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解放阁 |
释义 | § 景点简介 解放阁 解放阁是山东济南的著名景点.解放阁在原济南古城墙东南角,隔护城河与黑虎泉相望。阁址位于当年济南战役中人民解放军攻城突破口处,为纪念解放济南而建。1965年建成台基,1985年建阁,1986年9月24日落成。 济南解放阁不仅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而且也已成为济南标志性的建筑之一。解放阁,1977年12月被定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评为泉城十大景观之一。 § 概述 解放阁 解放阁,在原济南古城墙东南角,隔护城河与黑虎泉相望。阁址位于当年济南战役中人民解放军攻城突破口处,为纪念解放济南而建。1965年建成台基,1985年建阁,1986年9月24日落成。 此阁连台基通高34.1米,占地1637.2平方米,建筑面积617.2平方米,采用中国古典建筑形式,金黄琉璃瓦,外用花岗石贴面。阁分两层,四面方形。上层,攒尖宝顶,翘角重檐,斗拱承托,吻兽飞动,风铃扬韵。下层环廊,廊与阁由抱厦连接。廊阁绘有山水、花卉、鱼虫、飞禽、走兽等小品。廊外为平台,台周饰石栏。阁名为原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元帅于1965年题写,鎏金的“解放阁”三字石刻分别镶嵌在台基西、南两侧。台基东侧,贴壁立《解放济南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镌刻着在济南解放战役中壮烈牺牲的3764位烈士的英名,由济南书法家朱学达楷书。台基西侧嵌济南市人民政府1986年9月立、书法家武中奇书的《解放阁修建碑纪》。1998年,市政府对解放阁进行修缮,并安装了灯光设施,使解放阁在夜间灯光璀璨,光彩照人。解放阁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阁西台基下拾级而上,登61级台阶,五折后进入阁底层大厅。大厅中央矗立一组高大塑雕??济南战役英雄群像,四周陈列着济南战役革命文物。大厅外壁,镶有八组反映济南战役场景的灰色大理石浮雕,画面生动逼真,笔调雄健遒劲,内容丰富深刻。 解放阁 由阁北侧台基上登44级台阶,六折后便达二层。四周有汉白玉石护栏,可凭栏观览周围景色:阁西,水光潋滟,石林秀出,亭榭隐现;阁北,护城河上的春、夏、秋、冬四季花园,似绿色锦带上镶嵌的颗颗珍珠;向南远眺,千佛、佛慧、会仙等山,青葱遥连,蔚为大观。 首层为纪念大厅,用花岗石砌外墙,内墙以硬木护壁到顶,大厅彩色以红色为基调,以深红色花岗石做地面,厅正中以青花大理石为贴面建一浑厚底座,上立3米高的解放军攻城战士群雕英姿,突出了大厅庄严肃穆的气氛。纪念大厅外墙四周,以汉白玉做成35米长的浮雕,从人民支援解放战争到战斗胜利的宏伟壮观场景,使整座建筑强化了具有革命历史的纪念特征的风格。二层为观瞻厅,以淡黄色为基调,地面为黄色大理石,四周石墙齐腰,上部为具有民族风格的灯笼窗,镶大面积玻璃,游客可观赏泉城的秀丽景色,在有限的面积里,创造出了开阔舒展的空间。吊顶做石膏花饰结合藻井,配以花篮式高大吊灯,满壁生辉。观瞻厅外,保持了古建筑“阁”的特点,建以1.8米宽的雷台走廊,以汉白玉做栏杆,供人远眺。在主体建筑的四周有108米的通透回廊围合,使基座墙体与中心主体建筑上下相联,浑为一体。整座建筑造型,以“三角形”构图,体现了纪念建筑的永恒、稳定、雄伟、庄严。屋面采用黄色琉璃瓦顶,三层飞檐翅角精美参差有致,整座建筑与基座比例匀称,挺拔而俊秀,是济南现代建筑科学技术与传统建筑形式相结合的典型范例之一。 解放阁 结构处理,采用秤跎式梁挑结构,主体基座采用4个直径2.8米的沉井为基础,承担1000多吨的荷载。环廊采用整体性较好的钢筋混凝土片筏基础,有效的抵御了不均匀沉降。屋面的檐子沿檩和角梁均为钢筋混凝土构件。保证了建筑的稳固和耐久。建筑周围四季常青,泉水潺潺,松柏环抱,花香四溢。济南解放阁不仅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 而且也已成为济南标志性的建筑之一。解放阁,1977年12月被定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评为泉城十大景观之一。 § 建筑格局 解放阁 此阁连台基通高34.1米,占地1637.2平方米,建筑面积617.2平方米,采用中国古典建筑形式,金黄琉璃瓦,外用花岗石贴面。阁分两层,四面方形。上层,攒尖宝顶,翘角重檐,斗拱承托,吻兽飞动,风铃扬韵。下层环廊,廊与阁由抱厦连接。廊阁绘有山水、花卉、鱼虫、飞禽、走兽等小品。廊外为平台,台周饰石栏。阁名为原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元帅于1965年题写,鎏金的“解放阁”三字石刻分别镶嵌在台基西、南两侧。台基东侧,贴壁立《解放济南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镌刻着在济南解放战役中壮烈牺牲的3764位烈士的英名,由济南书法家朱学达楷书。台基西侧嵌济南市人民政府1986年9月立、书法家武中奇书的《解放阁修建碑纪》。1998年,市政府对解放阁进行修缮,并安装了灯光设施,使解放阁在夜间灯光璀璨,光彩照人。解放阁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阁西台基下拾级而上,登61级台阶,五折后进入阁底层大厅。大厅中央矗立一组高大塑雕——济南战役英雄群像,四周陈列着济南战役革命文物。大厅外壁,镶有八组反映济南战役场景的灰色大理石浮雕,画面生动逼真,笔调雄健遒劲,内容丰富深刻。 解放阁 由阁北侧台基上登44级台阶,六折后便达二层。四周有汉白玉石护栏,可凭栏观览周围景色:阁西,水光潋滟,石林秀出,亭榭隐现;阁北,护城河上的春、夏、秋、冬四季花园,似绿色锦带上镶嵌的颗颗珍珠;向南远眺,千佛、佛慧、会仙等山,青葱遥连,蔚为大观。 解放阁在黑虎泉东侧,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阁址位于当年(1948年9月24日)解放军攻城突破口处。济南人民特意在这里的旧城址上,建起了巍峨壮观的解放阁,以纪念济南解放。 解放阁1965年建成台基,高25米,占地1637.2平方米。1985年建阁,翌年9月落成。连台基高34.1米,建筑面积617.2平方米, 采用中国古典建筑形式。阁分两层,四面方形,外用花岗石贴面。上面攒尖宝顶,金黄琉璃瓦覆盖,翘角重檐。下层环廊,廊与阁有抱厦连结,廊阁绘有山水、花卉、鱼虫、飞禽、走兽等小品。廊外为平台,台周饰石栏。鎏金的“解放阁”三字石刻和牌匾, 解放阁 分别镶嵌在台基西、南两侧和高悬阁之二层门额,为陈毅元帅题写。台基东侧贴壁《解放济南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镌刻着战役中壮烈牺牲的3764位烈士的英名。台基西壁嵌《解放阁修建碑记》。由阁西拾级而上,五折后进入阁底层大厅。 厅内陈列济南战役革命文物。大厅外壁上,镶有八组反映济南战役的灰色大理石浮雕,画面生动逼真,笔调雄健遒劲。由阁北侧登级六折而达二层。四周有汉白玉石栏护围。 登上解放阁阁顶,远眺南山郁郁葱葱,令人心旷神怡。俯视阁下,掩映在绿荫丛中的黑虎泉泉群,分外妖饶,那淙淙泉水,如曲调优美的赞歌,沁人心脾。明朝人胡缵宗在《过泉留题》中写道:“金汤沃野还千里,春满齐州花满川。”正是今天的景象。 门票:2元 位置:位于当年(1948年9月24日)解放军攻城突破口处。 § 改造方案 解放阁 济南解放阁舜井街片区规划案出台 保留古建民居 解放阁-舜井街片区规划方案正式出台,片区内共划定十二大地块、共八类功能区,其中以浙闽会馆、金家大院为核心的古建民居保护群被保留,今后这里将成为别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体验区。 解放阁-舜井街片区位于泉城路南侧,天地坛街东侧,黑西路北侧,黑北路西侧,规划占地约18。36公顷(合275亩)。片区共分为八大功能区,分别是商业商务、金融商务、旅游宾馆餐饮、电子市场、历史文化体验区、商业、休闲文化娱乐、餐饮商务。 另外,解放阁—舜井街片区20栋安置房源也同时公布,位置在盛福片区C地块,北邻黄台南路,东依新宇北路。回迁楼一共20栋,均为6层带阁楼多层建筑。 套型面积从57平方米到120平方米不等,均为纯板式户型。在安置片区内,一条小河穿流而过。安置区西北部规划建设一所幼儿园和一座会所,东南角靠近新宇北路的位置将建设配套公建。[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