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顾震潮
释义

§ 简历

顾震潮自传

1920年9月 出生于上海市。

1942年 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

1943-1945年 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研究院作研究生。

1945-1947年 在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

1947-1950年 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气象系作研究生。

1950-1955年 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与中央军委气象局合作成立的“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任主任。

1951年 任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

1955-1966年 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73-1976年 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

1976年3月 逝世于北京。

§ 生平

清华大学

顾震潮,1920年9月19日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少年时就勤奋好学。1942年他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系,1943年考入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师从赵九章教授。1945年毕业后,在南京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47 年考入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气象系作研究生。导师是当代气象界著名学者罗斯贝(C.G.Rossby)教授(现代世界气象界最重要奖赏——罗斯贝奖,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在异国他乡,年轻的顾震潮不仅刻苦学习,而且十分关注自己祖国的未来,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在世界东方升起的时候,他从报纸上看到了这一消息,兴奋异常。1950年3月,第一次世界和平大会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城召开,当时中国还没有驻瑞典的大使。顾震潮便和陈光远同学主动发起承担接待新中国代表——肖三同志的工作。为了让新中国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大会会场,顾震潮夫妇亲手制作新中国的五星红旗,并帮助中国代表把五星红旗升起在大会会场上。不久,顾震潮收到赵九章先生的来信,希望他回归祖国参加新中国的建设。他毅然决定放弃留美奖学金及几个月后即可获得博士学位的机会,立即着手回国。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帝国主义极力封锁,他得不到签证和路费,但在罗斯贝教授热情帮助下,打通了渠道。顾震潮夫妇终于登上了回国的海轮,在广州解放的第二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顾震潮

正值抗美援朝之时,中央军委气象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合作成立了“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顾震潮担任预报中心主任。随着气象台站的迅速建立,中国陆续发布了寒潮预报、台风预报、暴雨预报、霜冻预报和中期降水预报等。这些天气预报为抗美援朝、收复沿海岛屿和防灾抗灾做出了贡献。他还采取举办短训班的形式,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天气预报业务骨干,除满足了当时天气预报的急需外,还为以后各地区开展气象预报业务奠定了基础。

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赵九章的支持和鼓励下,他开展了数值预报模式和计算方法的研究,使天气预报从定性走向定量化的道路。1957年发表了中国第一张用数值预报方法预报的24小时和48小时的寒潮预报图。60年代初期,中国面临暂时的经济困难,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顾震潮又开始新的学科——人工降水和云雾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在赵九章所长的鼓励下,他带领一批年轻的科技人员到甘肃地区去试验人工降水,试图部分地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同时又到黄山和衡山建立云雾观测站。从60年代起他还在雷电物理、雷达气象和大气射电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964 年为解决原子弹和导弹试验的气象保障问题,他亲临第一线,与当地天气预报员一起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并两次荣立个人一等功。

他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先后担任过军委气象局“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二室主任、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气象学报》副主编,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大气科学委员会委员等职务。顾震潮一生为气象科学研究奋斗不懈,著有论文百余篇;他还亲自执教于中国科技大学,并在地球物理所举办各种培训班,为国家培养大批气象业务骨干。他是中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创建者之一。

§ 预报事业

气象学报

50年代中国气象科学事业非常落后,气象台站极少,仪器杂乱破旧,在广阔的国土上仅有两个探空站,就连一张完整的天气图也画不出来,更谈不上天气预报了。中国气候复杂,干旱、暴雨、台风、寒潮、霜冻和冰雹等灾害威胁着农业、渔业、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各个方面。因此,当时气象科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迅速建立起一套科学的预报方法,及时发布天气预报。为此,中央军委气象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合作成立了“联合天气分析预报中心”。回国不久的顾震潮被委以重任,担任预报中心的主任。虽然他在瑞典留学期间攻读的是刚发展起来的数值天气预报,但为了国家的需要,他放弃了自己的专长。自此,他就在涂长望和赵九章等老一辈科学家指导下,与叶笃正、陶诗言、谢义炳、程纯枢等中青年科学家一起投入了新中国气象科学事业的开拓工作。

从接受攻克天气预报任务的第一天起,顾震潮就一心扑在事业上。当时资料奇缺,国外的一些预报方法难以使用,中国的天气又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必须做大量开创性的工作。他和陶诗言一起克服了种种困难,带领大家不断学习国外的新成果,并结合中国实际去创造新方法。预报工作,直接为农业、水利、渔业、盐业、工矿和交通运输业等部门服务,在国民经济恢复和建设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大大减小了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54年夏季,长江中下游连日暴雨,江水猛涨,武汉告急,水位已超过历史最高纪录,洪水严重威胁着沿江城市,“动员起来,战胜洪水”已成为当时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当时的关键是要回答出雨还下不下,水位还上不上涨的问题。如果继续下雨,水位还要上涨的话,武汉等地就有被淹没的巨大危险,那么中央就决心用荆江分洪来保护华中重镇;反之,非但不必分洪,而且可以减少千顷良田的重大损失。此时此刻,可靠的中期降水预报就成为中央这一重大决策的依据。顾震潮以及他所领导的“预报中心”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稍有失误,后果不堪设想。在此严重的关键时刻,他们日以继夜地应用这几年刚建立的预报方法,反复分析研究,最后判断:暴雨不会再下,江水不会再涨。预报成功了,武汉三镇保住了,千万顷良田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这一成绩受到中央军委气象局的表彰。

顾震潮是一位博学多才、思路敏捷的科学家。他熟悉英、俄、德、瑞典等多种外国语言和文字,回国后,他充分发挥其才能,在完成开拓气象预报的同时,大量介绍国外学术动向,不断结合中国需要,填补空白。他针对中国高空气象资料的急需,积极介绍国外探空仪的情况,呼吁尽快自制探空仪,从而解决了高空气象资料问题。今天,中国探空台站已遍布全国各地,为气象工作者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资料。

§ 科学研究

顾震潮不但是一位思维活跃、勤奋好学的科学家,而且是一位重视科学技术、努力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的倡导者和实践者。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仅仅预报天气已经不能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60年代初,农业生产中的干旱缺水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如能做到人工降水,那将给农业生产和亿万农民带来很大的好处。当领导把研究人工降水的任务交给他时,他毅然放下了熟悉多年并卓有成效的天气动力学和气象预报事业,带领一批年轻的科学工作者去开辟这困难的新天地。

人工降水,是千百年来人们所渴望的“呼风唤雨”的梦想。当美国在1947年首次使用干冰(即固态二氧化碳)促成人工降水时,人们激动的心情几乎难以描述。以后的10年,人工降水公司纷纷成立,但研究的进展都很缓慢,原因是云雨形成机制非常复杂,人们远未掌握它,所以难以驾驭这一新事物。顾震潮一边带领大家参加人工降水的实践,一边开展解决这一问题的云雾物理学研究。几十年来,中国的气象研究主要是进行观测、描述、分析和理论计算,而物理研究和实验技术几乎是空白。对于长期从事天气动力学和预报研究的顾震潮来说,现在突然转入云雾物理和人工降水的研究领域,其困难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开拓新领域的重任,鼓舞着他不畏艰难,披荆斩棘地向前进击。

云雾物理及其扩展开去的大气物理范畴的研究是一个新的领域。首先,他必须掌握大量生疏的材料。为此,顾震潮孜孜不倦地学习不熟悉的新知识。他阅读了大量的云雾物理论文,为了能寻找到一个能对暖云进行人工催化的催化剂,他甚至花了不少时间学习表面化学。为了能把控制论的某些观点借鉴到人工控制天气变化中来,他又专心致志地学习了控制论,并以控制论的观点,对大气运动的某些规律作了新的解释。他开展了中国云和降水微结构及宏观特征的高山和飞机观测、云和降水物理的理论研究。他亲自带领大家乘飞机去搞人工播撒作业,又和大家一起转战于黄山、衡山、泰山等处建立云雾观测站,进行云雾物理观测。他既带领大家研制三用滴谱仪等云雾观测仪器,又开展了冷暖云室内实验研究。既促进了积云动力学的开展,又亲自带领大家去攻克云雾起伏理论的难关……这一领域主要以大自然为研究对象,要长期工作在高山云海,特别是“三年困难时期”,供应困难,交通不便,山上所需食品及生活日用品都要靠自己背上去。另外,很多与研究有关的科学仪器,中国还没有等等。在这样困难重重的情况下,顾震潮带领一批青年同志闯了过来,他们取得的成就显示了中国科学工作者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顽强拼搏精神。

几年后,云雾物理学科和人工降水实验逐渐遍及全国,成为大气物理学中最早在全国开展的一个分支。同时,研究获得的云微物理结构、积云动力学和暖云起伏降水理论等重要成果也得到了国外同行的好评。顾震潮在参加人工降水的实际作业中发现,由于中国所处的纬度较低,能够人工降水的云层不高。因此,由北欧气象学发展起来的以云形成的冰晶学说为基础的冷云降水理论,不能照搬到中国来。为此,顾震潮和正在前苏联留学的周秀骥一起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暖云形成的起伏理论,或称暖云形成的湍流理论,并和他的学生一起发表了多篇暖云降水理论的论文,受到中国外云雾物理学界的好评。

除上述成果外,顾震潮很早就注意到位于中国西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和中国天气的影响。1951年,他在《中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论西藏高原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动力影响和它的重要性》,引起了许多学者对青藏高原气象问题的关注,1955年他和气象学家叶笃正合作完成了《西藏高原对东亚大气环流和中国天气的影响》(《科学通报》1955年第6期),这一研究取得突出成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在广泛的云雾物理实际观测研究的基础上,他领导几位年轻同志研究了云中垂直气流、含水量、湍流和电起伏条件下的云滴增长理论,从而提出了一种暖云降水的新理论,比较符合实际地解释了以前难以解释的热带亚热带地区暖云(温度高于0℃的云层)、薄云降水和较短时间中的大滴形成等物理问题。1963年他访问日本时,得到了日本云雾物理学界的普通赞誉。

§ 参考资料

[1] 数字科技网 http://www.cdstm.cn/zhuanlue/persondetails.jsp?personid=17244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