍简陋,难以施教,回阿訇亲赴各地募化,置料扩建,三年竣工,殿宇一新,并刻碑记志,乾隆三年“重修郯城县马头镇清真寺碑记”是回阿訇所立。一百年后杨阿訇来寺掌教三十多年,杨于同治元年建讲堂一座并沐浴三间。以后金陵浦口人金兆元掌教三十余年。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济南党家官庄人左鼎臣掌教。1934年至1935年临沂许善全掌教。1936年河南沁阳人陈怀儒掌教六年,陈阿訇重修水房,购置锅炉一台,建南讲堂及套房各两间,为回芝桂立“功在万世”木匾。1942年至1945年益都人赵春圃掌教。1953年郯城县人民政府拨款800元修葺清真寺。1962年文益谦掌教至1966年“文革”初期,本人受冲击离寺。1970年沂水沙怀顺来此掌教,沙以“复旧”罪名被逐。此后有安徽人马金鼎任教七八年。1983年从枣庄聘来米成瑞掌教,同年政府拨款15000元新建望月楼一座并办讲堂四间、水房四间;重修了井亭、门楼。 马头清真寺于2002年公布为临沂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拟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饮食文化 马头镇的饮食文化如同当地的经济发展,从唐代至今兴盛不衰,并随着时代的进步开发成为镇域经济的特色产业。从历史演续至今,久负盛名的有田家的吊炉烤牌、汪家的馄饨、唐家的高桩馒头、赵家的挎包火烧、梁家的粽子、王家的烧鸡,加之当地回族群众居多,独具风味的牛肉糁、羊肉串、麻油馓子、清真糕点等,都名扬十里八乡。随着人口的繁衍,这些风味的各异名吃也跟随其主人“分家立业”,并传授亲戚朋友、邻居百舍,加之不断创新发展,使传统饮食文化得以发扬广大、丰富多彩,带动了餐饮服务业的日益扩张,2004年,全镇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9亿元。 § 宗教信仰 据考伊斯兰教是开天古教,在七世纪阿拉伯半岛诞生的穆罕默德圣人,复兴了伊斯兰教。公元610年他开始宣传神教信仰,称安拉通过天使加百利向他颁降最初的启示,让他作为安拉的使者向众人传布主的真理:安拉是创造宇宙万物的惟一真主,人死后将受到真主的审判。信仰安拉并行善者,死后复活,升入天堂;反对安拉及作恶者将入火狱,这便是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伊斯兰”一词,在阿拉伯语是“顺服”的意思,特指顺服安拉的旨意。伊斯兰教在中国旧称“回教”、“清真教”。信仰伊斯兰教的教徒,称为“穆斯林”,意为“顺服者”,即顺服安拉旨意的人。伊斯兰教的主要经典为《古兰经》,是穆罕默德死后,由教徒赛义德·撒比特根据穆罕默德生前的启示在公元652年记录编纂的。《古兰经》内容丰富多样,除教义、仪式与生活准则等外,还涉及社会制度、经济状况、法律规章、伦理道德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穆斯林认为《古兰经》是安拉通过先和颁降的神启,是神圣的永恒真理。 伊斯兰教自唐朝永徽二年传入我国。在元朝以前,汉文的记载和称呼上都以清、真、净、觉的词汇表达伊斯兰教的教义和内容,所以一些伊斯兰教的寺院都以清真寺、清教寺命名。后来,清真寺一词逐渐形成了伊斯兰教专用名词。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的标志,是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清真寺的主持是掌教,亦称“阿訇”,他是一方宗教领袖。阿訇按伊斯兰教的教规、教法礼节、制度和传统的风俗习惯要求穆斯林。他教育回民弃恶从善、遵纪守法。如有穆斯林吸烟、酗酒、赌博或诈骗等作风不正之人,要受到阿訇的责罚和教育。所以阿訇在回民中具有一定权威,是受到尊重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