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间接灸
释义

§ 概述

施用灸法时,将艾炷隔着姜片(隔姜灸)蒜片(隔蒜灸)食盐末(隔盐灸)或在药品制成的薄饼(附饼灸、豉饼灸、椒饼灸等)上施灸,而不直接将艾炷放在皮肤上,这种方法叫间接灸。

种类:

根据衬隔物品不同,可分为多种灸法。

(1)隔姜灸:用鲜生姜切成约0.3厘米厚的薄片.中间用针刺数个小孔,置于施灸部位。上面再放艾炷灸之,若病人感觉灼热难忍时,可将姜片向上提起。缓解一下,然后重新放下,继续施灸,可反复灸3~5壮,直到局部皮肤潮红为止。生姜具有发汗解表,开宣肺气,温中止呕,消水化食,解毒的功能。对于寒性呕吐、腹痛、腹泻、痛痹等效果显著。本灸法适用于虚寒病证,如腹痛、泄泻、关节疼痛、痛经等,均可采用。

(2)隔蒜灸:是民间常用灸法,用鲜独头大蒜切成2~3毫米厚的薄片,中间用针刺上小孔,将蒜片放在施灸部位或肿块上(以未溃破化脓者为宜),再置艾炷于上,灸之。每灸4~5壮,换去蒜片,每穴须灸足7壮。注意因大蒜液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灸后常易起泡。大蒜具有杀虫、解毒、消痈、散结的功能,用于痢疾、腹泻、肺痨、顿咳、钩虫、蛲虫、疮疡初起等作用显著。隔蒜灸民间多用于治疗瘰疬疮毒、肺痨、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疖等,有确切疗效。近年来有用于治疗癌肿、流注、蛇虫咬伤等,有开结解毒,消肿定痛的功效。

附.长蛇灸

长蛇灸由来已久,为民间习惯用法,因其在施灸时必须沿脊柱铺敷药物,形如长蛇,故名长蛇灸,或称铺灸。取大蒜(独头蒜为佳)500克,除去外皮,捣成蒜泥。施灸时,病人俯卧,胸腹部垫高,将蒜泥沿脊柱正中,自大椎穴到腰俞穴铺敷一层,厚约0.2厘米。宽约2厘米,周围用棉皮纸封固,然后用中艾炷(做200~300个备用)在大椎穴及腰俞穴点火施灸,不计壮数,直到患者自觉口鼻中有蒜味时停灸。灸后再以温开水渗湿棉皮纸周围。轻轻除去蒜泥。因蒜泥和火热的刺激,易出现水泡,可用针挑破水泡,再涂以滑石粉,外敷消毒纱布。须注意保护和适当休息。本灸法具有温补督阳,强壮真元,调和阴阳,温通气血之功,民间常用于治疗肺痨、顽痹等证,颇有效果。

(3)隔葱灸:取新鲜葱白适量,去除老皮,捣烂如泥。施灸时,病人平卧,将葱泥平铺于肚脐四周。可同时在葱泥上放几个大艾炷点燃施灸,以病人感觉温热舒适、无灼痛感为度。葱白有发散风寒,通阳的作用,常用于阴寒腹痛、腹胀、小便不通、伤风感冒等。本灸法主要用于治疗虚脱、肠胀气、阴寒腹痛、小便不通等症,有较好的疗效。

(4)隔盐灸:是用食盐填入脐窝部施灸,故又称“神阙灸”。操作时用干燥的食盐,填平脐窝,上置大艾炷灸之(为防止盐受热爆裂,可在盐上放一薄片生姜)。本灸法对急性胃肠炎吐泻、痢疾、疝痛、洞泄等有明显效果。一般每次施灸5~7壮。另外,本灸法还有回阳救逆、固脱的功效。用于大汗亡阳,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有回阳固脱的作用。救治脱症,不计壮数,以脉出汗止、肢暖阳复为度。

(5)隔附子饼灸:附子饼取生附子切碎研为细末,以黄酒调和作饼。施灸时,铺敷附子饼于施灸部位约铜钱大,厚约5毫米,置艾炷于上灸之。饼干即更换,以内部温热,局部皮肤红晕为度。附子有温补脾肾,散寒止痛,回阳救逆的功效。本灸法用于治疗各种田虚病证,对阴疽,疮毒,窦道盲管久不收口,痈疽初起,阳痿,早泄等症效果佳。

(6)隔胡椒灸:将白胡椒研为细末,加少许面粉和水调作药饼。施灸时,将胡椒药饼铺敷于施灸部位,药饼中心凹陷,内中一般放置药末(丁香、肉桂、麝香等)以加强疗效,上置艾炷灸之。胡椒有温中散寒之功。本灸法主要用于胃寒呕吐、腹痛、腹泻、风湿痹痛及局部麻木不仁等病证的治疗。

(7)隔巴豆灸:取巴豆一粒(不去油),或和以少许黄连,捣制成膏状。施灸时。将巴豆膏填入脐窝中,上置艾炷,灸之。不计壮数,以效为度,巴豆有大毒,功能泻下逐水,逐痰。蚀疮。本灸法有祛寒破结,通利二便的功效,主要用于寒积便秘、水积腹中、小便不通、心腹痛等治疗,疗效捷。注意巴豆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灸毕,应立即用温热的湿毛巾拭净皮肤,防止药物灼伤皮肤。

(8)隔黄土灸:取黄色泥土,选净杂质,和水为泥饼,用针穿刺小孔。施灸时。将泥饼放置于疮疹上。置艾炷灸之。本灸法主要用于发背痈疮初起,局限性湿疹,白癣及其他湿毒引起的皮肤病。取其胜水燥湿之功。《针灸资生经·发背》中记载:“凡发背,率多于背两胛间,初如粟米大,或痛或痒,……急取净土和水为泥,捻作饼子,厚二分。宽一分半,贴疮上,以大艾炷安饼上灸之,一炷一易饼子。若粟米大时,灸七饼即瘥 ……。”

(9)隔碗灸:民间常用于治疗乳痈(乳腺炎)初起,疗效显著。用碗一个,将灯心草4根,呈十字形排碗内,头各露约3厘米。再用纸条约5厘米宽,用水蘸湿,盖住碗内灯草。纸与碗口齐,将碗覆扣于患侧乳房上,留灯心草头在外,作大艾炷置于碗底,点燃施灸。艾炷燃尽再添,灸至碗内流水气,待乳房处疼痛减轻时即可。重者次日再灸。

(10)隔核桃壳眼镜灸:取干核桃1个,从中劈开去仁,留壳备用,注意壳有裂缝者不可用。用细铁丝制成一副眼镜架,镜框外用钢丝向内弯一个钓形,高和长均约2厘米,以备施灸时插艾卷用。施灸前先将核桃壳用浓菊花液浸泡5分钟。然后取出套在镜框上,插上艾卷约1.5厘米长。点燃后戴在患眼上施灸。常用于治疗结膜炎、近视眼、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神经萎缩等。

(11)隔面灸:取适量面粉加少许水调和成面饼.厚约3~露 5厘米,直径约1.5~2.5厘米,置于施灸的部位(穴位),或神阙穴(肚脐)上,上置灸炷,每灸3~7壮,主治腹中冷痛等证。

(12)隔药饼灸:将衬垫用的药物研成细末,施灸时用水调成糊状,做成药饼。置于神阙穴或其他施灸部位,上置艾炷灸之。有艾灸和药物的双重作用。所用药物处方。因病而异,此法适应证较广,根据不同用药,治疗不同的病证。常用于治疗宫寒不孕、痛经、白带清稀、白崩、阳痿、早泄、遗精、寒疝腹痛等证。如温脐种子灸:五灵脂15克,白芷15克,青盐15克,麝香0.3克,共研细末,用荞麦粉和水制成药饼,置于脐上,用艾炷灸之。但觉脐中温暖即止。过数日再灸。此法可治脐腹结冷,下元虚冷,以及妇女宫寒不孕、气虚崩漏、血寒经闭等症。

暖腰散灸:广木香30克,川椒30克.大茴香30克,补骨脂30克,升麻30克,乌附片15克,肉桂30克,川楝子30克。将上药碾细混合均匀。取药末20克,加少许姜汁调成糊饼状约0.5厘米厚,敷于腰穴上,上置艾炷施灸,每灸5~7壮,治疗寒湿腰痛有显著疗效。

疝坠散灸:取白附子1个,川楝子30克,广木香15克,吴茱萸20克,小茴香15克,桂枝15克,研成细末,每以药末15克,用黄酒调和制成药饼,厚约0.5厘米,置于神阙穴上。上置艾炷点燃施灸,灸5~7壮,治疗疝气,疗效迅速。

(13)大灸法:是隔物间接灸法的一种,起自民间,为唐山丰润,高怀先生家传秘法,因本法施灸部位广泛,遍及背部与腹部,能治大病起沉疴,故名大灸法。本法由已故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先生传于世上,1950年岳氏悬壶唐山时,亲得其传,验之于临床,果有奇效。遂记本法及验案(《中医杂志》1961年第1期),使本法公诸于世,造福人民。

本法具有较强的温阳补虚功效,为一般灸法所不及。可治一切虚寒衰弱、久病不起的病症。

施灸分为背部灸法和腹部灸法两个步骤。

背部灸法:患者俯卧于床上,先用草板纸条(宽约3厘米,长约67厘米),顺脊柱由大椎穴起往下铺至长强穴止,这条带上不灸。取咸红萝卜(或咸绿萝卜)2000~2500克,切成同身寸见方,厚约0.3厘米的小片。取紫皮大蒜500~750克,捣成蒜泥。每片咸萝卜片上放置栗子大蒜泥一团,并于中间用手按一凹,深度以暴露出萝卜片表面为度。将艾绒全部做成直径1厘米(如食指头)大的艾球备用。

将做好的咸萝卜片先放在大杼穴两侧处各1片,再沿草板纸条两旁由大杆穴往下顺着排列到秩边穴。其间所排之片多少无定数,以排满为止。在第一排的外侧,沿着排第二行,起点在大杼、风门二穴之间(即在第一排第一、二块咸萝卜之间的外侧)往下排,排至秩边穴上部(比第一排少一块)。铺排完,用镊子夹住做好的艾球,在火上点燃放置于咸萝卜蒜泥凹中,逐个放好,排齐。每个艾火将熄时,马上接另一个,不使艾火中断。患者感到灼痛时,可用镊子抬起咸萝卜片,或将艾火减弱,避免烧伤或大灸疮的发生。灸至皮肤稍现深红色时即停止灸治。一般每个灸点3~5壮。

背部灸后需休息片刻,再灸腹部。

腹部灸法:先在膻中穴部位上放一片咸萝卜片,以此为中心,在此点上下左右周围放上8块,即形成3X3厘米的大方形。在鸠尾穴、神阙穴各放上一片不着蒜泥的咸萝卜片,该片的厚薄、宽度仍如前,上下长度则稍短3/10,此两点不灸。此两点之间排列咸萝卜蒜泥片6片。在神阙穴以下至曲骨穴之间,排列5片咸萝卜蒜泥片。若是妇女,则石门穴不灸,放一块不着蒜泥的咸萝卜片。腹部沿正中一行的两侧各排一行,每行放置7片。沿第二行两侧(低半片,与上脘穴平),各再排一行,每行6片。施灸部位铺排完毕后,开始放艾球施灸,操作方法与背部同,施灸完毕后,必须用三棱针于十宣穴点刺出血。并用毫针针刺双侧三阴交穴,深1寸,用泻法,不留针,以泻火气。否侧会影响疗效,并产生副作用。

本灸法适应于久病体弱、虚寒痼疾、慢性胃肠虚弱、中阳不振、元气不充及一切虚寒衰弱久病卧床不起者。急症、新证、热证、实证禁用。在施灸的程度上,各灸点要求接近一致,应注意防止出现灸疮。如有的部位未见红晕,则影响疗效。

§ 相关条目

治疗 医学 医药 疾病  医术 法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8:4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