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莫扎特》
释义

片名:莫扎特 莫扎特传 Amadeus Peter Shaffer's Amadeus: Director's Cut Peter Shaffer's Amadeus Amadeus: The Director's Cut

主演:默里·亚伯拉汉 F. Murray Abraham 伊丽莎白·贝里奇 Elizabeth Berridge 汤姆·赫尔斯 Tom Hulce

片长:160 分钟

类型:剧情 音乐

地区:美国

导演:米洛斯·福尔曼 Milos Forman

年份:1984年9月6日

语言:英语 意大利语

级别:Argentina:Atp Australia:PG Canada:14A Chile:14 Finland:S France:U Peru:14 South Korea:All Spain:T Sweden:11 Sweden:7 UK:PG USA:PG USA:R West Germany:12

电影海报

影片简介:

1823年一个下雪天的夜晚,在维也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一个名叫安东尼奥·萨列里的老人自杀未遂。他向一位神父忏悔,讲述32年前自己妒忌和暗害天才作曲家莫扎特的经过。

年少时的萨列里对莫扎特的天赋异秉早有耳闻,他向上帝祈祷,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在乐坛成名。萨列里成年后果然当上了宫廷作曲家,并深得皇上的宠爱。但是莫扎特的到来让他感到地位是上帝对他平庸能力的无情的嗤笑,所以他发誓要千方百计找到机会来嗤笑莫扎特。于是一方面他通过诽谤动摇了皇帝对莫扎特的喜爱,并断绝了莫扎特的经济来源;另一方面又收买了一女仆安插到莫扎特家做奸细了解他家庭和创作的情况。他一次又一次用阴谋迫害莫扎特,但天性单纯的莫扎特却将萨列里视为朋友。最后,萨列里利用莫扎特对父亲之死的愧疚化装成莫扎特父亲的模样,要求莫扎特为他创作一曲《安魂曲》,他的用意就是利用莫扎特对死者的怀念加大其工作量,迫使他无休止的创作,把他的身体搞垮。莫扎特最终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临死前萨列里还在逼迫他完成《安魂曲》的未完稿……

故事叙述完毕,萨列里告诉神父,上帝结束了莫扎特的生命,而要萨列里活着受罪,他的音乐已经死亡,而莫扎特的

§ 奥斯卡最佳影片

上帝赐给天才非凡的才智,同时也把诸多苦难加诸于他们身上,正如庸才们只能永远的活在天才的光环之下,却可以联合起来对天才进行围堵和绞杀。神说,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莫扎特》

1823年一个下雪天的夜晚,在维也纳的一家精神病院里,一个名叫安东尼奥·萨列里的老人自杀未遂。他向一位神父忏悔,讲述32年前自己妒忌和暗害天才作曲家莫扎特的经过。

年少时的萨列里对莫扎特的天赋异秉早有耳闻,他向上帝祈祷,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在乐坛成名。萨列里成年后果然当上了宫廷作曲家,并深得皇上的宠爱。但是莫扎特的到来让他感到地位和成就的双重危机,莫扎特那些才华横溢的作品仿佛是上帝对他平庸能力的无情的嗤笑,所以他发誓要千方百计找到机会来嗤笑莫扎特。于是一方面他通过诽谤动摇了皇帝对莫扎特的喜爱,并断绝了莫扎特的经济来源;另一方面又收买了一女仆安插到莫扎特家做奸细了解他家庭和创作的情况。他一次又一次用阴谋迫害莫扎特,但天性单纯的莫扎特却将萨列里视为朋友。最后,萨列里利用莫扎特对父亲之死的愧疚化装成莫扎特父亲的模样,要求莫扎特为他创作一曲《安魂曲》,他的用意就是利用莫扎特对死者的怀念加大其工作量,迫使他无休止的创作,把他的身体搞垮。莫扎特最终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临死前萨列里还在逼迫他完成《安魂曲》的未完稿……

故事叙述完毕,萨列里告诉神父,上帝结束了莫扎特的生命,而要萨列里活着受罪,他的音乐已经死亡,而莫扎特的音乐却广为流传……

影片以倒叙手法,既表现了莫扎特的坎坷生平,也表现了追逐名利但却才能平庸的宫廷乐队指挥萨利埃里与才华横溢、但不谙世事的莫扎特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萨利埃里运用手中的权力,剥夺了莫扎特的演出机会,断绝了莫扎特的经济来源,使他陷于贫病交加的绝境。1791年,年仅三十五岁的莫扎特英年早逝,与无家可归的乞丐一同被葬在维也纳郊区的一个公墓里。

《莫扎特》是一部既通俗又具有严肃主题思想的影片,它反映了艺术上的创新与模仿,生活中的天真与世故,人生道路上的善与恶的冲突,揭示了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无知和缺乏鉴赏力扼杀天才这一可悲事实。《莫扎特》

这部荣获七项奥斯卡大奖的著名影片可视为两名音乐家的传记,除了莫扎特,还有他的同行萨列瑞。影片透过萨列瑞的视角,折射出莫扎特的疯狂天才。萨列瑞是一名兢兢业业的宫廷音乐家,莫扎特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出言不逊、举止粗俗的“狂人”,但上帝却把音乐的灵感赏赐给了莫扎特,使得萨列瑞妒火中烧。影片一改把古典音乐家当成“完人”或“圣人”来描绘的传统,颠覆了从莫扎特去世后由他太太开始的“贴金运动”,还原了莫扎特不完美的人生和完美的音乐之间的矛盾。

影片的外景地是导演的故乡布拉格,该城市是受到二战战火摧残最少的欧洲城市,也是莫扎特多部作品首演的地方。影片有着非常华丽的布景和服装,至于表演,两位男主角在拍戏期间发生了类似他们角色的勾心斗角,但最终扮演萨列瑞的演员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本片获第5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

§ 音乐的天使

这部《莫扎特》是十多年前的电影了,当年夺得奥斯卡8项金像奖。长达三个小时的电影,流淌了三个小时的纯粹绝美的音乐,所有的背景音乐都来自莫扎特。在所有的古典音乐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莫扎特。巴赫的音乐太过神圣虔诚,可远观不可亵玩,让人敬而远之。贝多芬的作品内在冲突太激烈,不羁愤怒。而我一向不怎么喜欢愤青。唯有莫扎特的音乐,永远充满悦耳的和谐,他的音乐从未出现过悲剧气氛,听起来舒扬轻盈,充满嬉戏和喜悦。没有现代艺术的善变,没有后现代艺术的调侃与消解,聆听他的音乐,你只需带着耳朵去感觉,莫扎特使每个人感到慰籍和惬意,感受到神的温暖与救赎,而没有一丝怨天尤人和无病呻吟。巴特这么说:凝重者轻盈的漂浮着,而轻盈者无限凝重地摇曳着。《莫扎特》

我不知道影片讲述的故事是否真有其事,那个迫害莫扎特的宫廷乐师萨列里是否确有其人。可是影片对莫扎特的刻画却很贴切。莫扎特确实是个孩子,终其一生,他的只有三十五岁的一生。哪怕再怎么穷困潦倒,再怎么打击重重,他的心中从来都没有阴霾和忧伤。不是他坚强,不是他乐观,只是因为他是不谙世事的小孩,永远都是那样天真的充满幻想和憧憬。有时候忍不住想,其实莫扎特是上帝派来的天使吧?他的使命就是为我们带来天堂的声音,所以他永远那么清澈,纯真,透明。

突然想起《肖申克的救赎》,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里面的男主人公安迪让监狱上空飞起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所有的犯人在那个瞬间,都停下来,静静地倾听。安迪的好友瑞得说:“至今我仍不知两个意大利姑娘唱着什么;事实上我也不打算懂得。有些东西美得无法言说,美得让你我心疼。”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后来安迪被关了很久的紧闭,放出来的时候他的皮肤因为许久没照到阳光而惨白,脸上却是美丽的笑容,他指着自己的脑袋说:“这里,有莫扎特陪我。" Fear Can Hold You Prisoner, Hope Can Set You Free。这部电影我最喜欢的一句台词。

而《莫扎特》我印象最深的台词是:You never know what music mean to me. 真的,你不知道音乐对我来说有多重要。可是我有多久没听过完整的一部交响乐了?听古典交响乐是需要劳心劳力的,只有那样,你才能感受到最深刻的音乐的美丽。上了初三以后,一直到考上大学,我就再没时间花上整整一个下午听完交响乐。上大学有了时间,可是你没有办法想象用电脑的那种音箱,在宿舍这样一个小小的空间放这样圣洁的音乐吧?简直就是一种亵渎。

流年似水,时光一去不返。

但是梦想不变。Hope is a good thing,美好的未来慢慢期待。总有一天,我会实现我的梦想,会有一所大房子,有一套很好的音响,有一个房间满满的极品碟,还有个一样爱发烧乐的人,陪我一起,青梅煮酒,琴瑟和鸣。

§ 评论

对《莫扎特》的景仰由来已久,最早是在《世界电影之林》。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家人睡去,我独自坚守在电视机前。孙道临大叔用他磁性的声音为我讲述一个狂妄天才受迫害的故事:小莫在昏暗的烛光中奋笔疾书,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他忐忑不安的打开门,戴着黑色死亡面具的人闪了出来,黑色金属面罩上弥漫着死神的杀气,莫扎特尖利的笑声与《莫扎特》安魂曲的乐声同时想起,巨大而阴森。神情专著的我从沙发坐到地板,又忙着爬起来把电视音量关小,额头和手心都拔凉拔凉的。这个电影片断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投下了阴影,让我从此对《莫扎特》敬而远之。直到后来遇到一个小个子老师,死亡面具的形象才被替换,这个又黑又矮的老师身体精壮,如同AV男一般令人生厌,而且威胁要给我体育不及格,原因自然是嫉妒。因为我很轻松的跨过了跳高考试的及格线,只不过没用他要求的背跃式。

多年以后,我的心智已经麻木到可以非常安详的观看《困惑的浪漫》《感观世界》《萨罗》等变态片,尤其后者,我甚至可以一边吃芝麻酱一边看里面的特殊宴会。一个机会下载了传说中的《莫扎特》导演特别剪辑版,曾经的阴影早已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有对莫扎特音乐的向往和八项奥斯卡的好奇。三个小时,持续坐在电脑前的转椅上,除了啃鸡翅没有其他的动作,就算是上班也没受过这种罪,可是我居然腰也不酸了,背也不疼了,腿也没抽筋,《莫扎特》壮骨粉,一盘顶过去五盘,新版本,橘子味,再看五个小时也一点不费力,您瞅准了,是福尔曼导演,蓝瓶的。

萨列里演的太好了,康斯坦丝演的也不错。完整看下来,我最喜欢的居然是萨列里,再一次证明了大反派比正面形象更容易出彩的规律。单就影片所描述的内容看,老萨对小莫的压制完全是理所应当、顺其自然的,换谁都会这么干。只有萨列里完全了解莫扎特的才华,是他的不二知音,也只有萨列里把自己沉浸在对莫扎特音乐的完全崇拜之中。但不幸的是,萨列里不只是一个音乐的爱好者,他是从业人员。搜肠刮肚反复修改的作品在真正的高手面前根本走不了一招,这种打击谁能受的了,崇拜转为嫉妒。当发现对手在轻描淡写之间就能达到自己耗尽心血也永远无法企及的高度时,嫉妒转为憎恨。萨列里是活生生的人,是经过艰苦努力一点一点从基层做起取得成功的人,他没有后台,这后台可以是权《莫扎特》势、财富,但今天,这后台是才华。与才华相比,其他的都是虚名,好像浮云一样。萨列里对音乐爱的深,身心完成投入到了音乐中,却没有相应的才分,而一个玩世不恭、傲慢无礼的毛头小子拥有这一切,并肆无忌惮的挥霍着。既生莫何生萨,与这样不世出的天才同台是荣幸也是大不幸。上帝不公,使竖子成名。萨列里将十字像投入火焰中,高举撒旦的旗帜,开始了对上帝的革命历程。上帝怎么可能输呢,莫扎特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被上帝收回,只留下萨列里一人在嫉恨与悔恨中长命百岁。我看出来了,最坏的就是上帝,所以我亲爱的同学们,没事多念念阿弥陀佛,千万别上洋和尚的那些叽呖咣当。另外一个鲜明的形象是康斯坦丝,莫扎特夫人。或许她不太会持家,或许她爱慕虚荣,或许她不够尊敬老人,但她深爱着自己的丈夫,为丈夫的天份自豪,为丈夫的才华喜悦,这就够了,我们还能要求她什么?她甚至为了帮助丈夫成功不惜牺牲自己,这已经可以称为伟大了。当康斯坦丝在萨列里家中宽衣解带时,我相信她的心灵是安详的,如同走上祭坛的圣女。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那不是交易,不是下贱,是神圣的付出,是对莫扎特无限的爱。砸向萨列里的烛台就是康斯坦丝举起的道德鞭子,狠狠的抽在宫廷乐师身上,这一回合,貌似胜利的萨列里其实输了个精光。康斯坦丝的牺牲和痛苦无处诉说,只能一个人放声大哭。痛苦的源头是因为嫁给了一个本不该成家的人,莫扎特。有才华不是错,但恃才自傲就危险了。神童很多,成年后成器的又有几个?莫扎特只要《莫扎特》再稍稍低调一点,哪怕只会装三成的孙子,就能混的很好。一点孙子不想装,干脆就学陶靖节,回家种地,自娱自乐,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又要出来混,又打心眼里蔑视权贵,还把这种蔑视表现出来,不受排挤天理不容啊。就算泡论坛也早晚要被封IDIPIQIC。不用抱怨社会黑暗,情商太低,不会做人,没办法。谁让他是莫扎特呢,旷世奇才总要与众不同,所以也不能指望他长寿。饰演萨列里的演员亚伯拉罕获得一系列大奖,而莫扎特则只被提名,恐怕也与评委大都不喜欢目无尊长者有关吧。

电影所以是电影,就在于不必完全反应史事。幸运的是,我们知道真实的莫扎特并不是电影里那样招人厌恶,萨列里也不是害死莫扎特的险恶小人。尽可放松心情观赏影片,电影很好看,音乐很动听,这就足够了。

几天后的一个下午,找出《安魂曲》的CD,沉醉在音乐营造的氛围中。另一个房间里看电视的老婆大声喊着要关掉音箱,因为这乐曲阴森吓人。吓人就对了,这是垂死之人写给自己的镇魂歌,也是莫扎特唯一存在恐怖和痛苦的作品。

§ 人物概述

姓名:沃尔夫冈·阿玛台乌斯·莫扎特

生卒:1756年1月27日生-1791年12月5日

描述: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

籍贯: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作曲家沃尔夫冈·阿玛台乌斯·莫扎特,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

1756年1月27日生于萨尔茨堡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1791年12月5日卒于维也纳。莫扎特三岁起显露音乐才能,四岁跟随父亲学习钢琴,五岁作曲,六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八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十一岁写了第一首歌剧。他仅仅活了三十六岁。繁重的创作、演出和贫困的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使他过早地离开人世,他的音乐作品成为世界音乐宝库的珍贵遗产。

1762年,六岁的莫扎特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慕尼黑、维也纳、普雷斯堡作了一次尝试性的巡回演出,获得成功。1763年6月-1773年3月,他们先后到德国、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作为期十年的旅行演出,获得成功。这些旅行演出对莫扎特的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他有机会接触到欧洲当时最先进的音乐艺术--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德国的器乐,这使他以后能成为他那个时代在创作上风格最广泛的一位作曲家。

自1774年起,他的创作开始进入成熟时期。1777年在他又一次旅行演出时,在和社会各阶层广泛的接触中,特别是与曼亥姆市民艺术家们平等而融洽的交往中,莫扎特得到了远非传统观念所能给予他的启示和激励。这不仅是艺术鉴赏力的提高,而首先是对不合理的封建制度的深切体会。他愈加认识到,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由出身而是由才能与道德所决定。这时已经成人的莫扎特,对自己的奴仆地位感到不满。为了争取人身与创作自由,1781年,他彻底地同雇佣他的大主教决裂,毅然辞职。成为奥地利历史上第一个有勇气和决心反抗宫廷和教会、维护个人尊严的自由作曲家。同年,他到了维也纳,并写出了著名的歌剧《后宫诱逃》。

1782年7月首演,获得成功。1782年,在没有征得父亲同意的情况下他同一位曼亥姆音乐家的女儿康坦丝·韦伯结了婚。此间,莫扎特和当时正在维也纳的海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向海顿学习四重奏和交响曲的创作经验。自从他走上自由作曲家道路到他逝世的十年间,是莫扎特一生最重要的创作时期。这期间的作品,无论是歌剧还是交响曲,都展现出新的风貌。这些作品反映了处于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所具有的坚定、乐观的阶级意识,表现了维也纳进步知识分子典型的思想感情。然而,作为第一个力图挣脱束缚、维护自己尊严的艺术家,他在享受“自由”乐趣的同时,也对“自由”的艰辛有了更实际的体验。莫扎特在音乐里开始体现他的悲伤、愤懑、甚至抗议,同时仍然对美好的未来抱着天真、诚挚的向往,一打开美丽的外壳,就迸射出如火的激情。

评价

音乐史书上称莫扎特为稀世之才,他英年早逝,却留下了那么丰富的作品。他的创作几乎涉及了音乐的所有领域,但他最重要的成就当推歌剧。他继承格鲁克歌剧改革的理想,而且更进了一步。与格鲁克不同的是,莫扎特主张“诗必服从音乐”。他的歌剧具有强烈的音乐感染力,旋律非常优美、流畅自然而深情,宣叙调也富于歌唱性。不同类型的音乐,将各种人物形象、性格塑造得鲜明而生动。重唱形式,被莫扎特作为安排戏剧性冲突和高潮的重要手段。序曲简练、个性化,在音乐的性质上与全剧有了更多的内在联系。这些重要的探索,使莫扎特在德国歌剧艺术的开拓史上立下了不朽业绩。其中以《费加罗的婚礼》、《唐璜》和《魔笛》最为杰出。

交响乐也是莫扎特创作中的重要部分。他最有代表性的交响曲是他最后的三部,即降E大调、g小调和C大调交响曲。其中《降E大调第三十九交响曲》明朗愉快、充满诗意;《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富有戏剧性,有海顿式的乐观主义情绪,但在技法上又完全不同于海顿,被称为莫扎特的“英雄”交响曲;《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通常被称为《朱彼特》)宏伟豪迈、东观向上,预示了贝多芬的英雄性的交响曲的出现。莫扎特的交响曲(尤其是最后三首),是贝多芬之前的全部交响曲创作的最高成就。他的突出贡献在于各乐章之间的主题之间的对比性。

莫扎特一生中最后的两年是经济最困难的时期,他曾说道:“我的舌头已经尝到了死的滋味,我的创作还是乐观的。”1791年12月5日这位伟大而优雅的天才在维也纳的贫民窟里离开了这个让他多灾多难的世界。

当时妻子正患重病,家里没有一个零用钱,三十五岁的莫扎特就被埋葬在穷人的无名公墓里,没有一个亲属给他送葬,荒草隐蔽,雨露冲洗,让今天无数对他崇敬的后人欲祭无处。他为未能完成《安魂曲》而抱憾终生,但如今全世界都在赞美他的天才,他的灵魂真正可以安息了。

总的来说,莫扎特的创作成就遍及各个领域。它们反映了十八世纪末,处在被压迫地位的德奥知识分子摆脱封建专制主义的羁绊,对美好社会和光明、正义、人的尊严的追求。他的音乐风格具有诚挚、细腻、通俗、优雅、轻灵、流丽的特征,大都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情绪,反映了上升时期的德奥资产阶级向上的精神状态,在维也纳后期的创作中,也出现了悲剧性、戏剧性的风格,对社会矛盾的反映更趋深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8: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