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谢岗镇 |
释义 | § 谢岗概况 谢岗镇谢岗镇位于东莞市最东端,是东莞市的“东大门”,接壤惠州,毗邻深圳,与清溪、樟木头、常平、桥头四镇相接,全镇土地面积103平方公里,南部为山区,北部为平原,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常住人口1.8万人,外来人口8.2万人。 谢岗是新兴工业城镇,道路网四通八达,莞惠公路、广梅汕铁路从西向东贯穿全镇,规划中的莞惠高速、博深高速在谢岗境内交汇,水电供应充足,通讯直达世界各地,市场繁荣、治安良好。谢岗镇投资环境日趋完善,土地资源丰富,有两万多亩待开发的处女地。银湖工业基地、乐园工业基地、民营工业基地等设施完善,工业园内绿化面积亦达三千五百平方米,医疗、邮政、购物等配套齐全,是谢岗工业的重要载体。储备充足的土地资源优势,是发展外企、旅游业、房地产业、商业的有利条件,谢岗努力提高服务效率何水准,创造优越的投资环境。昔日被称为东莞市“西伯利亚”的谢岗镇,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充分发挥本镇的地理优势和人文优势,大力发展经济,使昔日的穷乡僻壤今日欣欣向荣。全镇交通方便、基础设施完善,已建成了8个大型工业园区,引进外向型企业220家,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五金、玩具、纺织制衣、保健食品等高新科技产品为主的工业布局。2002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6.0764亿元,出口总额1.1325亿美元。 谢岗镇谢岗镇是农业比重较大的镇,为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全镇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三高”农业。2002年,全镇粮食种植面积12100亩,总产量3269吨,常年蔬菜种植面积4400亩,水果种植面积 6617亩,水产养殖面积3890亩,生猪上市量1.79万头,“三鸟”290万只,形成了以畜牧、蔬菜、水稻、水果、水产为主的城郊型外向型农业,特别是大力发展畜牧业,亿铭基鸡场、食出猪场、大厚湖水产养殖场为龙头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发展喜人。畜牧业产值占全镇农业总产值的65.99%以上,成为全市畜牧业较为发达的镇。2002年全镇农业总产值5200万元。同时,认真做好造林育林绿化,建立了林业保护区和生态公益林,使谢岗镇山峰青翠,绿水长流,空气清新,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谢岗镇向城市化迈进的亮丽特色。谢岗镇 谢岗山清水秀,有七万多亩的原始山林和湖泊,处处飘洒着鲜活林木的幽香。银瓶咀森林公园,崖山森林公园,群山青翠,湖光山色,溪水潺潺,山花烂漫,环境优美,是市民休闲游乐的好去处。海拔898米的东莞第一峰——银瓶咀高耸于此。 当前,谢岗锁正在发展成为发达的制造业基地和集生态旅游、娱乐休闲、消费购物为一体的经济繁荣、人和地兴的现代化绿色城镇。镇容镇貌不断得到美化、亮化,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健全。优美的自然环境。 § 谢岗历史 谢岗镇谢岗镇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最南端,东邻深圳经济特区,南临珠江口,西连古塞虎门,北倚风景胜地莲花山。广深高速公路、107国道、S358省道横贯而过,是广州、东莞与深圳交通往来的南大门。总面积83.4平方公里,辖13个社区居委会,常住户籍人口4万多人,非常住户籍人口60多万人,旅港同胞3万多人。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谢岗镇初步实现了从农业向基本工业化的转变、从农村向城市化的转变、从农民向现代市民的转变、从村组向社区化的转变,迅速崛起为名闻遐迩的东莞市中心城镇。 § 行政村域 谢岗镇谢岗镇辖1个社区、11个行政村。 代码441901108:~002泰园社区~200黎村~201南面村~202窑山村~203大龙村~204大厚村~205谢山村~206谢岗村~207赵林村~208曹乐村~209五星村~210稔子园村 沿革清代属归城乡。1953年属桥头区,1961年析樟林头公社置谢岗公社,1983年撤社设区,1987年撤区建镇。1997年,面积103平方千米,人口1.7万,另有外来人口2万,辖黎村、南面、窑山、大龙、大后、谢山、谢岗、赵林、曹乐、五星、稔子园11个农村管理区和谢岗居民管理区。 § 谢岗镇谢岗村 谢岗村鸟瞰谢岗村位于谢岗镇北部,土地面积为6.98平方公里,与惠阳山陂村、英光村隔河相望,村委会辖下10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有737户,2731人。 一直以来,谢岗村两委班子积极完善各项文化建设设施,做好文物保护,建立村志存档。为了提高谢岗村村民群众的综合素质,该村特设各类场所让群众进行培训和学习,如图书馆、 妇女学校、老人活动中心、宣传栏等。该村每年都会拨出经费,组织各村小组进行各项文体活动,大大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2003年,该村委会组织了一支22人的环卫队伍,购买了两台拖拉机专运垃极,负责全村范围环境卫生工作。为提高妇女的生育观念,该村每年都邀请专家、教授或医生传授有关健康和生育的教育课程和学习法律、法规知识,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妇检率达98%,且每年该村都组织医生、专家免费为55岁以上村民体检。 在谢岗村全体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该村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该村文明户达656户,占总户数的88.2%。2003年该村村组两级可支配财政收入总额超千万元,村妇女学校荣获“东莞市先进妇女学校”称号;2004年该村获得“人民调解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2005年东莞市文明村之二:谢岗镇黎岗村 谢岗镇黎村村民委员会位于东莞市东部,人口3400多人,辖区面积11平方公里,其中农田面积近6000亩。谢岗镇近年来,黎村两委不断加强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各项建设,努力加快农民向市民的转变,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转变,农村管理体制向城市管理体制转型的步伐。 通过系列性的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加强班子建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该村中心区建立政务公布栏、村务公布栏、财务公布栏、计划生育公布栏等村务公开的硬件设施,使该村全体村民均可参与监督村务的工作。 从该村的实际出发,黎村着力保持工农业的协调、持续、稳定的发展,做到“宣农”者提高效益,“宣工”者加快开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劳动就业率达90%以上。2003年度,该村村组可支配收入跨越1000万元的大关,各项经济指标均排在谢岗镇的前列。在较为稳健的财政支持下,该村加大资金投入,积极改善村容村貌,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和村民教育活动,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村民的文明规范意识、法律意识、卫生意识、环保意识和公共生活意识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社会和谐稳定。 § 扶贫工业园区 谢岗镇2005年12月12日,东莞市委副书记刘树基到谢岗镇调研,了解谢岗镇扶贫工业园区建设以及扶贫村扶贫工作情况。 刘树基听取了有关情况介绍,并进行了实地视察。他对谢岗镇的各项扶贫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要求谢岗镇继续拓宽渠道、提高服务水平,带领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 近年来,谢岗镇把“建设扶贫工业园、发展园区经济”作为脱贫奔小康的重要措施,集中力量开发银湖工业园,计划用5年时间,将该园办成一个规模大、档次高、辐射能力强,效益显著的现代化工业园,从而推动全镇经济发展。目前,银湖工业园已开发建设2500亩,进园企业共20多家。 在开展扶贫村扶贫工作方面,谢岗镇积极扶持欠发达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市镇两级财政支持和村自筹部份资金,解决了南面、五星等欠发达村的“行路难”问题。 § 银瓶山森林公园 谢岗镇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位于东莞市东部,谢岗镇境内,东经114°14′,北纬22°54′,距莞城64公里,距谢岗镇府14公里,南距深圳市60公里,东距惠州市30公里。东面和东北面与惠阳市沥林镇接壤,南面与清溪镇边接,西面和西南面分别与常平镇和樟木头镇相连,北面与桥头镇相邻。自然保护区范围包括南面管理区、瑶山管理区和谢岗镇林场,总面积为2518.3公顷。 自然条件 (一)地质地貌 银瓶山自然保护区东南面的银瓶咀山,是东莞市最高峰,海拔898.2米,东条北行主山。保护区的整个地势由东南的银咀-白云嶂,西南的豆腐头顶-马坑山项-长山顶(海拔均在700米以上),逐渐向北面的石鼓水库(海拔103米)降低,整个自然保护区形成一个身北的漏斗状集雨区。自然保护区成土母岩为花岗岩,土壤类型随着山地海拔高度的变化而改变:保护区内海拔600米以下为赤红壤,海拔600米以上为黄壤。谢岗镇(二)气候水文 银瓶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夏长无冬、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热量丰富、气候温和等特点。年平均气温在21℃-22℃之间。一年中以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在13℃-14℃之间。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在27℃-28℃之间,年降雨量1767.8毫米,多集中在4-9月;年平均相对湿度79%;主要的灾害性天气包括:2、3月份的低温阴雨天气;10月左右的寒露风;对东莞影响最严重是台风,一般台风集中在7-8月;还有春秋干旱、霜冷等。区内以白云嶂西面的蕉子园一直流向石鼓水库的山溪为主流贯穿自然保护区的大部分地区,区内溪流纵横交错,由于溪流落差大,形成许多多级瀑布,非常状观,溪水流向大多以西北和东北方向为主,最后集中流入保护区的北面石鼓水库。石鼓水库库容量为610万立方米,供应东莞市的谢岗镇和惠阳市的沥林镇饮水和农田灌溉。 景观资源 谢岗镇银瓶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我省东南部的东莞市,与惠阳市交界处。其中银瓶咀山(898.2米)是东莞市境内的最高峰,与惠阳市交界的白云嶂海拔达1003.5米,区内7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5座,这在以平原、台地为主的东莞市已是相当难得的自然资源。银瓶山自然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林木茂密苍翠,景色迷人,四处鸟叫蝉鸣,瀑布飞泻,构成了保护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加上当地民间传说,便使她充满了神奇色彩和魅力。区内主要景点有: 1.“仙猴望月”:此景为中远景点,从南面村进入保护区远看银瓶咀山,象是一个猩猩的头向东远望,在水库堤坝或是在进入保护区管理站的路上观望银咀山,都像是“仙猴望月”。 2.石鼓水库:整个水库贯穿保护区的中部,水面清澈如镜。走上水库堤坝,碧水蓝天青山即现眼前,对面高山倒影其中,有“高峡出平湖”的感觉。如有微风吹过,湖中粼光闪闪,清新的山风吹在游客脸上,使人顿消城市生活带来的疲惫,心旷神怡。每年的2-3月,满山的“春来红”(红花荷)开花,显得红花翠茵,更有山苍子的金薏色花点缀其中,分外妖娆。4-5月,黎蒴树开花,美丽的白色黎蒴花点缀万绿丛中;秋季,红色的山乌桕、枫树叶使层林尽染又是另外一翻景象;冬天,云雾缭绕在银瓶咀山和白云嶂之间,更显东莞最高峰的雄伟。谢岗镇3.岭南佳果园:主要分布于石鼓水库北面和南面小部分山脚地带,面积210.6公顷,大部分是荔枝、龙眼,小量其它品种。7-8月是龙眼、荔枝成熟期,开辟岭南佳果品尝区,随摘随食,可增加游客的乐趣。 4.垂钓区:由于石鼓水库是谢岗镇食用水源,不允许建立大型或污染较大的水上游玩项目,因此开辟垂钓区是一个投资小、污染小的旅游项目。垂钓可以减缓城市生活给人们带来的紧迫感,是人们修身养性的一种时尚休闲方式,既可恬情,又可悦性。垂钩区位于石鼓水库坑尾的鱼塘内,因在保护区管理站附近,可以设立随钓随加工的方式,以便游客可以品尝至自己亲自钓到新鲜鱼肉,更增加钓鱼的乐趣。 5.外星坑孔雀瀑布:此处为大队林场至多田的三分之二路程的对面山坑,坑口有三个圆形的小水潭(一大两小),在秋冬季节尤为明显,好像是由郧星撞击所致,坑两边是几块大石,沿坑边石尉小径(颇惊险,作游路需修筑)进入二十米,即可见一形似孔雀(雨季)的瀑布,瀑布前右侧有一大巨石,壁上长有青藤和小树,胆大者可拾藤而上,到达瀑布上面,此时可见一小峡谷映入眼前,两侧壁如刀削一样垂直。 6.双叠瀑布群:此处为多田停车处往前两百米,未见其形可先闻其声,穿过路边小片树林,即可见两瀑布,上游瀑布足有四五米之高,且两瀑布之下各有一十多平方米的水潭,水面清澈见底,可见山涧小鱼游戏其中,水蜘蛛静候水面,水流潺潺,鸟鸣花香,动静分明,好一副世外桃源的自然生态境状。每到夏日炎秋,时有游人到此玩耍沐浴。 7.百丈瀑布:从双叠瀑布回至大路而上300米到达休息亭(亦作瞭望哨),沿坑尾松娘树窝(约一公里远)望去,可见两条瀑布(一长一短)从树林中冲出,前者足有几十米高,好像是从绿色的海洋中抽出两束银丝,远远可闻水流飞溅之声。如雨后或冬季云雾缭绕其上,两瀑布象是天上来水一般,更显其神。如能开辟游路至其前,可以更加深切体验它的磅礴气势。谢岗镇8.观音坐莲:此处为一山脊上的小平台,地势平坦,周围有几个小凸状土堆,整个地块颇象观音娘娘的坐莲。相传古时陆续有五道将军前来剿匪,都屡战屡败,一日将军们来到观音坐莲处并请来观音娘娘帮助,观音娘娘在众将军诚心剿匪为民除害精神的感召下,答应帮助他们,赠与将士们一顶铁甲帽,并用银瓶山中的仙水洒向大家,保护将士们刀枪不入。不久,五道将军率领将士一举将土匪剿灭。后来大家为了纪念观音娘娘,就把此处叫作“观音坐莲”,并把所有铁甲帽堆在南面不远的山头上,定名为“铁甲帽顶”。观音娘娘为了此地永保平安,百姓安居乐业,则把盛满仙水的银瓶放于东莞的最高峰上,后人取名“银瓶咀山”。谢岗镇9.马嬷射尿:此处为大队林场对面牛尾嶂凹的山坑流下的瀑布,由于流量不大,瀑布在坠落过程中全被分散洒下,加上季节、雨量等原因,瀑布时稳时现,形象母马撒尿,故取名“马嬷射尿”。 10.“春来红”景区:保护区的东南面有大片的红花荷林,每到春季2-3月开花之时,从管理站至银瓶咀山的路上均可看到漫山的红花荷的红花,当地百姓称为“春来红”。 11.“神仙泉“景点:此景点在银咀山顶的大石下,由于地处山顶,周围没有植被,却终年有潺潺泉水流出,颇为奇特,相传为观音娘娘的宝瓶留予此处而得名“神仙泉”。 § 参考资料 http://www.dgpage.com/today_dongguan/xiegang.asp http://www.china.com.cn/city/zhuanti/07dwx/2007-09/04/content_8796767.htm http://www.sun0769.com/ http://he.net.huyi.cn/xiegang/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