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雁
释义

§ 生平简介

陈雁,1920年6月14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今常熟市)。全家靠父亲经营水果维持基本生活,家庭经济比较紧张。在他家的对面有一姓张的人家是个知识分子家庭,开办一所私立学校。陈雁小时候经常到他家去玩,常听到他们家长对孩子的教导:人必须从小就要刻苦学习,增长知识,长大了才有能力做些有益的事情。这些话对陈雁立志读书、追求知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他于1935年初中毕业,是兄弟姐妹中惟一的一个初中毕业生。由于家境贫困,不能继续升学读书,这是他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的第一次精神打击。在无奈的情况下,于1936年托人介绍进入上海中国无线电业公司制造厂当了学徒工。在给工程师们做辅助工作的同时,从工程师们那里学到了不少的无线电技术知识。就在这时,他对无线电技术产生了兴趣,开始进行初步的电子技术研究与探索,成为他人生事业的起点。

日本军国主义于1937年7月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上海遭到轰炸,公司由上海迁往重庆。两年后,又遭到了日本飞机的轰炸,公司全部被炸毁,在无法继续办下去的情况下,宣布解散。每人发给3个月的工资,各奔前程,自谋出路。本想通过在公司工作的机会,多学点电子技术的陈雁,就这样又被一场无情的侵华战争给破坏了。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他被调往上海空军23厂任设计组长,从事导航设备的研制工作。1953年夏天,被调往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通信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所任副研究员,从事超高频调频发射机的研制工作。1957年底,该所全部转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开始从事航天事业的工作。

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他担任控制系统专业设计部研究室的副主任、主任,负责组织仿制近程导弹控制用的横偏系统地面发射机及天线交换器,1960年11月5日首发飞行试验成功,圆满地完成了近程导弹仿制任务。紧接着开始自行设计中近程导弹控制系统用的横偏系统地面大功率发射机,经过艰苦努力,完成了任务。

在研制中程导弹、远程导弹及运载火箭系列控制系统电子仪器中,他负责重大技术问题的协调和处理。在工艺管理上,他推行工艺整机负责制;原材料入厂检验制;元器件筛选制;晶体管老化制;产品质量三检制。并在航天范围内率先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是一位兢兢业业为航天事业作出贡献的老专家。

他还担任过航天电子装联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主任委员。

199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被航空航天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

§ 成就

在青年时代,尽管国内处在战乱时期,生存、生活、求学都非常艰难,但他心中向往的还是读书、学习、追求研究科学技术,这是他在50年代后期步入航天事业的技术基础。

50年代中期,我国的航天事业开始起步。当时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仿制由苏联引进的P-2液体近程弹道导弹。他担任控制系统设计部研究室副主任、主任。承担仿制近程导弹横偏系统地面发射机及天线交换器和自行设计中近程导弹横偏系统地面大功率发射机任务。

60年代初,我国遇到了三年经济困难和外国撤走专家的压力,给正在创建的航天事业造成极大的困难。他带领全室技术人员,知难而进,不仅完成了有关电子仪器仿制任务,而且还完成我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控制系统有关的电子仪器的研制任务。尤其是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技术条件要求比仿制的要高,在体积重量不增加的情况下,要增大发射功率,针对这一技术难题,他把自己学习掌握的理论和具体技术问题相结合,精心设计,反复试验,终于在使用原材料上减轻了重量,提高了发射功率,达到了方案设计的技术要求,为自行研制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作出了贡献,也为以后的型号研制奠定了技术基础,培养、锻炼了技术队伍。

在以后他先后负责中程、中远程导弹和多种运载火箭有关产品研制的组织领导和技术协调工作。他担任总工程师工作长达二十多年,主要负责处理科研生产用的原材料、元器件质量问题,保证满足航天产品的需要。在处理和解决技术问题过程中,他一向实事求是,用科学的精神去对待工作,用严格管理的方式不轻易放过生产中出现的每一个技术问题,用实践的态度到科研生产现场解决问题。在一次处理继电放大器技术问题时,工艺人员、调试人员几天找不出调试不归零的原因,他到现场很快地找出原因,迅速果断地解决了问题,显示了他解决技术问题的实际能力,确保了科研生产任务按周期完成。

他在组织领导产品的研制过程中,有的由于时间短、任务急,他就组织生产人员、技术人员一起奋战,自己也到生产现场解决问题,确保了科研生产任务的完成。但是,在表彰完成任务的有功人员时,他总是把荣誉让给别人,这反映了一个老专家的道德风范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 培养人才

在导弹控制系统电子仪器设备厂组建初期,各类人员相当缺乏的情况下,他为了顾全大局,向三线单位(对口包建厂)支援各类人员300多人,把最好的技术人员、最好的领导干部、最好的工人送往三线,确保三线的技术力量、领导班子力量和生产能力都能适应科研生产的要求。他还亲自到三线协助选点、布局,住了三个多月,落实各项方案。在他的关心努力下,三线生产的第一批产品就是合格品,他的这种认真负责大力协同的风格与精神,受到了三线单位领导和有关人员的好评。

他还注意在职技术人员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组织技术人员有计划地进修学习和知识更新。对有培养前途的青年人送到电大学习。对青年工人在厂内分期分批组织轮训,提高他们的技能和文化知识水平。在他的重视下,全体人员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和进步,为该厂能够担负更复杂电子仪器的生产任务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 工作履历

1935~1936年 在南京中央电业公司当学徒工。

1936~1939年 在上海及重庆中国无线电业公司当学徒工及工人。

1939~1940年 在重庆中央工业学校读书。

1940~1941年 在重庆国际宣传处任报务员。

1941年 在重庆华蜀无线电机行任技师。

1942年 在重庆中央工业学校读书。

1942~1946年 在重庆大学电机系读书。

1946~1947年 在北京电信机械修造厂任技术员。

1947年 在辽宁省抚顺发电厂任技术员。

1948~1949年 在中央航空公司任一级技术员。

1949~1953年 在上海空军23厂任设计组长。

1953~1958年 在北京通信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所任副研究员。

1958~1962年 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控制系统设计部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1962~1965年 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北京第11机械厂任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

1965~1982年 在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地地导弹控制系统电子仪器设备厂任厂长兼总工程师、兼控制系统研究所副所长。

1982~1990年 退居二线。

1990年6月 离休。

§ 主要论著

陈雁译.甚高频超地平线通信系统设计.国际电信技术动态,1957 (4)

§ 参考资料

[1] 中国数字科技馆 http://www.cdstm.cn/zhuanlue/persondetails.jsp?personid=16457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2:4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