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镇江博物馆
释义

§ 基本概况

占地11700平方米,五幢东印度风格的建筑依山而建,错落有致。1995年建成了1780平方米文物库房,馆舍面积达到5456平方米;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这座艺术殿堂中,珍藏着3万余件从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文物和10万册古籍书。其中国宝级文物一件,国家一级文物70余件,二级文物300余件。西周青铜器,六朝青瓷器,唐、宋、元、明金银器,明清书画为馆藏特色。这些珍宝,闪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明,展示着古城镇江历史发展的足迹。

§ 馆藏珍品

青铜凤纹尊青铜凤纹尊

出土:1976年12月出土于江苏丹阳司徒公社窖藏

规格:通高34厘米,口径41.1厘米、腹围107厘米。

简价:国宝级文物。器侈口、倾垂腹、圈足,通体饰纹华丽。口沿下为四组由相向的长尾鸟组成的瓣形饰,鸟长尾上卷呈∽形,作鸣叫起舞状;颈部以两道弦纹作栏,以乳钉、牺首为界,饰以两对大型凤鸟纹,凤鸟相向、顾首、展翅挺立,目光炯然有神,喙上举,长冠逶迤,甩向颈部,两侧分尾上下卷曲作C形,鸟爪等均用曲线勾出。两鸟中各有一小形动物纹,其形式圆首、凸睛、四足有长爪,前足前扑,后足屈伸,一为长形体躯,一为圆形体躯,似为雌雄相异。其有尾似龟,然四足似蛙,龟纹多见于中原青铜器,常用作族徽标志。该器在形制和纹饰上与陕西扶风庄白出土之丰尊极为相似,但器体更阔,所有留心纹身躯左右不对称,两鸟之爪亦不完全相同,作为地纹的云雷纹亦显系随意勾填而成,其龟纹似蛙,或其蛙纹似龟,亦就不足为怪了。丰尊年代为西周早期偏晚,此尊当为西周中期吴国的仿铸之器。 长干寺舍利金棺长干寺舍利金棺

时期:唐

材质:金

级别:一级文物

规格:盖长6.4厘米,底长5.1厘米,头宽1.9厘米,尾宽1.6厘米,头高2.8厘米,尾高2.1厘米。

出土:1960年5月镇江甘露寺铁塔地宫中出土。

简介:棺以纯金锤鍱而成,除底部外,遍体浅刻精细。棺头,以珠纹为地纹,上部刻如意云纹图案,中部刻直线纹,类似栅栏,下部凿刻门扉,左右各有乳钉三排九枚;棺尾以珠纹作地,刻由下面共出的如意云纹五朵,上托一轮慧日(或称智珠);两侧地作珠纹,各刻两个高髻人首人手鸟身、鸟脚鸟尾羽人,前者两臂伸张,后者双手合捧果盘,周围遍饰如意云纹图案;棺盖亦以珠纹作地,凿刻仙鹤三只,翱翔于如意云纹之中。棺内存放素面小金棺一尊,内盛阿育王舍利11颗。此棺为唐代润州刺史李德裕所施舍,原料“差人于淮南收买,旋到旋造”,其制做与刻均极精美,堪称唐代金银器中的艺术珍品。  绞胎盘时期:唐

材质:瓷

级别:一级文物

规格:口径21.6厘米,高4.2厘米。卷沿,浅腹,平底。出土:1973年邗江出土

简介:绞胎为唐代制瓷工艺,是我国古代陶瓷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因绞胎类似大理石效果,西方人称绞胎瓷为“大理石纹陶瓷器”。绞胎的制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绞花泥料拉坯成形,再施釉焙烧即成绞胎器。另一种是贴面绞胎,是将制备的绞花泥料切成薄片,贴在胎体上,经过修整,施透明釉烧制。这件绞胎其制法是由黄褐两种胎土搅拌,后切片贴在胎体上,再施釉烧成。纹饰任意盘旋,色彩浓淡分明,富有变化,比人工绘制的纹饰更加自然和谐。这种贴面纹胎的工艺比直接用绞花拉坯复杂,说明贴面绞胎器是其工艺从初步到进一步的结果。

§ 近年发展

镇江博物馆主楼2002 年为了改善博物馆的陈列条件,更好地发挥其名城窗口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镇江市委、市政府决定对镇江博物馆进行扩建,即在原馆舍的南面建设新展厅;同时,对老馆区的基础设施和环境景观进行综合改造。

2004年底,新展厅建设和老馆区改造工程全面完成。现全馆占地面积 20000余平方米,馆舍面积 10600 平方米。经过扩建和改造,一座国内鲜见的花园式博物馆已经展现在世人面前。

博物馆内建筑风格镇江博物馆现已实现智能化管理。先进的安全防盗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和中央空调系统,使馆藏文物的保管和展示条件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善,文物安全也得到应有的保证。基本陈列《吴文化青铜器展》、《历代陶瓷器精品展》、《古代金银器精品展》、《古代工艺精品展》、《明清绘画精品展》、《“京江画派”书画精品展》等六个展览,集中展示了本馆的精品文物,凸现了镇江三千年悠久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镇江博物馆各项业务工作成绩斐然。在北京举办的《镇江文物精华展》轰动京城;在日本举办的《古代扬子江至宝展》饮誉东瀛;《镇江地区商周台形遗址与土墩墓遥感考古研究》获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三等奖;《吴国青铜器综合研究》获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二等奖、省文化厅科技进步一等奖;城市考古工作多次受到国家文物局表扬; 2001 — 2003 连续三年参加 “三峡考古大会战”,又为镇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争了光,添了彩。

§ 历史沿革

镇江博物馆馆址即原英国英国领事馆旧址,位于云台山下,是一组具有东印度风格的建筑群。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与英帝国主义于1858年签订了“天津条约”,镇江被辟为通商口岸。

1864年,太平天国失败后,英帝国主义开始在云台山上修建领事馆。

1889年,因英国巡捕殴打中国小贩,引起广大镇江人民的极大愤慨,并进而一举焚毁了英国领事馆。无能的清政府赔偿白银4万两,照原样重建,于1890年竣工。

1933年10月,镇江英国领事馆回到了中国人民的手中,结束了英帝国主义在镇江的种种特权。

1962年开始作为镇江博物馆的馆址。

1982年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近现代历史遗迹及革命纪念建筑物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国家文物局以及省、市政府多次拨款进行了维修。

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既是清政府腐败无能、英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罪证,也是中国人民英勇反抗帝国主义侵略与压迫的历史见证。

§ 相关词条

宝华山 北固山 焦山 金山 茅山 南郊风景区 镇江博物馆 全福塔

§ 参考资料

[1]镇江博物馆  http://www.zj-museum.com.cn/index.asp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8: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