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赛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 |
释义 | § 概述 “赛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是美国友人赛克勒博士与中国卫生部共同建立的奖项,其目的是鼓励中国在临床与科研上取得突出成绩的中青年临床医师进行医学科研的国际交流。该奖由本报社组织评选,每年在全国范围内评选1~3个专业的2~3名在临床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中青年医师,授予赛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奖牌,并由赛克勒基金会出资,安排获奖人前往美国等先进国家进行为期两周的学术交流。从1985年至今,已经进行了17届,共有50名医师获此殊荣,涉及专业包括:心血管、呼吸、消化、肾脏、血液、神经、普外、心外、烧伤、肿瘤、妇产、儿科、整形外科等。许多获奖人已成为全国或地区学科带头人。[1] § 简介 奖项名称: 赛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 创办时间: 1985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 赛克勒基金会 § 奖项介绍 为鼓励中青年医师在临床和科研工作中努力向上,《中国医学论坛报》与赛克勒基金会设立了“赛马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受美国赛克勒基金会委托组织该奖项评选工作。每年在全国范围内评选3名在某一专业临床工作中做出优异成绩的中青年医师,授予其赛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奖牌,并安排他们前往美、日、欧……国家和地区进行为期两周的专业学术交流。赛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的设立旨在鼓励我国德才兼备的青年医师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创新、做出突出成绩以及促进中外医学学术交流。该奖项的设立为促进中青年医师成长和推动我国相关医学专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 设奖缘由 1984年10月,美国友好人士、中国人民的朋友亚瑟·赛克勒博士在来华访问期间,向我国卫生部提出设立“中国医学论坛报医师年度奖”,以鼓励那些在临床工作中取得卓越成绩的医师。赛克勒博士生前是北京-纽约友好城市美方首任主席、美国《医学论坛报》和国际医学论坛报辛迪加的创始人兼国际发行人。他逝世后,经卫生部有关部门批准,将该奖项改名为“赛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由赛克勒基金会出资,委托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主办的赛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每年评选一次。在美国赛克勒基金会的资助安排下,所有获奖者均获出国学术交流访问机会,回国后对推动各自学科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 评奖规则 赛克勒中国医师年度奖的评选条件: 1、年龄在45岁以下,德才兼备的临床医师。 2、在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中成绩突出,近3年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已经或即将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进行大会论文交流者。 3、能用英语进行专业学术交流。 4、既往较少或未有出国机会者优先。 5、由所在单位出具确认候选人符合上述条件、同意该同志参加评选的证明。。 § 历届获奖情况 第1届:吴宁 、 郑振声 、蒋文平 第2届:沈祖尧 、刘永雄、 周良辅 第3届:王元萼 、 刘新民 、俞瑾 第4届:张毓文 、 杜洪蓉 、范崇济 第5届:樊代明 、陈燕、李晓玫 第6届:杨庆北 、周清华、 周建烈 第7届: 王 虹 、 陈荣昌 、 李 兵 第9届:张苏展 、 高 黎 第10届:陈海波 、黄煜敏 、廖卫平 第11届: 刘永锋、陈孝平 、靳大勇 第12届: 栾 杰 、王志军 、杨松林 第13届:崔鹏程 、 王海波 、 隋 军 第14届:卢 海 、 王 铮 、 贺翔鸽 第15届:杨跃进 、 杨新春 、 江 洪 第16届:方秀才 、吴开春 、崔毅 第17届: 张玉琪 、余新光 、张赛 第18届:骆天红、顾锋 、任艳 、 母义明 第19届: 洪顺家 、刘伟、张家文 第20届:振声 、汤小朋 、钟友刚 、于咏兰 [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