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长蕊木兰 |
释义 | § 基本资料 属中文名:长蕊木兰属 属拉丁名:Alcimandra 科别:Magnoliaceae 木兰科 濒危类别:濒危 保护级别:2级 现状:常遭砍伐,近年因森林破坏严重,适生环境大辐度缩减。加之天然更新能力极弱,濒临灭绝 气候类型:温凉湿润以至潮湿 年降水量:1200-2000 土壤PH值:3.8-4.3(-5.5) 土壤类型:山地黄壤或黄棕壤 地形特征:山地上部东南坡或山脊上 生态特征:偏阳性树种 群落特征:混交成林,林下有竹类,各种木质藤本和附生兰科植物 伴生种:瓦山锥,桴丝锥 花期:5 果 期:9-10 科研价值:对研究植物区系及该科分类系统有学术价值 经济价值:为产区珍稀的造林和庭园绿化树种 保护措施:应健全机构,严禁砍伐,并采种育苗,营造人工林 繁殖方式:种子繁殖 § 形态特征 长蕊木兰 长蕊木兰,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60厘米。为木兰科的单种属植物,对研究植物区系有一定的价值。树干通直,木材优良,花美观而芳香,为产区的稀珍造林树种,也可作城乡庭园绿化树种。 叶 长蕊木兰叶先端争光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上面有光泽,侧脉12-15对,末端纤细,与致密的网脉义错而不明显,中脉在背面被长柔毛或无毛;叶柄长1.5-2厘米,无托叶痕。 花 长蕊木兰花纯白色,长5.5-6厘米,宽2-2.5厘米,无托叶痕。长蕊木兰花纯白色,芳香;花被片9-11,外轮换片长圆形,浅绿色,长5.5-6厘米,宽2-2.5厘米,内两轮倒卵状椭圆形,长约5.5厘米,宽2.5厘米;雄蕊约40枚,长约4厘米,花药长约2.8厘米,内向开裂;雌蕊群圆柱形,长约2厘米,宽约4毫米,雌蕊群柄长约1厘米。 果 聚合果长3.5-8厘米,内向开裂;雌蕊群圆柱形,长约2厘米,宽约4毫米,雌蕊群柄长约1厘米,扁圆形,直径8-9毫米,有白色皮孔。 § 生长习性 长蕊木兰 长蕊木兰,在中国,分布区位于西部偏干性北热带季雨林,雨林地带及南亚热带季风绿阔叶温凉湿润以至潮湿,年平均温15-17℃。极端最柢气温可达-3℃或更低,极端最高温15--17℃,旱季多雾;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以上。偏阳性绎种种,生于山地上部东南坡或山脊上,为原幼树喜光性逐渐增强,需要在全光照下生长。 土壤为酸pH值3.8-4.3(-5.5),枯枝落叶层厚达10-20厘米,有机质含量含量丰富,高达20%以上,。常与壳斗科、山荼科、樟科、杜鹃花平及木兰其它种类等滋交成林、林下有时有类,各种木质藤本和附生兰平植物。 在汗东南中山上部,常见于瓦山锥.、构丝锥林中,林内潮湿阴暗,附生苔藓特别发达。自然更新能力差,幼树、幼苗极少。花期5月,果期9-10月。[1] § 繁殖栽培 在聚合果成熟,种子尚未脱落前,进行采种,采回果实稍晒干或晾干使蓉皮开理解,取出种子,将红色外种皮除去,随即播在沙质土或腐殖土中,种子发芽温度要求15-25℃。苗期需要遮荫。 § 保护价值 长蕊木兰为木兰科的单种属植物,它的形态特征介于原始的顶生花木兰亚族Magmolieae 与进化的腋生花含笑亚族Michelideae之间。对研究植物区系及木兰科分类系统有一定的美术价值。 金平县分水老岭和景东县无量山已建立自然数保护区,应加强保护,严禁砍伐。产区林场和关单位应采种良苗,营造人工林。 § 木兰科 长蕊木兰分布图 木兰科是被子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之一,是研究被子植物系统发育及起源的宝贵材料,历来为国内外学者所瞩目。木兰科植物树干通直,许多种类材质优良,为重要的用材树种;其花朵硕大、艳丽多姿、芳香袭人,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深受欢迎的芳香性园林绿化树种,又是香料的原料植物;有些种类如紫玉兰、厚朴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重要的传统中药;多数木兰科植物为高大乔木,与其他科的乔木构成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上层优势树种,对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热带、亚热带森林受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木兰科植物资源遭到过度利用以及自然繁殖能力严重衰退等原因,致使木兰科许多种类已处于濒危状态。在中国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名录中,木兰科植物就有39种,是被子植物中受严重威胁种类最多的科之一,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因此,保护木兰科种质资源,抢救其珍稀濒危种类,大力开展木兰科植物的快速繁殖、开发利用和多学科的研究,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恢复已退化的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以及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 邮票 长蕊木兰邮票 T111 珍稀濒危木兰科植物 发行日期:1986-9-23 发行总量:774 整套枚数:1 套 3 枚 制作材质:影写版 面值金额:0.86 元 设计作者:赵秀焕 制作出品:北京邮票厂 详细介绍:邮票规格:40×30mm 整张枚数:50(5×10) 齿孔度数:11×11.5 邮票图案:(1)圆叶玉兰(2)巴东木莲(3)长蕊木兰 T•111•(3-3)图案描绘了木兰科植物“长蕊木兰”形象。长蕊木兰产于中国西藏南部和云南南部海拔1800米~2700米的山林中,是产区城乡庭园绿化树种。长蕊木兰最初发现于喜马拉雅山南坡,现星散分布于中国西南部、不丹、印度东北部阿萨姆、缅甸北部及越南北部。花洁白,芳香,直径为10厘米~12厘米。树干通直,木材优良,也是产区造林树种。[2] § 小桥沟自然保护区 长蕊木兰 小桥沟自然保护区距西畴县城17公里,有公路直达,该保护区以保护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和长蕊木兰、香木莲、伯乐树、华盖木等多种珍稀濒危植物为主,总面积1893公顷,属于国营坪寨林场范围。保护区地势沿山脊起伏变化不大,相对高差较小。从西部小桥沟经法斗到东部南昌,山脊上分布着郁郁葱葱的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主要为季风常绿阔叶林,分布海拔1350-1780米的范围内。林内树种复杂,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等树种为主。据统计,高等植物有105科、189属、340种。 小桥沟自然保护区堪称是古老植物的家乡。多次发现木兰科的古老珍稀植物种类。在第三纪时,这里是茂密的热带森林,又未经第四纪冰川侵袭。因此,残存第三纪的古老植物甚多,尤以木兰科植物最丰富。如长蕊木兰、林叶木兰、香木莲、大叶木莲、华盖木等。均为中国珍稀植物,是云南特有种,以及香果树、云南穗花杉、伯乐树、毛枝五针松、木瓜红、香水月季、香籽含笑、云南拟单性木兰、马蹄参、原始莲座蕨和中国特有的马尾树等国家保护植物。珍稀动物有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金猫、獐子、斑羚、白鹇、猫头鹰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