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瓶 |
释义 | § 关键词 金瓶 § 情况连接 金瓶又称“金奔巴瓶”。是清朝中央政府为藏传佛教呼图克图大活佛以上转世灵童掣签而专门精制的。每个金瓶中都配备了五支大小相同的象牙签牌。据史料记载,金奔巴瓶系纯金制品,净重2850克,高34公分,口径12公分,腹部直径21.3公分,系国家特级文物。1792年,乾隆皇帝制定了《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将活佛转世制度以法律形式规定下来,明确规定活佛转世灵童,须经金瓶掣签方可认定。为此清政府特制了两个金瓶。一个供奉于西藏大昭寺释迦牟尼佛像前,用以掣定达赖喇嘛和班禅大师;一个供在雍和宫,用以掣定内蒙古及青海、甘肃等地各大活佛。届时,从访出的幼童内选出若干名,将其出生年月及姓名用满、汉、藏3种文字写在牙签牌上,放进瓶内,由中央政府监督,当众抽签掣定。转世灵童经金瓶掣签认定后,立即上报中央政权,获批准后择吉日举行坐床典礼。达赖和班禅的转世灵童分别于布达拉宫、扎什伦布寺坐床。此制度自乾隆年创立一直沿袭至今。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经扎什伦布寺寻访,于1995年11月29日,按照藏传佛教仪轨和历史定制,在大昭寺释迦牟尼像前,金瓶掣签选出,被确认为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的转世灵童。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于1995年12月8日,在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坐床继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