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长鬃山羊
释义

§ 简介

长鬃山羊

长鬃山羊为台湾特有牛科动物,因此也叫台湾长鬃山羊(英文名Formosan Serow),台湾野山羊、台湾羚羊、台湾毡鹿。由低海拔200米的小山,一直到高海拔之玉山南峰、南湖圈谷和雪山圈谷等高山附近,都可以找到台湾长鬃山羊的足迹。在1000米以上的山区,它们的出现机会比较高。[1]

§ 形态特征

长鬃山羊属草食性动物,头及躯干长80~114厘米,最长可达120厘米,尾长约6.5厘米。体重25—35千克。全身为黑褐色,颈后中间一带为黑色,腮,喉和上颈为浅黄褐色。雌雄额头上方皆有一对空心洞角,呈圆锥状,不分叉,长约11厘米,顶端尖锐且略向后弯曲,终生不脱落。

台湾长鬃山羊和日本长鬃山羊为同一种,但台湾长鬃山羊的毛较短,夏天呈深咖啡色,冬天为枯草黄色。小腿腿骨较粗,角蹄大,蹄下长有肉垫,以助跳跃及奔跑。跳跃可达2公尺,速度达每小时20千米。

§ 生态习性

长鬃山羊是草食性动物

草食性动物,以植物幼芽及嫩叶为主,喜食矮针叶树之嫩芽,如冷杉、铁杉、玉山圆柏等,以及芒草、咬人猫等。

长鬃山羊生性敏感,常单独或小群体活动,清晨或黄昏为活动高峰。有强烈领域性,以其眼下分泌物涂抹于经常出没路线上的树干或凸出的岩石上宣示领域,若有其他个体闯入,则会发出尖锐哨音做攻击前的警告。

常出现于裸露岩石崩塌处或险峻陡峭山坡,尤其喜待在松散黏板岩的悬崖附近。由于脚蹄很厚,即使在崩崖上也能行走自如,亦善爬树。一遇紧急状况,即往崩崖处逃跑以躲避攻击。每年的11、12月是台湾长鬃山羊的交配期,怀孕期达两百多天,每胎一只。

§ 栖息地

长鬃山羊仅分布于东南亚、日本及台湾。栖息地从低海拔山麓起至高海拔3500公尺左右之山区皆可发现其踪迹,但以原始针叶林区较常见。

§ 分类学

长鬃山羊

长鬃山羊在分类学上的位置,一直都有着极大的争议。它们原先被列于羚羊亚科(Antelopes),后来又改列于羊亚科,因为它们可以说是介于羊于羚羊之间的动物。这也就是台湾长鬃山羊为什么又被叫做“台湾羚羊”的缘故。

在被归为羊亚科以后,一开始台湾长鬃山羊被归类于该亚科中的长鬃山羊属。世界上现存的长鬃山羊只有两种,一种是马来长鬃山羊(Carpricornis sumatraensis),另一种是日本长鬃山羊(C. crispus)。而日本长鬃山羊可以再分为日本长鬃山羊(C. crispus crispus)和台湾长鬃山羊(C. crispus swinhoei)两个亚种。

但是,Wilson 和Reeder在1993年又发表了新的分类系统,将台湾长鬃山羊归在髭羚属,学名则变为Naemorhedus swinhoei。过去台湾长鬃山羊被认为是与日本长鬃山羊同种的亚种,但是,如果依照Wilson 和Reeder之新的分类法的话,台湾长鬃山羊就已经独立为台湾的特有种了。[1]

§ 濒危

长鬃山羊为中国台湾唯一的野生牛科动物,野生动物保育法中已将之列为珍贵稀有的保护动物,但因消费者嗜好野味,甚至于2001年有集体屠杀的恶行,致使长鬃山羊种群消减,生存危殆。栖息地破坏情况严重,又因长鬃山羊怀孕期长,每胎仅生一只,以致台湾长鬃山羊数量有减无增,已面临濒危的困境。

§ 两岸交流

2011年4月16日,台湾赠送大陆台湾珍稀动物长鬃山羊“喜羊羊”“乐羊羊”落户山东威海刘公岛,成为两岸友好交流史上的一大盛事。

台湾赠送大陆的长鬃山羊“乐羊羊”2012年1月11日凌晨在山东省威海市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顺利产下1只羊宝宝[2]。

2012年1月16日,台湾赠送大陆长鬃山羊“乐羊羊”五天前产下的雄性仔羊“甜甜”不幸夭折[3]。

根据解剖化验结果,羊宝宝死亡主要是由于出生时吸入母体羊水中胎粪,造成先天性间质性肺炎,导致肺功能衰竭;其次是在羊宝宝的第二胃网胃内发现少量植物纤维[4]。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6: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