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泽深
释义

§ 陈泽深

研究员。浙江 仙居人。

陈泽深,内燃机车专家。长期从事内燃机车大功率柴油机的研究试验攻关工作,指导和参与在我国最早采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对柴油机性能和零部件强度进行多方案比选分析,解决了柴油机性能和可靠度方面存在的许多技术问题,使我国铁路柴油机的设计研究工作达到新的水平。他还在培养铁路柴油机、机车动力学及强度方面的科技人才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 简历

1930年4月8日 生于浙江省仙居县。

1948年 浙江宁波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毕业。

1949年 由亲戚带往台湾谋职。

1951-1956年 台湾中正理工学院车辆工程系毕业(工学士)。

1956-1958年 台湾中正理工学院助教。

1958-1961年 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机械系(特许工程师学位)。

1961-1962年 联邦德国克洛克纳-鸿博-陶爱茨(KHD)公司乌尔姆工厂任设计工程师。

1962-1966年 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活塞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并获博士学位。

1966-1979年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机辆所工程师、副室主任。

1979-1983年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机辆所副研究员、室主任。

1983-1984年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机辆所研究员、副所长。

1984-1990年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机辆所研究员、所长。

1990-1999年 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机辆所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2000年2月 退休。

§ 生平简介

陈泽深,1930年4月8日生,浙江省仙居县人。他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受苦受累的父母为了摆脱受欺辱的命运,决心送子读书。1948年陈泽深在浙江省宁波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毕业,好容易找到一份养家糊口、孝敬父母的工作,但不到一年就失业了。当时南方正处于被解放的前夜,社会的动乱,生活的贫困,迫使19岁的陈泽深为谋生而背井离乡远走江西,不久后由远房亲戚带往台湾。从此使青年时代的他走上一条惶恐不安、坎坷曲折的人生之路。

到台湾后,由于生活困难,他选择了不用花钱还有书读的台湾中正理工学院(原兵工工程学院)就读。毕业以后,留校当了两年助教,但他从不间断个人的刻苦自学。

1957年开始,联邦德国政府赠予台湾每年少量几名赴德进修奖学金名额。因无直接邦交,故委托台湾中德文化协会进行考选。1958年春他以优异成绩考选后获得该项奖学金名额,才有了赴联邦德国进修的机会。

在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进修3年,陈泽深勤奋学习,结业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毕业后他去克洛克纳—鸿博—陶爱茨(KHD)公司乌尔姆工厂任设计工程师。但他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第二年就放弃了这个职务,回到斯图加特大学活塞机械研究所搞科学研究工作,他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于1966年春获得博士学位。作为一个在台湾生活了9年,又在联邦德国学习、工作和搞科学研究8年的工学博士将会有相当优裕的生活条件和地位。但是他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及无限眷恋祖国的亲情,促使他考虑返回祖国的问题。在联邦德国学习、工作期间,陈泽深从各种渠道有机会看到祖国大陆的报章杂志,了解祖国大陆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祖国大陆繁荣昌盛的消息,时时激励着他那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和愈燃愈烈的思乡之情,因此下定决心回国。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联邦德国还没有外交关系,回国行动又受到监视和干扰,要想顺利回国也是不容易的事情。1965年,他通过各种渠道终于找到了当时我国驻瑞士大使馆,表明了自己想回国的愿望,大使馆同志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为他顺利回国创造了条件。为了防止意外,他瞒过了当时台湾在联邦德国留学的同学和朋友,又托词离开了联邦德国的老师和同事,乘上了东去的列车,途经布拉格,过莫斯科,终于回到了北京。

回国后一直在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从事铁道科研工作。30余年来,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我国牵引动力现代化事业中,为我国内燃机车柴油机的技术攻关、定型、优化设计及提高质量,使柴油机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978至1998年先后担任第五届至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20年,积极参与全国政协有关科技发展的议题、审议工作。

§ 主要科学技术成就

积极研制新型柴油机

陈泽深回国不久,就赶上了“文化大革命”的动荡时代,他也同样受到冷遇,正常的工作秩序荡然无存,眼前发生的一切使他迷茫、惶恐……。但他坚定自己是回来参加祖国建设的信念始终未变,要能经受各种考验,绝不能动摇初衷,决心埋头苦干,为我国内燃机车柴油机的设计制造、更新换代作出贡献。

他回国后,针对当时我国内燃机车的现状倡导并坚持应尽快淘汰生产技术落后的二冲程柴油机,主张自力更生积极研制高增压四冲程柴油机,并参加了多缸机研制前的试制研究工作。1968 年,他积极支持并参与了北京二七机车厂(原北京二七机车车辆厂)研制12V240ZJ型柴油机工作。除设计及试验工作外,针对试制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首次在中国应用国外已发展起来的电子计算机计算技术,建立了四冲程高增压柴油机的理论计算模型,编制了多种电子计算机计算程序,对柴油机的工作性能、结构强度等进行了理论研究分析及设计计算,作了多方案的计算比选,提出了各种改进措施。这些方案通过试验获得满意的结果,使当时柴油机存在的爆发压力高、排温高、油耗高和冒黑烟的所谓“三高一黑”的性能质量问题逐步得到解决。该柴油机1974年通过铁道部部级鉴定后生产的北京型内燃机车曾是我国客运主型机车,装用该柴油机的东风7型调车机车获得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2V240ZJ型柴油机研制”及“电子计算机在内燃机设计中的应用”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他本人在1978年也荣获了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和全路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

1975至1977年,他参加了大连机车车辆厂研制的16V240ZJA型柴油机改进提高工作。当时该柴油机存在轴承易烧损、振动大,以及曲轴、主轴承盖、连杆及螺栓、机体、凸轮、气阀、配气齿轮、活塞、气缸盖等不同程度的可靠度问题,使机车在运用中产生不少破损事故。通过理论分析,电子计算机方案比选,作改进试验研究后,获得明显效果,使发展的16V240ZJB型柴油机于1977年顺利通过500小时耐久试验。作为我国主型货运内燃机车的东风4B型内燃机车以其优异的产品质量而获得国家新产品金质奖,装用该型柴油机的东风5型调车机车在1988年获铁道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978年他主持并参加的铁道部内燃机车“三化”(系列化、简统化、标准化)设计工作中,除做了柴油机的性能计算分析、强度设计计算外,还首创提出了解决V型8缸柴油机惯性力平衡难题的方案,通过试验验证效果良好。

为适应我国铁路重载及高速运输发展的需要,他积极主张发展大功率内燃机车。自1979年开始支持并参与戚墅堰机车车辆厂论证及研制的16V280ZJ型柴油机工作,通过理论分析,电子计算机计算,解决了性能及结构强度方面的许多关键性问题。该型柴油机鉴定投产后装用在东风8型内燃机车上,1990年该机车获铁道部及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6V280ZJ型柴油机装用在近几年研制成功的东风8型、东风11型内燃机车上,为我国目前非电化区段的重载及提速运输提供了条件。

由于他在国内首先开展利用电子计算机对柴油机性能和结构强度进行计算,大大加快了铁路内这三种主型柴油机的研制进度,使我国柴油机设计研究工作迅速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并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得到国内柴油机专家的公认,用电子计算机对柴油机工作性能分析计算方法被编入《柴油机设计手册》中,成为柴油机设计计算的范例。

勇作科技体制改革带头人

1984年由于他的渊博学识和踏实工作作风,陈泽深被任命为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所长。从1985年开始,机辆所经铁道部科学研究院批准由事业费开支改为有偿合同制试点单位,他按照《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结合机辆所的具体情况制定了改革实施方案。首先,改革领导体制,实行所长负责制,扩大科研经营的自主权,研究所可以自行承担横向任务,并有权向社会转让科技成果,增强科研实体的活力。其次,改革拨款制度,促进向科研经营型转化,从1985年开始全部取消事业费,科研经费由无偿拨款改为有偿合同制。这项改革增加了研究所的压力,在保证完成纵向合同的前提下,挖掘内部潜力,积极承担横向研究课题,积极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建立多种形式的科研生产联合体,使科研成果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第三,实行内部课题承包和专业职务聘任制以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第四,改进奖金分配办法,打破平均主义。机辆所在实行以上的改革措施后,大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很快地取得了以重载、扩编、安全为研究内容的一大批科研成果及良好的经济效益。

积极进取 诲人不倦

1990年陈泽深从领导岗位退下后,又对轮轨粘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指导学生建立了微观摩擦模型,并将微观摩擦模型和轮轨滚动接触理论有效结合起来,得出了新的轮轨粘滑特性曲线。而且首次对于大蠕滑率时的高速轮轨粘滑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系统研究了行车速度对轮轨接触特性的影响,从而深入探讨了高速轮轨粘着的机理。这些工作在国内外均有重大影响。

陈泽深研究员在柴油机研究室以及后来在机车动力学及强度研究室工作期间,他都以治学严谨、科研作风细致、求实而著称。在全所和铁路各种学术交流会上,他都能以其博学的功底,深入浅出的讲解,获得同行的赞扬。他所在的研究室得到过他关爱、指导的研究人员都团结向上,成为一个坚强有力的研究整体,其中有许多人也已成为某方面的专家。

从1979年他带硕士生及其后带博士生以来,曾先后有8名硕士生、6名博士生毕业,他的学生在铁路内外的许多部门都在担当重要的工作,有的也已成为某学科的专家、学者。

陈泽深的赤诚爱国心和突出的学术成就充分显示出中国新一代科技专家的光辉形象。

§ 主要论著

1 陈泽深等.柴油机喷油过程的计算方法,内燃机性能研究(高政冠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223~236

2 陈泽深等.电子计算机在内燃机设计中的应用.内燃机,1974(7):10~1

3 陈泽深等.柴油机工作过程计算.柴油机设计手册(上).(柴油机设计手册编辑委员会编).北京:中国农机出版社,1984,97~132

4 陈泽深.废气涡轮增压四冲程柴油机最佳配气相位的选择计算.大功率柴油机论文集,1978.

5 陈泽深.高载荷径向滑动轴承的混合润滑状态.铁道机车车辆,1994(12):1~14

6 陈泽深.以径向滑动轴承为例探讨摩擦副的混合摩擦.中国铁道科学,1994,15(1):1~13

7 陈泽深.轮轨间粘着机理的再认识.铁道机车车辆,1995(1):19~26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9: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