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怀皑
释义

§ 基本信息

陈怀皑姓名:陈怀皑

又名:郑衍贤

性别:男

民族:汉

生卒年:1920.9--1994.11

国别:中国

职业:导演

正式发表:《小兵张嘎》 《平原作战 》 《海霞》 《青春之歌》

§ 个人简介

陈怀皑陈怀皑,原名郑衍贤。福建省长乐县人。1920年9月生,卒于1994年11月。中国著名导演。

1944年,陈怀皑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并留校任助教。1948年赴香港任永华影业公司副导演,同年赴华北解放区参加华北大学第三文艺工作团,任戏剧队长,并参加了反映工作斗争生活的影片《红旗歌》的编导工作。

1949年调任中央电影局副导演,1950年,参加拍摄凌子风导演的故事片《陕北牧歌》。

1951年,任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教员。1953年,调任北京电影演员剧团导演,参加话剧《家》的导演工作。

1955年,在“长影”的《虎穴追踪》中任导演。1956年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相继导演《生活的浪花》、《百凤朝阳》等。陈怀皑参予拍摄的影片中,联合导演的作品很多,如与崔嵬导演合作的《青春之歌》、《北大荒人》、《野猪林》、《穆桂英大战洪州》、《平原作战》,与谢铁骊合导的《海霞》、《大河奔流》等。

1960年陈怀皑与崔嵬联合执导的京剧艺术片《杨门女将》将传统戏曲手法与现代的电影表现手法融合,在保留京剧唱、念、做、打的精华的同时,又发挥电影的特长,突出刻画了人物,渲染了背景气氛,丰富了时空变化,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获第一届“百花奖”的“最佳戏曲片奖”。

1979年,陈怀皑独立执导的戏曲片《铁弓缘》,在戏曲与电影的结合中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获第三届“百花奖”的“最佳戏曲片奖”。

陈怀皑拍片中注重民族艺术传统,着重于塑造人物,强调意境,主张形式为内容服务,不追求新颖,花哨,为中国戏曲艺术片的探索作出了贡献。

§ 成长经历

陈怀皑 作品原名郑衍贤。1920年出生于一个家道寒微的木匠家庭。1937年,他中学尚未毕业,父亲病故,靠母亲为人家洗衣服以维持生活。因经济拮据,陈怀皑只得弃学去小学任教,以分负家庭的重担。

他自小就爱好文艺。学生时代曾在音乐教员的熏陶下,接近戏剧界,以后参加了家乡的民众教育馆的业余剧团,开始从事戏剧活动。1933年,外地剧团纷纷来闽: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领导的怒潮剧社等曾来福建演出。这些活动对他产生了影响。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怀皑毅然参加抗日宣传活动,随剧团到福建三十多个县巡回演出,足迹遍及乡镇,为农民演出喜闻乐见的讲评话、话剧等。抗日战争时期,物质条件极差,生活异常艰苦,演员们提着米袋,拄着手杖,白天赶路,晚上演出,还要自己起伙做饭,夜里就睡在台子上。但是,他们以满腔热忱向广大群众演出抗日救亡的节目;同时,这种接触民间艺术的实践,以及较长时期生活在劳动群众之中,对熟悉群众生活,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都是难得的良机,无疑是上了一次社会艺术大学,为陈怀皑尔后的艺术创作,铺下了第一层基石。陈怀皑对这段生活寄予深深的眷恋,他说这是他成长中的重要阶段——人民训练的阶段。

几年的艺术实践,观摩较高水平的外来剧团的演出,在对比之下,陈怀皑深感自己艺术修养不足。他不满现状,产生了开学深造的愿望。当时日寇铁蹄已踏进福州,家乡沦陷,流亡在外的陈怀皑,经济来源断绝,又无戏可演,但他升学的愿望仍很强烈,经一位同乡推荐,他准备到四川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学习。但从福建到四川路途遥远,筹措巨款路费亦很艰难,幸经一些同乡解囊资助,他才得以成行。

1941年秋,陈怀皑考入“国立剧专”。这所学校是当时戏剧界的最高学府,人才荟萃,戏剧家洪深、曹禺、焦菊隐、章泯、陈鲤庭、马彦祥、张骏祥、黄佐临等都在该校任教。在老师们的悉心教授下,陈怀皑接触了中外戏剧艺术大师易卜生、肖伯纳、莫里哀、莎士比亚、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人的作品,一颗土生土长的艺术幼苗,在艺术沃土中尽情地吸吮着新的营养。

1944年,陈怀皑以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于国立剧专后,留校当助教,负责导演、剧本选读、名著选读等课程,并担任学校的演出总干事及“校友剧团”的舞台监督。

在“国立剧专”任教期间,除从事戏剧活动外,陈怀皑的兴趣也倾注在电影艺术上。他花了很多时间看电影,除中国影片外,还看了大量美国影片。1948年,进步同学组织放映了从苏联大使馆借来的一些苏联影片,这些影片从思想上、艺术上都使陈怀皑耳目一新,倍受鼓舞。这时。早已热爱电影艺术的陈怀皑,立志要以电影艺术创作作为终生事业。

1948年,陈怀皑因参加学生民主运动,受国民党反动当局迫害被解聘,经曾在剧专任教授的张骏祥推荐,到香港永华影业公司担任副导演,开始迈入影坛。当时张骏祥正为影片《火葬》执导,来北平拍外景,陈怀皑随同来京。外景尚未拍完,陈怀皑又被国民党特别刑事法庭列为“匪谋”嫌疑,并限期“自首”。他被迫离开北平,毅然投奔华北解放区,参加革命。经短期学习后,参加筹组华北大学第三文艺工作团,该团成立后,陈怀皑任戏剧队长,并参加了第一个反映工人斗争生活的影片《红旗歌》的编导工作。

1949年北平解放,陈怀皑来到北京。建国伊始,百废侍兴。为了发展人民电影事业,中央宣传部决定抽调华北大学文工团部分人员支援电影事业,他被调到中央电影局任副导演。1950年,参加拍摄了凌子风导演的故事片《陕北牧歌》。

1951年,陈怀皑被调至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任教员。几年的表演教学,使他重视了电影演员的表演问题,对电影导演工作如何发挥表演艺术的作用加深了认识,特别是在与演员出身的崔嵬的长期合作中,重视表演问题,已成为他们导演风格的重要内容。在以后他参加拍摄的故事片或戏曲片中,都鲜明地突出了表演在影片中的重要作用。

1953年,陈怀皑调北京电影演员剧团任导演。1955年,借调到“长影”。在“长影”拍摄的《虎穴追踪》中任副导演。1956年,陈怀皑到“北影”,参加拍摄了影片《祝福》,任副导演。同年,他与巴鸿为北影演员剧团联合导演了话剧《家》。

§ 个人作品

参与制作过的电影:陈怀皑  作品《斩黄袍》(1997)....导演

《三岔口》(1998)....导演

《小放牛》(1998)....导演

《辛安驿》(1998)....导演

《优化配方施肥技术》(1998)....导演

《辕门斩子》(1998)....导演

《双雄会》(1984)....导演

《朱门玉碎》(1986)....导演

《知音》(1981)....导演

《诸葛亮吊孝》(1980)....导演

《铁弓缘》(1979)....导演

《大河奔流》(1978)....导演

《宝莲灯》(1976)....导演

《斩黄袍》(1976)....导演

《辛安驿》(1976)....导演

陈怀皑作品

《三岔口》(1976)....导演

《辕门斩子》(1976)....导演

《小放牛》(1976)....导演

《游龙戏凤》(1976)....导演

《刘海砍樵》(1976)....导演

《平原作战》(1974)....导演

《海霞》(1975)....导演

《天山的红花》(1964)....导演

《北大荒人》(1961)....导演

《穆桂英大战洪州》(1963)....导演

《野猪林》(1962)....导演

《青春之歌》(1959)....导演

《山里的人》(1958)....导演

《生活的浪花》(1958)....导演

《虎穴追踪》(1956)....导演

《百凤朝阳》(1959)....导演

《岳云》(1984)....艺术指导

《虎穴追踪》(1956)....副导演

《祝福》(1956)....副导演

《陕北牧歌》(1951)....副导演

部分作品介绍

《大河奔流》

导演:谢铁骊 陈怀皑

主演:张瑞芳 陈强 于是之 王铁成 王心刚

语言:国语字幕:中文

产地:中国大陆

《双雄会》

导演:陈怀皑

主演:许还山 杨在葆

语言:国语字幕:中文

产地:中国大陆

《天山的红花》

导演:崔嵬  陈怀皑 刘保德

主演:木特里夫  法蒂哈  阿力别克

语言:国语

字幕:中文

产地:中国大陆

《知音》

导演:谢铁骊 陈怀皑 巴鸿

主演:王心刚 张瑜 英若诚

语言:国语字幕:中文

产地:中国大陆

《青春之歌》

导演:崔嵬 陈怀皑

主演:谢芳 康泰 于洋  秦怡

语言:国语

字幕:中英文

产地:中国大陆

《山里的人》

导演:陈怀皑

主演:高时英  于仲义  高长德  张雁

语言:国语字幕:中文

产地:中国大陆

§ 青春之歌

小说赏析

《青春之歌》主要是通过对小知识分子林道静从不屈服于命运的对家庭和社会的个人反抗到最后投入时代洪流走上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的“苦难历程”的生动叙述,形象地展现“九•一八”——“一二•九”(1931--1935)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我国学生革命运动的历史风貌和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从而提炼出一个革命的思想主题:一切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命运、人民的革命事业结合在一起,投入到时代的洪流中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才有真正的前途和出路,也才有真正值得歌颂的美丽的青春。

由于作者善于将人物放在尖锐激烈的斗争旋涡中加以刻画,善于通过不同人物对同一事物的不同反映来展示各自的性格特征,善于将人物的外貌描写和心理刻画巧妙地结合起来,善于通过富有性格特色的细节来描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善于将人物性格的变化与人物命运遭遇的变化结合起来描写,通过所有这些努力,不仅使林道静这一形象塑造得血肉丰满,真实感人,也使作品中的其他人物如卢嘉川、江华、林红、余永泽、戴瑜、王晓燕、白莉萍等显得个个活脱生动,性格鲜明,虽然这些形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类型化的痕迹,但仍能显示出作家塑造人物形象的深厚艺术功力。形形色色人物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展示,这又使得小说包含了广阔、丰富的时代内涵。

《青春之歌》正是通过对林道静个人命运、遭遇和归宿的描写,通过对当时形形色色各种类型的青年知识分子的描写,既反映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又提炼出革命的思想主题。在艺术特色上,整部作品结构宏伟,情节曲折复杂,在处理人物形象时作者避免了简单片面的处理,而是以细腻的笔触伸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中,真实地刻划人物的心理,较为全面地把握了人物的多重侧面,因而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精彩语录

人在痛苦的时候,是最容易回忆往事的。

迷人的爱情幻成的绚丽虹彩,随着时间渐渐褪去了它美丽的颜色。林道静和余永泽两个年轻人都慢慢地被现实的鞭子从幻觉中抽醒过来了。

幕后故事

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作家出版社1958年初版)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写“九一八”事变至“一二九”运动时期形形色色的青年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和革命道路,但因以在当时被视为小资产阶级的人物作为小说主人公,所以作品问世后,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讨论。有人在“左”的观念支配下对作者、作品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指责作者并没有让林道静“得到彻底的改造”,说“书中充满了小资产阶级情调”,“是站在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把自己的作品当作小资产阶级的自我表现来进行创作的”。还批评说:“作品没有很好地描写工农群众,没有描写知识分子和工农的结合,书中所描写知识分子,特别林道静自始至终没有认真地实行与工农大众相结合。”虽然茅盾、何其芳等名家都写了为《青春之歌》辩护的文章,但“左”的批评还是令杨沫对《青春之歌》作了较大修改。为了使林道静的转变更加合乎所谓情理,更有说服力,特意加写了林道静去农村“与工农相结合”的七章。杨沫的这种做法和修改后的《青春之歌》又引起了或肯定或否定的两种不同意见的争论。“文化大革命”中《青春之歌》被定为毒草,作者被打成反革命作家。直到粉碎“四人帮”以后,作者和作品才得以平反,重见天日。

作者简介

杨沫(1914~1995)当代女作家。原名杨成业,笔名杨君默、杨默。祖籍湖南湘阴,生于北京。曾就读于温泉女中,因家庭破产而失学,当小学教员、家庭教师和书店店员。1934年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作品,多是些反映抗日战争的散文和短篇小说。抗战爆发后到冀中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战争,做妇女、宣传工作。1943年起任《黎明报》、《晋察冀日报》等报纸的编辑、副刊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北京市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全国人大常委等职。她的代表作《青春之歌》是一部描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的优秀长篇,成功地塑造了知识青年林道静这一艺术典型。小说在读者中特别是青年学生中影响深广,曾由作者改编为电影剧本,拍成同名电影上映。杨沫的作品还有中篇小说《苇塘纪事》,短篇小说选《红红的山丹花》,《杨沫散文选》,长篇小说《东方欲晓》、《芳菲之歌》、《吴华之歌》,长篇报告文学《不是日记的日记》、《自白——我的日记》,以及《杨沫文集》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9:3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