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陶蒂华康城
释义

§ 名称

陶蒂华康意为众神的信徒得道之地(另外的翻译也叫特奥蒂华坎城)

§ 简介

 在中美洲 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东北四十公里的陶蒂华康山谷里,隐蔽着一座神秘的古城废墟。在那灌木之间,掩映着两座巍峨的金字塔。周围却是一片残垣断壁,似乎隐藏着难以述尽的秘密。

 公元1520年,西班牙殖民者来到此地,见到的就已是废墟。后再经殖民者的大肆摧残,中美洲古代文明的线索就此中断。关于陶蒂华康城毁灭的真正原因已难以确定。

 整个废墟被称为陶蒂华康,是阿兹泰克人来到时给起得名字,意为众神之城或众神的居所,至于两座金字塔的原名,现在已无从知晓。也许是根据印第安人的流传,或者是1520年以后到达那里的西班牙人的构想,它们分别被取名为太阳金字塔(日塔)和月亮金字塔(月塔)。登上高高的太阳塔极目远眺,那排列整齐的街道,空荡的广场,荒芜倒坍的宫殿,以及倾圮残败的锥形建筑,庙宇和房舍,依稀可辨。那些残石颓墙,在热带的骄阳下,一直向天际延伸开去。

 人们不难从中想象它昔日的宏伟雄姿。整个遗址显示出,它是依照异常精确的城市设计方案建造起来的,布局安排井然有序,城廓宽阔壮观,面积不下二十一平方公里,比起著名的古罗马城还要大。而至今发掘出来的可见遗迹,据说仅仅只是原来规模的十分之一。可是,陶蒂华康城的主人是谁?他们从何而来,以后又去往何方?对此现在人们仍然知之甚少。

 据传,陶蒂华康城的建立,是为了纪念从这里升起的“第五个太阳”,或者说是纪念发端于此的世界第五次复兴。考古研究证明,陶蒂华康兴建于公元前二百多年,那时候的西欧尚处于蒙昧时代,而陶蒂华康已属第五次兴起,那末前四次复兴指的又是什么呢?

 从已挖掘出来的废墟可以看到,陶蒂华康全城是以两条垂直相交的大道为基线,所有建筑物分别向东、西两面延展。主要的中轴干线称为黄泉大道,南北贯穿,长达1.6公里以上,中间有几段的路面宽达42.3米。黄泉大道这个名字,是公元1325年从北方南侵的阿兹泰克人取的。因为当年他们到达时,城内早已成一片颓败景象,从而误以为大道两旁的棱锥形高台都是坟墓,故有此称。不过,这个名称多少也真能把陶蒂华康幽城冥府、缥缈虚幻的气氛烘染出来。

 黄泉大道北端的东面,屹立着著名的太阳金字塔。其设计近似于五点形的棱锥体,很可能这是古代印第安人把“五”视为神圣的数目。他们认为,四方对抗的力量都得从属于寓有生命中心的第五点——宇宙中心。太阳塔高66米左右,底部面积约有220X230平方米,台阶陡峭,表面铺饰以琢磨平滑的红色火山岩石,很是壮观。人们从下向上仰望,只见层层阶梯,渐渐收窄,仿佛没个尽头;拾级攀登,更似乎可望脱身尘嚣。至于塔顶,又恰象是被巨灵神抽剑劈去尖端似的齐平,考古学家坚信它上面原来应盖有一座华丽的神庙,以供祭祀神祗。根据推测,太阳塔大约建于公元一世纪,至少费时五十年,动用工匠数千名!无论是其规模或者建筑艺术水平,都堪与埃及的金字塔相媲美。

 离太阳塔不远,大道的北端是一片宽阔的广场——月亮广场。越过广场,北面尽头即为月塔。它的形式与太阳塔相仿,只是规模较小。它高46米,底部面积约150米乘120米,在它上面可俯瞰整个陶蒂华康。

 城内的第三座大型建筑,座落在黄泉大道南端。那里有一个凹陷的广场,四周围以平台式的神庙多座。中央耸立着一座六层高阶的金字塔,四边墙上和斜坡上都镌刻着风格独特的、技艺精湛的浮雕——羽蛇神和雨神的头像。塔顶为羽蛇神庙,但早已坍塌无存了。







 羽蛇是印第安人崇拜的神祗,蛇身长有鸟羽。羽蛇神的印第安语由两个词合成,一个是鸟名“奎扎尔”,表示上天和精神活力,另一个本义是蛇(“考赤”),表征大地和物质力量。鸟和蛇象征天和地、精神与物质的交会融合,暗示着宗教信仰的渊源:对自然的朦胧和简单的认识。另一个传说则认为,“奎扎尔考赤”是一个王,通晓历法耕织,能够呼风唤雨,他来到当地教民耕织后,又升天离去了。

 与此相联系的是,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东北部另外一座羽蛇神金字塔。九层的塔座共有阶梯十八部,正好是古代印第安人历法一年中的月数;通往塔顶的四方阶梯各有九十一级,加上最后的塔顶平台,恰巧是一年的天数三百六十五!更令人惊奇的是塔上有使人为之称绝的“羽蛇下凡”奇观:一个与众不同的羽蛇神头塑,身躯隐藏于阶梯断面内。平时,毫不显得特殊,可是春分、秋分之日,在日落偏西的时刻,从某个特定角度望去,就会看到九层台基棱角的阴影正好遮在这个头塑后边,形成波浪形的长条,仿如连在蛇头后面的蛇身,随着落日余晖角度的变化,宛如有生命的蛇身在徐徐游动,自天而降。这种惊人的艺术只有依靠精密的几何计算才能获得。难怪后人

对陶蒂华康的文明之谜难以解开。

 陶蒂华康人还十分崇拜雨神。浮雕上的雨神,有一对又圆又大的眼睛,锐利深邃,仿佛能明察秋毫、洞悉人间隐情似的,严峻中带有阴森和郁悒,令人难以捉摸。当年的陶蒂华康居民是务农为主的,因此,理所当然地拥戴和崇拜与农业休戚相关的司雨之神了。

 现代许多考古学家都认为,陶蒂华康的崛起、兴盛以至衰亡,大约在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八世纪之间。公元前200年左右,陶蒂华康山谷大概还只是零散地分布着一些小村落,后来逐渐发展。公元150年时,面积已广达十多平方公里,人口五万多。公元五世纪,进入发展史中的巅峰时期,人口增至十万左右。公元七世纪时,人口更高达二十万!当时的陶蒂华康城,可能不仅是一个吸引无数虔诚的信徒不辞长途跋涉地前来朝拜的圣地,而且还是一个朝气蓬勃的都会,各类人材和艺匠,以及来自各地的商人荟萃云集……。可是,不能想象到了下一个世纪,它却神秘地、彻底地毁灭了。

关于陶蒂华康衰亡之谜,尚无弄清的朕兆。因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的中美洲历史,人们知之不多,资料也很少。遗物和遗迹透露,它似乎有过几个截然相异的文明,它们人民的语言不伺,容貌迥异,人种的来龙去脉不明,甚至用放射性同位素碳测定年代,也只得出些混乱的结果。所以,目前的研究,还只能算作是管中窥豹。

 经考古学家研究,一般认为中美洲地区头一个大文化的兴起,应上溯到公元前1200年左右。当时定居在墨西哥湾南岸被称为奥梅克人创造的文化,传播到了中美洲太平洋岸边、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也许曾给陶蒂华康的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一一这可能就是陶芾华康以前四次复兴的依据。可是公元前1000年左右,不知何故,他们突然失踪了,去向不明。大概是发生了推翻僧侣神权统治的暴动,其现存的神像统统被砍去脑袋,祭坛神庙也遭捣毁的事实,似正是一种暗示。

 随后,以陶蒂华康为中心,陶蒂华康人似乎兴起过一个大帝国,存在了好几个世纪。挖掘工作证明,它的影响深入到整个中部高原地区、墨西哥湾沿岸和古代奥梅克人的疆域,甚至向南到达卡密纳尔胡猷(在现今危地马拉南部太平洋岸边)。陶蒂华康城很可能就是在这个时期建造起来的,并发展成为当时中美洲的宗教首府。公元八世纪时,陶蒂华康消失了,可能是天灾,饥馑,瘟疫,城市问题,或者是北方部落的入侵。当然,也有人认为是一个新的贵族阶级崛起,与祭司抗衡,并摧毁了神权统治。而他们内部,很快又分化成敌对的派系,纷争不已,干戈频繁,最终导致陶蒂华康的崩溃衰落。

 直到公元十世纪,北方一个称作托尔泰克的部落洗掠南下,建立起大帝国。他们到达陶蒂华康时,发现那里已经是一片废墟了。公元1325年,北方的阿兹泰克部落兴起。他们勇猛好战,东征西伐,建立起一个比托尔泰克更大的帝国。但阿兹泰克部落认为陶蒂华康是托尔泰克人所建,因为托尔泰克这个词就是“伟大工匠”的意思。而用它去形容陶蒂华康的建筑以至城中的民族,确实是相当贴切的。直到公元1520年,西班牙殖民者利用印第安部落之间的矛盾,联合了二千多受阿兹泰克人压迫而幻想求助于异国殖民者进行复仇的印第安人,打败了阿兹泰克人,并且使持续了二千多年的中美洲古代文明,从此泯没。

 近年来的研究,给陶蒂华康的湮灭找到了另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原因:陶蒂华康的祭坛杀人太多了!考古学家认为,陶蒂华康人崇拜雨神,祈求他普降甘霖,以为牺牲得大,神祗才肯施恩。于是,他们不惜大量供奉出最珍贵的祭品——活生生的人。这种以人作牺牲之风,在托尔泰克人抵达时更是变本加厉。后来的阿兹泰克人杀人作祭更加有增无减。为了庆祝特诺提兰大金字塔的落成,他们在四天的祭祀仪式中,竟杀害了八万人!十六世纪西班牙人就曾在祭祀头颅架上发现过十三万六千具头骨!要知道,美洲金字塔的数目,已发现的不下千座,由于祭祀之频繁,杀人之多也就难以计算了。把它作为陶蒂华康毁灭的原因之一,似是不无理由的。但时至今日,与许多中美洲古代史一样,陶蒂华康城的毁灭还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留给人们无尽的遐想!

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4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