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融创新 |
释义 | § 内涵理解 中国金融创新与科技论坛组委会第一次会议于6月30日在北京召开 金融创新定义虽然大多源于熊彼特经济创新的概念,但各个定义的内涵差异较大,总括起来对于金融创新的理解无外乎有三个层面。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与组织管理上的创新,因为两者均可导致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的变化。具体地讲,创新包括五种情形:(1)新产品的出现;(2)新工艺的应用;(3)新资源的开发;(4)新市场的开拓;(5)新的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的确立,也称为组织创新。 1、宏观层面的金融创新将金融创新与金融史上的重大历史变革等同起来,认为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金融业的每项重大发展都离不开金融创新。 从这个层面上理解金融创新有如下特点:金融创新的时间跨度长,将整个货币信用的发展史视为金融创新史,金融发展史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视为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不仅包括金融技术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金融企业纽织和管理方式的创新,金融服务业结构上的创新,而且还包括现代银行业产生以来有关银行业务,银行支忖和清算体系,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乃至金融机构,金融布场,金融体系,国际货币制度等方面的历次变革。如此长的历史跨度和如此广的研究空间使得金融创新研究可望而不可及。 2、中观层面的金融创新是指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后,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中介功能的变化,它可以分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以及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是指制造新产品时。采用新的生产要素或重新组合要素,生产方法,管理系统的过程。产品创新是指产品的供给方生产比传统产品性能更好,质量更优的新产品的过程。制度创新则是指一个系统的形成和功能发生了变化。而使系统效率有所提高的过程。从这个层面上,可将金融创新定义为,是政府或金融当局和金融机构为适应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在金融过程中的内部矛盾运动,防止或转移经营风险和降低成本,为更好地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目标而逐步改变金融中介功能,创造和组合一个新的高效率的资金营运方式或营运体系的过程。中观层次的金融创新概念不仅把研究的时间限制在60年代以后,而且研究对象也有明确的内涵,因此,大多数关于金融创新理论的研究均采用此概念。 3、微观层面的金融创新仅指金融工具的创新。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信用创新型,如用短期信用来实现中期信用。以及分散投资者独家承担贷款风险的票据发行便利等;风险转移创新型,它包括能在各经济机构之间相互转移金融工具内在风险的各种新工具,如货币互换、利率互换等;增加流动创新型,它包括能使原有的金融工具提高变现能力和可转换性的新金融工具,如长期贷款的证券化等:股权创造创新型,它包括使债权变为股权的各种新金融工具,如附有股权认购书的债券等。 中国学者对此的定义为: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并认为金融创新大致可归为三类:(1)金融制度创新;(2)金融业务创新;(3)金融组织创新。 从思维层次上看,"创新"有三层涵义:(1)原创性思想的跃进,如第一份期权合约的产生;(2)整合性将已有观念的重新理解和运用,如期货合约的产生;(3)组合性创性,如蝶式期权的产生。 § 历史考察 1、1960年代的避管性创新 创新时间创新内容创新目的创新者 50年代末外币掉期转嫁风险国际银行机构 1958年欧洲债券突破管制国际银行机构 1959年欧洲美元突破管制国际银行机构 60年代初银团贷款分散风险国际银行机构 出口信用转嫁风险国际银行机构 平行贷款突破管制国际银行机构 可转换债券转嫁风险美国 自动转帐突破管制英国 1960年可赎回债券增强流动性英国 1961年可转让存款单增强流动性英国 1961年负债管理创造信用英国 60年代末混合帐户突破管制英国 60年代末出售应收帐款转嫁风险英国 60年代末复费廷转嫁风险国际银行机构 2、1970年代转嫁风险的创新 创新时间创新内容创新目的创新者 1970年浮动利率票据(FRN)转嫁利率风险国际银行机构 特别提款权(SDR)创造信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联邦住宅抵押贷款信用风险转嫁美国 1971年证券交易商自动报价系统新技术运用美国 1972年外汇期货转嫁汇率风险美国 可转让支付帐户命令(NOW)突破管制美国 货币市场互助基金(MMMF)突破管制美国 1973年外汇远期转嫁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国际银行机构 1974年浮动利率债券转嫁利率风险美国 70年代中期与物价指数挂钩之公债转嫁通胀风险美国 1975年利率期货转嫁利率风险美国 1978年货币市场存款帐户(MMDA)突破管制美国 自动转帐服务(ATS)突破管制美国 70年代全球性资产负债管理防范经营风险国际银行机构 3、1980年代防范风险 创新时间创新内容创新目的创新者 1980年债务保证债券防范信用风险瑞士 货币互换防范汇率风险美国 1981年零息债券转嫁利率风险美国 双重货币债券防范汇率风险国际银行机构 利率互换防范利率风险美国 票据发行便利创造信用美国 1982年期权交易防范市场风险美国 期指期货防范市场风险美国 1982年可调利率优先股防范市场风险美国 1983年动产抵押债券防范信用风险美国 1984年远期利率协议转嫁利率风险美国 欧洲美元期货期权转嫁利率风险美国 1985年汽车贷款证券化创造风险美国 可变期限债券创造信用美国 保证无损债券减少风险美国 1986年参与抵押债券分散风险美国 4、1990年代的各种创新并举,客观上放大了风险 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化,集团化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全球一体化,证券化趋势增强,国际债券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发展迅猛,新技术广泛使用,金融市场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金融创新的宏观生成机理来看,金融创新都是与经济发展阶段和金融环境密切联系在一起的。60年代各国对金融实行严格管制;7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技术进步并在金融行业迅速推广,金融当局开始放松管制。在进入中后起期以后,西方国家普遍出现"滞胀"几随之而来的高利率;同时,“石油危机”造成全球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形成金融“脱媒”现象,风险加 剧;1980年代后,各国普遍放松管制,金融自由化增强,出现了利率自由化、金融机构自由化、金融市场自由化、外汇交易自由化。 § 影响作用 金融创新使对货币的定义和货币层次的划分更加复杂,同时对货币流通速度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反向关系对传统的货币乘数进行修正,从而可以得出:金融创新使货币流通速度降低。同时通过近年来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的实证检验,上述结论基本成立。下面就从修正的货币乘数角度,来分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一、货币流通速度的模型 1、交易型的货币数量模型 原始货币数量论认为,经济中货币需求量与所需满足的商品交易量成正比,用公式表示就是费雪的货币交易方程:MV—PQ。 其中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商品价格,Q为商品交易量,PQ乘积即为某一时期内的商品交易额。可见,货币流通速度最早的定义乃是指年度内单位货币被使用的平均次数,因而又被称为货币交易流通速度。 2、收入型货币数量模型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学派发展了货币数量论,新的货币数量论,方程式如下:MV=PY,其中PY指名义货币收入,伴随这一转变货币流通速度亦有了新的含义:一定时期内单位货币周转(这里所指的周转包括再生产的全过程)的平均次数。因而又被称为货币收入流通速度。 从上述模型可以看出,二者在原理上基本统一,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前者是源于货币作为交易手段的职能来解释货币流通速度;而后者则是从货币储藏手段(永久性收入)的职能来解释。根据货币均衡理论,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为Ms = Md,所以货币的流通速度V和货币的供给量具有直接的关系,众所周知,M2是由M1和准货币(M2 − M1)构成的,其中M1对应货币的交易职能,准货币对应货币的贮藏职能。把二者加以综合可以得出货币流通速度的一般公式为: M2V = GDP(1) 二、金融创新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1、金融创新对货币定义和货币划分的影响 从整个货币发展的里程来看,一般认为货币经历了朴素的商品货币阶段、贵金属货币阶段、代用符号货币阶段、电子货币阶段四个阶段。各阶段就其作为货币的价值与本身所包含的价值而言,具有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数字货币等多种形式(其中数字现金是电子货币发展的较高阶段形式)。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使得理论界对货币的定义变得日益困难。货币到底是什么?传统的货币定义认为货币是为广大公众所普遍接受的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马克思和一些当代主流经济学家均认为“货币是一种社会关系”;而米尔顿·弗里德曼和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哈佛大学的年轻教授曼昆却说“货币是经济中人们经常用于购买其他人的物品与劳务的一组资产”;社会学家西美尔则把货币视作为“一切价值的公分母”、“价值的现金化”:“货币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活动的物化,是一种纯粹功能的具体化。”在围绕着理解和把握货币到底是什么这一问题上,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们被长期困扰,特别是金融创新使货币的外延越来越广泛,所以对货币的界定越发复杂。 金融创新,特别是大量金融业务创新后,涌现了许多新型账户,这些账户的出现使传统货币供给层次划分出现混乱,例如NOW、ATS、MMDA等新型账户都具有开具支票的功能,类似于活期存款,理应划入M1,但这些账户余额又大部分放在投资性储蓄账户上,实际上它应属于M2。由于类似的金融创新,各国对货币供给层次的划分不断进行修改。英国已有M1、M2、M3、DCE、PSL1、PSL2等8个货币供给指标,从1970年到1984年间修改货币定义9次之多。美国在1971—1984年间共修改货币定义7次,货币供给指标发展到目前的M1、M2、M3、L和Debt 5个。尽管频繁修改,金融创新带来的难题并未完全解决,如电子账户、多功能信用卡和网络支付账户等对应的货币层次,各国中央银行目前尚无明确答案。所以金融创新使得对与货币的定义和货币层次划分更加难以界定,从而直接影响到货币流通速度的分析与测定。 2、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的关系 货币乘数是指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的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产生派生存款的作用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在一定的名义GDP下,货币乘数B和货币流通速度V之间存在着反比关系,即在一定的产出水平下,货币流通速度增大,则货币乘数减少;反之亦然。所以要分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只要找出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就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 3、从修正的货币乘数看金融创新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金融创新对货币的定义和货币层次的划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随着金融工具种类的不断丰富,无论是流通中的现金、各类存款等流动性不同的货币供给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金融创新对货币乘数的各种影响因素的影响变化如下。 1)对现金的影响 随着电子技术的日益成熟,电子货币的发展将会成为货币的主流。经济体之间的借贷、消费、转帐等将无一不是通过网络进行结算,支票和现金结算将逐步减少。特别是数字现金是在银行存款转移支付工具的逐渐深化和对现金通货的逐渐挤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子货币的高级发育形态,是货币经历实物货币、贵金属货币、代用符号货币(纸币)等各种发育阶段类型的电子货币的不断发展和演化的产物,具有良好的匿名性、无限的分割性、真实的价值性、快捷便利和可交换性等一系列的优点,可以推知,数字现金对货币形态演化的这种影响趋势将使数字现金不断挤占现金通货纸币和存款通货的某些形态而逐渐成为未来数字货币时代的最主要流通货币形式之一,它是现金纸币通货和存款通货的最佳替代者,因此,从其一问世以来便迅速挤占现金和存款通货中数字现金前期各种发育形态的电子货币的位置,并且后来居上。不难推知,随着数字经济对整体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提高,实体经济对现行的现金纸币通货的需求将因数字现金的逐渐挤占而大幅缩减到少量存在,数字现金则会广为流行,而结算性临时存款通货的大部分将逐步转化为数字现金形态,小部分仍将以卡型电子货币形态和存款转账型电子货币形态存在,但也将逐渐向数字现金形态转化。 2)金融创新对货币层次和货币乘数的影响 金融创新使传统的货币层次的划分变得越来越模糊,各种货币之间转变的交易成本越来越低,而且货币层次越来越多,如NOW账户、ATS账户等。特别在西方国家金融市场,由于金融产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日益增多,不同流动性的金融创新产品在不同程度上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成为了事实上的货币。这样一来使货币的供应规模量在不断扩大。这里可以引入一个金融创新下的可以充当货币媒介的可替代性金融资产的一个量,即在货币供应量上加入一个量Mc,所以金融创新下货币供应量为: M= C + Dr + Dt + Ce + Mc(4) 金融创新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得到解释,其中现金漏损率的降低、替代性金融资产的比例增大和超额准备率的下降都使货币的流通速度降低,而数字现金占活期存款比例则会使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快。总的来说,由于数字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流动性都比较强,所以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较大的相互替代可能性不大(但是长远来看ce还是增大的),所以要考察在一定时期内货币的流通速度或者货币乘数发生变换总的趋势是:金融创新使货币乘数增大,流通速度下降。 三、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变化的实证检验 中国金融创新起步较晚,所以金融创新的水平相对与西方国家来说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上。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金融创新也获得了阶段性发展。特别是电子技术的应用带来的技术创新以及金融体制改革方面的制度创新都取得了较大成果。现阶段金融产品更加丰富,金融的市场化改革步伐越来越快。这些举措无疑都会对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下面分别采用中国上世纪9O年代到2005年的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的有关数据,来对前述的有关理论做出实证检验。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的变化趋势,如图。数据来源:中国统计网、中国金融年鉴、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公布的有关数据整理计算 从检验的数据来看,中国近年来货币的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呈反向关系,基本符合理论上成立的关系;同时,检验结果基本满足金融创新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近年来金融创新的步伐加快,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变化的速度加快。 [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