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财务审计
释义

§ 财务审计

§ 正文

由独立的机构和人员对被审单位的会计凭证、帐簿和报表以及已发生的财政财务收支是否真实正确、合规合法所进行的审查和评价。亦称会计审计或财政财务审计。

财务审计与内部审计是一个意思只是区分了内外,内部审计的全称是内部财务审计。而且外单位对企业的财务审计即外部审计,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不了直接的影响。

财务审计关注更多的是与财务有关的内控制度,而内审关注的内控范围更加广泛,遍及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

根据COSO报告,内部控制是要对以下三类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障:运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这样,作为内部控制的控制,内审所做的内控审计的目的也就是对内控制度以及实施情况进行评价,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以改善内控。

作为内控的重要组织部分,财务控制贯穿于组织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财务与内控没有清晰的界限。财务审计与内控审计也没有清晰的界限。

即便是内部审计仍沿用外部审计的思路,对财务信息发表意见,其前提仍然要对财务控制进行评估。事实上,哪怕是一个会计凭证的处理方面出现了小差错,内审人员仍然会问一下为什么。只要你的审计结果不是简单地提出对或错,不是简单地罗列一堆事实,你还试图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你还试图通过提出意见或建议等方式促进有关管理层去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你的思路就还是内部控制审计的思路。

只是在通常的审计工作中,往往特别关注风险的存在,而忽视了对恰当的管理实务的评价。特别是在涉及财务相关领域的审计中,风险的存在经常是以现实存在的内控缺陷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来予以证实的,导致了人们过于关注结果。其实,这一局面的改善,只能靠内审人员的努力,特别是在报告的思路上需要调整。优秀的管理实务应该突出,总体评价要中肯,报告所关注的风险点除介绍背景、影响等情况外,还要突出分析的思路。

其实,财务控制不可能全贯穿于组织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有些环节不与财务控制相关。财务内控与企业内控有清晰的界限,财务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只是进行财务审计时,对非财务信息关注少。

从审计的发展看,传统的审计,就是审查会计帐目。20世纪前实行的以全查为特征的详细审计,即是以会计为审查对象的财务审计。20世纪以来,随着股份公司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和业务量的增加,为维护股东和债权人利益所实行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审计,仍然是财务审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审计突破了传统的事后查帐模式,但财务审计无论在外部审计还是内部审计中仍居重要地位。实施财务审计,目的是查明会计凭证、帐簿和报表以及财政财务收支情况,检查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和执行情况,揭示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违法行为。通过财务审计,真实反映被审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还可供有关部门或人员作出经济决策时的参考。例如税务机关可据以决定税额,银行可据以决定贷款,股东可据以决定投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5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