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记重钱
释义

§ 简介

记重钱

咸丰重宝和元宝统称记重钱,就是记载了重量的钱,当十指的是一个当作十个小钱,也就是当十个通宝,当百当千亦是如此.重宝是记重在百以内,再多就称之为元宝,有当十,当五十,当百,当五百和当一千,有些宫廷专用钱还有当五当二十当二百当三百,或是在两个满文上方还有星月纹.在当时新疆地区是八进制,还不是十进制,就出现了当四当八当四十和当八十当八百等八进制的记重钱.

中国货币是一种独立发展的独具特色的东方货币文化。其中方孔圆钱是铸行量最大,使用时间最长,品类最复杂的一种钱币。分为记重钱,年号钱,国号钱,记值钱,记年钱,记号钱,四字方孔圆钱中,还有少量的国号加年号钱,大钱,小钱,母钱,对钱,合背钱和合面钱等等。

§ 种类

明世宗嘉靖六年开铸“嘉靖通宝”,为光背小平钱,真书直读,但含有隶意,此钱存世较多。在铸行方面,朝廷先下诏命令两京宝源局开铸此钱,并令工部按照永乐、宣德时铸钱标准在其它四省开铸,铸量比永乐、宣德时略有增加。“嘉靖通宝”初定每文钱重一钱二分,千钱重七斤八两。到嘉靖四十三年时,改为每钱重一钱二分五厘,千钱重八斤。此外嘉靖通宝钱开始采用黄铜铸钱,同时为防止私铸,还提高了铸钱工艺,铸造出火漆、镟边、金背等钱,火漆就是二次溶炼。旋边就是用旋车锉磨边缘,金背是指经四火熔炼之黄铜,俗称“四火黄铜”。嘉靖通宝钱大都为小平钱,仅在二十三年时,令工部宝源局仿洪武钱五等式铸小平、折二,当三,当十大钱,于钱背穿右侧铸:“ 二钱、三钱、五钱及一两”,一两钱穿上再加铸“字十”,此套钱为记重钱,各只铸三万,且并未流通,只为充实内库。因为并未流通,因此传世也少,传世品中有一背穿右直书“一钱”的记重钱,为孤品。世宗所出的钱比前代各钱要精美。 记重钱

洪武通宝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1368—1398年)所铸制钱。形制同大中钱,计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当十五等,面文“洪武通宝”楷书,直读,各钱字体及笔画稍有变异,然较大中钱规整。除光背无文一类,背文记值者有:一、二、三、四、五;记重者为:一钱、二钱、三钱、五钱、一两;记地者为:京、北平、浙、豫、济、鄂、桂、福、广等九局;记地兼记值者有:桂一、桂二、广二、二福、桂三、三福、桂五、广五、五福、京十、北平十、广十、鄂十、济十、桂十、十豫、十福、十浙等。五等五类已见洪武通宝钱近60种。同等钱大小轻重均有差异。小平径2.4厘米左右,重2.6~3.5克,当十大钱径4.5厘米左右,重30克上下。洪武通宝以光背平钱及各等记重钱较为常见,当十大钱存世尚丰,余各类钱传世较少。世间时见各种背文改刻,铲刮之“异品”,为作伪者弄假之作,鉴别时须加留意。另有日本加治木地方所铸记地洪武平钱三种,其间以背“治”者为常见。

半两钱币,最早在战国时期秦国使用,是最早圆形金属计量钱,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废除旧币,统一使用半两钱,币面文字为小篆。半两钱虽然是记重钱,但钱面记量与钱的份量不符,钱币的份量轻多了,尤其是在汉代私铸钱的出现,使汉半两钱币的份量就差的更多了。

§ 历史

隋代文帝时整顿币制,铸隋开皇“五铢”,规定钱一千文重一斤二两,每枚重约 3.168克,行人带钱入关要经过检查,符合标准后才准携带入关,不合格者要溶铸,并禁止流通前朝的各种钱币。隋五铢制作精美,面背肉好,皆有周郭,笔划精细,规格统一。因铜泛白色,又名“白钱”。唐高宗武德四年时改铸“开元通宝”,从此中国钱币实行“通宝”钱制,用“铢两”记重钱制至此结束。

§ 参考资料

[1] 藏点网http://www.cangdian.com/HTML/07/11/071116234143_4.html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