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镇原县
释义

镇原县

§ 基本概况

镇原县位于庆阳地区西南部,东邻革命胜地延安,南眺六朝古都西安,西接省会兰州,北界塞上明珠银川。全县共辖7镇12乡,总面积3500平方公里,总人口51.57万人。 镇原县

镇原乃华夏故土,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沃土平畴,物华天宝,曾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高梁、糜谷、豆类、薯类;经济作物主要有黄花、烤烟、油料、药材、花椒等;杏子、苹果、西瓜、桃、枣、梨等果品素负盛名,尤以黄花、杏子为最。黄花菜享誉全国,香飘五洲,被国家外贸部命名为“镇原金针菜”;杏产品品类繁多,风味独特,产量居全国第二,素有“红杏之乡”美称;烟叶质优色黄,香味浓郁,被定为全国商品烟叶生产基地县;畜产品以皮张、羊毛、羊绒等比较有名;石油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开发前景广阔。

改革开放以来,镇原人民发奋图强,艰苦创业,使全县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地方工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基础设施建设大为改善,交通道路四通八达,电力供应富余充足,邮电通信突飞猛进,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54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4.85亿元,粮食总产量达到25.5万吨,乡镇企业实现产值10.8亿元,全县工业增加值达到3448.3万元,财政收入完成61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98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39亿元,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达到2.31亿元。

西部开发的热潮给镇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镇原人民正在进一步实施全方位的开放开发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战略,宏伟可行;招商引资,政策优惠;投资创业,前景广阔。古老而崭新的镇原,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独特的高原风姿,悠久的历史文化,淳朴的民俗风情,富饶的资源优势,诚挚的合作态度,已向外部世界敞开了大门,镇原人民竭诚欢迎各界朋友,前来这方热土投资兴业,携手共图发展。地理交通 镇原县

镇原县地处黄河中游的陇东黄土高原,区位偏僻。公路作为唯一的交通运输形式,在国家及省市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交通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县内公路641.8公里/21条,其中国道(G309线)44公里/1条,省道(S303线43.8公里、S319线92公里)135.8公里/5条,县道240.2公里/7条,乡道221.89公里/11条。乡村道路1551公里,其中农二级以上砂路611.5公里。按技术等级:3条179.8公里国、省道,均为新建的三级油路,路况良好,桥涵及防护设施配置较为完备;21条462公里县乡公路中,三级油路100.75公里,四级油路15.76公里,三级砂路129.45公里,四级砂路151.31公里,等外路54.82公里。全县19个乡镇均通等级路,通公路率100%。13个乡镇通油路,通油路率为68.4%。45个行政村通油路,行政村通油路率21%。全县公路密度为18.34公里/百平方公里。

§ 历史沿革

镇原古属雍州,秦属北地郡,位于黄河中游、泾水以北的黄土高原,为华夏古土。各代均在此在封署设置,委官牧民。西汉初年,北地郡分设安定郡,所辖21县,临泾县是其中之一,北魏时置原州(辖今镇原、平凉和宁夏的彭阳、固原一带),唐时筑临泾城,为临泾县治,唐末和宋代原州治置此,后又成为镇原州的州治。明初镇原州改县,临泾县被废,民国初年,镇原县被划分为五区。1935年县城设临泾镇。1983年,设临泾乡。如今,镇原县辖7镇12乡。即城关镇、屯字镇、太平镇、三岔镇、开边镇、平泉镇、孟坝镇、临泾乡、南川乡、上肖乡、新集乡、方山乡、殷家城乡、马渠乡、庙渠乡、武沟乡、郭塬乡、中原乡和新城乡,下辖215个行政村、2008个自然村。

§ 行政区划

镇原县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南部,东临庆城县、西峰区,西接宁夏自治区彭阳县,南界平凉市泾川县、崆峒区,北靠环县。

§ 资源环境

镇原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高粱、糜谷、豆类、薯类;经济作物主要有黄花、烤烟、油料、药材、花椒 镇原县等;杏子、苹果、西瓜、桃、枣、梨、核桃等果品久负盛名,尤以黄花、杏子为最。黄花菜品类繁多,风味独特,产量居全国第二。烟叶质优色正,香味浓郁,被定为全国商品烟叶生产基地县。畜产品以皮张、羊毛、羊绒等比较有名。石油及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

镇原投资环境良好,基础设施齐全。邮电通信方便快捷,通讯光缆辐射全县19个乡镇,全县电话全部实现程控化,程控交换总容量22848门,开通139、138、137、136、135、130、131、133网全球通电话及Internet服务。广播电视卫星插转率、覆盖率分别达到95.7%和93.6%,现已开通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农村电网二期改造工程全面实施,城乡电网分布均衡,现有110KV变电站一座,35KV变电站7座,小水电站2座,年发电量175万千瓦时,全县乡、村、户通电率分别达到100%、98.5%和88.4%。

§ 县区经济

镇原县围绕农产品的更新换代,大力发展杏子、黄花、草畜三大支柱产业。杏子:加快优质杏子基地建设,壮大 镇原县龙头企业,提高杏产品加工能力,新增新产品加工和保鲜生产线。黄花:培育优质品种,组建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实施产业化经营。草畜:建立肉牛繁育地和秸秆养羊示范基地,扩建现有牛、羊肉生产线,新建苜蓿草系列产品加工厂。目前,全县杏制品企业已发展到110户,年产杏制品16000吨,产值1.12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9000万元。开发的杏系列产品有杏肉、杏脯、甘草杏等三大类20多种,先后荣获国内国际26项大奖;黄花全县留存面积现已达到24.76万亩,年产干菜6000吨,产值4200万元,人均黄花收入90元,年加工销售能力4000多吨,出口创汇200多万元;草畜资源丰富,全县饲养量现已达到15.1万头,规模养殖户达到5000户,以紫花苜蓿为主的多年生草地留存面积达50万亩,畜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150元。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4亿元,增长1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28亿元,增长36.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088万元,增长20%,但总支出中转移支付占90.7%。2005年,镇原县面向市场,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综合开发,培育形成了屯字塬优势苹果,平原塬畜禽规模养殖,茹河洪河川区优势烤烟,北部乡镇黄花,杏子、饲草、药材、小杂粮生产基地的产业化格局。

§ 社会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镇原县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1999年,全县实现了"基本除青壮年文盲"和"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2004年各级各类学校发展到355所,学生超过10万人,41所中小学建起了计算机教室,130所中小学安装了现代远程教育设备。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全县共向全国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2.2万人,被清华、北大录取的学生达31人,再现了"教育大县"的光辉形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县属各医院装备有B超机、自动化分析仪、日本进口全自动血球仪等现代化设备。2002年,镇原县成立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时时监控传染病的流行情况,还免费提供肺结核等传染病的治疗药物。同时,全民健身活动正在蓬勃发展。不论在农家小院,还是机关大院,都会看到干部群众热火朝天地开展的体育活动。2000年全省运动会,镇原县输送运动员夺得了5枚金牌,占全市金牌总数的78%。多年来,破格录取的超10人以上,达到国家一级运动员等级的有4人。开边中学毕业的张德宏,于1990年代表我国在比利时参加世界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掷铁饼第4名的好成绩。此外,镇原县又以"文化大县"闻名遐迩。周铜剑、秦诏版国内稀有,"书画之乡"美名远扬,民间艺术古朴典雅,尤其剪纸、刺绣引人注目,倍受国内外朋友青睐。临泾乡农村妇女祁秀梅是享誉海内外的剪纸艺术大师,其作品被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国人民收藏。

§ 节庆活动

镇原小吃及酒席

食文化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孙中山先生说过:“烹饪之术本于文明而生,非深孕育文明之种族,则烹饪技术不妙,中国烹饪之妙,亦是表明进化之深。”镇原小吃及镇原酒席之精妙是本地文明的充分表现,历经烹饪劳动者的辛勤操作和理论总结,依据本地广博的物产和纯厚的民族习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美食。 镇原县

叮叮咚咚的驼铃声,风尘仆仆的马帮长队,把我们带进了那遥远的丝绸古道。遮天蔽日的宝盖旌旗,威武雄壮的皇家卫队使人们的思路又回到灵太后回乡省亲的年代。历史渊源丰蕴深厚,饮食文化源远流长。镇原小吃主要以面食类为主,如镇原糖油饼、油茶、豆腐脑等,其次还有镇原烧鸡、三岔羊羔肉等。这些小吃既有汉民族的风味,也有少数民族的特色。而镇原酒席,相传最早是北魏胡氏家族由宫廷传入民间,后经几朝几代的精心操作,直至明代,镇原县名臣许理集本地酒席与宫廷酒席于一体,使镇原酒席更臻完善,使它的文化底蕴更为深厚,基本达到了孔子所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要求。

镇原小吃及酒席制作精美而考究。用料精到,工序繁杂。遐尔闻名的镇原糖油饼,在制作时,首先,选当年上等精麦粉,用自制土酵母发酵。将发酵好的面团,兑入适量的干面,清油,土蜂蜜、鸡蛋、苏打,揉匀,让面团在案上发酵少许时,捋长条,剁为块状,反复揉团,擀成圆饼。饼质呈米黄色,闻起来以无酸味和碱味为佳。在选用清油时,亦有讲究,一般选用新鲜胡麻油、菜油、荏油亦可。圆饼入油锅炸熟,炸熟的油饼皮薄而呈枣红色,甜美而酥香,久放不霉变,不变柔,是上等的旅游食品。镇原油饼做工精细,用料精良,色香味俱佳,享誉城乡,远走异地他乡。油茶是镇原小吃之佳品,虽以面食为主料但从所用佐料看,当属西域民族之饮食文化与汉民族饮食文化之结合。油茶除选用精白麦粉外,还佐以少许谷粉、豆粉,用上等牛油在锅内烧消烧熟,(也有用清油的)再将面粉入锅,边炒边淋油,不停搅拌,使油和面拌均匀,将面炒熟,使油与面熔为一体,不留圪瘩,再撒入调料,即可出锅。油茶所用佐料,有胡桃仁、苦杏仁等。苦杏仁在入茶前,先将杏仁用温水浸泡去皮,去皮后的杏仁放入锅内用文火煮熟,再将煮熟的苦杏仁,捞出放入清水中浸泡,经过三、五次换水,使苦杏仁完全脱苦变甜。之后,将炒好的油茶面,撒在烧开的水中,搅为糊状,再放入备用的胡桃仁、杏仁等。这样清香可口,香味扑鼻的油茶即可上市。油茶色泽精白,杏仁点缀其间,粘稠无涎。品尝数口,沁人心脾。吃着酥脆的油饼,来碗可口的油茶,真有:“美如甘酥色莹雪,一匙入口心神融。”和“上盘薄脆连甘露,透油飞果有掏环。油馓霜熟兼五色,糖食酥饼亦多般。”的美妙感觉。

镇原小吃品类繁多,玲朗满目。有豆腐花、豆腐脑、猪肉烩面、凉皮、凉粉、糖角角、干粮锅盔、烧鸡、清汤羊肉、羊羔肉等,这些别具特色的小吃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在镇原民间饮食风俗中,始终保持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正月初一食“扁食”(水饺),正月十五蒸面灯,正月二十三吃粘面,二月二日炒豆豆,五月端午包棕子,八月十五吃月饼,九月九日“打平伙”(几家人合伙杀羊平均分配吃羊肉),腊月初八食“腊八饭”,直到除夕全家,甚至全族聚餐。饮食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平添了许多情趣。

食中有文化,食中有学问。镇原酒席文化底蕴丰盈,融民俗礼仪,饮食科学与一炉。它以本地特产米、面、肉、蛋、菜为主料,用灸、蒸、焖、炒、爆、炸、拌等手法制成热凉交错,荤素相间,口味各异,五色俱全的镇原酒席。该席有“九魁”、“十全”、“十漏一”、“十三花”等名称。因事而用。白事(丧葬)用“九魁”、“十漏一”,红事(婚、寿、满月等)用“十全”、“十三花”。主食以馒头为主,酒多用米酒,附以白酒。筵席由两大块组成,一是食碟果,二是上菜。农村都用方桌,每桌8人,共摆12个碟果,即肉碟4个(排骨、旋肉、肝子、鸡蛋),水菜碟4个(鹿角、带丝、十香菜、苤蓝丝)干果碟4个(白炉、红炉、瓜子、花生)。菜以“十三花”为例,共有大菜八个,小菜八个,馒头四回。大菜分别为红肉、鸡肉、丸子、三仙蜂蜜肉、骨头肉、肘子、甜盘子、笋煎肉。小菜有里脊肉、蹄花或耳脆、肚丝、夹三肉、蜜制骨肉、冰糖肘子、鸡杂、肋脊或鸡马肉。扫席五围子。按碟大碗小的规矩,凡大菜均用碟装,小菜一般都用碗装。馍与大菜肘子、甜盘子、笋煎肉、五围子同上。全席落桌“金盘错落雪花飞,细缕银丝妙入微。”客棚或客窑凡安客桌的地方必须挂幛或中堂,首座一定要陈设八仙桌,太师椅,以显示落坐客人之尊贵。

镇原酒席蕴藏着深厚的民俗礼仪。凡顾事的工作人员,一律要求要衣着整洁,面目清净,红白喜事的总管、总管助理、周席、提壶端盘的旧时均要戴帽,穿长袍,席间周席、提壶端盘子的不许口叼香烟,工作间隙不能和客人一起吃菜喝酒,以表对客人之敬意。客人入席时,首先要安座,安座仪式由总管助理或有文化、有威信的两个人主持,主持人从首座起稳步走出客棚,面对所有客人打躬,用酒一敬天、二敬地、三敬客,再返身步入首座,扫尘、稳凳后,再返身步出客棚打躬请最尊贵的客人入首座,以次类推再安各序坐的首席客人。各桌首座安齐后,再请其他客人坐满空位。其次是递官杯,官杯共三送三递,共斟三次酒,每斟一次,向客人一打躬,将未斟满酒的杯子落放于客人的面前,再斟满杯子,以示对客人的崇敬之意,并以此对客人的光临表示歉意。斟酒时,客人坐在左的,斟酒人必须用左手提壶斟酒,坐在右的必须用右手提壶斟酒,面向客人,躬身施礼。斟满酒落箸食碟果。碟果的摆放上亦有讲究,一般以左为上,白事和红事,十香菜、苤蓝丝、红炉、白炉摆放置各不相同,红事十香菜、红炉在左,白事,苤蓝丝、白炉在左。开始食碟子,上第一道大菜和小菜及散席,事主必须向客人磕头,名曰孝子跪菜,示意客人吃好喝好。席间事主还要逐桌向客人敬黄酒和白酒各一次,其余则由周席人安排敬酒四巡以至多巡。席间请客人吃菜、吃主食,都有专门术语,用请菜、启馍等语渲染文雅,不能用操菜,吃馍等俗语。

镇原酒席热凉荤素,大菜小菜搭配合理科学,口味变化不一,既注重了营养学,又考虑了食客们的饮食习惯,如上一道高糖、高维生素的甜盘子,再上一道可口,高营养的三仙鸡杂。保证让食客们吃得舒心,吃得满意。大部分地方全套酒席开始上热菜时,还有先吃“清鸡汤”,再吃肋脊的端法,谐音“清吉平安”和“吉利”,寓意“万事开头,吉祥如意”,有些名馔还有寓意深刻的菜肴典故,如东坡肉,相传为苏东坡所发明。

镇原小吃及酒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品种风味蔚成大观,这是历代烹饪工作者聪明才智的结晶,是灿烂文明的组成部分,为祖国的饮食文化增添了光彩。

婚嫁礼俗 镇原县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古今如此。镇原过去的婚嫁礼俗比较繁复,其基本伦理观点是儒家的“三纲五常”,突出“神权、父权、夫权”,夹杂着许多封建迷信的成份。以门当户对为基础的门阀制度,富贵贫贱论高低的等级制度,造成了生命价值的极大差别。这就形成了以金钱多少论身价,父母之命、煤妁之言成为神圣的信条,使千千万万个家庭说喜则喜,说忧亦忧。传统的婚嫁,虽被冲破,有的地方仍保留着遗俗。

旧的婚嫁礼俗主要讲究“六礼告成”:

一、纳采——媒人向女家提亲,女家应允,男家备礼前去求婚。

二、问名——男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女方具庚帖送男方,看家道。

三、纳吉——男家卜得吉日之后,备礼通知女家决定,缔结姻缘,挂锁。

四、纳征——男家以聘礼送给女家。

五、请期——择定婚期备礼通知女家,送二程。

六、迎亲——男方去女家迎娶。

上述六项议程的进行,都要选择吉利的日辰。在迎亲前男女请阴阳开嫁娶单子两份,男女双方各执一份,说明禁忌事宜。再备迎亲的工具和人员。接新媳的用具过去多是花轿,民国时期乘马、驴,现在用自行车、手扶拖拉机,大小汽车。娶亲时男方去单回双,就是说迎亲时男方去五人或七人,回来时添上新娘便是双数,女方送人的大客为双数,同时双方都要有个女的,民间过去清规戒律颇多,现分述于后。

一、新房的设置:提前将洞房布置完备,新郎早三天要住进去,谓之暖房。在新媳未来之前,有服规的和女孩子都不能进新房,尽管贫富有别,但洞房的布置都充满吉样喜庆的气氛。

二、迎亲的赆礼:男家要备一斗麦(叫坐斗麦)、带半桌碟果、十双馒头、二斤肉绺子、两瓶酒、伴女罐、红布、上头梳子、盖头布等。还要准备包装嫁妆品的东西。迎亲的人吃饭时,除酒席外、都要吃点搅团,象征一团和气,起程时还要给新郎的祖父母或父母磕头,新郎也要给前去迎亲的人磕头并坐上迎亲的车辆前行十余步,预示将来女人顺从男人。

三、娶亲的讲究。迎亲的人到女家后,忙吃三顿饭,先便饭,次面条,最后是酒席。饭罢,由迎亲的领头人给女家长辈磕头,后女方家主妇在院子里支起案子摆陪房——衣服、鞋袜、化妆品、被毯等什物,让来客看,常引起一片夸赞声。此时男方主事人则付给女方折仪(陪物折价)、针黹钱(做针线的手工钱)。然后叫将陪房点清装进箱子里加锁,带到男方家。起程时还要向女方家长行礼,把年老人请到桌子前递杯、斟酒、磕头。迎亲人中的女客则去新娘房里上头,先往带来的伴女罐滴上少许油搅上几下,象征俩口感情如蜜和油,这个伴女罐等新郎回门时带回。上头时先把预先用硬纸剪好的提捡放在头发中心,把发挽起来用红头绳扎住,前后左右梳下,盖上红盖头。上完了头就把伴女红布剪成约五分的小条给新娘衣扣上拴一条,其余分给娶送人员佩戴。

新娘出门时由娶亲人背着上轿(车、马),这时新娘要放声哭诉,一直要哭到离开娘家好远一段才停,哭诉感谢父母养育之恩及和父母离别之情。娶亲队伍起步后,娘家送人的有一位兄弟拿着鞭擀走在轿旁叫帮轿,为新娘安全。娶亲人在离开女方家时,手拿一把筷子丢在门槛外,其含义是不带走娘家的财运。新娘上马时按阴阳开的嫁娶单子方位而坐,当年妨的“三相人”(如虎、马、狗)还应回避。

启程后男方先走一人——“打前站”,目的是让男方做好迎亲准备。“打前站”的人手里拿着一束红纸条,写上“花红盖之”四字,遇到十字路口、庙宇、坟墓、崾岘、河沟、磨盘、碌碡等撒上一条,以压煞镇邪。娶亲途中如遇到别的娶亲人马,新娘互送小礼品(手帕或发卡),不能照面,以示吉利。

四、结婚前后的仪程:新娘进门,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按嫁娶单子开的方向下马,所妨“三相人”回避。进门后拜天地,设有香案,新媳跪着,由新郎行祭礼。礼毕将新娘引入洞房,新郎进去将盖头用擀杖挑下,洞房炕角放置五升坐斗麦,斗上放着尺子、剪刀、秤、镜、插上擀杖、顶着盖头,床的对面悬着长命灯,三昼夜不熄。新娘入了洞房,待酒席宴罢,就开始“耍房”,这是婚礼中最有趣的活动,参加的人越多越好,有“三天无大小”的说法,不仅朋友可以耍,长辈也可以。有口头耍的,动作耍的,五花八门,热闹非凡,乐趣无究,且忌低级动作。第二天早晨梳妆后,引新娘拜灶,拜灶毕,锅台上扣着三个盅子,分别扣着钱、柴、肉,让新娘揭,如果揭开是钱或者柴(财),便是有福的;是肉,便是馋嘴。新娘再入洞房,主家端上盘子,放着两样菜及油炸馍,小俩口及女大客吃一点,然后“开生脸”。先由新郎在新娘额头上拔三根头发,女大客便动手刮脸。当天下午送女方大客,大客在走之前,年长者则叮嘱其公婆,女儿尚小,教养不周,还望指教,以示谦意。临走照样要给男方家长行礼,男方给女方送人的端钱和薄仪,新郎送出门也要磕头,走的人还要给他小钱。

第三天早晨新媳入厨试刀面。十日内小俩口团聚不空房。还有见父母,认大人的讲究。新娘婚后十天娘家接去住十天叫“坐十”。再过一月娘家接去住一月叫“坐对月”。第一年收麦,娘家接去叫“躲麦”,遇第一个正月十五娘家接去叫“躲灯”。

镇原戏剧趣谈 镇原县

镇原戏剧演出以秦腔为主,属秦腔四大路子中的董志原流派。现将清末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镇原县戏剧活动的情况略述于后。

一、戏剧活动的阵地——庙会

旧社会的戏剧演出,主要有两种场所,一是城镇的骡马大会(即物资交流会),一是村社的香烟庙会,而骡马大会也都是在庙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提起唱戏就和庙会分不开。据传,县内的鸡头山、石佛湾、园峰山等古名胜处,宋、明时期均有庙会演出。清同治七年兵燹,古庙戏楼惨遭破坏,幸存无几,戏剧活动也就消声匿迹了。光绪中期,各地又逐渐复建庙宇,修筑戏台,恢复唱戏活动。至宣统年间,县城的隍庙、财神庙,中原龙王庙、园峰山,平泉四月八山,屯字镇娘娘庙,南川的巫山寺、三娘娘庙,太平万佛寺、玉山寺等修起戏楼15座,定期过会唱戏,颇为盛行。民国十八年大饥,各地庙会,大部分都停止活动,后至民国二十三年再次恢复。到建国初期,集镇和乡村庙会戏楼发展到167座。这些戏楼于五、六十年代,先后拆除殆尽。现在仅存太平兰家庙、临泾祁家庙、盘龙山、南川大娘娘庙等五、六座。

有些庙会,逐步演变成骡马大会(即现在的物资交流大会),每年都要唱两次戏。平泉古会在四月八,屯字在四月十二和七月十二,肖金在二月二十四和六月二十四,孟坝在二月二和九月初二,太平在二月十五,九月初九。这些地方的骡马大会以物资交流为目的,赶会经商和烧香敬神者来自陕、甘、宁、青数省,不到定期,会就起不来。另外,象县城隍庙农历八月十五、七月二十二的商界财神庙会,南川娘娘庙的三月三,巫山寺的七月七,三娘娘庙的八月十五,太阳池的二月十七,潜夫山的正月初九,关帝庙二月二以及太平万佛洞三月二十八等庙会,纯是烧香敬神,起会日期大都是以庙内主神的生日来定的。在封建神权统治的社会里,会期不容更改。农村庙会,演期三天四夜或九天十夜不一,大都是每天演三场:早三折、午戏、夜戏,个别地方则有特殊的习俗。

——屯字镇七月十二的鸡鸣戏

屯字镇城内有一座多神位的古庙,其中有座子孙宫,远在清末,庙内一直香火旺盛,隔州跨府千里迢迢来这里求儿祈女的善男信女四季不断,尤其是每年七月十二庙会期间,四方香客更是接踵连袂塞道而至,后来这里的香烟古会演变为骡马大会,会的规模就更庞大热闹了。过去敬神还愿,讲究烧头炉香,但又不能把香烧在十一日晚上。当时没有钟表定时,农村人只要一听见鸡叫,就知道到了当天凌晨。因此,有些香客十一日晚就等在庙院附近,只听第一声鸡叫,便抢先进庙烧香,同时要戏班在鸡叫头一声时开演,这场戏就叫“鸡鸣戏”。头声鸡鸣,台上戏开,古庙门开,鼓乐喧天,庙内庙外,人声鼎沸,出出进进,川流不息,加上阵阵鞭炮齐鸣,犹如激浪排空,万马嘶奔。这场戏要演吉祥如意,富贵平安内容的戏,不能演“破字戏”,就是戏里不能死人。

——焦家渠的不倒台戏

临泾焦家渠,光绪末年出了个进士焦国理。他中进士后,在本村古庙的基础上重建了一座雕梁画栋的玉皇宝殿,民国初年又新修一座戏楼。这座戏楼比别处的戏楼高,看戏要仰着头看。庙基比戏楼更高,进庙须上九级台阶。庙会正期是五月十三,要唱三天四夜的“不倒台”戏,就是从第一夜挂灯开演起,一本连一本,一折接一折,一刻不停地连唱三天四夜,戏价比别处最少高出两三倍。如果班子戏少艺弱,就不敢来闯这个码头。焦家渠的饮食,正会这天由进士家独管全台,照例是三场水陆并陈的“十三花”酒席。卤汁挂面汤锅不倒,油果糕点大人尽吃,娃娃尽带,就连赶会的小摊贩、生意人、江湖游客,也都要请到家中吃一天。这自然是称名夸富的意思。焦家渠唱戏,有一条特别规矩:正会这天的戏,演员都得站着唱,不能坐凳子。开演时,有两个老会长点香备炮,坐在台口两侧监视。该设坐位处不摆凳子就失了常规;摆下凳子,如果演员不注意一落坐,会长就点一个大炮把戏打进去,说你欺了人家的神,要罚唱三折神戏,再接着唱本戏。罚唱神戏,有八盘干肉、八盘供果、两壶黄酒的奖赏。所以有的艺人也故意犯一犯这条清规,以图受奖。可是犯一次、两次可以,若犯了第三次、人家就说你欺神太甚,要领班长和派班长头顶香盘和猪头,从台下跪进庙中烧香认错。犯过四次,就要把领班长吊到庙院槐树上打一顿皮鞭,还要无代价地罚唱一天戏。所以,在这里唱过戏的艺人,都记得一句歇后语:“焦渠里吃献果,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这个不倒台戏的陈规,一直流传到建国初期。

二、戏剧活动的早期组织——江湖班社

旧社会的戏剧班社,箱主和领班人大都是哥老会的大爷,组织起江湖流浪艺人进行演出,通称江湖班,也叫大爷班。清末民初,陕西一些大中城市,由官方出面或股东集资兴办戏剧学社,按班吸收学员,聘请名家教练,有系统地培养学生,待基本功成熟,然后选剧目排练演出,各社自演一路剧目,自成一家学派,叫做学社班,也称科班。学社班学生毕业后,大都到外地搭班唱戏,自谋生路,社会上一般称他们为“二江湖”,以区别于跟班学戏的“老江湖”。

清朝末年,镇原县还没有班社组织,只能接待泾、灵、宁、庆等外县戏班演出。宣统年间,肖金镇夏刘村刘永和组织起镇原县第一个戏班,主要演员有梁顺宝、张新米、杨改民、白聪聪等。这个戏班除县城和屯字外,主要在董志原活动。1914年,平泉秦铺武生员秦良栋组起了秦家班,主要演员有田禄祥、田寿样、齐麻子等。刘、秦两班一直活动到1937年后,因年荒散伙。1921年,临泾庠生田保林(田二先生)组起了田家班,人力较强,有大净畅麻子、毛净黄拐子、须生杨改民、小生骆建禄(五存)、武生常俊德(喜娃子)、青衣早胜红、花旦辣子红、丑角杨胡子等,活动到1932年结束。1923年,城关席进宝组起班子,有张玉印、赵有为、白忠孝等,到1935停止。1925年,张正业组起班子,有陈生贵、张玉印、申毛娃、任国栋等。1927年,任治平、朱廷禄、祁延臣合组班子,有常俊德、祁蛮子等。1931年,何文俊、路长征、祁功臣联合组班,有常俊德、贾克俭、白忠义等。任、何两班都活动到1940年为止。1936年中原郑福海、黄三德各组一个班子,郑班有秦鸿德、强新彦、张全民、王生华等,黄班有鱼得水、马得福等在镇原南部及泾川、平凉邻近活动,到1948年前后结束。1940年,三青团县团部组起个官家班,由团干事罗文领班,演员有马得福、李善民、赵明华、张存福等,活动到1945年。1940年太平刘清玉组班,1946年屯字李虎山组班都活动到1951年为止。

两个较有特色的戏班

——活跃在山区的背斗戏班

太平黑庄原的刘清玉,平生热爱戏剧,但因家底薄置不起行头,只好买一付皮影箱,搭起四个人的小班串乡唱皮影戏。几年中,他看到山区群众大部分一辈子没见过大戏,看戏的心情十分迫切。他就以本村的社火箱子为基础,再买几件其他戏班退下来的旧服装,从1940年起唱起了大戏。他活动的地方主要在镇原县北部和固原、环县交界的山区,舞台都是用芦席和高梁杆搭的。他们的演出虽然技艺不高,却都是转一围的全把式。由于人员过少,就在白天演出小折戏,晚上唱皮影。其特点是戏价低,箱具筒单——只用两三个背斗一背就走,在山区活动最为方便,深受山区群众欢迎,直到1951年。这朵文艺小花,虽然不甚娇艳,也不显眼,却为山区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李虎山戏班始末

李虎山,屯字镇湾李村人,生于l913年,因家境贫寒,加上民国十八年的大年馑,闹得无法生活,只得流浪他乡,窝场聚赌,十多年闯荡江湖,在哥老会混了个大爷。1945年抗战胜利,物价猛跌,西峰复兴礼家生意破产,李三少的通俗社烂了摊子,拍卖戏箱。恰好李虎山连月来在赌场上赢来一千多个银元。他想,浮财不发家,置了田地也白搭,水上来的水上去,干脆买箱子唱大戏。这样,一可为群众娱乐,二可敬神积德。于是,他就买下这付戏箱,收留了通俗社散伙后无处可去的五个小学生,组起戏班。李虎山性情直爽,待人宽厚,对艺人严中有爱,从不克扣他们。因此,艺人们都乐于搭他的班子。有著名坤伶周彦云、刘桂兰、赵彩莲也参加进来,这在镇原成了当时第一家有女角的戏班,能演三百多本戏,县内外影响颇大。这个戏班前后演出达七年之久,到1951年后季,县上成立剧团,他把箱具卖给剧团后便改行从农了。

三、革命老区的群众文艺活动

一九四0年春镇原北部成立了边区县政府,在县政府所在地孟坝设民教馆,组织开展了老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尤其是群众文化活动很活跃。组织的小剧团编排节目下乡演出,有《参加游击队》、《大李家减租》、《秦学文翻身》等十几个剧目,很受群众欢迎。民教馆还把当地民间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小剧团、皮影班、社火队、秧歌队以及各类体育比赛,使老区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又使群众受到了抗日爱国,踊跃支前的教育。一九四二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延安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成为边区群众文化的新起点。文艺界名人李焕之、方正、雷汀都到了孟坝,编排了秦腔、京剧、道情、眉户、皮影戏;教唱了历史歌曲,新编革命歌曲、抗战歌曲、信天游、劳动号子和酒歌。三八五旅七七0团组织了皮影剧团,用两条毛驴驮着戏箱在镇原县各区演出。警三旅宣传队在孟坝演出京剧《三打祝家庄》、秦腔《陵安州》、大型歌剧《白毛女》、《王三宝开荒》,观众达四五千人。还有县上的戏剧爱好者编的《王寨原上官逼民反闹自治》、《做军鞋》、《快把强盗赶出去》、《团结一致杀敌人》,《当兵要当我红军》等小戏曲,都是配合形势,自编自演的节目深受群众喜爱。

§ 文化考古

祭祀孔圣说文庙 镇原县

尊孔崇文,祭圣读经,两千年来,举国皆然。建孔庙、兴祀典,明清大盛。对孔庙修建规模、祀典仪式程序,历朝均有统一规定,各地也因省、州、府、县行政级别高低而有所不同。镇原明洪武初年,就有现在的县城,本属县级,由于汉唐以来安定郡、镇戎军、原州等故地,均在镇原境内,所以镇原文庙的建筑规模及仪仗陈设,都基本保持着郡级的模式。

镇原文庙的重建维修,自明洪武二十年重建,经明代成化二十一年,万历十七年,清康熙五十四年,乾隆十七年,光绪十年间曾有几次大的扩建和维修,建筑宏伟庄严。几经沧桑变迁,昔日的全貌除“大成殿”有遗迹外,余皆荡然无存。至于祀礼大典情况,亲历者已逝,后来者无闻,早已废弃。此旧迹往事,乃属封建俗礼,然与镇原文化历史之发展相联密切。现据祖辈传述,就建筑、典祀追忆记之。

镇原文庙坐落在县城正街中央,坐北向南,突出街面,取“文武出街”(谐格)之意。沿街一道高大宫墙,不见正门,取“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之意,沿侧门,入内。院中央为“泮池”(古时学宫前之水池),西侧是“乡贤名宦”祠,北是“畿门”(祭祀大典从这里起始),中为过厅,两侧有“月门”通中院。中院正厅即“大成殿”,殿内只供“至圣先师孔子”及“四配”牌位。院两侧为“东西庑”各五间,内供“七十二贤”牌位(牌位实为七十四,有“配圣”二位)。后院正北为“明伦堂”七间,有日新、时习二斋,前有学门,后有馔堂各三间,号房二十间。东北角为“尊圣祀”。北进升阶为“尊经阁”。文庙东墙外有通巷,巷北为“黉宫”,即教谕、训导,俗称学儿老师衙门。东侧为“潜夫祠”。文庙规模宏大,超之他县。

镇原文庙祭孔典礼,历来都由“黉宫”主持,每年春秋两祭,必须选在“丁”日举行,故名“丁祭”。只有“秀才”以上资格(民国初为高小以上毕业)的人,才能参加祭典。每次祭献牲礼为二牛、七猪、八羊。参加筹办祭礼者有各行各业,购买牲品由牙行负责,屠宰牲品是屠行的义务。宰时,不是缚而杀之,而是屠手对牲立刺一刀,任其满院奔跑,直至血迹撒遍院宇毙命,此谓“享万代血食”。祭礼秩序由“三班六房”掌管。礼宾非“八佾舞于厅”,多达二十四人,行三进九级礼。主祭由专职“奉祀官”担任。祭礼结束后,牺牲礼品须按规定分配,即主祭者分一腿,读文者分一头,礼宾各分一件,其余按县衙房吏、学官、参与行业各分一份,其他参加祭礼者一概不予分配。正如鲁迅在《阿Q正传》中写的“既入太牢则先贤不敢下箸矣”。祭礼结束后,文庙几成禁地,除逢科有一次入庠游泮外,无人随意出入,只能看到宫墙两端刻有“文官止骑”、“武将下马”八个大字的两块石碑赫然矗立,以示“至圣先师”的无比尊严。

“赫连城”与“黑脸天子坟”

镇原县城东7公里的城关镇祁家川坪北麓茹河之滨的台地上,有一座古城遗址,相传为赫连故城,是赫连勃勃初叛秦时所居之处,当地群众称海连城,今城垣多被挖除,但其城址故迹犹存,土夯残墙,坚硬如石,寸草不生。

东晋安帝年间,北方的匈奴再度强盛起来,驰骋于今内蒙、宁夏及陕甘高原一带,时有南侵之势。安帝义熙三年(公元407年)夏,后秦大将赫连勃勃以打猎为名,自朔方率兵2万,由北南下,袭杀了北魏镇守高平的没奕于,自霸原州,始建夏国,正式叛离后秦,蓄谋称帝中原,以此作为他扩疆拓土、壮大声威的基地。

赫连氏既据临泾,看到原州祁川坪北倚高山,南莅茹水,峰环溪绕,地势险峻,有其重要的军事战略地位,便驱民酷役,于此修筑了赫连城。

据史料记载,赫连勃勃性强悍而酷烈,驱民筑城,务求坚固,如若锥入寸许,则诛斩工役;如民役稍有不满或怠工,则即刻活埋。连树木、水、鼠都让他三分。有这样的传说,在抓捕民工时,他的战袍被酸枣刺挂住,他一气之下连砍了几十棵,吓得这里的酸枣刺都伸直了,现在祁家川的酸枣刺的确是直的,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弯钩状;入夜,为茹河水涛声的惊扰,他骑马持剑沿河水大吼大砍,使这里的河水落入峡谷,方圆五六里听不到涛声,连鼢鼠也逃避原上,躲开赫连氏。至今,这里棘无倒刺,水无涛声,田无鼢鼠,实为经世罕事。这里还流传着一个使人闻之胆寒的传说。赫连勃勃为求稳固他的统治,数处抓捕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者进城,商议固城防御大事。因其是北方少数民族,加上多年的凶杀掳掠,已经民怨沸腾,敢怒而不敢言,老人们便都个个装聋卖傻,一言不发。赫连勃勃大怒,下令将此地的老者全部活埋,如发现窝藏者即满门诛杀。这样一来,赫连城外(今祁家川学校西)埋起一座座坟冢。七十年代,祁家川大队搞农田建设时,在此处发现过大量的尸骨。

赫连勃勃据守临泾,又多次拥兵南下,扰后秦平凉、陇右等地。义熙十四年(418年)终于平定西北,入长安称帝。之后,因多次遭到北魏的攻击,赫连氏退守安定,其间虽往复征返,互有胜负,终不能固其根本,于431年被吐谷浑战败,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至此灭亡。

赫连勃勃从临泾发迹,继而入主长安称帝,按常理说他死后就应安葬在国都长安,但却有悖于常理,在镇原县南13公里、南川乡河李王家湾村的“枕头山”上,有一座被群众称为“黑脸天子”的赫连墓,从而留下了一个难解的历史谜团。该墓为自然形成的一个圆形山峁,耸立于山谷之中,底径约百亩之大,孤峰挺拔,树木葱茏,临河傍山,层峦护障,掩映在沟壑山谷间。当地传说,赫连勃勃称帝不几年,受到北魏、吐谷浑的军事打击,看到大势已去,无力挽救危局,愁伤过度,死在赫连城。吐谷浑因为他没有抵抗就死去了,遂命将他葬在“枕头山”上。现在,枕头山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当地群众履行起保护的责任。

“多谜之镜”——孔雀瑞兽葡萄镜 孔雀瑞兽葡萄镜

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业、手工业,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奇珍异宝,铜镜就是其中颇引人注目的一种。

铜镜是以铜、锡、铝等金属成份铸造而成的。有圆形、方形、花瓣形、柄形等多种形式,正面光亮,用来装饰整容,背面有钮和花鸟禽兽图案。相传铜镜为黄帝发明,《轩辕内传》说黄帝与西王母在王屋相会,铸造了12面大镜,每月使用一面。1975年,甘肃广河齐家坪墓葬中出土的一面铜镜,证明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齐家文化年代,就已经出现了铜镜。

中国铜镜出现后,经历了一系列发展阶段,在不同时期显示出不同的特点。特别是唐代铜镜以其争芳斗艳的题材,各色花式的造型以及明快清新的构图迎来了中国铜镜发展的又一个高潮。而收藏于镇原县博物馆的孔雀瑞兽葡萄镜,就是盛唐时期铜镜的代表作,它堪称铜镜中的艺术奇葩。

孔雀瑞兽葡萄镜,《镇原县志》称为“海马燕子葡萄镜”。它的直径为19.7厘米,厚1.5厘米,重1900克。镜背中央有一蟠龙形钮,高线圈将镜背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两只栩栩如生的孔雀隔钮相望,四只奇异灵秀的瑞兽似狼似虎,似豹似狮,似马似狐,似羊似鼠,形态逼真,丰腴柔健,生动活泼,穿梭于12串葡萄枝蔓下,绕钮奔走。外区44串葡萄果实累累,枝蔓缠绕。12只禽鸟展翅欲飞,只只蜂蝶穿梭其间。铜镜边缘纹饰华丽,有流云、卷叶和花朵等。柔长的蔓枝、舒展的花叶、丰硕的葡萄果实、生动活泼的孔雀瑞兽和纷飞的禽鸟蜂蝶,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图案。真是飞禽走兽展异彩,蜂飞蝶舞翩翩来。

“双鸾开镜似秋光,解鬟临镜立象床。”唐代诗人李贺的《美人梳头歌》生动地描写了精致的铜镜和美人对镜梳妆的优美画面。唐太宗李世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名言,则更为铜镜赋予新的内涵。

孔雀瑞兽葡萄镜流行于盛唐时期,早期的铜镜主题饰纹以瑞兽为主,内外圈布置纹饰的手法。后来铜镜的主题纹饰出现了瑞兽禽鸟、花卉、葡萄并重的阶段。最后发展到了不再以瑞兽为主要纹饰,花卉、禽鸟、植物题材相继盛行,铜镜制作进入了“百花齐放”的时期。

根据孔雀瑞兽葡萄镜的外形、钮、钮座、圈带、边缘、纹饰的变化,甘肃省文物局专家组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属武则天时期的作品。至于为什么要叫“海马燕子葡萄镜”,《镇原县志》上没有记载。宋《博古图录》称这类镜为“海马葡萄镜”,但也没有留下解释。据《铜镜鉴赏与收藏》一书介绍,早年德国学者认为“海马”是古代伊朗与祭祀有关的一种神圣植物。有人认为“海马”就是“海外来的马”,还有人认为在我国青海有一种能日行千里的“青海骢”,“海马”就是“青海马”的简称。

这类镜子的称谓和主题纹饰瑞兽葡萄,让人们颇费猜测。日本学者将其誉为“多谜之镜”,给它戴上了“凝聚欧亚大陆文明之镜”的桂冠。这说明了唐代国内外交往频繁,通过丝绸之路传来的纹样中有禽兽与葡萄组合的图案,中国的铸镜师就把中国铜镜上流传的瑞兽纹样和从外国传来的葡萄纹样巧妙结合,融为一体,形成了自己华丽丰满、自由舒展、明快清新的民族艺术风格。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在我们今天使用的玻璃镜子出现之前,古代人们,特别是古代妇女以铜为镜,梳妆着青春,梳妆着美丽,梳妆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我们说孔雀瑞兽葡萄镜不但是当时人们生活的必备用品,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成果。那独特的民族风格、优美清新的纹饰和它谜一样的名称,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和喜爱,这些已经远远超出了它所具有的实用价值和工艺美术的审美意义。

王新庄宋墓群

王新庄古墓群,埋藏地下800余年,历经风雨剥蚀,洪水冲刷,沟掌塌陷,逐渐暴露,被一打柴群众偶然发现。

墓群在镇原县庙渠乡文夏行政村王新庄东侧的白梁湾,两条山梁环抱成一个簸箕掌,地形隐蔽,环境清幽,湾掌平缓开阔,面临深沟,与孙寨行政村的挂山隔沟相望,墓葬就在这簸箕舌头中央、洪水冲成约丈余的峭壁上。

从地形状况看,这里原来应是一片宽阔缓坡平地,山洪绕开坟墓分流到前边沟渠。年久日深,冲刷塌陷致墓葬暴露于外。1976年麦收后的一天,本村群众李富邦到这里挖柴,无意间发现沟边崖壁上有一盘画龙,他感到十分稀奇,就想弄个究竟,顺手拾起土块照着甩过去,却掉下几块砖头来,露出一个黑洞。这才看清并断定是一处砖箍墓。为了能看个究竟,他又叫来几个人,在崖壁上挖通小路后,洞口塌落,画龙不复存在。他们下去一看,原来,暴露于外的是三座墓葬,均枕西面东,一字儿平行安厝。由于缺乏保护意识,多人反复践踏,全部被毁。三座墓中,一处为砖箍墓,另外为黄土洞穴。当时,砖墓里棺椁全部腐朽,尸骨尚全,头骨旁还留有发丝;墓室内有一“无咀油行”充塞着糊状物,显然是埋葬时供死者食用的祭祀品;一带盖陶罐,内空无一物;两个陶制锅腔。除墓志砖外,还有大量的条砖、方砖,方砖上有雕刻。此墓群发现后,邻近村庄不断有人前来观看,践踏破坏更加严重。在这样一个偏僻的村子里,了解古墓葬、懂得其价值的人太少了,他们不知如何对待。就请示生产队长,队长即组织群众将墓葬物全部搬到较近的马岔高窑存放,等待上级主管部门来处理。

两个月后,这个消息终于传到地区博物馆,这才由县文化馆派人陪同前来发掘,实际上根本谈不上发掘,只是察看地形、测量墓穴、清理墓葬,访问发现探墓及其他知情群众,现场再未有新的发现。通过测量整理,水磨砖箍墓为平面长方形,以磨制的条砖镶砌,单砖卷顶,砖块较现代的大而厚,墓高二点五米,宽二米,长三点五米。结构严谨,排列有序,墓室通体彩绘,华丽无比。彩绘的三层棺椁,置于室中。两壁有龛,浮雕彩绘门窗,前镶墓志砖三块,龛下镶砌对称的用方砖浮雕着人畜花卉。计有身着铠甲、手执剑钺的武士一对,瓶插荷花一对,鹿衔灵瓶一对,卫士牵马一对,胡人骑骆驼一对,手执棍棒卫士一对等。

这些砖雕画面,十分精致逼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陪葬的器物有黑瓷梅瓶,黄釉小瓷碗,灰陶灶,灰陶彩绘莲塔,这座莲塔的莲罐,置于三个相背而跪的大力士头上。此墓葬的华丽堂皇正如墓志所云,“各用香柏修棺,花砖卷屋”,“奇匠修极乐之宫,埏饰蓬莱之洞,睹而光添殊丽,千门罕比,其风事展后奢百里越常于众崇钦”。可以想象,这样的墓葬不仅在当时,就是现在亦属“千门罕比”了。镇原境内就目前已知道的墓葬,从墓室建筑来说,其华丽阔绰,陪葬讲究丰富,具有相当艺术价值,且年代较远者,当首推“奢百里越常于众”的王新庄墓群了。

从墓志看,墓主人白氏,大宋原州开边寨人户,后嗣白重立、重舜珉。墓建于宣和五年(1123年),后列砖匠、木匠、画匠及撰志者姓名。墓志只列其祖父、祖母、父、母的生、卒及送葬时间,无名讳记载,此砖墓为其“七公之柩”,“迁归于西郊之间,起茔于东穴之上”。墓志称,闻听高曾之祖“葬在新门之北”,新门寨在开边寨正北,为夏人边壕。宋时,开边寨于熙宁二年(1069年)并入新门寨,次年又复为开边寨。墓志证明,宋时镇原就称原州,开边、新门都是其西北边寨,历史上就有分有合,古今相通,墓群所在地,处深沟偏僻之隅,距离原面约4公里,800多年前的地貌环境已不得而知,仅可看出墓群北侧有山庄遗址一处,窑洞已被全部掩埋,空留填压未平的巷道遗迹,说明曾经有人住过。

§ 旅游风光

天恩寺与四月八庙会 天恩寺

据传说,平泉镇八山沟掌原有一眼清泉,水质甘冽纯净,旺而不涸,是四周群众优质的饮水之源,“平泉”之名即由此而来。后来,原面开裂,分割出一条前阔后小、形似“八”字的沟岔,清泉陷落沟底,沟北隆起一座类若佛掌的山峰,当地人称它为“八山”。后来,整个村子也以八山名之。

八山沟掌开阔,庄户窑洞错落,树木茂密,沟不深,坡不陡。明朝初年,有人看准这个地方,举荐会长经理,集资化缘,献工献料,延聘能工巧匠,在八山修起一座气势恢宏、集亭台楼阁、塑像壁画于一处的寺院,名之曰天恩寺。天恩寺坐北向南,占地20余亩,楼阁宫殿40余间,从沟底至山顶呈长方形,将佛掌圈入其中。拾级而上,顶端为镇山祖师无量殿,两侧飞檐阁楼对峙,垂柳翠柏掩映。东有王公殿,西为王母宫,左右护卫,相配成趣。其下平台之上,正中五间为三宫殿,塑有尧、舜、禹三杰坐像。两侧配殿,东为子孙宫,奉祀三霄娘娘,配以钟楼;西为药王殿,药王孙恩邈端坐殿中,配有鼓楼。钟鼓二楼,小巧玲珑,高屋建瓴。极顶平台上,钟磬鼓角,音韵悠悠,和着缕缕香烟,形成凝重的寺观古刹氛围。最下一层,高筑三孔拱形门洞,正中为千手菩萨,两边洞门供人出入,厢房、僧舍分列左右。寺外一片平坦广场,西筑戏楼,南建山门,门外独建灵官殿一楹。从此,天恩寺香火长盛不衰,信士络绎不绝。同治年间遭兵燹破坏,光绪时重修。

五十年代初,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地政府利用天恩寺殿宇,办起了八山小学。亭台楼阁拆除,塑像壁画毁弃,继之后来声势浩大的破除迷信活动,将原庙宇残存的遗留物扫地出门,使这座吸引四面八方信徒顶礼膜拜的寺观不复存在了。尽管如此,善男信女仍面山焚香朝拜,布施挂红者亦不鲜见。年节旬初,当地群众于夜深人静、万簌俱寂之时,三三两两走进学校,在原庙前焚香化表,祈求神灵保佑。八十年代末,地方人士带头捐资,发动群众献工献料,在学校西侧重新修起天恩寺,虽然较原规模缩小了,殿宇少了,古建筑没了,但仍保持了原来的基本格局,加上现代材料和工艺,颇现精湛气派。松柏掩映,花草锦簇,大殿中立,陪殿对称;院外台阶平展,灵官、山神次第护卫;院中竖碑,记述重修天恩寺的经过及捐资襄助者姓名。

八山人不仅重修了天恩寺,还千方百计搜集保存了几件有价值的文物,其中颇有传奇色彩。天恩寺原有一磬,大炼钢铁时不知从什么地方上交到平泉公社,所幸没有被砸。这寺院专门用来敲击集僧的鸣器派上了新用场,被吊挂在房檐下成为指挥公社机关工作人员的敲钟,定时发出瓮声瓮气的指令。后来,老磬裂开一条缝,被当作破烂堆放在房后。八山一群众得知后,决心要使古磬“完璧归赵”。在那极“左”的年代,公开讨要恐弄巧成拙,于是他们打通公社炊事员这个关节,内外联手,于黑夜用麻袋偷偷背回家中,藏匿了10个年头。天恩寺恢复后,才陈列于大殿内。后来竟有人砸窗入室行窃,被人惊扰逃遁。没想到破磬能成为窃贼的目标,为了安全起见,会长几个人将磬埋在了地下。这磬系道光十五年铸造,距今一百六十余年,铁质,直径过尺,其文物价值并不大,只不过是原寺遗存的一件古物而已。天恩寺保存下来的另一件古物是铁香炉,高1尺,宽1尺2寸,阔5寸,正面铸有“皇帝万岁”四字,不知何时所铸。天恩寺比较珍贵的文物应该是收藏的一尊铜佛,坐像,高5寸,眉清目秀,双手托膝,满面堆笑,憨态可掬。这在县馆藏文物中也属鲜见。铜佛与铁磬同时埋入地下,秘不示人,当作天恩寺的镇山之宝。

天恩寺香火极盛,善男信女,终日不绝。据说,康熙皇帝出巡途经景福山时,曾有“景福佛事之昌,镇人之功德”的口谕,赞誉镇原人礼尚贤德,可风千古。天恩寺会首刘某朝拜景福山时,与山主回守存叙及康熙巡幸景福,恩泽寺荣。刘某觉得他喜沾皇恩,返乡后在上刘村成立“瑞会”(瑞临福至之意),组织半副鸾驾,仿天子起驾的开道锣,大帅旗,长铜号,玉鼓,绞云板、钹、三星铛,笛、管、笙、箫、乐工鼓手,兵甲旗帜列队,龙凤五色旗三十二面,擎旗执事百人,拥戴一顶锦绣黄缎万民伞,吹打清宫曲调,于四月八庙会期间从上刘出发,经平泉街道,不断有人参加进来,逐渐将仪仗队添加成数里长的人流,浩浩荡荡,涌往天恩寺。队列整齐,行进有序。寺内各殿香烟缭绕,鼓乐喧天,阴阳诵经,会首鼓磬鸣钟,仪仗游客顶礼叩拜。这个堂皇的仪典,每三年朝拜景福山一次。

传说,农历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诞辰,届时,天恩寺每年都要举办为期四天的庙会,演戏诵经,烧香拜佛,祈求佛祖消灾赦罪,降福人间,从而相沿成习,成为一处极为盛行的香社宗教崇拜活动场所,庙会长盛不衰。民国年间,愈演愈盛,朝山敬神的游人,不仅来自邻近县区,也有来自陕西、河南、山西、宁夏、四川的。会期,寺院周围百余亩地汇成一片人海,茶炉、酒肆、饭馆、摊贩、小吃,沿山就势,搭棚设帐;店铺、商行、字号招牌遍布山坳,百货商品琳琅满目,农用山货比比皆是,苏杭锦缎,绫锣细软,竹藤纺织,秦布纱棉,川药山货,玉雕陶瓷,金银手饰,书画文房,应有尽有,交易活跃,税收可观,群众也从中得到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逐渐演变为物资交流会,会期仍沿袭古例,四月八日起会,时间由4天逐年递增到10天,15天,20天,会址移至平泉街道。六十年代以后,庙会的规模越来越大,吸引了远至河北、湖广的客商,上市物资繁多,尤以山货、农具、家畜最为热销,为人民的生产生活起到了调剂余缺的重要作用。进入八十年代后,商品交流更趋活跃,市场贸易进一步繁荣。大会邀请名剧团、名演员助兴,并有秦、陇、豫、晋、川大型马戏杂技以及电影、游艺、杂耍,布满三街四巷。每年上市各类家畜万余头,来自六省、区几十个县市的商业、供销部门的店、铺、饭馆、酒家及个体小吃摊贩达700多家,平泉镇机关单位及附近5个行政村,40个自然村,2300个农户设床开店。庙会为人们提供了买卖赚钱、售出购进的经济活动的良机,使那些具有经济头脑、生意眼光的人有了用武之地,更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享受的机会。

古刹天恩寺由盛而衰而毁,毁而又建,圆了八山人多年来的梦。撷他们原本就是为了心地向善,有所寄托而重建的。今天古迹重现,古物复归,他们保存下来的不仅仅是几件原寺古董,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寺观庙会文化和民族意识传统,这些正是需要发扬光大的精神财富。

绝壁古刹石崆寺 石崆寺

镇原比较有名的大小石窟,历经风雨沧桑,面目全非,如太平之万佛洞被淹,城关永乐的石佛殿、开边鸡头山的石窟寺遭毁,仅存的石崆寺也岌岌可危,亟待维修保护。

石崆寺位于县城东川2公里多茹河南岸的石佛湾,属金龙村所辖,高高的凌空悬起30多米。置身其上,面临齐刷刷的崖壁,有如登云驾雾的感觉。窟群长200多米,排列有序,错落有致,气势磅礴,宏伟壮观。从远处望去,只见它背后群山环抱,高峰隆起,气象雄伟;面对田园阡陌,绿野千顷;茹河水从崖下哗哗流过,如银链,似飘带,山水相映成趣,更增添了无穷的壮丽景观。

据考证,石崆寺筹备于北魏,开凿于隋代,唐初开始造像,经明清两代改造重修,增建了土地寺、药王殿、灵官庙等,泥塑了金身,才形成了一处释、道、儒三教并存的石窟群。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因水灾冲毁而重修,有现存碑文记载。全寺东西走向,凌空婉蜒,地势险峻。现存8个石窟,内有石雕佛像13尊,泥塑神偶25躯,壁画数十幅。这一石窟群,融释、道、儒三教于一体,集唐、宋、元、明、清五代文化艺术于一炉,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古艺术群。

在石崖七八米高的半空中,凿有一条约一米宽的石道。石道西端筑有寺门,上额横书“石崆寺”,此额已废。寺门外西行20步,凿一石龛曰土地寺,而龛内正中却让位给红脸“关圣帝君”,“土地老爷”被“挤”到右侧,真是喧宾夺主,名不符实,且因年代久远,手臂均已塌落。正壁绘有“龙风呈样”图,左右则绘着《出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擒庞德》等有关关公的故事画。这些壁画虽屡经风雨剥蚀,已脱落无几,但细观残留部分,仍线条流畅,人物活泼,足显当年的艺术魅力。寺门近处为“灵官殿”,殿中石阶上站立着王灵官塑像,周围石壁上绘着“邦都城”神话故事,可惜岁月难留,现已模糊不清。进入寺门,有一个长方形石窟,名曰“三教宫”,正中供奉着孔子、释迦牟尼、老子三尊神像;左右两侧的石阶上,雕刻着十八罗汉像;内据一米宽三米长的横幅上,绘着“十三男女图”,中有仙人、高僧、道土、尼姑等。左壁绘有《观水论道》、《诛少正卯》和《项橐阻径》等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画,右壁上则绘着太乙真人之类的《封神演义》故事画四幅。窟内释、道、儒三教杂处一堂,分享一隅,虽不似峨嵋、崆峒、孔庙的专精化一,却也别有一番异趣,是研究中国思想文化的一个有趣现象。

“三教宫”之东是“百子娘娘殿”,而那专司生儿育女之职的“送子娘娘”却退避三舍,正中的莲台上居然端坐着喜眉慈眼、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正以手托盘,捧着一个裸体男婴,细观前来求子的善男信女。佛法无边,而佛能有限,大概菩萨普渡不了苦海无边的众生,只好从百子娘娘手中抢来送子的差事,也算是好事一宗。

“百子娘娘殿”隔壁为僧房,僧房东侧为“药王殿”,殿中塑“药王”像,两旁侍童恭立。正梁悬有铁铸大钟一口,高、径各1米,周围铸有铭文、年号及工程募资人员姓名等,惜已遗失。左右两壁上绘有《西游记》故事。

最后一处为大佛殿。分前后两殿,以石洞相沟通。两殿的窟顶均以木石衬砌,高约10米,极其宏伟。两殿中共有大佛9尊,高6米多;小佛5尊,高3米多,均为石胎泥裹,色彩绚丽,形象逼真,器宇轩昂,仪态传神,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后殿的洞口上方,雕凿一座l米高的如来佛像,雕工精细,造型生动,祥云缭绕,表现出我国古代艺术家高超的雕刻技艺。石崆寺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日,所在地及附近8个村社群众,集资举办庙会,组织戏剧电影演出,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以之酬神礼佛,交流文化,游览观光者络绎不绝,善男信女烧香拜佛,祈福求子。平时,也有远方游客,高僧老道,文人墨客到这里游山观光,吟诗作赋,抒发游兴,在残崖峭壁上至今仍可见游人以各种字体题写的诗句。

石崆寺于民国九年遭大地震严重毁坏,山倾崖塌,石窟佛像壁画裂缝、剥离、脱落,幸存的一部分古代艺术遗物,在极左时期几经“破除”、“横扫”之祸,多数石像被“清除”出洞,仅留下当年“扫”不动的一小部分,也是疮痍满目。1983年县政府指示有关方面做过一段重修恢复工作,终以资金无着而作罢。镇原这座唯一的石窟艺术瑰宝,虽是现在这幅残破面容,仍是难得的观瞻游览胜地。今年省上拨出专款,县上积极协助,对石窟进行大规模抢救性维修。不久以后,这座千年石窟将在世人面前重新焕发光彩,以供游人观瞻。

毛主席长征住过的地方——三岔镇 三岔镇

三岔,位于蒲河上游米家川河、白家川河的交汇处,是镇原县边远的北部乡镇。三岔镇街北有座天主教堂,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军事侵略的同时,还大肆进行文化渗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派了大批传教士来到中国,进行传教,三岔的天主教堂就是那个时期的产物。

1935年月日10月10日,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当时称陕甘支队)来到三岔。当晚,毛泽东等中央首长就住在三岔天主教堂的砖瓦房里;周恩来、彭德怀住在教堂前面的窑洞里;一纵队及纵队首长林彪、聂荣臻在三岔街道宿营;二、三纵队及纵队首长李富春、叶剑英、邓发在距三岔街三、五里的山岗土窑洞里宿营。与此同时,程子华、徐海东、刘志丹领导的十五军团派骑兵给毛泽东送来了迎接中共中央、中央红军去陕北的亲笔信。毛主席看过信后,高兴地说:“这下子好了,可到家了。”他高兴地问身边的同志:“三岔镇这个地方是不是京剧演的那个三岔口呢?”他见无人回答,又接着说:“按道理应该是这个了,你们知道吗?这里古代打过好多次仗,穆桂英你们知道吧,她就在这里打过仗的。”中央红军到达三岔后,由于长期的急行军,将士们衣服和浑身上下都很脏,本来打算在三岔休整、筹粮一天,让将士们在三岔的蒲河里好好洗个澡,也洗洗衣服。但警卫部队在三岔南二十华里处与尾追之敌接了火,部队利用有利地形消灭了敌人,使敌人未能进入我前沿阵地。马渠方向的宁马三十五师大队人马也尾追而来,为了阻击尾追之敌,保证中共中央和主力红军安全转移,红军在距三岔30华里的塔儿设伏,经过激烈的战斗,打死打伤敌军300余人,缴获了大量战利品。鉴于此,中共中央决定部队立即转移,11日中央机关率左路军一纵队,沿白家川北上,当晚宿营殷家城,次日经杨店子进入环县,右路军二、三纵队经演武进入环县,两路军于13日会合。转战陕北,与红十五军团会师,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在三岔摧毁了盘踞在三岔的民团,活捉了团长白嘉惠,当场击毙了白秀海,并打开了6处豪神庄堡,缴获了大量粮食、衣物和部分枪支、弹药。除补充军需外,大部分分给了贫苦农民。同时,还宣传了革命道理,发展王述武等贫苦农民入了党。1936年10月马渠上原畔建立了镇原县第一个党支部。与此同时,在三岔建立起三岔区苏维埃政府和秘密区委及其乡村政权组织。红军长征播下的革命种子,在这里萌芽生长,传遍全县,贯穿南北。

2003年三岔镇政府筹资14万余元,修葺了毛泽东及其他中央首长住过的天主教堂的瓦房和窑洞,建起了围墙、栽植了花草树木。并修建了老爷山革命烈士陵园。县委、县政府决定将三岔确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今的三岔不仅是镇原北部重要的畜产品和农土特产品的交易市场和集散地,而且也是镇原别具一格的红色旅游胜地。这里沟壑纵横,梁峁交错,绵延不断,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地貌神奇莫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它雕凿的千奇百态。又是老一代革命家足迹遍布的地方。三岔以其独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和独有的革命历史,满怀激情,迎接八方客人的到来。

奇特秀逸的原峰山

镇原县西南30公里处的中原乡原峰行政村南,有一座浑圆陡峭、奇特秀逸的山峰,古称陇山。相传在很久以前,这山森林起火,水源干涸,蛇蝎肆虐,民遭其害。一天,突然天空出现一只金凤,旋落地面,立刻大雨倾注,火焰熄灭,蛇蝎敛迹。雨后不见金凤,耸立起一座酷似金凤的山峰。凤嘴、凤颈、凤翅、凤尾,极为传神。同时,西北沟涧泉水喷涌而出,清凉甘甜,明澈见底,人称凤水。不久,山上长出茂密的松柏,奇异的花草,走兽奔跑,众鸟栖息。故村人乡老谓之旋凤山。今称原峰山。

原峰山座落在五指原——食指的原峰塬腹地,北襟塬面,南望泾河,藏卧沟涧,山环水抱,突兀耸立,独秀一峰,极有神韵。后来,人们看到山形奇特秀逸,就在山上建起庙宇,曰原峰观。此观庙宇繁多,建筑宏伟,雕梁画栋,飞檐翘角,错落有致,疏密适中,工艺精美,旗杆直竖中门,铁狮左右对称,玉皇楼阁高耸无量洞之顶,山门洞楼与高台戏楼相对。西有八仙崖、白鹤洞,开掘在刀削斧砍的悬崖峭壁上,穿过隧洞,顺级而下,即到罗汉洞、八仙庵。洞内壁画精美,塑像传神,两股清泉,顺沟绕山而过。东为僧房院,南为灵官殿。庙宇洞窟多达59间(只)。下至山基,两水交汇处为凤咀,与对面的太阳峁、月亮峁遥相对应。据说太阳峁、月亮峁,原与对面山梁连为一体,将沟水聚为深潭,围绕凤咀,呈山环水抱之势。后来潭堤塌陷,潭水干涸,仅留一股涓涓小溪,潺潺流淌,游人甚赞此处别致的山色风光,巧夺天工的建筑,尤为叹服形胜造化之妙。山上,林木苍翠,柏青松茂,花草遍野,药物丛生,白鹤成对,锦鸡栖林。春夏之际,百花盛开,争奇斗艳,鸟语花香,游人留恋。秋冬来临,遍山金黄,异鸟啼鸣,钟磬炉鼎,十里闻声,令人神往。元霄佳节,热闹非凡,环山万盏灯火通明,各色筒花竞相开放,管弦齐奏,炮声轰呜,人声鼎沸,乐庆升平,农人借此驱除疲劳和愁绪,在欢乐声中送走一年耕耘的辛劳,迎来又一个渴望丰收的企盼。每年农历三月二十日,为庙会之日,届时,陕甘宁三省(区)、泾平镇三县(市)的香客信士,川流不息,接踵而至,焚香还愿,游览山景。更有兴隆山、崆峒山、景福山的僧人来此际会,为胜会增色。

原峰山古老悠久,历史上是西汉安定郡所在地高平县的著名古刹,香火旺盛,经久不衰,慕名游览者络绎不绝。北周保定三年(公元563年)九月,武帝西巡原州,曾巡幸登临。还是驻军、执军、屯兵防守的关隘要塞,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从而造就了往日的繁华。自东汉将州治移置临泾后,此处才逐渐冷落,变为单纯的古刹寺观,仅有游人信士来山顶礼膜拜,加之屡遭战乱,原有建筑受到破坏。明清时期,时修时毁,保存了山上原有的基本建筑。民国三十五年,县长贺凤梧联络邑籍绅士,化缘集资,修补恢复了原貌,并竖碑刻石,追溯历史,述其梗概,留下极有价值的史料。“文革”中将碑石古迹损坏,仅留灵官殿两极,唯有一堆堆残破不堪的汉砖、琉璃瓦、屋脊六兽等。然而,历史的辉煌赖有文献史志载记,难于泯灭,形胜山色依旧存在,古人口碑相传的轶闻趣谈更丰富了历史记载。近年来,当地群众自发捐资,献工献能,依原样用汉砖修复起山门楼洞、玉皇楼阁、子孙宫等,清理了殿宇,疏通了道路,迎接远近游人。群众自觉行使起保护之责,行政村呈请庆阳市文化主管部门批准原峰山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经县乡同意,在原峰行政村拓展街道,建起营业门店、农贸市场,复修了城隍庙、大戏楼等,每逢三六九集日,商贾香客络绎不绝,人数逾千,特别是每年阳春三月庙会期间,交易极为活跃。牲畜家禽、山货农具、针织布匹、成衣鞋帽、饮食小吃、店铺馆所、一应俱全。山峦树木葱绿,桃花映红,吸引无数游人,观景析灵,饱览风光。萧条冷落了千年的古郡县治又重新恢复起往日的繁盛,成为镇原游览观光的胜地之一。

屯字原上的三颗明珠

镇原县东30余公里、眉肖公路北侧的太阳池、白马池和翟池,似三颗明静如镜、绚丽夺目的明珠,镶嵌在狭长的屯字原上,池中鱼儿腾跃,蛙声绵绵,四周水草茂盛,树木葱茏,是理想的游览观光、逸情垂钓之处。这三座名泉佳池,都是天然景物,皆由地震巨变、雷雨大作之自然力形成,形成时间均为近一百多年。其水质纯净,四季碧绿,是发展养殖业的天然池塘,当地人民因有此良泉佳池,不仅提供了充足的饮水资源,也大得其灌溉养殖之利。这三座池湫,在镇原几乎无人不知。

白马池亦称白马泉,在县东27.5公里、屯字镇东3公里的景家洼,因为当地有白马庙,故称白马池。据考证,清同治7年(公元1868年),这里两度山体滑坡,堵塞沟渠流水,形成此池。白马池的形成还有一段离奇的故事,传说同治年间生活在这里的农民,过着男耕女织的农家日子,沿池边的农田生长着大片金黄色的麦子和绿油油的玉米及五谷杂粮,绿树成荫,村庄星罗棋布。许多家牛羊成群,车马成套,日子过得滋润而富裕。同治七年的秋天,沿池畔地下不时发出隆隆的怪鸣,有一白髯老翁似疯似痴,整日游转于村间,一连三日只说一句话:“快跑快逃!”村民们联想地下的轰鸣声和老人的戒语,意识到可能有什么灾难降临,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村庄,嗣后,山体滑坡,村庄里所有的居民皆免遇难,人人都说那老人定神仙下凡,土地显灵,保佑生灵。白马池如一条硕大的“金鱼”面北尾南,静静地安卧于黄土高原的腹地。鱼的右尾部有一小池,池的上端有白马泉,晶池娘娘泉,二泉遥相呼应,清澈的泉水源源不断地流入池中,小池之水长年如注流进大池,真如:问池那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据测定,水深17米,水面面积15.3万平方米,总蓄水量为130万立方米,流域面积1.97平方公里。池水荡漾山腰,清澈如鉴,真有“春来江水绿如蓝”之感,景色十分秀丽。春秋季节,钓客云集,游人络绎不绝。邑人马鉴堂赞云:“人形乱翻春水绿,渔歌频唱夕阳红。”池湫周围还有三股泉眼,水从沟渠两侧红砂土层的不同角度泻出,如细雨淋漓,似银柱涓涓,音韵多律。流经悬崖,苔藓丛生,水草丰盛,如翡翠绿带,缠绕于池湫四周。白马池水质优良,水资源丰富,池中硕大的金鱼,结队畅游,五光十色煞是好看,晴日片片白云倒影其中,雨天团团迷雾缭绕池畔,徐徐升起,如一面巨大的纱缦。它是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正期待有眼光的商人到来。

太阴池位于县东32.5公里、屯子镇东5公里左右的太阳高家,以新丰梁为界,东西两边各形成一座天然湫池,其地形如太极图状,故新丰梁以东,向阳之地的池湫称太阳池,以西背阴之地的池湫称太阴池。太阳池已经干涸,留下一个神奇的传说。一天晚间,其地所有人做了同一个梦,梦见家家户户赶牛下池湫往返不停地驮水,牛全身水流不住。次日,池坝冲决,水流三日,鱼群干渴池底滩洼,却无人忍心去捡食。从此,太阳池不复存在。据考查,太阴池的形成早于白马池48年,为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这年天象异变,农历二月初五,雷电大作,洪水滚滚,房倾屋陷,山崩地裂,堵塞沟道,形成了太阴池。该池水面高程为1280米,长970米,平均宽250米,最深水位14.5米,水面面积24.25万平方米,约370多亩,总蓄水量为218万立方米,流域面积1.3平方公里。水色清澈,不溢不涸。沟掌有泉两眼,从黄土层中涌出,犹如贯珠涟涟,银丝涓涓,自然成趣,妙不可言,以每秒三公斤的流量泻入池中。水质甘冽香甜,纯净无染。据当地人说,常饮此水,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奇效。池边有菩萨庙一座,每年二月初八的庙会,四方香客信士云游于此,男男女女,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四周环山,郁郁成荫,桃杏花含苞欲放,越冬草芥探出丝丝嫩芽,碧波荡漾,生机盎然。入夜,皎洁的月光映照池中,鱼儿往来翕动,绿树山光在水中晃动,游人驻足池畔流连忘返。为使这座天然池湫造福人民,1958年,县水利部门先后数次组织投放鱼苗80多万尾,现在,鱼类成群,戏游其中,有白莲、鲤鱼、草鱼等品种,时值春秋,垂钓者络绎不绝,是境内的天然鱼池之一。和太阴池一带相连的黄、红、黑三池更为奇特,黄池水黄如米,黑池水黑如黛,红池水红如赭石,水域虽不宽阔,但幽篁成荫,曲径蜿蜒,游人情侣置身其间,则有“举步如蓬莱,飘然醉若仙”及“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蛙声鸣。”1976年在此建立大型电力提灌站,发展有效灌溉面积1000亩。春夏之际,机声隆隆,流水淙淙。旱原有了取之不竭的源泉,农人们喜笑颜开。近年来县政府招商引资6000多万元,在池畔拓地1万多平方米,修建旅游设施,购置游船、游艇10多艘,初步接待游客,不久的将来太阴池旅游风景区,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翟池位于县东35公里、眉肖公路西侧的上肖境内。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古十一月,沟北原头滑塌,堵塞沟渠,形成湫池。因此地聚居翟姓,故曰翟池,又因此池,该村也命名为翟池村。翟池水位最深处为13米,水面面积18万平方米,总蓄水量126万立方米,流域面积1.33平方公里。池上游南端有泉眼一孔,以每秒4公升的流量注入池中。水质甘甜纯净,是当地人畜饮用的唯一泉池。1977年8月,西岸一角堤坝滑坡,池水下降3.5米,后经几次维修加固,现已恢复正常水位。池中鱼类丰富,偶有龟鳌出没,水蛇穿行。春夏时节,碧波粼粼,柳黛成荫,鸟语花香,鳞鱼腾跃,构成一副绚丽美妙的天然景观,令垂钓者心旷神怡,使游人乐不思归。目前,县政府引资140万元,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植树20万枝,建成宾馆、游泳池、钓鱼池、苹果园,购置游船20多艘。每年夏天南来北往的游客络绎不绝,大小车辆穿梭往来,画舫游荡,钓者往返,红男绿女嬉戏于花丛水畔,皓首老者避暑于翟池山庄。翟池已成庆阳一流的旅游胜地,开发潜力极大。

屯字原上这三颗耀眼的明珠,在沉睡了一百多年之后,如雄狮猛醒,开始了它造福于民的新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三池正在进行多方面的利用。这里交通便利,为眉肖公路的枢纽地段,东接肖金、西峰,南接泾川、平凉,西邻彭阳、固原,处泾川南石窟、西峰北石窟之中心,为游人提供了黄土高原特有的池湫景观,实在是一处得天独厚的旅游胜地。

§ 地方特产

镇原烧鸡 镇原烧鸡

烧鸡,是将脱毛去脏的鸡肉,炖入久存的卤汤中,加入多种调料后,炖卤烂熟的鸡肉,其味甚佳、其色甚鲜,在镇原风味小吃中颇负盛名。

民间时期,镇原县城郭家绪儿的鸡肉做的最好。迟于郭家绪儿的张生杰,后来居上,取而代之,成为县城最有影响的烧鸡大户。不过,在这之前,张生杰刚开始做鸡肉时,因为生意不好,白天买不了几只,只好叫卖到半夜方能卖完。于是,就得了个"张半夜"的绰号。后来,郭家绪儿去世了,他就成了镇原卖烧鸡的领头雁,仍要叫卖到半夜。不过,这时候的"张半夜"不是白天卖不完而是供不应求,深更半夜了,还是打发不完络绎不绝的顾客,"张半夜"由贬而褒,一直沿用到他业止。如今,张半夜虽然已不在世,可他的侄子却继承叔叔的手艺,成为目前镇原传统烧鸡的佼佼者。

老板面 老板面

相传在民国期间,有一位出身贫苦的青少年精于烹调在一家餐馆做工。一天,他用骨头、臊子、及其辅料熬汤,人未离锅用去了整整两个时辰才做成。用餐的客人远远就闻见一种香味扑鼻而来,要求他本人用此汤做面条而食之,客人尝后赞叹不已,后来一传十、十传百方园人都知道他的面条子香。期间老板给了很高的佣金,让他为此面起名,他为了表达对老板的感激,因此便起了个很亲近的名字叫"老板面",一直流传至今。

镇原烤烟

镇原县种植烟草,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三岔镇的旱烟以其色黄、质优、味香闻名全县,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烤烟生产在镇原虽然只有46年历史,但它却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起起落落、波浪式前进的发展过程。从1958年全县首次种植烤烟到1997年首次种植突破19万亩,使全县烤烟生产达到了鼎盛时期,逐步形成了规模经营,烤烟种植为群众脱贫致富、增加地方税收,做出了巨大贡献。

1958年,为了发展农村经济,甘肃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局,从河南省引进烤烟生产项目和“大柳叶”烤烟籽种,开始在镇原及其他县试种。并从河南省聘请20名技术员,分配给镇原县的4名技术员中,只有王本殿同志一人,坚持扎根镇原,指导农民进行烤烟试种工作。当年王本殿从河南家乡带来的“黄青松”良种烟籽,在城关镇的御史河湾村试种3亩,产烟叶16担,收入800多元。第二年,又在该村试种10亩,产烟叶47担,收入3196元,成为全省种烟最早的县之一。 烤烟

在初步试种成功,取得经验之后,从1960年开始,全县人民在三年困难时期,始终没有放弃烤烟生产,技术员王本殿以坚强的毅力,忍饥挨饿,坚持在田间地头指导烤烟种植。1960年到1962年,郭原公社的西杨大队、南川公社的和平、沟芦大队坚持栽培烤烟,全县烤烟每年稳定种植在20亩左右。

1963年,经过三年自然灾害,农村经济逐步调整恢复,群众生活基本好转,烤烟种植得到重视,到1967年,烤烟种植已发展到开边、郭原、南川等10多个公社,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产烟叶2100多担,收入10万多元,使种烟的生产队大受其益。

1968年,再次扩大种植面积,种植烤烟1600多亩,产烟叶3000多担。但当时全国烟叶饱和,供销社不予收购,给生产队造成很大损失。从1969年到1976年农民叹(谈)烟难种,镇原县的烤烟生产中断了8年。

1977年,全国烤烟紧俏,收购价格上升,又激发了镇原群众种植烤烟的热情。凭借过去积累起来的经验,重开烤烟种植项目。县上对烤烟种植大力支持,当年全县种植2000亩,产烟叶7480担。

1978年到1984年,镇原烤烟生产因产、购、销渠道脱节,大起大落,种植面积在3000亩到5000亩之间徘徊,没有大的起色。

1985年县委、县政府认真总结了近30年烤烟生产的经验教训,成立了烤烟生产领导小组,实行目标管理,加强对烤烟生产的领导,贯彻优质适产原则,促进烤烟生产的发展,当年全县种植烤烟4774亩,收购1.1万担,上缴税金35.84万元。

1986年,镇原县烟草公司成立,第一任经理高俊元率领15名员工,因陋就简,白手起家,全身心投入烤烟生产工作。从此,镇原的烤烟生产在烟草公司的直接经营下,理顺了烟叶生产、管理和购销渠道,使烤烟生产步入健康发展的道路。当年全县种烟5600亩,收购烟叶1.56万担,收购总值151.82万元,上缴税金60.72万元,取得了镇原烤烟种植以来的最好成绩。

1987年到1997年的10年间,是镇原烤烟生产的黄金时期,县上也把烤烟生产列为全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作为富县富民的“短、平、快”项目,烤烟生产在镇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

1996年,镇原县干旱、冰雹、洪水成灾,全县人民同心协力,团结拼搏,依靠科学技术,主攻烤烟质量。县烟草公司无偿投资110.5万元,购置棚膜、地膜、农药,进行烤房改造和维修。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写《烤烟灾后补救措施、烟田中后期管理》技术资料,印发种烟农户,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难题。大灾之年,烤烟的产量、质量、效益都创造了镇原种植烟草史上的最高记录。这年,全县57944户烟农,种植烤烟8.2万亩,收购烟叶41.07万担,农民收入首破亿元,高达12646.51万元,户均收入2182.54元,上缴税金3920.42万元。

1997年,全县烤烟种植全部实现良种化、规范化生产。全县71065户烟农种植烤烟19.45万亩,是镇原县烟草栽培史上种植面积最大的一年,但由于烟叶滞销,只收购烟叶16.63万担,使烟农损失较大。从此,烤烟种植随市场变化而变化,稳步生产。

1998年,县上提出以压缩种植面积,提高烟叶质量和生产整体水平为中心的烤烟生产思路,重视加强烟叶种植合同管理,调整种植布局,使烤烟生产向适宜区集中,向种植能手集中。当年烟农压缩到7151户,种植面积2.11万亩。此后几年全县烤烟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2万多亩,年收购烟叶2万多担。

镇原县土质优良,气候适宜,日照充足,烟叶质量在市场上享有盛誉,1987年、1993年分别由山东烟草研究所和西北烟草质检站抽样化验测定,镇原县所产烟叶含尼古丁2.04%,还原糖21.11%,总糖25.68%,总氮1.44%,蛋白质6.55%,施木克总值3.92%,钾0.79%,氯钾比例为1:44,焦油含量低,基本达到国家优质烟叶标准。镇原烤烟烟丝黄,弹性强,燃烧好,是生产卷烟的上佳原料。烟叶远销内蒙、河南、江苏、四川、安徽、河北、湖北、广西、湖南等省(区)及兰州、天水等卷烟厂,深受厂方欢迎。1994年至1996年连续三年参加全国烤烟生产会议,被授予“全国烤烟生产先进县”。烤烟成为全县人民脱贫致富的“黄金叶”。

红杏枝头春意浓

杏树,属蔷薇科花果植物,起源于我国北方,适宜于山川坡洼、沟岔湾掌生长。它抗旱耐寒,容易种植,挂果早,所谓桃三年杏四年,也就是它四年即可结果。且盛果期长达五六十年,树龄在百年以上。镇原这块黄土地,远在西周时期,先民就将野生杏树移植于庄户院落,繁衍生存,代代进化,唐朝大诗人李白“帝乡三百里,杏在碧云间”及白居易“杏园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春来。”这些优美的诗句充分证明杏树在唐代已成园栽培。唐朝的都城到处都是杏树。宋朝诗人陆游的“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买杏花”和范成大的“浩荡风光无畔岸,如何锁得杏园春。”足以说明杏树在我国栽植历史悠久,已成为历代文人墨客抒发情感,赞誉祖国大好河山的重要话题。时代编修的《平凉府志》记载:“宜杏良十种,其仁有甘苦,有双花。有干叶。”明时镇原属平凉辖,这就是说,在五百多年前镇原人民就已经对杏子进行良种化研究和选育了。镇原的杏姓人,传说其祖上爱植杏树,被周王室封之为“杏”的。杏谐音“兴”,寓杏为兴,取意兴旺。镇原人祖祖辈辈广栽杏树,也是寄托人丁兴旺、家业发达的愿望。

杏子种类繁多。按杏仁的甜苦,分为甜核杏、苦核杏、麻核杏;按成熟的早晚,有麦黄杏、糜黄杏;按皮核的粘离,有又粘核杏、离核杏。还有少量经过嫁接的接杏,这种杏个大肉鲜,水分丰富,成熟早,是当地最优良的品种。八十年代以来,经过科学栽培试验示范后,先后从外地引进了山西大扁杏、兰州大接杏、金妈妈、张公园、青皮杏、银白杏、华山大接杏、临夏唐王杏,近年引进的有巴丹杏、曹杏、李广杏、龙王冒、金太阳、凯特、一窝蜂等优良品种23个之多,并确定全县北部山区、蒲河流域、交口河流域发展仁用杏,中南部原面、洪河流域、茹河流域发展肉用杏为主。同时,进行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目前全县24个乡镇正以每年新栽植2万亩优质良种杏的速度加快发展。在各乡镇都建有杏子基地的基础上,并在临泾乡席沟圈村和城关峰台村,由“新一代”、“新千年”两个食品有限公司投资90多万元,建成了1100亩优质杏子生产基地。

杏树全身都是宝。杏木质地坚硬细腻,纹路色泽艳丽,是农家作犁头、炕边、案板的优质木料。从古人“饰文杏以为梁”、“杏梁宾未散”的咏叹来看,古代还以杏木作梁栋,实际上也是寓杏为兴的意思。杏果可鲜吃,亦可晒干储存,四季常吃;核仁油质丰富,甜的可随剥随吃,苦的除榨油食用外,可煮熟去苦,配以红萝卜、葱花,配调成红、白、绿、色、香、味俱佳的什香菜,是镇原最独特、最普及的下酒佳肴,逢年过节,大家小户或自酌或宴客,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绝菜。镇原杏仁以色正、味纯、饱满、质优驰名中外,是全国盛产杏仁的县份之一,杏仁年出口300多吨,居全国第二。杏核壳以前当成燃料,大都作为年节炊酒之用,现在则是制造活性炭的理想原料,供不应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青酸杏、黄甜杏,甜核苦核及核壳,酸甜苦涩皮壳都值钱。杏子已经成为镇原农民奔小康、联谊协作的一把金钥匙。

杏子在镇原得到长足发展是解放以后的事。在历年的植树造林运动中,广大群众就地育苗,广植杏树,逐步形成许多杏树山、杏树沟、杏树洼等成片杏林。改革开放以来,镇原县提出“沙棘戴帽,果树缠腰,洋槐填沟,杏树围庄”的口号,杏树在农家庄前屋后、村子周围得到大力发展。现在,全县杏树成林面积已达26.34万亩,1580.4万株,其中挂果杏树342万株,新品种45万株,嫁接优质良种18.6万株。已建成杏树万亩乡镇8个,百株户1.8万户,五百亩以上的杏树沟、杏树山100多处。形成了以县内四条河流域及中南部乡镇为主,以毛杏改良为主,以退耕还林区广栽杏树为主的杏基地建设格局。仅次于拥有大片野生杏林的新疆沙河县,名列全国第二,年产鲜杏2万吨,杏干3300吨,杏核2500吨。全县人均从红杏开发中收入170元,占全县林果业人均收入的60.3%,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3%。杏树蔚然成林,对生态环境也起到了良好的涵养保护作用,出现了“十里烟村一片红”的胜景。

1982年以来,镇原县不断强化系列开发,进行深度加工培植,杏产品已成为富县富民的支柱产业之一。到1994年,全县国营、集体和私营杏产品加工企业110户,从业5400人,杏制品产量达到1.6万吨。现有杏制品企业35户,从业人员1650人。开发系列产品有杏话梅、杏梅、杏酱、甘草杏、八宝杏、果丹皮、杏脯、奶油杏肉、杏软糖、水晶杏、杏仁罐头、速溶杏精、杏仁乳珍、活性炭等三大类20多个产品,年产杏制品总产量8500吨。在祖国大江南北,白山黑水,东海之滨,西南边陲,都有镇原生产的杏制品销售,产品远销东南亚、独联体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产品先后荣获国际国内26项大奖。新一代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产品,先后被评为“99年中国小商品博览会推荐产品”、“第十二届中国西部交易会新技术新产品奖”、“2003年3.15特别推荐产品”、“2001年甘肃省瓜果蔬菜博览会金奖”、“中国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博览会畅销产品”、“中国庆阳民俗香包节指定产品”、“中国放心食品荣誉品牌”、“第三届甘肃省著名商标”。

阳春三月,微风徐来,鸟雀凋啾,空谷音韵悠扬,田园清新和畅。蒙蒙细雨过后,天蓝蓝、地荧荧,杏树花团锦簇,蜂飞蝶舞,房舍田园迷漫在芬芳温馨的杏花丛中,使人恍入仙境。红杏之乡的镇原人民,正在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脚踏实地的精神,进一步系列开发杏资源,突出创新思想,与时俱进,把杏产品市场拓展得更宽广,把自己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名贵贡品金针菜 金针菜

黄花菜在镇原叫金针菜,这大概是它像一根放大了的赤黄明灿的金针才有的名字吧。晋代御史中丞周处说:“怀妊妇人佩其花,则生男,故名宜男。”宜男则是它的别名。黄花菜还有萱草、女儿花、忘忧草等别称。然而,叫花也好,称草也罢,它并没有能够登上花卉的大雅之堂,以花色金灿而受到人们的称道,到头来却以它的美味、营养丰富倍受青睐,在招待宾客、家庭宴会的餐桌上扬名。

镇原黄花菜之所以有名,还与金口品尝并钦定为御菜的皇帝有关。明代正德年间,镇原人许理进士及第,博得皇帝赏识,任职京城。当他离京省亲时,皇帝对他说,镇原是干旱贫脊之地,生活在那里的百姓必定很苦,你代朕向他们问好。许理恭敬承诺。许理回到家乡后,向乡亲郑重转告了当今皇上的问候,乡民遥望京都,感激圣上记挂他们。临近返京时,憨厚纯朴的乡民想给皇上捎点东西,表表山乡臣民的心意,他们觉得,猪牛羊肉,京城不缺,鱿鱼海参,这里没有。经许理同意,最后选定三样山乡特产:小蒜、旱烟、黄花菜。到京城后,许理就把这些礼品送交御膳房。正德皇帝逐一品尝,他喝了小蒜炒的小菜汤,感觉清香扑鼻,余味无穷;吸了旱烟,认为烟味醇正,解闷过瘾;黄花菜配制的菜肴色味俱佳,美不可言,大加赞赏,还叫侍从嫔妃分享。经御医鉴尝,认定黄花菜有镇静、清热、明目之功能,皇帝当即吩咐御膳房把黄花菜定为御菜。这样以来,镇原黄花菜就身价百倍,九州闻名,不仅贡奉京都,更热销全国。

栽培黄花是镇原人民的传统,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不论大家小户,山川平原,庄前屋后,边角地头,每户多则五六行,少则一半行,至少也有几十朵,自食送亲友,总是绰绰有余的。那时,村民栽植黄花菜是以自食为目的。采摘黄花菜要严格掌握,早了尚未长好,个头太小,迟了则绽开花瓣,就不能凉晒干菜。要采摘将要开放而尚未开放的花蕾。鲜菜若误了时间,已经绽开花瓣的,就不能凉晒干菜,但无论烹调或煮熟凉拌,都是非常可口的菜肴。六十年代以后,国家供销部门开始收购,栽植面积逐步增加,许多农户依靠黄花菜维持家用,特别是妇女靠黄花菜的销售收入支付针头线脑、日用百货等急用商品的款项,补贴了家庭相当一部分开支。进入七十年代,黄花菜在国际市场上打开销路,收购价格一路上扬,从而大大激发了群众栽培的积极性。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黄花菜栽植由庄前屋后、边头地角向大田成片扩展,全县已有72000户农民栽培黄花菜,占总农户的73.3%,总面积达58200亩,被国家指定为“黄花菜生产基地县”,年产量410万公斤,产值2459.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7元,约占当年收入的9.3%;供应出口约200万公斤,创汇1700万元人民币,成为镇原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仲夏时节,艳阳高照,黄花遍野,一行行如针似棒的黄花,香气四溢,芬芳扑鼻,蜻蜓展翅,蝴蝶飞舞,蝉鸣鸟啾,野趣盎然。清晨,妇女、姑娘荡着珠露,轻移脚步,一颗颗采摘,不一会儿,一筐筐盈满沉甸甸的黄花菜由男人们担挑或背回家中。这时,炊烟缭绕,各家忙着下锅烘蒸,大约五、六分钟一锅。蒸好后凉晒在场院,有两三天就成为便于存放的干菜茎,可作为随时食用的上等菜肴。遇到阴雨天,场院不能凉晒,锅台、脚地、土炕、门板等就派上了用场,为临时摊凉黄花菜的理想处所。近年来采用塑料布烘蒸,可省去下锅烘蒸工序,只将鲜黄花菜均匀地撒在塑料布上,覆盖严实,在阳光下曝晒两三小时即可。现在,黄花菜收入已不再是妇女们添置针头衣物的蝇头小数,而是整个家庭扩大再生产的大宗项目。有的农户仅此一项的收入就超过两三千元,足够家庭全年开销。因为当地供销部门与国家外贸部门联合收购,县乡各级政府视黄花菜为农民致富门路之一,故列入议事日程,帮助农户制定规划,引进和改良品种,开展咨询服务,组织加工、收购、销售网络,进行开发性生产,从而进一步扩大栽培面积,提高了生产加工的质量。镇原的土质、光照、雨量、温度等自然条件独特,最适宜黄花菜的生长。镇原黄花菜以其花蕾硕长,瓣宽肉厚,糖分充足,色泽黄亮,个头整齐,味道鲜美而名扬国内外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远销东南亚、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镇原黄花菜之所以发展,除政府重视、外贸出口等因素之外,也显示了科学技术的力量。为促使黄花菜的大发展,科技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典型示范,总结了一系列丰产栽培技术,推广了保花保蕾、切块繁殖、烘烤加工新成果,繁育、引进了大黄花、线黄花、短棒黑嘴黄花、高葶黄花、四月花等优良品种,建立了孟坝、城关、庙渠等三个黄花菜加工厂,开发了系列产品,挖掘了生产潜力,单位面积产量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增长,每年收购季节,招徕了山南海北的众多客商云集镇原。

黄花菜营养极其丰富,含有大量的糖类、蛋白质、维生素及无机盐,还有微量天冬素,所以,人们把黄花与香菇、木耳、玉兰片一起列为珍品,入席氽汤,独领风骚。同时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记载,黄花菜有利隔胸、安五脏、轻身明目及治小便赤涩等功效。近代中医研究认为,有止血、消炎、利尿和清热之功能,常用于治疗吐血、鼻出血、肺结核、大便带血和小便不通等病症,对产妇亦有增加乳汁分泌的明显效果。

§ 参考资料

1.行政区划网http://www.xzqh.org/quhua/62gs/1027zy.htm

2.新华网http://www.gs.xinhuanet.com/dfpd/qy-zhenyuanxian/shouye.htm

3.游游中国http://www.youyouchina.com/gs/qy/zyx/dftc_41428.asp

4.政府网www.gszhenyuan.gov.cn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5: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