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郭豫适
释义

§ 成就

郭豫适

1957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华东师范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及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校委员会学科评议员、中文学科组召集人(之一)。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副主编。专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

§ 著作

著有《半砖园文集》、《中国古代小说论集》(初版、增订版、修订三版)、《学与思:文学遗产研究问题论集》、《中国古代小说批评史略》(合作,有中文版和韩语版)、《红楼研究小史稿》、《红楼研究小史续稿》、《红楼梦问题评论集》、《论红楼梦及其研究》、《拟曹雪芹“答客问”——论红学索隐派的研究方法》;主编有《红楼梦研究文选》、《三国演义选粹》、《扬弃与发展》(民族文化问题论集)、《历代世说精华丛书》(五卷本)、《传世藏书·子库·小说部》(十卷本,两主编之一)等;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1]

§ 荣誉

《红楼研究小史稿》及《续稿》获1986年上海市社科著作奖,《全面理解毛泽东有关文学问题的论述》、《论儒教是否为宗教及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的关系》分别获1994年、1998年上海市社科论文一等奖,新版《鲁迅全集》(责编之一)获1994年国家图书奖荣誉奖。

§ 主要经历

郭豫适

郭豫适长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代小说论集》(初版、增订版、修订三版)、《学与思:文学遗产研究问题论集》、《中国古代小说批评史略》(合作,有中文版和韩国语版)、《红楼研究小史稿》、《红楼研究小史续稿》、《红楼梦问题评论集》、《论红楼梦及其研究》;主编有《红楼梦研究文选》、《三国演义选粹》、《扬弃与发展》(民族文化问题论集)、《历代世说精华丛书》(五卷本)、《传世藏书·子库·小说部》(十卷本,两主编之一)等;另有单篇学术论文百余篇。

郭豫适皮肤黝黑,身材中等,待人热情,鼻梁上架一副近视眼镜。特别是人情练达,既明且哲,会做人,会处事——优裕从容,掂得清自己的分量,站立的姿势相对安稳,明朗而自有尺度,豪放而不失精明,于大关节处可以看得清要害。正因为这样,他一生未离华东师大,从学生做到副校长,在各色人物中游刃有余,且人望很高。

郭豫适擅行书,所书有楷意,雄健刚强、气势磅礴,无雕琢之气。亦擅诗——虽近白话,然用语极流利,极练达,极圆熟,人偶一读之就可以记住。我曾见其一幅《读敦帮兄红楼人物图吟草》,字好诗更好。诗曰:

绛洞花王十二钗,栩栩如生呈异彩。

雪翁当年妙笔意,敦帮再度写出来。

敦帮:指戴敦帮,著名画家,尤擅长画《红楼梦》人物。

郭豫适治学态度严谨,立论力求允当,不作虚言猜测,有定性,于风波时尚中,能保持独立研究品格。他曾经主张,"做学问是做人的一部分,我们应当是治学与做人的统一论者。""治学贵在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真要攀登科学高峰,唯能做到'三不'者方有希望。何谓'三不'?不急于求成,不心猿意马,不哗众取宠是也。"

郭豫适襟怀高旷,富有生活情趣。他的居所位于校园西南隅,一楼的居室颇觉湫隘,幽暗中甚至有些潮湿。但环绕居室三面的竟是一片在城市中颇为少见的宅园:疏篱短墙之上,缠绕着蓬蓬荆条蔷薇,园内覆以两架紫藤葡萄,庭前间以数株金桂腊梅,墙角缀以一二红枫石榴,就是花期已过或未至之时,也予人"满园春色关不住"之感。更有一株棕榈矗立园中,巨扇形的叶片摇曳生风,探出墙外。漫步园内,枝柯横斜,绿阴匝地;虽然未见匠心布置、刻意整修,却自有一番天然野趣。郭豫适说,此园名"半砖园"。他刚来时,因陋就简,用残砖在园内泥地上铺成小道,故有此名,以为晚年养静之所。一位日本友人曾拜访郭豫适,说了两个没想到:没想到他的房子这么小,没想到他的园子这么大。

郭豫适曾师从施蛰存,1989年11月,胡乔木拜访施蛰存,郭豫适陪同。于1994 年第 1 期《文艺理论研究》,郭豫适作《胡乔木同志访晤施蛰存先生记》,披露了此中情况,他说,"乔木同志访晤施老后不久,我曾由校部转寄给他三本书。这三本书均由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其中一本是《鲁迅增田涉师弟答问集》中文版,该书日文原版由日本伊藤漱平教授寄赠给我,我和有关同志筹划出版了这个中文本。为什么要寄这本书给乔木同志?因为那次交谈时,我曾提到这本书。又因为乔木同志当时还问及我近年专业研究情况,故同时寄去的有拙著《中国古代小说论集》和拙编《红楼梦研究文选》两本。后来我收到了乔木同志一封亲笔信:'豫适同志:承惠赠书三册,稍稍翻阅,均有获益,甚感。蛰存先生所著唐诗百话,确是一部难得的好书,但嘱撰短文,自忖外行,殊难应命,便中乞代转告,希谅。即颂春节快乐。胡乔木1月21日。'"

早在一九六0年,郭豫适痛感中国小说史"先见以外国人所作之中国文学史中"(鲁迅语),结合教学发愤编写出《红楼梦研究简史》,书稿得到当时学术界前辈重视,准备增补后出版。孰料遇上"文革",书稿也蒙难了。后改名为《红楼研究小史稿》、《红楼研究小史续稿》,分别于一九八○年一月和一九八一年八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前者述清乾隆至民初红学史,后者述五四以后红学史,俱发行量较大,是有影响的红学史专著。

《红楼梦研究小史稿》出版后,《光明日报》曾发表专题评论文章,称"开创了红学史的研究",香港《文汇报》赞扬该书填补了红学史研究的"空白",台湾有关学者认为该书"象征大陆红学成就的十多种主要著作之一"。日、美、英、法等国的汉学专家也对其颇多引述。著名学者胡小伟认为,郭豫适的工作是有开创意义的。首先,材料选择多费斟酌,立论力求稳妥,读后颇能与人以启发;其次,史必有论,论必有臧否;评述中议论犀利透辟。但不足也不是没有,如,对建国前说明详细,对建国后陈述简单;对脂批的艺术观点、对王国维的美学思想批评较为苛刻。

一九七六到一九八0年间,郭豫适借调国家出版局编辑《鲁迅全集》,回校后,步步高升,官至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风尘劳攘、政务繁冗,遂冷落了读书立言这万古千年不朽的勾当。退休后,得以解脱,惜间隔过久,业务生疏,况沉溺长林丰草之思,镇日借观花修竹等逍遥高乐,故亦无建树。

但红学日见热闹,郭豫适也落寞得有些痛苦,于是,把曾经发表的文章辑录,题为《拟曹雪芹"答客问"——论红学索隐派的研究方法》出版。

《拟曹雪芹"答客问"——论红学索隐派的研究方法》前有小序一篇,属以文学虚构的笔法写的论文,寓庄于谐,讽刺了旧红学"索隐派"的种种臆说。曾提交济南全国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并于《光明日报》发表。

该文说,一批索隐学者把自己的观点摆出来,要曹雪芹臧否。听着这些发言,曹雪芹有时莞尔一笑,有时皱起眉头,有时脸色严峻心里很不痛快,当有一"红蠹"说,贾宝玉、林黛玉的原型是西门庆、潘金莲,曹雪芹于是就直言相告:"诸位的高论实在跟《红楼梦》不相干,不敢领教。""林黛玉是我创造的,我书里的林黛玉就是书里的林黛玉",恳望红学家和读者们"此后不要再费心思去作种种猜测,幸甚幸甚!"

郭豫适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较早的红学论文是《论红楼梦思想倾向问题》,发表于1964年。他经常向学生推荐《红楼梦》,认为该书观察生活细致,表现生活具体,形象生动。

郭豫适在华东师大领导班子中非重要角色,主要分管档案、成人教育等工作。[2]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2 1: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